缘生缘灭——观修法无我,一灯照破千年暗

答 疑

 

问:既然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缘起本身也是空性的吗?

答:万法因缘而生,说明缘起的果也是空性。缘起指因和缘,不同的法有不同的因缘。果实的因是种子,缘是水、土、阳光等;我们见到对境产生眼识,它的因缘是根、境、作意三者和合。所以,不仅果实为空,种子、水、土、苗芽也是空;不仅眼识为空,所有因缘都是空的,不同的因缘聚集在一起,成熟之后会显现不同的果法。总之,缘是空的,因是空的,果也是空的。

 

问:我们在修空性时,观心如如不动,非常平静安宁。但修财神法时要去祈求,会不会因此增长贪心,从而对安住空性有影响?

答:修空性时可不可以修财神法、长寿法、消业障的法、增福报的法、开智慧的法?如果一切都是空性,是不是这些都没必要修了?当然不是。正因为一切都是空性,修这些法才会有相应的果报。如梦如幻的因,产生如梦如幻的果。

修财神法会不会对修空性有障碍,主要看自己的发心。如果以特别贪著、自私自利的心态去修,不会真正积累功德,只是快速成熟自己过去世积累的福报,形成今生的财富。真正积累功德应以菩提心摄持,即便是修财神法,目的也是为了利益众生、弘扬佛法。以菩提心来摄持,它的意义就变得非凡,不会随着世俗果报速成并消尽。

“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以世俗的善心所引导的行为,其果生一次就不能再生。如果以菩提心摄持,不管修任何法的目的都是为利益众生,其果不但不会穷尽,反而会更为繁茂,增长广大,无穷无尽。

 

问:刚才法师讲,证悟空性前要有因果正见,还举了一个公案:未生怨王犯了五无间罪,证悟空性后即生成就。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证悟空性后,所造的五无间罪的果就全部消失了?

答:所有的恶业因缘都是因为我们有实执分别,这样就会造业感果。一旦证悟空性就不会再造业感果。那曾经造的业成熟在谁身上呢?成熟在受业果的有情身上。如果有情证悟空性,他能以空性智慧消尽所有罪业。从世俗层面讲,是消尽罪业;从胜义层面讲,所有的罪业本来就是客尘,了不可得。当如来藏光明显露时一切客尘都消融于法界。

这个道理比较深,大家如果感兴趣,《入行论》第九品有专门的讨论——业果不会因为空性而变得不存在,反而因为空性会真实无欺地显现。因为空性,众生造的业及所有的因缘果,没有实有的依处,也就没有实有的感果处,最后也没有实有的有情去感受痛苦,所有痛苦都了不可得。但即便一切都是空性,诸佛菩萨也会示现感果,目的是为了利益众生,让众生知道因果不虚的道理。

大家千万不能堕于断空的见解,为所欲为。有人想:既然一切都是空性,那我造恶业也没什么,反正恶业也空,我也没有,没有人感果。感受果报时看看自己有没有苦受!不能因为空性落入断空的一边,这是非常大的歧途。

“供幻佛生德,如供实有佛。有情若入幻,死已云何生?”供养佛陀也是如梦如幻的,但会产生如梦如幻的功德,空性就是这么奇妙。龙树菩萨讲完空性之后说:“稀奇又此极稀奇,稀有又此极稀有。”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境界。

 

问:若境先产生、心后产生,那心不是可以缘取境吗?为什么说境比心识先产生,心不知缘取什么呢?

答:名言中诸法如梦如幻,可以说有一个具体的对境,在指点具体的形象,被心了别。真正以胜义智慧观察,前一刹那根、境、作意三者和合,第二刹那产生能够了别的识。但第二刹那识产生时境已灭,那识了别的境是什么?如果了别的是过去境,我们应该可以跟死人说话了,事实上是不可以的。

在未经详细观察的名言中可以成立经部宗的观点,有如梦如幻的对境、如梦如幻的取境;以胜义谛观察,心不能了知对境,一切都是假有,是空性。

 

问:无常法刹那生灭,则必然无实有。小乘安立实有的无常,如何理解他们的观点?

答:小乘安立的无常实有并不是外道的实有,它是名言中的实有。心是无常的,这是小乘的观点;进一步讲,心也是空性的,这是大乘的观点。小乘的实有不像外道认为的在胜义中有一个神我或常有。佛在第一转法轮时讲:“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静涅槃。”万法本身就是无常,没有任何人可以把它改成常有,这是小乘讲的无常,大乘也承许,大乘并不破这一点。大乘破的是小乘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不空,所以才会有大小乘的辩论。

 

问:弟子连续打坐一段时间就会口腔溃疡,不知什么原因?

答:从医学上讲是上火了。火来源于什么?因为分别念比较多,打坐时上下气息不调。可以通过数息观让身体的气息上下通畅。不要一直着急,火往上走就会产生口腔溃疡。打坐应气定神闲,气往下走,入于丹田。普通的世间打坐都能做到这点,佛法的修行就更不用说了。

另一个办法是平时训练正知正念,尽量不打妄想。通过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身体的新陈代谢,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意识活动,各种分别念消耗了体内的大部分能量。有的人分别念比较多,会饿得特别快,这个已经有了科学依据。

 

问:为什么观人无我时是从上往下观,而观法无我是从下往上观?

答:这是高僧大德的特殊引导方法。并没有特别固定,说人无我不能从下往上修。高僧大德为了引导不同的众生会有不同的示现。佛陀在讲法时面对不同的有情,语言也会有差别:对老百姓说巴厘文,对皇宫贵族说梵语,这就是应机施教。

人无我侧重五蕴上有一个“人我”,具体观察色受想行识。一般习惯是从上往下观。宣讲完人无我后,进一步分析法无我,就可以倒过来,从下往上观。这样推来倒去,哪方面有执著都会被破掉,这也是中观善用的推理方法。从左往右推,从右往左推,从上往下推,从下往上推,让你无路可去,最终得出一切都是空性的结论,实有法无有立足之地。

缘生缘灭--观修法无我,法师答疑.mp3

修 行 次 第(璀璨日

01,打坐观修入门指南    答疑|打坐观修入门 

02,成熟法器1                   答疑|成熟法器(1) 

03,成熟法器2                 答疑|成熟法器(2) 

04,发心正行                   答疑|发心正行 

05,布施度          

06,持戒度                       答疑|持戒度 

07,安忍度                       答疑|安忍度 

08,精进度                       答疑|精进度 

09,静虑度                       答疑|静虑度 

10,自他交换                   答疑|自他相换 

11,观修人无我              答疑|观修人无我 

12,观修法无我              答疑|观修法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