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修 法 无 我

答疑|观修法无我 

缘生缘灭--观修法无我,法师答疑.mp3

缘生缘灭——观修法无我,一灯照破千年暗

——实修引导(十二) 

  1.前言

前面我们已经共同学习了实修引导的十一节课程,从打坐观修的入门、怎样避免禅修的歧途,到逐渐了解禅修的学修方法。然后在华智仁波切金刚句的引导中知道了怎样修持六度万行,正如《入行论》的一千个偈颂,字字句句告诉我们作为修行人应如何把菩提心融入日常生活,让自己获得真正的洒脱和自在。

现代生活中有很多事让人们紧张、焦虑、不安,身心经常处于疲劳和亚健康状态。怎样遣除这些都市病?仅是聚个餐、喝个酒、玩一玩、放松一下,并不能让人们真正获得轻安和快乐。而禅修就像给生活按下了暂停键,把人们从忙碌的惯性中抽离出来,调理身心,让生活回归健康有序的状态。

禅修是解除身心疲劳的良药,它能清除心里的垃圾,让我们远离负面情绪,明白怎样与人和谐相处、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禅修可以了解六度四摄,在这甚深广大、指引解脱道的修行中逐渐积累资粮,通过不断串习,以实修遣除烦恼障碍,以自利利他而趋往解脱涅槃。

在这最后一节课中将继续讲无我空性,其中“人无我”与自身很贴近,我们已串习修持了,那么该如何了解“法无我”呢?

首先,还是按照传统禅修的方法来进行皈依、祈祷。观想在自己前方虚空中明现庄严的莲花宝座,宝座上是具德大恩上师,外相显为本师释迦牟尼佛,相好庄严,身着比丘三衣,其真实本体具有一切智悲力功德、圆满事业;同时,在佛陀的四周围绕着大乘僧宝;佛陀的心相续中具有开显无量智慧的大乘法宝。在殊胜的三宝面前我们顶戴供养,观想自己与六道一切众生都能依此三宝的加被护佑,修习智慧波罗蜜多,如理思维,得到相应。并念诵皈依和发心偈颂:

虚空界中遍满虚空者,上师本尊空行诸会众,

诸佛正法以及圣僧前,我与六道众生敬皈依。

我与无边诸有情,本来即是正觉尊,

了悟如是自性,即发殊胜菩提心。

2.正行——观修法无我

  2.1定义

下面学习佛教最甚深的法义——法无我之理。无我就是空性(emptiness),也可以叫无生,说明诸法没有常住性。比如birthlessness,是没有出生之意,由此可知诸法也没有安住、消融、独立自主和主宰,这就是无我的思想。

具体分析,无我思想可遣除对一切万法的执著,是一种了悟的智慧。仅对自己的身体产生执著叫人我,即在五蕴的粗相上执著有一个我;如果对外在一切事物产生分别,认为实有存在,这就叫法我。准确而言,人我只是法我的一部分,或是狭义的、法我外的一个法。


  2.2证达法无我的利益

了解我不存在之后要进入一个更深的话题——证达法无我,或修行法无我的必要性是什么?

证悟法无我就是证悟空性。证悟空性并非泯灭世上所有美好、值得希求的东西,否则我们可能从主观意识上都不愿意证悟了,因为一切美好将会远离自己。证悟空性其实是非常自在、美妙的,它并非舍去什么,也不是重新获得什么,而是现见万法的本来面目。

探讨空性话题时会有两个名词的分析,一个是本来没有——观察找不到;另一个是没有观察——不确定到底有没有。观察后找不到,说明此法压根儿就不存在,这就是看到了事物的真相,发现原来一切障碍都是因心分别造作而产生了莫须有的执著。这些执著心又创造了无数的困境,从而给我们带来种种苦难。所以不管富裕贫穷、地位高低,正如《心性休息》中说的,高等上士和低等下士都周遍具有各种痛苦。

想摆脱苦需要觉悟的智慧,要了解空性。接受、了解空性的境界是很快乐的,所以一地菩萨证悟空性时叫欢喜地,顾名思义,他内心中获得极大的喜悦。有了空性境界,自然就会有包容、有悲心。在遇到各种不如意的对境时能了知,一切都是缘起法,都是曾经种下了种子的因,如今产生了后果的缘,正如“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明白众生都是被我执所束缚,产生各种迷乱分别,悲心也会油然而生。了解到空性就会发愿遣除实执,依靠殊胜的空性正见息灭自他一切痛苦。

无我空性并非佛教的特殊宣誓,而是告诉人们觉悟者会有怎样的快乐和解脱境界。我们可通过纯洁无垢的虚空、深广无垠的大海及各种比喻去了知无我空性,但说得再多,不如自己内心有一丝感受来得直接、真实。

要想了解世俗的一切显现都是戏论,要寂灭这些幻网、游戏,就要看到自心的本真面目,去游历一下诸佛菩萨所获得的潇洒境界。所以,证悟无我是非常重要的体验。

  2.3依四念处抉择空性

按《入行论》中最殊胜的智慧品所讲,观修法无我可为身、受、心、法四个步骤。

空性实相境界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胡思乱想、杂念萦绕。这个层次是可跨越的。打坐一段时间后,因为心缘正法思维,头脑会非常清醒,一两个小时都没有杂念,感觉比较放松,但这只是最初阶段;

第二个层次:阿赖耶识层面。按照唯识宗观点,阿赖耶识只是非常细微心识的一种状态,仍不是法性智慧;

第三个层次:抛开阿赖耶识,如同拨开如层层云雾般的分别执著,进入心的本性。

凡夫习惯了执著身体,并为之奔波劳碌。很多人学佛前的人生目标就是满足身体的各种享受,解决吃喝拉撒,拥有钱财也依然觉得空虚,不知如何获得真正的幸福。现在社会上经常探讨“怎样离幸福更近”等话题,这很有必要。其实,身体和物欲的享受并不能让自己真正快乐起来,只有内心知足少欲、获得无我空性,才是真正的大乐。

秋阳创巴仁波切曾说:“有的人喜欢美食,有的人喜欢美女,有的人喜欢各种各样感官刺激,但这些都是短暂的。而我们真正修持空性的快乐、禅修的觉悟却是能延续的,它是长久的。不断地串习,你会在禅修中迸发智慧。”

身、受、心、法在很多引导中都会出现,如非常盛行的南传禅法。只不过共同乘和不共乘在引导内容上有差别,共同乘的次第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不共乘中身受心法都是以空性为引导来观想的。


  2.3.1身念处——通过无头人的公案抉择法无我

首先来观察身体。这和观察人无我的内容非常相近,只不过在分析人无我时是从上往下进行观察;此处是从下往上进行抉择,观察身体中没有我,然后进一步抉择法无我。颂云:“身非足小腿,腿腰亦非身,腹背及胸臂,彼等复非身,侧肋手非身,腋窝肩非身,内脏头与颈,彼等皆非身。”

观察一下身体如同虚空、万法皆是空性的道理,找一找是否有一个真正实有的身体。

那先比丘从禅修中证悟的智慧境界非常高,所以他充满了慧思,凡出言都具有大智慧,弥兰陀王因此非常尊敬他。有一天,弥兰陀王问那先比丘:“眼睛是你吗?”那先比丘笑笑,回答:“你觉得呢?眼睛里有我吗?”弥兰陀王又问:“耳朵是你吗?”那先比丘再次回答:“不是。”“鼻子是你吗?舌头是你吗?”回答:“都不是。”

“那么你的身体、真正的你到底在哪里?”最后发现,我只是一种假合。就像盖房子,集聚了一些钢筋水泥,认为有一个坚固的房屋,一旦出现天灾人祸,这种坚固体将被摧毁,门、窗、瓦片里都没有房屋本体。那么我到底在哪里呢?通过那先比丘这样一系列的引导,弥兰陀王恍然大悟:原来一切都是因缘假合,缘聚则现,缘灭则失,正如《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道理。

曾经有学僧去请教赵州禅师,问:“禅师,如何理解‘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赵州禅师说:“碍处非墙壁,通处没处空,若人如是解,空色本来同。”有阻碍的地方是墙壁又不是墙壁;没有阻碍的地方(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空荡荡的虚空),是空间又不是空间,即“色空本来同”。

学僧听后仍然大惑不解,本来显现有,怎么说没有呢?显现的没有,又怎能说不是没有呢?赵州禅师又说:“佛性堂堂显现,住性有情难见,若悟众生无我,我面何如佛面?”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我即是佛、佛即是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当我们出现情绪的那一刻,忘失了自己的初心;被所有境相冲昏了头时,可能你已不知所措,忘记自己从哪来、要到哪去。“我面何如佛面?”若在情绪产生时坐下来观一下:情绪的来源是什么?自己的身体到底有还是没有?这时会发现根本找不到真正的存在体,但也千万不要认为,有一个“找不到的东西”。

秋阳创巴仁波切说:“如果一个人一直拿着一种无我的、或一种有自我的无我想法来观修无我,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极端的自杀方式。”就像你坐在房间里,观想自己的脑袋被砍掉了,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认知空性,最后把自己的身体都分解了,确实找不到一个身体,但你认识到空性了吗?你只是认识到它就像砧板上的一堆肉食而已。我们不能落入一种难关,不知道空性,就像只是把所有东西用压路机压碎、压平一样。这样观修你会感觉很疲惫,好像也观出一些东西,但这只是一种心理的程序,并没有回归空性的实相。

身体只是支分的集聚,无论一体还是他体,都找不到身体最初从何而来、中间住于何处、最终去往何方。然后在身体无自性的法义中思维、入定。

最初需要不断串习,反复思考,最终会发现确实找不到一个实有的身体。这不是没有方法而找不到,而是本来就不存在而找不到,这就是对身体的了解和认识。在引导中也可具体思维腹部、背脊、双臂等任何地方,最后都找不到一个实有的身体,它只不过是假合。  

六世达赖喇嘛曾见到一个无头人,他活了很多年,说明身体并不依赖于一个实有的依托。汉地也有类似的公案:南宋时期有一个叫刁端礼的文士,他在浙江看到一个没有头的老人在编草鞋,很是惊讶。老人在战乱中遇害,儿子把父亲的身体搬回来后,发现手和脚还能活动,不忍心把他安葬,只把头埋在了屋后,用药敷在脖颈的伤口上,伤口痊愈后喉管可发出啾啾的声音,他们就往这个孔里倒粥汤喂养。老人除了编草鞋,还能做很多事情,一直活到七十多岁。

唐朝开元年间有个县令叫崔广忠,因犯法被斩首,家人把他的尸体抬回来,他仍然活着。每当吃饭时从食管倒入流食。他在地上写一个止字,说明吃饱了;饿时就写一个饥字。这样活了很多年,据说后来还生了个儿子。

从这些非常稀奇的故事和现在各种器官移植手术就可发现,身体的每一部分都不是实有的,只不过是暂时的集聚。伦敦大学有位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写了一本书叫《大脑如何创造现象上的世界》,告诉我们,一切只不过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感知,是幻觉。这些内容跟人无我的道理非常相近,有助于我们深入思维。

  

  2.3.2受念处——抉择受无自性

受念处应该是我们更感兴趣的内容,因为对每个人来说,感受都太实在了。自己是苦还是乐、高兴还是不高兴,一切都那么实实在在。现在网络信息非常发达,很多人都喜欢关注明星的八卦新闻,尤其是感情类的,比如某某明星出轨,引起轩然大波。当事人会被很多网民调侃、嘲笑甚至谩骂,其实这样很不好,完全不顾及别人内心的痛苦,大肆渲染,严重影响了别人的正常生活。如果当事人能明白受念处空性的道理,懂得内心的苦乐感受都是无常、空性的,肯定不会那么痛苦,也不会做出特别疯狂的行为,使身心受到伤害。

很多人特别想学习如何把感受抉择为空性的道理,让自己不再被苦乐的执著束缚而活得患得患失。所有快乐、痛苦等感受都是由心来觉知的,共同乘中最根本的思维就是观“诸受是苦”。快乐从何而来?快乐只不过是痛苦减轻而已。比如,我们吃饱其实就是饥饿感减弱了,过了几个小时,食物消化完还会饿。可能有的人比较悲观,生起了对轮回的厌离心。这种厌离心并非绝望,因为我们将会通过修行不再被轮回的假象所束缚。

真正的解脱不是离开这个世间跑到其他地方去,而是换一种心态来生活。大乘佛教中讲,极乐世界不在他方,就在此处。成佛不用前往其他地方,就在当下。所以,只要转换思维,每天都可以很快乐,可以把生命的价值扩充到更大。不局限于满足个人利益,以无我的状态为一切众生行持利他事业时会更为满足,这也是以利他为乐的菩萨精神。

大乘修行人对于受的态度就是如梦如幻,既不会堕入世俗执著实有的快乐感受,也不会像共同乘一样,一定要获得灰身灭智的涅槃境界。大乘修行人把受证悟成空性,如地藏菩萨的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无论在轮回中的任何一处,都如同入喜乐园般洒脱。

弥勒菩萨说:“观法如知幻,观生如入苑,若成若不成,惑苦皆无怖。”这种洒脱的境界是如何修来的呢?《入行论》云:“若触非真有,则受从何生?何故逐尘劳,何苦伤何人?”首先看接触是否存在,因为有了接触才会从中产生感受。如品尝月饼,只有舌根接触到月饼,才会产生喜欢或不喜欢的感受;商场推销产品时大都会让顾客试用,通过使用后才能产生感受,从而促进销售。人们都觉得感受是真实存在的,但用理性的智慧来分析时会明白,接触不存在,从而感受也是虚假的。

比如,舌根接触食物,是以一体还是他体的方式接触?是以遍体和合的方式感知,还是以互相融入的方式感知?这个问题涉及极微的观察方法,即极微跟极微之间到底有没有接触。如果认为有接触,说明有物质的最小单位——极微存在。如果极微实有,是不能接触的,一旦接触就失毁了其实有性。极微是不可分的自性,有接触就说明还可分。所以接触根本不成立。

就像两个人握手,他们真的有接触吗?如果有真实的接触,那就再也分不开了,因为你承许它是实有的法,实有法只有一分(不可分),不可能存在有接触和未接触的两分,一旦接触就应成遍体和合。那么两个人一接触是不是就变成一体了呢?这样一来谁都不敢拥抱或握手了,是非常可怕的现象。

如果不承许实有,承许假立,是可安立接触的。假立的接触只不过是分别念中的认知;真正以智慧来观察会发现,任何取境都是识上的形象。如我们看色法,是色法跑到我们眼睛里去了吗?我们是怎么看到色法的呢?就是色法在识上指点了一种形象并呈现。识见到的、感触到的都只是它上面的形象而已。

就像做梦,梦中的一切是如此真实,比如梦见老虎在追自己、有坏人要杀害自己,会非常恐慌;想让这些景象消失,只要醒了就够了。感受也是如此,我们沉浸在苦乐等感受中就像做梦,如果此时转念一想,一切都是一场梦,是假的、虚幻的、分别的,这时感受就不会起到很强烈的作用,因为都是无常、无自性的。

假如你中了一百万的彩票,会非常开心,但这是短暂的,很快就开始紧张:我该怎么保存?怎么不让别人知道、防止被他人盗取?怎么让钱利滚利变得越来越多?很多富翁也天天担心:会不会有人绑架我的儿子?会不会有人来追杀我?财富反而使他的内心忐忑不安。

有个故事,一对卖豆腐的夫妻,每天有说有笑非常快乐。隔壁的官宦人家非常富有,但每天都有很多忧虑和烦恼,所以很嫉妒他们的快乐。后来管家对主人说:你扔一袋钱币给他们,他们马上就不会有欢笑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会担忧,怎样让钱变得越来越多?怎样保存、不让别人知道?会产生很多烦恼。

所以,有思维受是假立的,只是心的感知、概念和认知,要改变自己固有的观念,不再被虚假的苦乐等感受束缚,这样才会获得真正的自在和快乐。不要自我折磨,让自己那么痛苦,应该跳出一切境遇,了知这些都是因缘集聚。既然一个碗已经打碎,再痛苦也不能恢复如初;如果这件事还有转变的可能,就努力去改变,没必要缘着痛苦止步不前。只要把心放宽,境遇也会变得宽广。

正因为空性,所以世上的一切都是不固定的,没有一成不变。比如最近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事:法国新上任的总统马克龙年仅39岁,却娶了比他大24岁的老师。很多人觉得这太夸张了、无法接受,但有浪漫传统的法国人却产生了对爱情的憧憬。其实一切都是因缘。有人喜欢年轻的、有人喜欢成熟的,有人喜欢胖的、有人喜欢苗条的,有人喜欢个性相近的,有人喜欢性格互补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喜好和内心感受,并且不会一成不变。每个人从小到大经历过不同的境遇,会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认知,以前世的等流习气和因缘也会产生莫名其妙的第六灵感和天生的习惯,而这一切都由心决定。

没有实有的感受,都是心的感知,心想让自己快乐时就不会痛苦,想让自己痛苦时就快乐不起来。如果一直沉浸在某种情绪中,或痛苦得无法自拔,岂不是非常可怜又可笑吗?众生之所以轮回至今就是因为一直在被心欺骗。

当我们了解到这一切全部是假象时就可以去改变。一切领受、感触都是自心的认知和分别,所见、所触,其本性都是如梦如幻;了知此理并安住在空性中,就不会再让心被束缚和压抑。

谁是感触的来源?感受的因、缘、果是什么?感受到底在哪儿?去思维感受不存在,并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其他正在被痛苦折磨的人,他们心里承受的压力有多大啊!众生有各种各样的痛苦,有些缘于身体的疾病,有些缘于感情的纠扰,有些缘于自我的不足和整个时代的共业。人们因为不知道该怎样走出痛苦的境遇而以酗酒、吸毒、杀人等种种恶行伤害自他,想到这些我们应生起悲悯心。

在观修受念处时先放松身体,舒缓地长呼一口气,然后思考:我有没有痛苦?我的痛苦的本质和根源是什么?哪怕自己在一天中或对一件事不再痛苦,说明观修就非常有成效。观修不会一蹴而就。只要有一点觉受和认知,然后把握住这种觉受,以后在出现痛苦等感受时如是回顾、思维,就可对自己的人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大家在日常观修中最好做修行笔记,把每次观修的状态记录下来。不同阶段的观修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比如,因为生病,观修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遇到一件事,触景生情,观修时得到了更深的感悟。我们都可写下自己修行的心路历程,这也是自我成长的日记。这种方法很好,不仅可让自己认真对待修行功课,也可时常回顾,体会佛法给自己带来的改变和作用。


  2.3.3心念处——抉择心无自性

共同乘首先会让我们了解心是无常、刹那生灭的,这样就可逐渐摆脱心的束缚。各种分别妄想、认定判断各种事情、显现好与坏、法与非法、苦乐贪嗔等都来自心。心的明现分是一种感受,本元分就是空性。


  2.3.3.1意识不成立

我们先了解身体,因为身体非常粗大,看得见、摸得着,很容易感知;接下来向内观自己的感受是快乐、痛苦还是无记状态,这都是很明显的;然后再详细剖析感受的来源是什么?就是心的本体或认知。很多人认为心是真实存在的,比如唯识宗承许外境不存在,但心是实有的,一切都是心的创造和幻化。

浙江的法眼文益禅师去闽南参访,途中遇到大雪,暂时住在一个地藏院中。风雪多日,他与寺院的主持桂琛禅师交流佛法。雪停后,禅师准备继续行脚,寺主桂琛禅师送他到山门外,指着路边一个大石头说:“大德啊,你跟我交流数日,一直在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但不知这块石头是在心内还是心外?”在《心性休息》里,无垢光尊者以讽刺、调侃的方式说:如果承认外境是心,那外境着火了,是不是心也着火了?也是类似的问题。

法眼文益禅师毫不考虑地回答:“依唯识学来讲心外无法,当然是在心内了。”桂琛禅师抓住这个话柄问:“你不是在行脚云游吗?为什么要放一块大石头在心内行脚呢?你累不累啊?”法眼文益禅师瞠目结舌,不知如何回答,为了解开自己的疑问,他留下来依止桂琛禅师。他每天呈上自己悟到的见解,但桂琛禅师每次都告诉他:“佛法不是这个样子的。”最后法眼文益禅师准备放弃了,他去拜见桂琛禅师,说:“既然我得不到法,只能另觅他处,我已经词穷意尽了。”

他的话刚说完,桂琛禅师马上补充一句:“若论佛法,一切现成。”意思是当你词穷意尽、再无分判执著时就是万法的本相,其他的都是多余,如马上长角、头上安头。法眼禅师当下大悟。后来就开法眼宗,门徒千余,得法者八十三人。

什么是本来实相?就是归于本性空无。我们为什么缘世俗的种种生起痛苦、分别?就是自己在是非、得失、荣辱、苦乐中一直找不到平衡。

数论派是外道常见派中最主要的宗派,在印度弟子众多。它承许喜、忧、暗三德,类似于佛教讲的贪嗔痴。它的很多说法和佛法相近,但最关键的区别是它承许自性和主物实有。数论派讲神我的堕落就是因为喜忧暗三德失衡而出现贪嗔痴的分别相。的确,众生为什么堕入轮回、有这么多的烦忧?就因为起现了贪嗔痴,无法保持自然平衡的状态。大道至简,最简单的道理也是最平实的,但凡夫一直在不断地妄加分别,搞得天花乱坠。

有一个禅宗的小故事:有一次药山惟俨禅师正在禅坐,来了一个行脚的出家人,看到正在静坐的禅师,问:“你在这里孤坐不动,思量什么呢?”禅师说:“思量不思量。”意思是没什么可思量的。行脚僧追问:“既然是不思量,又如何思量呢?”禅师机锋相对,说:“非思量是也。”就像我们平时在思维空性时,好像有所思维,其实是无所思维。

一无所得才是真实得,一无所见才是真实见。此理非常高深,似乎是矛盾的,初学者听了可能无法接受。这就是言语道断、真性直了的见解。我们体会一下,看看心到底存不存在。

意识和五根识存不存在?平时我们认为能起现分别,决断这个是瓶子、那个是柱子的是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是取相后要进行染污、分别,产生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的一个识,属于意根;第八阿赖耶识是取相的一个明清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都可归摄在第六识中一起分析。有些宗派承许六识聚,有些宗派承许八识聚,并没有直接的矛盾性和相违处。

分析一下第六意识,包括意根的第七识和第八识,观察识到底存不存在?《入行论》云:“意不住诸根,不住色与中,不住内或外,余处亦不得。”意根在哪里?在诸根上是找不到一个识的。我们的根有浮尘根、净色根,它们起作用时只不过是一种能力相,没有实有的依托。意识在手、脚、眼睛、耳朵上都找不到。它好像是遍于身体中的一种神经,但众多实验已经证成,我们的神识脱离身体后依然可思维运作。

意识住不住在色法中呢?如果它可住于色法中,那瓶子、柱子等都可言语、有感受。它是不是在诸根和色法中间的虚空中呢?也找不到。有人说是中阴身,但中阴身并非安住在虚空。我们可以金刚屑因抉择因,以破有无生因抉择果,以离一多因抉择体,以大缘起因抉择缘因缘体的所有方面,最终观察到意识是不存在的。

意识没有一个住处,说明它是无生的。如果有住处,肯定有一个最开始产生的本体,如果找不到住处,也就没有生处,更不会有灭处。无生、无住、无灭,由此得出意识了不可得,是空性之理。

《入行论》云:“非身非异身,非合亦非离。无少实性故,有情性涅槃。”意识不是身体,不是离开身体外的其他法,不是跟身体不可分割的混合法,也不是先混合后分离的法。心识没有少许实有的自性,这就是有情本性的涅槃。心的涅槃就是认证或证悟意识为空性,由此可推知五根识为空性。


  2.3.3.2五根识不成立

《入行论》云:“离境先有识,缘何而生识?识境若同时,已生何待缘?识若后境起,缘何而得生?”观察一下五根识是怎么产生的。离开外境先有五根识吗?如先有五根识,它是缘什么样的境产生的呢?只有根、境、作意三者和合才产生识,如果没有对境,也就没有见对境的识。没有声音,就没有听到声音的耳识;没有色法,就没有见到色法的眼识。由此知道,离开外境没有一个识。

识跟外境是不是同时产生的呢?识已经产生,还有什么必要观待外境呢?外境就变成了无有作用,识就变成了无因而生。万事万物不可能无因而生,都是观待因缘。心识在境后生起,那已到了第二刹那,境已刹那灭掉,识又缘什么出生呢?就像跟死人交流,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五根识也不存在。

可能第一次听空性之理的人会很恐怖,难道我没有眼耳鼻舌身,没有色声香味触,没有见闻觉知吗?那我在干什么?我确实听到了、看到了,应如何解释呢?这就是有没有用细微的智慧去分别、觉知的差别。其实我们都在迷迷糊糊中交流,这样可以有取境和认识。《因明》中讲,所有的沟通、交流都是将自相、总相误认为一体的假相。真正观察,人们无法真实交流。因为心里想象的意共相是假立的,跟本就没有真正自相的法。

我说把瓶子拿来,别人就能真正拿来一个自相的瓶子吗?不能。但为什么对方能拿过来一个瓶子呢?是人们把自相和共相误认为一体的结果。其实凡夫就是在迷迷糊糊和未经观察中生活的。

《四百论广释》中说:一位占卜者告诉国王,马上要下一场雨,喝了这场雨水的人都会心智失常。国王就把他的井盖上了。他的眷属喝了雨水后,果然心智失常了。这时,眷属们发现国王表现得处处和他们不同,都觉得国王发疯了。国王知道了大家的想法,害怕大家嘲笑甚至推翻自己的统治,不得不也喝下雨水,这样就和大家一样了。

这个故事很讽刺,告诉我们,凡夫被世间种种的五蕴美酒迷醉,不知真相;高僧大德为度化众生,也会和世人一样显现生老病死,这样人们才会修行。现在有很多交流和访谈类的节目,人们很愿意看,因为每个人所觉悟的境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导致心境和人生也不一样,所以人们愿意跟随有智慧的人去领悟更多。

了解空性后就会有一种感受:以前我们都是迷醉、疯狂的人,觉得一切都是实有;突然得知一切都不存在,什么都抓不住了,可能会特别恐惧担忧。不要害怕,应跟随诸佛菩萨和高僧大德的足迹学修,最终会获得快乐、潇洒、自由自在的解脱境地。心境洒脱、遇事不乱,以大智慧去抉择人生的一切际遇。

我们要体会空性并安住,感受心了不可得的道理。《入行论》智慧品说,如果所取了不可得,能取则也是了不可得。当了知外境唯心、是心的幻化时,会“心净则国土净”。

心的作用如此强大,当你喜欢一个人时,看他什么都好,甚至连对方的缺点都觉得可爱,愿意接受;当你讨厌一个人时,即便他跟你说善意、劝谏的语言,帮你做任何事情,你都觉得他别有用心。凡夫的心就是如此颠倒,爱做判断、爱贴标签,它贴了无数的标签,让自己在各种条条框框中寸步难行。

现在,我们应放下所有的标签、执著,明白一切都是分别戏论,无有任何意义。心是假立的,也是了不可得。明白此理就不会再被任何人和事约束、击败自己,使自己痛苦。

佛菩萨强大,就是因为他们证悟了空性。真正的修行人遇事不慌乱,也是因为他能保持正知,了达一切都是内心的分别和幻化,不会被心欺骗,这样自然会获得轻松自在。

世俗的一切都是作茧自缚,要解开所有的束缚,就像“蛇结自结,蛇结自解”。要思维心“无基离根”,一切了不可得,无心、自性即是光明之理。


  2.3.4法念处——诸法无自性

共同乘仅是观察五蕴上不存在我,而大乘会思维一切法无有自性的道理。抉择法念处和前面内容有所不同,不仅是身受心,一切想、行、无为法——万法都是因缘缘起生,远离一切戏论,所有显现法了不可得。

法念处就是讲万法空性的意义,它的范围是观一切有为法和无为法。法念处是对前三步境界基础的升华和拓展,让我们了解诸法都是“缘聚则现,缘灭则失”,万法为无生之义。寂天菩萨说:“故应不能知,诸法实有生。”我们无法找到万法有实有的产生,所以万法都是无生。无生则无住、无灭,无生可以破自生——自己产生自己,抉择无有自生、他生、共生和无因生,运用金刚屑因来抉择法无我。


  2.4补充

一般学院讲法无我的内容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甚至一到两年的时间。慈诚罗珠堪布说,我们修大圆满或即身成就的任何法门,都要有中观三年学习的基础。所以要了解法无我的空性之理并非一两节课就能做到的。

抉择法无我的内容非常多,中观有共同五大因的抉择方法和理论,还有不共的四大因。在剖析空性的过程中也有对外道观点的介绍和驳斥,以帮助我们挖掘自己有哪些常有的执著分别。

一些外道非常具代表性,比如《印度佛教史》中讲了外道在不同时期诞生了哪些观点,这些观点都是在一定的见解、因素下产生的分别执著,所以出现了偏有宗、偏无宗、实论派、声论派、数论派、胜论派、裸体派不同外道。了解这些常见派、断见派的主要观点,再一一分析观察,对打破自己相续中的执著非常有必要。

尤其是《中论》,每一品都是以一个法为代表,比如抉择五蕴品就是以色蕴为代表,抉择十八界以界为代表。这是智者讲法的一种抉择方法,也是以一类推,以一个代表性的法让大家明白万法是空性的意义。


  2.5总结抉择法无我的逻辑

总体来说,对法无我的思维从不生、不住、不灭三个角度趋入。

一、从因的角度观察、抉择不生。从来没有因缘积聚而产生的实有法,因为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都了不可得。

  二、从物质本体的角度观察、抉择不住。不住,指事物的本体上没有一个安住处,因为没有能住、所住法,所以诸法本体空性。

三、从果的角度观察、抉择不灭。诸法也没有个一实有的去处,没有从此处到彼处的实有去处,所以本体也是空性。


  2.6学习空性的注意事项

  2.6.1听空性的前提

莲师说:“见解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这是学习空性非常重要的一点。真正明白空性时不会不取舍因果,反而更重视自己言行,谨小慎微地护持正知正念,有希求利他的菩提心。相续中的慈心、悲心也会以与空性境界同等的份量引生。

一个人如果只有空性见解而没有慈悲心,说明他修偏了。听闻学修空性要以诚信业果、对众生生起慈悲心为基础,这非常重要。


  2.6.2学空性的注意事项

一、避免极端:听闻空性的过程中要避免两种极端,一种是不理解空性并诽谤。比如:什么都空了,这怎么可能?另一种是过分地相信空性,分不清世俗跟胜义,觉得什么都没有了,以此不再取舍因果。

二、中道:中观也指中道,要知道一切都是因缘积聚,不会极端地产生苦和乐、常和断、一和异、多和少等分别。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以中道处世,同时也能证悟理解空性。

《中论》云:“不一亦不异,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不生亦不灭,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这就是甚深空性的法义。了知空性后会更加注意因果的细微取舍,欢喜趋入无我的正见中。

  3.后行

此次学习的内容主要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身受心法四个方面带领大家简单地感受一下法无我的空性之理。修行空性的旅程比较漫长,希望我们能以这节课作为引领,今后长期串习,当自己遇到困难和痛苦时能想起空性的教义,并得到最大的加持。

如果遇事时实在思维不起来,还有一个窍诀,念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如果觉得《心经》无法让自己情绪稳定或长时间安住放松,也可念《般若摄颂》、《金刚经》等空性教言,由此一定会获得极大加持,遣除违缘、障碍、痛苦和因缘业力。文殊菩萨曾在经典中说,依靠空性的加持,犯下三项五无间罪的未生怨王都能即生成佛,何况我们并非十恶不赦之人。

曾经有一个比丘被他人用药迷醉,犯了邪行,清醒后非常痛苦,找佛陀忏悔。佛陀让他观察自己的心有没有对贪欲执著,心到底在哪里?以这样的引导令他当下证悟空性,由此寂灭所有罪业。《入行论》云:“唯空能对治,烦恼所知障,欲速成佛者,何不修空性?”

空性有极大利益,它能遣除众生一切的烦恼障、所知障和习气障,遣除一切世出世间的违缘、烦恼和痛苦,让我们获得快乐、解脱和涅槃。空性就像点金剂,能使凡夫身成为如来身。我们要对空性法义数数生起欢喜,它是佛教最根本、最甚深的法门。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世,就是为了让众生悟入佛陀的知见,而我们跟佛陀的知见相差的就是空性这一步。如果能迈越实执、步入空性就是解脱、成菩萨、成佛,再不会有丝毫痛苦。痛苦都来源于执著,执著的正对治就是空性智慧。希望大家都能得到空性的加被。

最后,观想前方明现大乘三宝皈依境,后方是一切如母有情,以修持智慧般若波罗蜜多的功德回向菩提,愿高僧大德长久住世、法体安康,愿佛法久住,愿众生离苦得乐,都能获得空性法义的加被。

结语:我们通过十二次公开课学习了《璀璨日》引导文,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去做,做才是得到。如果自己不修、不体验,仅是一历耳根,虽有一些感触、加持和闻法的功德,但却得不到修法的实际利益。

所有实修引导课程已圆满,非常随喜和感恩大家的学修!

修 行 次 第(璀璨日

01,打坐观修入门指南    答疑|打坐观修入门 

02,成熟法器1                   答疑|成熟法器(1) 

03,成熟法器2                 答疑|成熟法器(2) 

04,发心正行                   答疑|发心正行 

05,布施度          

06,持戒度                       答疑|持戒度 

07,安忍度                       答疑|安忍度 

08,精进度                       答疑|精进度 

09,静虑度                       答疑|静虑度 

10,自他交换                   答疑|自他相换 

11,观修人无我              答疑|观修人无我 

12,观修法无我              答疑|观修法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