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实修引导】发心正行 答疑 (音频).mp3

发 心 正 行


 1.开篇引导

首先谈一下,当今时代的众生非常需要禅修或实修引导。从禅修本身的特质上讲,它可帮助我们相续中获得调柔、寂静、安宁、清净的感受。如今科技发展到前所未有、日新月异的程度,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人们经常讲“效率”、“时间就是金钱”,身体每日接触着各种电子和机械,如手机、计算机早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到底是人操控着机器,还是机器操控着人呢?

当心灵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时,问题就出现了。激烈的竞争、长期压力会导致失眠、焦虑、抑郁、狂躁、消化不良等各种身心问题。一方面物质生活在上升,另一方面幸福感又在严重下降,尤其每天坐在写字楼里的白领们,颈椎、腰椎渐渐僵化、发生病变,生活紊乱,甚至有些人的烟瘾、酒瘾越来越大。精神焦虑又会造成肠胃不适等身体功能紊乱,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不确定的因素变成烦恼袭击人们。最后不仅是烦恼,还有更多的烦躁、抑郁等各种心理疾病人群出现。

现在很多年轻人患有失眠、抑郁并无法控制。身心疾病越来越年轻化、普遍化。国内一些大城市或寺庙举行短期的禅修活动几乎是次次爆满,参与的绝大多数是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以白领和公司领导居多。他们在世间有着高学历、高职位,为什么大家还要通过禅修去寻安宁和寂静呢?一方面人们不知如何对抗身心的种种烦恼压力,另一方面当人们不断探究真理时,发现真正能解决世间问题、内心问题和家庭问题的只有佛法。越来越多的人明白这一点,于是加入到禅修的队伍中。

禅修分两种:一种是培养定力的“止”;一种是修慧的“观”。止观双运为禅修。修禅中要注重运用方法,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作指导,很有可能仅是一种枯坐,成为枯坐禅。

  1.1坐禅的准备条件

坐禅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首先要有静室,然后铺上比较舒适的坐垫,身着宽松的衣服,天气冷时必须要有盖巾或披上大氅(打坐披风)。尤其冬天打坐时一定要注意保暖,如果着凉或身体入风后会引生各种疾病。禅修本来是让身体四大调和、感觉舒适的,所以一定要杜绝邪风入体。要注意自己的颈部、肩部、腰部、膝盖部的保暖,关好窗户,不要背对着门窗,室内光线柔和,不宜太暗、太亮,否则容易出现昏沉掉举等状态。

打坐时要像虚云老和尚指导的,不能把腰挺得很僵硬,那样容易伤身上火、出现口臭等。所以,要把腰自然挺直但不要过于用力,要像一根绳子或念珠垂拎起来时那样,是自然垂直的状态。总之,身脉、心脉、气脉要直。

打坐时身体不要特别紧张,应该是比较放松的状态,否则,会造成情绪上的很大压力,感到各种不适应。一般饭后半小时才能打坐,否则会出现胀气等状况。


  1.2坐禅的禁忌


  1.3坐禅的态度

坐禅要以四种心来摄持:

一、恒常心:如果没有恒常修道、坚持修行的决心,自己很有可能无法安住或半途而废。或修行一段时间稍微有点觉受,被喜魔干扰,内心沾沾自喜、满于现状就不能继续前行。

二、勇猛心:遇到困难时千万不要退缩。

三、专精心:虽然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都能成就,但自己要有专修的法门,不能今天修一个法,明天修一个法,最后一无所成。一生专修一法,如理摄持,这样很容易获得开悟成就。

第四、自信心:不要生起自轻凌懒惰等违品。要以佛慢摄持,依师教授,没有任何疑虑,持之以恒地修持。


对前面所学进行总结:

《璀璨日》分四大科判。一、入者补特伽罗:指观察所依有情的根基,拥有暇满、具备信心、怀有悲心。具备这三个条件的人才可成为本法的法器;二、能入之意乐:讲愿、行菩提心;三、如何趋入之行为:讲广泛行持六度,使菩提心稳固增长;四、所入之果:现前圆满菩提心圆满,生起成熟结果和成就现象。

现在讲第二课判“能入之意乐”,其中愿心讲到“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即为利益众生而渴求获得佛果——“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是愿菩提心。在愿心的摄持下,立下坚定的誓愿,今后就要学修菩萨行为,行菩提心是大乘学子趋入菩萨广大利他之行为的指导方法。要想在相续中真正获得菩萨的境界就要受菩萨戒。受菩萨戒要在善知识面前依靠仪轨得受。

所以前面的加行内容是引发对菩提心的意乐,了解菩提心的殊胜功德和利益,并对菩提心产生好要心。

加行中有个很重要的内容——修七支供。为成熟根器,就要积资净障,修七支供。通过顶礼可对治傲慢心;通过供养可对治贪心、吝啬心;通过忏悔可对治嗔恨心;通过随喜可对治嫉妒心;通过请转法轮可对治无明愚痴;通过祈请不入涅槃可对治邪见;通过回向可对治怀疑。

阿底峡尊曾说,所有法门之要,最初要修顶礼、皈依。所以在七支供的供养支后要修皈依,这是主要观修的内容。阿底峡尊者被称为“皈依班智达”,他是东西方公认非常了不起的大智者,对所有显密佛法无不精通,但他考虑到对初学者而言,最重要的修法唯一是皈依,所以他无论到哪里都主讲皈依。修皈依也成为大乘佛法入道的基础。

对于四共同前行: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大小乘都能修持,甚至没有皈依佛门的世间学者也能修持。以皈依可区别内外道,以发心可区别大小乘。所以在皈依后主要观修发心。

七支供是积资净障的方便,可以开垦心田的土壤,使之变得肥沃,最后种下菩提心种。为了承办众生的利益,要将自己的身体、受用、三世积累的善根,毫不吝啬地回向菩提,真心实意地祈愿,究竟成为一切有情至高无上的生存之因。之后,进行引发殊胜的菩提心。

  2.正行

华智仁波切根据《入行论》的颂词,做了《璀璨日》这样简短的实修引导文。麦彭仁波切解释,“正行发心”可分为未生者当生、已生令不退、不退令增长三部分。下面我们以八个科判次第展开宣讲。

八个科判为:一、介绍菩提心的重要性,再再回顾,为引发殊胜意乐;二、了解菩提心的分类;三、菩提心的基础——出离心;四、如何发起愿菩提心;五、正式发心受菩萨戒;六、后行——令自他欢喜;七、日常发心的诵持观想;八、守护菩提心,令不退增长。

注:这里讲述的每一个内容大家都要入座观修,时间可以自己定,五分钟、十分钟都行。

  2.1菩提心的重要性

  2.1.1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下面我们以打坐观修的方式再次回顾菩提心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发菩提心?佛法是心地法门,它与外道不同,外道是心外求法,内道是心内求法,尤其在菩萨道中菩提心贯穿始终。发了菩提心不仅是走上菩提道的开始,也是成为大乘菩萨的标志,所以,菩提心是佛法的重中之重。

整个学佛的过程也就是了解心性、回归心性的过程。我们的心好比一块土地,每一个起心动念都相当于在土地中播下种子。在生命的延续中我们有过许许多多的妄念、想法,也做过很多事情。这些所思所行虽然刹那就成为过去,但会在心里留下种子,乃至于将来会起作用,影响生命的发展轨迹。

所以在我们的生命、阿赖耶识中有善的种子、恶的种子、烦恼的种子,同时也有解脱的种子。当这些种子萌发时就会感召各种相应的果报,所以我们要以发心摄持心相续,由此才能决定自己今后不再是堕落、苦难或沉沦,能成就自他二利的福德和境界。要想影响生命的发展轨迹就要耕耘心灵的沃土,学佛就是这样的过程。

佛陀曾到一个农庄托钵乞食,一个正在耕种田地的婆罗门不满地质问佛陀:“我们都在努力地耕种,然后收获,你们沙门为什么不劳而获呢?”佛陀说:“长者,我也是耕耘的农夫。”婆罗门不解地问:“我从未见过沙门在田间劳作,你何出此言?”佛陀说:“信心为种子,苦行为时雨,智慧为时轭,惭愧心为辕,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杂阿含经》卷四)

实际上每个学佛的人都是耕耘者:我们耕耘的是心田,以信心为种子,以苦行为时雨,以智慧和惭愧心为耕犁的工具,以正念守护自心。这样的耕耘者最后不会受诸有之苦,不会受三有轮回的束缚。以自在耕耘菩提心的沃土最终会获得成就。夜以继日地修行菩提心就会有这样的功用。

农民如果不在田间耕作,能有收获吗?绝不可能。同样,仅看看法本菩提心的内容却没有在内心真正撒下菩提的种子,未来怎么能结出菩提硕果呢?想到这里,我们必然要生起发心的愿力和决心,而不是当一个旁观者。要真正愿意内心融入菩提心,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菩萨。


  2.1.2大乘人的标志

如果皈依是佛弟子标志,那么菩提心就是大乘行人的标志。《菩提道次第略论》云:“是若念须入大乘,何为入大乘之门耶?此中佛说有波罗蜜多乘及密乘二种,除彼更无余大乘矣,然此二乘由何门而入?唯是菩提心。”大乘无非就是波罗蜜多空性和密乘,而空性和密乘都由菩提心引生,没有菩提心则无法跻进大乘的行列。声闻缘觉亦可修持空性,但他们没有菩提心。所以仅有空性境界不能代表是大乘,小乘也有空性境界,虽然不圆满但也是空性的本体,如《定解宝灯论》云:“此乃稀有之善说,他无与此相比拟,,如海水虽饮一口,亦不能说未饮海,如是法之别相我,已见无我许证空。”同理,修行中没有菩提心就会落于小乘道,仅求自我解脱,只会得到小乘涅槃。要想自觉觉他就要引发菩提心,菩提心的有无则成为大乘之进退。所以,引发菩提心的意乐是每个大乘行人不能废舍的。


  2.1.3成佛的不共因

《菩提道次第略论》中说,如果水、粪、暖、地等与谷种和合,就为谷种苗芽之因;如果与麦豆和合就为麦豆苗芽之因,所以水、粪、暖是苗芽共同的因。

什么是不共因?是各自的种子。同理,通达空性智慧是三乘菩提的共同因,但菩提心是不共因,因唯有菩提心才能指向大乘解脱佛果。成佛并不是成就外在的一个职称、地位或荣誉,而是内在的生命质量,它包含了智慧和慈悲的意义。

由空性见成就智慧、解脱;由菩萨行成就慈悲、福德。解脱是三乘共有的目标,但成佛唯独是大乘菩萨不共行门。声闻缘觉即便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但他们只是随缘弘法,利益众生,不像菩萨那样有舍我其谁的勇气和大悲愿力。总之,菩提心是大乘行人不可缺少的。

我们可以思维观修菩提心的重要性,不管从“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益,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的第一品菩提心利益上思维,还是从此处引导的三个内容思维都可。要引发对菩提心重要性的认知,生起定解。有了这种定解和意乐,自然会在心里有一种无法扼制、特别想要发起菩提心的愿力。


  2.2菩提心的分类

菩提心的分类按照前行引导中介绍的,可从发心力、地道界限和发心本体三方面讲述。

  一、依心力:有国王、舟子和牧童三种发心。国王的发心,是希望自己先成就佛果。因为国王首先要摧毁一切敌方、得到自方拥戴、登上王位才有权力和能力维护庶民;同样,有的人希望自己先获得佛果,之后再把众生安置在同样的果位上。舟子的发心,船夫希望自己跟所有旅客一同到达彼岸;同样,有的人希望自己与一切众生一同获得佛果。牧童的发心最为勇猛,牧童为了牛羊吃草喝水、免遭豺狼野兽的侵损而把它们赶在前面,自己跟随在后;同样,有的人希求将所有的众生先安置到菩提果,自己再成佛。

国王的发心也称为广大欲乐发心,心力较弱,属于下等发心;舟子的发心称为殊胜智慧发心,属于中等发心;牧童的发心如无与伦比的地藏菩萨、文殊菩萨的发心一样,怀有非凡、伟大的心力,属于上等发心。

因为心力不同,最终成就解脱果的时间也不同。国王的发心按照共同说法,要经过三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舟子的发心要经历七大阿僧祇劫成佛;牧童的发心最为勇猛,所以三大阿僧祇劫成佛。

  二、依地道界限:可分四类,资粮道、加行道称为信解行发心;一至七地称为清净意乐发心;三清净——八、九、十地称为异熟发心;佛地称为断障发心。

  三、依发心本体: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也是以本论所讲的“如人欲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来判断欲行和正行——愿心、行心的不同。

在资粮道和加行道中依靠愿行的世俗菩提心长期修行,最终可在见道获得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远离一切戏论,现证诸法实相空性而现前证悟的境界。所以胜义菩提心是依靠现证法界的力量而获得,不依赖仪轨。世俗菩提心要依赖仪轨才能获得并现前。

其他经论中也有对菩提心种类的不同分析,如《道次第论》分愿心、行心;《显扬圣教论》和《瑜伽师地论》中分世俗发心和证法性胜义发心;《摄抉择分瑜伽师地论》中有不清净发心、清净发心、劣发心、盛发心、未成果发心、已成果发心等十种分类。

按照本论,殊胜发心分愿心、行心和胜义心。


  2.2.1愿菩提心

愿心主要指希望自己证得菩提。《瑜伽师地论》云:“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所以愿菩提心的特点是希求——希求利生、希求获得无上佛果为所缘来示现的发心。

诸佛菩萨在因地修行都是以愿心为菩萨道的起点。其愿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圆满生命质量,二、利益所有众生。如阿弥陀佛在因地发下四十八大愿,最终成就了西方净土;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并且在因地时为救度堕落恶趣的母亲,在十方诸佛菩萨面前发起大愿:“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等觉。”

诸佛菩萨如是发心,我们也要随学。如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和力量来引发对菩提心的希求意乐。


  2.2.2行菩提心

在愿菩提心的摄持下,要将誓愿转化为利他的行为。有了利他的愿望,就要落实在行动上。为了保证行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华智仁波切在《璀璨日》中进一步讲述了正行受菩萨戒,也就是要对自己的承诺有相应的约束。

为发心修习大乘菩萨行的学人所制定的行为规则就是菩萨戒。菩萨戒可归纳为三条: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菩萨戒的具体戒相在后面学习六度的持戒度中会讲述。


  2.2.3胜义菩提心

胜义菩提心是证悟空性的智慧。虽然我们发愿利益众生并付诸行动,但对凡夫来说,愿、行都不究竟,仅建立在世俗心上,仍然是有漏的,充满不平等。要真正达到无缘广大发心、成为空性大悲藏,就必须以空性慧摄持,将掺杂在发心过程中的自私自利全部剔除。唯有通达空性才能体悟众生与佛平等、十法界同居的意义,才能对所有众生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以,胜义菩提心只有登地菩萨才有。


  2.3菩提心的基础——出离心

菩提心的基础在智者的辩论中可谓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善心——人格贤善,有的说是出离心,有的说是大悲心,有的说是四无量心……按前面讲授菩提心重要性的引导,我们认为菩提心的基础是出离心;《大圆满前行》、《心性休息》、宁玛巴不共实修法的引导也一致认为菩提心的基础是出离心。为什么这样认为呢?如果没有出离心,菩提心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出离心是大乘成佛的根本。

声闻缘觉也是以离心而成就,这个出离心跟菩提心有没有内在的关联呢?首先,解脱为本,出离心为先。菩提心必定是追求解脱的发心。在《三主要道》中讲了修行的三个次第——出离心、菩提心和无二慧。《入中论》中讲佛子因时说,如果自身不具备出离和解脱的能力,惑业未除,自利尚不能成,怎能成办他利呢?所以菩萨同样要生起出离心,甚至比声闻缘觉更为强烈。如果没有真正意识到轮回之苦,没有迫切出离的愿望,所谓的菩提心终究成为口号,变得特别肤浅、不真实。

自己尚且耽着世间八法却发愿带领众生走解脱之路,完全是自欺欺人。出离心是解脱的根本,解脱是佛法的根本之道。学佛是为了寻求解脱,修行是为了实际解脱,而出离心是一切修行的共同基础。对菩萨道行者来说,仅个人解脱还不够,要推己及人,包括六道一切苦难众生,愿他们都能获得解脱。在这样的意愿上菩提心就成为出离心的延伸,可谓圆满的出离心。

没有出离心而有菩提心?绝不会有这种情况。出离指愿离娑婆,它的标准就是对轮回盛事不再有任何期盼、留恋。在物质空前丰富的时代,人们已经制造了太多麻醉身心的诱惑并耽着其中无法自拔。现代人经常感觉生活特别累,在压力中不堪重负,但多半不会觉得特别苦,为什么呢?因为随时都会有新的刺激来转移痛苦,以物欲带来的短暂满足淡化痛苦,这使人们在貌似快乐的幻影中疲于奔命,在种种物欲刺激下日渐麻木。结果就是将逐渐丧失对痛苦的感知能力,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虽然这个说法并不真实,我们在这里重点理解它的寓意。)

有些人会说:我为什么要自讨苦吃,去苦行修解脱道?其实这种人并不明白什么是痛苦,什么是以小苦了大苦,他对痛苦没有自醒。世间人都知道要按时体检,及早发现疾病,把握治疗时机;同样,唯有保持对痛苦的省察才能找到痛苦的根源,要及时对治痛苦,如果病入膏肓再去抱佛脚,恐怕为时已晚。

怎样给自己打一剂预防针、让自己及时从麻木中苏醒?这需要时时念死亡无常、轮回痛苦。死亡是生命无法回避的结局,轮回是凡夫无法逃避的轨道;如果正视死亡和轮回,就会明白当务之急是修行解脱正道。

《前行》中为引发出离心有四共同前行的引导——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入行论》第一品中云:“暇满人身极难得,既得能办人生利……世人暂蒙修福益。”这些内容讲到了人身暇满难得。

第四和第五品中讲要时时思维寿命无常,因为死亡阎罗主随时会来,任何人也逃避不了;死期无定,死时除了佛法,任何人事都不能救护自己。轮回痛苦,如“若我已解此,因痴复怠惰,则于临终时,定生大忧苦。难忍地狱火,长久烧身时,悔火亦炙燃,吾心必痛苦。”有情在轮回流转中充满了各种苦痛,无法自主。  

  佛经中讲人生有八苦、六苦、一百一十种苦,目的就是让我们看透轮回的本质,这样才不会被华丽外表迷惑。要反复思维轮回有哪些痛苦,《前行》中讲人生有八种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求不得。《亲友书》中讲有六种苦。这些苦人人都能现量感受,当你遇到各种痛苦、陷入沮丧中时,已经是在提醒:一切都不可靠!如果自己仍旧习惯性地麻木,一旦大的无常降临,自己会无法承受。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看到,有的人事业正如日中天,却查出不治之症,然后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人们一生都在为眼前诸事忙碌,却从未为必然到来的死亡做过任何准备,没有为生命的归宿做过任何安排。要知道,现在拥有的这个人身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如果不能发挥它的价值,利用难得的人身去修行善法,一旦死亡到,扪心自问:我有没有把握来世再获人身?有没有把握不堕落三途?

即将堕落三途时,悔之已晚。要经常问自己:有没有认知人身的暇满难得?有没有看到轮回的苦、寿命的无常?有没有把握来世还能遇到解脱正法?临终是否有把握往生善趣?如果答案是否定或不定,现在就必须修持出离心和菩提心。


  2.4如何发起愿菩提心

先讲如何发起愿心,再讲如何发起行心。愿心是行心的基础,没有愿心,受了菩萨戒也是枉然。菩萨戒的根本是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要救度众生、让众生获得佛果的发心。《入行论》云:“是父抑或母,谁具此心耶?是仙或欲天,梵天有此耶?彼等为自利,尚且未梦及,况为他有情,生此饶益心?”所以饶益他人之心是极为珍贵的。

当一个人没有利他心时,心量是非常狭窄的,面对众生时会有种种自他分别、国家分别、种族分别、敌友分别,自己会喜欢一部分、讨厌另一部分,并对大部分熟视无睹、没有感觉。这样菩提心是难以生起的。所以要像播种前需要有良田一样,要给自己创造菩提心种子生根发芽的肥沃心田,使菩提心逐渐成熟。

要去主动发起利他的愿菩提心。该如何引生愿心?有三方面。


  2.4.1七因果——参考《菩提道次第广论》

可通过七因果来次第引发自相续中菩提心的境界,主要参考《菩提道次第广论》。七因果的修法最早出自于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发起菩提心有七个环节,所以叫七因果——知母、念恩、报恩、修慈、修悲、增上意乐和发菩提心。它们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是引发菩提心的方便,可引导断除我执,最终生起对众生平等的利他心——菩提心。

发菩提心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就是觉得我和众生没关系,我是我,众生是众生,别人的痛苦死活跟我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很多人冷漠,没有利他心,对众生没有好感?因为没有把自他结合在一起。甚至很多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看到别人遭遇各种困难时幸灾乐祸,这简直颠倒!这些都是因为我执,不知道自己和众生有关联。修七因果就是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与众生的关系,建立关系后才能产生感情,进而对他们的痛苦感同身受。

修七因果主要从四个步骤安立:

  其实好恶都是来自内心的迷乱。由于轮回中的种种业缘决定,往昔的六亲眷属现在可能成为陌路,现在的亲人朋友可能是往昔的怨敌。一旦缘分散尽,彼此还会各奔东西。一切都没有固定不变的实质。

好恶也跟心情有关,可能心情舒畅时看谁都顺眼,郁闷时看谁都别扭;好恶又和利益有关,彼此有共同利益所以容易产生好感,一旦关系改变感觉也随之改变。要明白好恶心是虚幻的,不应执著、被它欺骗左右。不仅我们现在要观修思维,平时座下也要去运用,以平等心对待众生,不要以好恶引生贪嗔。这样才能断除贪嗔,长养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二、有了平等心后就开始思维:有情如母,对众生生起好感,即七因果中的第一法——知母。佛法中说,众生彼此的关系不仅是今生,在无尽的轮回中曾互为母子,众生都做过自己的母亲。六道就像水车或搅拌机,众生就像其中的小水滴、小沙粒,来回流转、永不停歇。在这样轮转不休的颠簸中,彼此忽而聚合、忽而分离,所以一切的关系并不是家谱式的直线,而是错综复杂的网,充满无限的可能性。

如果明白这些道理再看待众生,就知道对方跟自己不是没有关系。佛陀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们要这样思考并形成观念,让它不断稳固。要在座上观想,形成定解;生活中不断利用,看到任何一个有情,尤其是自己很讨厌的怨敌,要想:他就是我在轮回中失散已久的亲人,如今再次相逢,我要尽己所能地去帮助他,使他离苦得乐。

以我们目前的心性,将众生视为母亲也许有点困难,甚至很勉强,还需要一段时间说服自己。要慢慢培养这种亲情观念,再去认知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母亲,母亲对自己有无边的恩德,这样心念就会得到强化。

三、之后要对如母有情生起念恩和报恩心。一旦认识到众生无数次做过自己的母亲,就要思维母亲的恩德了。如今的教育缺少传统文化,对父母的孝道教育比较薄弱,但我们慢慢真正思维的话,就知道今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离不开母亲,即便自己拿出全部也难以回报母亲的生养之恩。

母亲怀胎十月,辛勤哺育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她会把自己所有好的都给予孩子,没有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孤立而活的。我们不仅有父母的养育,还有老师的教导,长大后依然离不开社会大众的帮助。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少不了众生的付出和帮助,自己应该以感恩心去回馈他们。

现代人特别重视自我感受,但从佛法的角度看,自我就是彻头彻尾的骗局。在自我的误导下,人们会将自己与世界对立起来,甚至将别人都视为潜在的敌人,然后导致孤独、自闭、抑郁等各种心理疾病。

如果换个角度想:每个人都有恩于你,整个世界都在为你服务;就像童谣里唱的:云是为你而灿烂,天空也是为你而灿烂。这时你看到任何人都不会觉得陌生。要时刻提醒自己,让心安住在感恩中。一旦建立起感恩心,通过观修强化,思维众生是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恩情、奉献和利益,这样逐渐自己跟众生的关系会变得友好,自然而然地愿意利益他们。就像你的母亲倒在马路上,你能不管吗?你的父亲受到伤害,你能不去保护吗?所以这种引导会让我们自然而然地跟众生建立起不可分割的关系。

虽然大家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但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都不同。如果能时常怀有感恩,整个世界就会充满奇妙的喜悦,人们不会再有各种隔阂和痛苦。

  避苦求乐是一切生命的本能,也是人类文明的动力。但因为人们对心性认识不足,所采用的任何手段只能暂时缓解一部分痛苦,难以真正奏效。佛说,予乐拔苦不仅是予眼前的乐、拔眼前的苦,而是拔苦的根源、予乐的根本。

我们不仅要座上思维众生的苦,座下也要去观察众生的苦。比如看新闻时知道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苦难的众生,有战争、疾病、鳏寡孤独、贫穷等等数不尽的苦,人人都有各种苦,甚至苦不堪言。这样自己的悲心就能被激发,想到这些老母有情的苦如同自己切肤之痛,自然会发愿利益众生,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使命。

慈悲心一旦引生就会进入菩提心,而不再是曾经偶尔地同情一下、叹息一下,转眼就抛到脑后。这时自己会发自内心地想要承担,以舍我其谁的勇猛心救度众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悲悯善良之心,但这些是狭隘、有等级的,随关系亲疏有好恶分别;菩提心的境界没有任何分别,它缘一切众生。

对佛菩萨而言众生平等,宇宙有多大,法界就有多大,佛菩萨的慈悲遍及法界。要逐渐打开自己的心量:从原来心里只装着自己,到装着更多的人;从只装进喜欢的人,到装进没关系的人,再装进讨厌的人;从装进人类,再装进动物,再装进一切有情。这样不断扩大范围,最后就能摒除狭隘的我执。所有界限都是人为设置,正因为这些界限,将包容太虚的心分割成有限狭小的空间。有了设定就会有冲突、矛盾和战争。把心量放大,恢复心的本面、无限,就是观修菩萨心性的过程。

要思维引发慈悲心,最后生起胜解信,这样就能激发菩提心了。慈悲心和菩提心相辅相成,诸佛菩萨的本体就是无限周遍一切众生的大悲。在此基础上可自然生起菩提心,最后成就圆满的发心境界。


  2.4.2四无量心——参考《普贤上师言教》

可依靠四无量心引发菩提心。这个引导来自《普贤上师言教》,跟七因果的内容大同小异。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最初应从慈心开始宣说,但从实际修心顺序上是先修舍心;如果没有修成舍心,慈心和悲心就容易偏堕,达不到完全清净。

舍心就是断除对怨敌的嗔恨、对亲友的贪爱,对一切众生无有亲疏爱憎的平等心。凡夫都会对父母亲友等自方极为贪著,对怨敌会有难忍的嗔恨,这实际是未经观察的结果。其实怨敌在很多生世中也做过我们的亲友,与我们互敬互爱;而亲友有可能是往昔的怨敌。如嘎达亚那尊者说的:“口食父肉打其母,怀抱杀己之冤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轮回之法诚稀有。”

赤松德赞法王有一个女儿叫莲明公主,十七岁妙龄就离开人世,当时赤松德赞国王对莲师说:“我这个王女应该是一个宿业清净的人,因为她转生为国王的女儿,并且遇见像你们这样如真佛般上师,为何她的寿命如此短暂呢?”莲师说:“你的这位莲明公主不是因为宿业清净而投生为王女,而是因为以前我、君王您及菩提萨埵曾经转生为劣种的三个儿子,我们修建夏绒卡绣大塔时莲明公主是一只毒蜂,它叮入国王您的微血管中,您无意之中用手擦拭,结果碾死了它,正因当时的命债,它这一世转生为您的王女。”法王赤松德赞是真正文殊菩萨的化身,也有这样宿债而生的后代,更何况其他人。

我们与父母亲人可谓至亲至爱,但是什么样因缘业力都不好说。有的是报恩,有的是讨债。从整个轮回来看,确实亲怨不定。所以,不要对某些众生生起嗔心、只以现在这一世来定论。

明白亲怨平等后就要引生舍心。这种舍心并非既不生悲也不生嗔的愚舍状态,真正的舍无量要像仙人布施一样,比如仙人宴请客人、发放布施,对高贵卑贱、强大弱小、贤善恶劣的所有的人都是无有差别地等同布施;同理,我们必须对普天下的芸芸众生,以大悲心平等对待。没有生起这个定解前要再三地修炼,直到生起平等舍心。

舍无量心达到标准后,接着要修慈无量心,即将三界一切众生作为大慈心的对境。要像父母养育孩子一样,全然不顾孩子的颠倒行为,无论孩子怎样伤害父母,父母会不顾艰辛、想方设法地让孩子过得平安快乐。我们要如父母般把自己的一切尽心竭力地用在承办众生今生来世的安乐上。

每个众生都希望得到快乐,但却不知快乐的因是行持十善业道。我们要祈愿众生都能获得安乐,这样该多好啊!要如此反复观修。如经中讲,我们要修慈身业、慈语业和慈意业;自己的身语意都不能损害众生,要让众生获得快乐。

《普门品》云:“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目视众生时要和言悦色,不能怒目而视。要温文尔雅,给人悦意的感觉。要杜绝害他之心,全心全意地利益众生。口中所说的每一句话不要带有藐视、侮辱、讽刺的意味。一定要说实在、悦耳、可人的话语。饶益他人时不应希望自己得到什么好处,也不可威仪诈现,或以狡诈的手段让别人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唯一利益众生,不顾自己的利益去修持慈心。

修持慈心就像雌鸟养育雏鸟一样,首先要给雏鸟建造一个舒适柔软的窝,然后用自己的羽翼给他们温暖。雏鸟不能飞翔前,母亲始终如一地去细心照料和抚慰。同样,我们三门的一切言行也要去慈爱善待一切有情。

修慈无量心到量后要修悲无量心,即观想苦难众生,希望自己能拔除众生所有痛苦的心。比如我们到菜市场或屠宰场时,看到正在被宰杀的生命,想到它如果是自己的母亲,自己该有多么地悲痛。如果你在点杀时想到这些动物就是自己的母亲,还会去吃吗?要观想正在受苦的有情,把他们的痛苦放到自己身上,好像自己被绑在那儿等着被扒皮切肉,这样自己还会去伤害有情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时利他的悲心会自然引发。

释伽牟尼佛当年抛弃了王位,毅然出家,他每天手托钵盂,执持锡杖,徒步化缘,从未骑过马或驴,为什么?因为他想到众生被骑的痛苦。想想这些利益众生、有拔苦之心的佛菩萨是怎样抉择的,这样自己就不会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享受安乐而让任何一个有情做特别劳苦的事。

噶当教言里说:“清净罪业,没有比修行悲心更殊胜的法门。”悲心是相续中生起菩提心的不共之因。要通过各种方法引生悲心,像无着菩萨对老狗生悲而现见了弥勒菩萨。断臂的母亲看到孩子被水冲走,生起无法堪忍、强烈的悲痛之心;三界一切众生时刻被痛苦冲击,沉溺在轮回的苦海中,尽管自己对他们生起了难忍的悲心,但没有能力将他们从痛苦中救拔的话该怎么办呢?所以要诚心诚意地祈祷三宝,努力修行。

最后,悲无量心修持完要修喜无量心。即观想所有众生能圆满具足安乐、获得成就。喜心的对境是缘一切众生,包括自己的好友、陌生人,甚至怨敌。喜心可对治嫉妒的恶心。菩萨发心利益一切众生,把众生安置在暂时的快乐和圆满的佛果上。如果众生不需要我们的帮助就获得了利乐,那我们为什么被嫉妒蒙蔽,对他人的功德视而不见呢?这时应真诚随喜。

曾经米拉日巴尊者福报圆满、事业广大,法相师达罗生起嫉妒,前来驳斥。尊者无论怎样显现神通神变他都不生信心,最后他因诽谤尊者变成恶魔。嫉妒心会障碍一切功德,不见他人功德、不生信心,无法获得佛法的加持。

提婆达多跟善星比丘都是世尊的亲人,但他们因为嫉妒世尊,生不起信心。尽管在佛陀身边多年,仍旧无法得到调伏。喜无量心如同骆驼找回丢失的幼崽般,母骆驼比任何动物都慈爱自己的孩子,如果幼崽丢失它会极度忧伤,假如失而复得,它会喜出望外。我们要像这种喜悦一样对一切众生修喜心。

以上是四无量心的内容,四无量心是生起菩提心正确无误的因。在相续中没有生起四无量心前,无论如何都要反复修持直到生起为止。其实四无量心最终归摄为心地善良。阿底峡尊者曾经因为手痛,把手放到仲敦巴怀里说:“请加持一下我的这只手,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生起善心就是成就菩提心的根本。“心善地道亦贤善,心恶地道亦恶劣”,我们要再再地修持四无量心。


  2.4.3思维十种因缘——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

可思维十种因缘而引发菩提心。十种因缘出自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愿文》。

一、念佛重恩。如果没有佛陀出世讲法,众生则无法得到正法的利益。“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因此,我们要发起菩提心。

二、念父母恩。如果没有父母的养育,我们不可能存活于世,更不谈不上修行佛法。

三、念师长恩。不管世间还是出世间都需要善知识的引导。尤其要念出世间师长的恩德,没有他们的传授和教导,我们至今茫然不知所措。

四、念施主恩。尤其对出家人而言,是依十方供养,这样才能专心办道,所以要念施主恩。在家人应念社会恩,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来自他人的帮助和提供,衣服不是自己做,菜不是自己种,所以要有感恩心。

五、念众生恩。六道众生无不做过自己的父母,要感念众生给予的各种逆增上缘、顺缘的加持。

六、念生死恩。要感受到生死轮回之苦,然后引发出离心。没有出离心不能成办解脱利乐。所以,要看见生死无常,念无常的恩德。

七、尊重己灵。尊重如来藏的意思。不尊重如来藏,发菩提心就变成了外法,菩提心也是觉发自己本心的境界。

八、忏悔罪业。由此才能断除障碍、勇猛抵挡违缘。

九、求生净土。阿弥陀佛的加持和接引也是以菩提心为前提。

十、令正法久住。

以这十种因缘,菩提心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得以展现。

前行准备充分后,下面正式发心受菩萨戒。


  2.5正式发心受菩萨戒

菩萨代表慈悲和智慧。佛经中有很多传授菩萨戒的内容,菩萨戒要依靠善知识的传授才能获得,我们要按照传统的方式受菩萨戒。

传授菩萨戒的善知识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一、具有清净的菩萨戒体;二、通达大乘法;三、通达传戒仪轨。宗喀巴大师曾说:非常感谢释迦牟尼佛,他允许后人在佛像前或以观想佛菩萨的方式受菩萨戒。

在末法年代要想找到一位真正具相的善知识很难。虽然在知识方面精通三藏十二部的人很多,聪明人学七八年就能懂得大部分内容,但真正有修证境界的人却没那么多。一般善知识不会向他人表露自己是否具有菩提心的境界,我们只能通过他广大弘法利生的事业来推知。如果自己实在找不到善知识,就在佛菩萨面前自受戒。

受菩萨戒按照传统方式来讲,有龙树菩萨和无着菩萨两种传承。龙树菩萨的传承要求比较宽松;无着菩萨的传承要求比较严格,必须在受持别解脱戒基础上才能受菩萨戒。但别解脱戒不一定是按照别解脱仪轨受戒然后获得真实戒体的那种。别解脱戒的要求是至少不伤害众生、不犯杀盗淫妄四根本戒。如果一个人杀人害人,那是根本没资格受菩萨戒的。

比较理想的次第是先受居士戒再受菩萨戒,然后机缘成熟再受密乘戒。但这也不是一定的,只要有愿行菩提心的引发,可直接在三宝面前自己受菩萨戒。     

《入行论》发心品中说:“于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要发如是心,说如是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由此引发菩萨戒;以祈祷佛菩萨垂念作为前提,依靠念诵三遍“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同时得受愿行菩萨戒。

按龙树菩萨的传承,前面两部分受戒文要一起重复三遍。第一遍是获得愿菩提心,第二遍是获得行菩提心,第三遍是令愿行心稳固;按无着菩萨的传承,第一部分内容先诵三遍,获得愿心,后面内容再诵三遍获得行心。愿心和行心分开受持。

我们一般按照龙树菩萨的传承而受戒。利根者应守持十八条菩萨戒,中根者应守持四条菩萨戒,钝根者至少守持一条菩萨戒——不舍愿菩提心。具体戒条后面会详细学,有国王五定罪、大臣五定罪和凡夫八种罪十八条内容,再加上不舍愿心,共十九条。

受了菩萨戒后大家应每天持诵此菩萨戒愿文,以摄持自相续中的菩萨戒,使菩萨戒心再再得以串习。如果按照比较严格的印度的传统,菩萨戒的仪轨要一日六时诵持,目的就是不断提醒自己:我的愿望是什么?我的生命目标是什么?我一定要利益众生、一定要发起菩提心、一定要救度有情!

有发心意乐的道友,首先在佛堂里陈设清净供品,并以意幻供养观想有无量无边的供品云聚在此,祈请以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三世诸佛菩萨前来,作为自己发菩提心的见证者,也成为传授自己菩萨戒的根本。

然后观想:遍虚空的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他们无不做过我的父母,当父母时他们对我倍加疼爱,有什么好吃的都先给我吃,有好衣服先给我穿,极为慈爱地抚养我,对我恩重如山。而这些深恩父母却沉溺在轮回大海的惊涛骇浪中,被层层愚痴黑暗所蒙蔽,不知取舍。所以,我一定要发愿成为他们的救护者,解除他们的一切痛苦,把我的一切善根功德供养给他们,让他们都能出离轮回,获得究竟佛果。我们要随学十方诸佛菩萨、大乘佛子的广大行为,为将芸芸众生无一遗留地全部度脱到涅槃彼岸,我们要发愿精进修持菩提心。

在这样发心下,念诵三遍守戒偈颂文,之后弹指,观想通过释迦牟尼佛与十方诸佛菩萨作为见证者和传承者,菩萨戒已融入自相续,从此刻起,自己成为真正的菩萨;已经受过菩萨戒的人,要观想自己的菩萨戒再次圆满清净。


3.后行令自他欢喜

“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是令自己生起欢喜心;“今于怙主前,筵众为上宾,宴飨成佛乐,普愿皆欢喜”,是让他众生起欢喜心。之后还要以“殊胜菩提心……”来发愿。以上讲述了自相续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意乐菩提心。

有了菩提心后应数数引生欢喜。怎样引生欢喜呢?有“令自相续引生欢喜”和“令他相续引生欢喜”两部分内容。

菩提心是消灭痛苦的最胜甘露、除去贫困的无尽宝藏、疗愈疾病的最胜妙药;菩提心是漂泊三有途中可供众生休憩的安良大树、跨越轮回苦海的大桥、遣除众生内心烦恼酷暑的明月、驱逐所知障阴霾的璀璨日;以菩提心的加持,可搅拌正法的乳汁,流出甘露醍醐,令众生获得善法满足。

漂泊三有的众生如果想安享幸福快乐,菩提心能满足他们一切愿望,使他们安住于最胜圆满的安乐中。要再再思维这些内容,令自己生起欢喜之心。

  之后可按上师念诵后行的愿文进行回向:

戒律无垢染,具足清净戒,

愿以无执戒,圆满戒律度。

菩提心妙宝,未生者当生,

已生勿退失,辗转亦增长。

生生世世不离师,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唯愿速得金刚持。

  4.日常发心诵持观想

一般按要求,最好每天念诵一遍菩提心愿文,以清净、引发纯熟菩提心,再三忆念自己的觉醒和认知。所以平时日诵内容最好是:前行皈依发心;然后祈祷,修上师瑜伽;之后念诵发菩提心原文,也可念诵《开显解脱道》里的发心偈颂。

之后满怀虔诚恭敬之心观想皈依境:从皈依境最边缘开始依次化光并逐渐融入中央上师的身体中,然后上师化光融入自己,使自相续中生起了胜义菩提心。然后念诵“菩提心妙宝,未生者当生,已生勿退失,辗转益增长”及“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惠行亦复然……”的内容做回向。

也可前行皈依发心,然后念《普贤行愿品》七支供内容以成熟法器,正行念发心仪轨,后行念《普贤行愿品》七支供后面的内容做回向。

总结:整个发心仪轨的前行包括祈请、皈依、发心;正行包括正式受菩萨戒念诵受戒文;后行是令自他欢喜、随喜赞叹和发愿次第、观想菩提心的利乐、令其不退增长等内容。


  5.守护菩提心令不退增长

有了菩提心自然非常欢喜,但更重要的是守护好菩提心,这是当务之急。我们要不断忆念菩提心的殊胜功德,再三引发内心坚固的利他意乐,同时还要每日诵菩提心的仪轨,以觉醒、叮咛自己;要以利益众生的菩提心为目标,以六度万行或四摄贯彻自己三门言行。

菩提心不是口号,更重要的是利他的善行。要在菩提心的摄持中引发利他的六度万行,一步步把利他的愿望落到实处,这也是后面实修引导中讲的实践菩提心的方法——具体学习六度、菩萨戒条和如何护持菩萨戒。


6.总结

以上学习的内容大家要自己安排止静。按理来说,应该止静半小时。如果没有彻底消化这些内容,要再再温习,可以一周、半个月、一个月的时间不断以止静摄持观修。

观修中要注意观察修和安住修轮番交替,观察到一定状态时,思维会比较烦累,这时稍微安住。不到念一遍百字明的时间或再次生起妄念时再进入观察修。

开静时不要急于下座,前面也讲过开静的注意事项。要把每次禅修的殊胜功德回向给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愿众生都能离苦得乐,获得暂时的人天福报和究竟安乐的无上佛果。

修 行 次 第(璀璨日

01,打坐观修入门指南    答疑|打坐观修入门 

02,成熟法器1                   答疑|成熟法器(1) 

03,成熟法器2                 答疑|成熟法器(2) 

04,发心正行                   答疑|发心正行 

05,布施度          

06,持戒度                       答疑|持戒度 

07,安忍度                       答疑|安忍度 

08,精进度                       答疑|精进度 

09,静虑度                       答疑|静虑度 

10,自他交换                   答疑|自他相换 

11,观修人无我              答疑|观修人无我 

12,观修法无我              答疑|观修法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