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看法决定活法


如今人心有点浮躁,好多人都喜欢向外索求,自以为所追求的一切,肯定是快乐的源泉。其实,你若静下来内观自心,有时候就会发现:你现在追求的东西,未必是真正需要的东西。


1. 关爱可怜人,比供养菩萨的功德大

“余事皆下品,唯有利众高。”

关爱十分可怜的人,有时候比供养佛菩萨更为殊胜。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比丘尼,她在观世音菩萨的诞辰日买了很多很多供品。当她摆设完供品之后,感到有些疲倦,便靠着供案暂歇片刻。

恍惚之间,梦见观世音菩萨对她说:“你不给我上供,我也饿不着。但寺外有四五个难民,快要饿死了,希望你把这些供品拿去给他们吃。救活他们的命,比给我上供的功德要大十倍!”

比丘尼当下惊醒,打开寺门一看,果然有四五个面黄肌瘦的人,便忙将供品布施给他们。

可见,关爱十分可怜的人,有时候比供养佛菩萨更为殊胜。

如今,不管是汉地、藏地,许多人对高僧大德的供养特别多,而对一些弃儿、病人、孤寡老人,却不一定愿意花钱去帮助。当然,假如你供养的是真正有菩提心、离贪欲的大德,肯定有很大功德。但一般而言,这些大德不一定很缺钱,锦上添花不太有必要,倒不如以慈悲心布施给可怜人,这个功德应该远远超过前者。

为什么呢?因为众生才是大乘菩提的根本。大乘经典中说,菩萨的事情是什么?就是利益众生,除此之外,自己的事情是没有的,包括吃饭穿衣,也是为了利益众生而行。

当然,利益众生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利益众生,如放生、讲法、布施;一是间接利益众生,比如在修行时,将自己的功德回向给众生,此举虽没有直接利他,却能间接成为利他之因。

曾有人问我:“大乘佛教的价值观是什么?”记得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一心唯求利他,就是它的价值观。”


2. 要想获得快乐,必须要有产生快乐的因

我们感受的一切痛苦,追根究底,全部来自于对“我”的执著。若能经常修菩提心,从根本上断除我执,那么很多痛苦就会减轻,乃至烟消云散。

一般来说,我们病得很严重时,会不由自主地想:“我要是没病多好”;没有生活来源时,会想:“我要是有钱多好”;生意不顺利时,会想:“这笔生意要是成功多好”……

在遭遇违缘时,没有谁不希望自己马上离苦得乐,但往往不知道怎么想和怎么做。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诸佛菩萨告诉我们:要想获得快乐,必须要有产生快乐的因。快乐的因是什么?就是积累资粮。比如供养三宝、磕头、念经、布施等,甚至有时将自己吃剩的饭,以观音心咒作加持后布施给非人,也能积聚很大的福报。

在供养时,如果有条件,最好用真实、洁净的供品;倘若没条件,哪怕是一根香、一盏灯,或者在心中作意幻供养,也都是可以的。值得注意的是,供养时一定要具备清净的发心,千万不可以夹杂吝啬心。譬如自己在供养100元时,发现有点舍不得,那就不要供养这么多,看供养10元有没有吝啬心。如果没有,就把10元拿出来;倘若还有,那干脆不供养好一点。

现在有很多人今天供养,明天就后悔了;以前有个人供养了佛学院100元钱,过了五年还挂在嘴上,念念不忘,这些都不是清净的供养。所以,供养时发心清净非常重要,若能在此基础上,同时具足菩提心,福德将会更为圆满。

修菩提心时,我们可在三宝面前恭敬合掌,一心一意祈祷:“如果我生病对众生有利,请加持我生病;如果我病愈对众生有利,请加持我痊愈;如果我死对众生有利,请加持让我死;如果我不死对众生有利,请加持我不要死。”

这篇祈祷文的境界非常深!一般的凡夫人,不要说白天,乃至在梦中也不会有这种想法。甚至有人认为:“怎么会是这样呢!三宝的加持不可思议,如果我真的永远痛下去、病下去,甚至死掉了,那该怎么办?生病已经让我苦不堪言了,还要请佛菩萨加持我的病永远都不要好,岂不是让我苦死了?”

其实,这样做不但不会让自己痛苦,反而会带来无比的安乐,可以迅速积累无上的福报。要知道,我们感受的一切痛苦,追根究底,全部来自于对“我”的执著。若能经常这样想,这样修心,从根本上断除我执,那么很多痛苦就会减轻,乃至烟消云散。

因此,断除对“我”的爱执,才是断除痛苦的最佳方法!


3. 永远牢记自轻他重

要想今生来世拥有好报,务必要有一颗金子般珍贵的利他心。

有些人偶尔帮别人一次,就认为对人家的恩德相当大,如果那人对自己不小心有点冒犯,他就非常生气,并抱怨道:“这个人太没良心了!想当初他有难时,要不是我,怎会有他的今天?现在他恩将仇报,不把我放在眼里,还对我如何如何……”

有些人没事就喜欢倚老卖老:“我以前什么风风雨雨没见过,想当初我怎样怎样……”一个人讲得手舞足蹈、唾沫横飞。

有些人自恃广闻博识,常在人前显露自己的功德,以博取众人的喝彩。

还有些人只要做了一点点善事,就要上网宣传,昭告天下,生怕大家埋没了他的壮举,不知道他的业绩。

以上这些行为,若对众生有利,我们也不敢说什么,毕竟佛菩萨的显现,非一般凡夫所能窥探。但若自己的发心并非如此,只是为了个人的名利,那这种举动,就为大乘行人所不齿了。

为什么呢?因为大乘主修自轻他重,把众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众生的份量远远超过自己。帮助众生,为他们做一点事情,这是理所应当的,又有什么可炫耀的?


4. 纵有十分福气,也只享受三分

俗话说:“禄尽人亡。”所以,我们若想在非常短暂的人生里,快乐长一点,活得久一点,就一定要惜福。

人一生的福报是有限的,它就像银行里的存款,如果不珍惜而肆意浪费,一旦福报享尽了,就要遭受莫大的痛苦,甚至命不久矣。

元朝曾有两个太学生,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生,八字完全相同。他们同中乡试,也同日做官,一个在鄂州,一个在黄州。

没多久黄州官去世了,鄂州官非常恐惧,赶紧交代后事,以为自己也快死了。但过了七日,他仍身体健朗,就前往吊祭老同学,哭着说:“我与你出生的年月日时一样,出生地点也一样,但你比我早去了,我即便现在死,也比你晚了数日。这是为什么呢?若有神灵,请托梦告知我。”

当天夜里,他梦到死去的黄州官说:“你凡事都节俭,所以能享长寿。而我享用过度,福报早用尽了,所以寿命短促啊!”

俗话说:“禄尽人亡。”所以,我们若想在非常短暂的人生里,快乐长一点,活得久一点,就一定要惜福。

佛教中的历代高僧大德,对珍惜福报尤为重视,他们吃饭能果腹即可,穿衣能避寒就行,其他的并不是特别讲究。

像汉地的弘一法师就是这样:

有一次,大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前去拜访弘一法师。中午吃饭时,见他只吃一道咸菜,夏先生不忍心地说:“难道您不嫌这咸菜太咸吗?”

弘一法师回答:“咸有咸的味道。”

过一会儿,法师吃好后,手里端着一杯开水。夏先生又皱皱眉头道:“您没有茶叶吗?怎么每天都喝这平淡的开水?”

弘一法师又笑笑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懂得惜福,才会福泽绵长。其实,不管是什么人,拥有的一切就算无人能及,享受的也是寥寥无几。俗话说得好:“纵有良田万顷,不过日食三斗;纵有广厦万间,不过夜宿一床。”所以,每个人只要能维持必要的生活就好,不要轻易糟蹋自己来之不易的福报。即使你有十分福气,也应只享受三分,剩下的留待来日再用。

倘若你能发大心,将福气布施一切众生,无形之中,自己的福报也会更为增上,安乐不会有穷尽之时。

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而不是索取的心。人要知恩图报,而不是过河拆桥。


5. 忘恩负义,天人也会嫌弃

忘恩负义之徒,对别人的深恩厚德不但不报答,反而嗤之以鼻。这样的人,护法、天人也会嫌弃,最后谁都不愿意护持他。

有些人所做之事极易成功,而有些人却一波三折,这是什么原因呢?

除了各自福报不同以外,关键还要看有没有护法、天人的帮助。

而若想获得他们的鼎力相助,必须要有完善的人格,尤其要懂得知恩报恩。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也说:“知恩图报之诸人,护法神亦恒守护。”

倘若一个人不懂感恩,也不去报恩,还昧着良心害自己的恩人,就像有些人不但不孝顺父母,反而百般虐待他们;有的老板一手栽培了一个人,可这个人却把老板的钱财一卷而光……对于这种行为,护法、天人皆不高兴,从此不愿再守护此人,他的一切所为也会不吉祥。

昔日,有个商人的独生女,年方十六,长得娇艳动人。她住在宫殿般的房子里,昼夜有仆人伺候。

一天,一名年轻的强盗被捕,手脚被绑着,正赴往刑场。当时,商人的女儿正好在楼上看见,不禁一见钟情,当下就告诉父母:如果不让自己嫁给那个囚犯,宁可现在跳楼死去。无奈之下,爱女如命的父亲便以2000银币贿赂衙役和刽子手,带走了年轻囚犯。

女儿如愿嫁给囚犯后,为了赢得丈夫的欢心,天天把所有贵重的饰品戴在身上,并亲手为丈夫做饭。

几天之后,年轻的囚犯想:“什么时候才能杀了这无知的女人,取走她的财物,好好地享受一番。”

于是,他开始绝食。

女人问他为何如此,他说:“我有心愿未了。当被送往刑场时,我默默发愿:若能获救,将供养一座山顶的神仙。现在我能拥有你这么美丽的妻子,完全是神仙所赐,所以我想前去还愿。”

女人听后,欣然为丈夫准备了一切,并把自己的贵重饰品全部穿戴上身,和他一起上路了。

到了山顶,囚犯脸色一变,恶狠狠地说:“我没有什么供奉要做,就是想杀了你,带走你所有的饰物!”女人苦苦哀求放她一条生路,并愿将身上所有饰物全给他,但囚犯不为所动。

危急之下,女人想:“古人说:‘智慧不但可以煮,还可以吃。’我得想个办法来对付他。”

于是她说:“当初我让父亲花2000银币把你救出来,应该对你有恩吧。现在我恳求你,在我临死前向你礼拜。”

“好吧!”

于是她向丈夫礼拜,对他转绕三圈后,又向四方朝拜,接着说:“以后你再也见不到我了,我也见不到你了。”说完上前和他拥抱,突然乘他不留意,用尽全身力气把他推下了山崖……

可见,一个人若忘恩负义,下场必定不太好。或许有人问:“佛教不是讲空性吗?既然高低、贤劣都是平等一味,为什么还要分别好人、坏人?干嘛这样斤斤计较、利害分明?”

有这种想法,是对佛法一知半解的表现。实际上,学佛并不是教你要像块石头一样,什么取舍的智慧都没有。万法有胜义和世俗之别,其中,世俗中也有好坏之分。尽管以嗔心报仇,是大乘佛教不允许的,但了知取舍、明辨是非,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请记住,不管是谁对自己有恩,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报答。退一步说,假如暂时报不了,也应该把内心的感激告诉他。


6. 挑剔别人前,请先挑剔自己

佛看众生都是佛,魔看众生都是魔。我们的心是什么样,所呈现出来的外境,就会是什么样。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上是自己的心不清净。

就像一块脏兮兮的镜子,上面污点斑斑,显出来的东西肯定是面目全非。同样,我们心的镜面上,如果粘满了种种习气的垢染,那么无论看到谁,也都会觉得有很多毛病,怎么看都不合自己的意。

一个人的心不清净,就会时常疑神疑鬼,觉得周围的人都在欺负自己,甚至看他一眼,也觉得别人的眼神大有问题,似乎是在蔑视自己。他所见的一切皆不清净,就算是圣者的功德也全然不见。

相反,倘若一个人的心很清净,就会视每个人都是佛菩萨。即使有人无端刁难,也会觉得是大菩萨在以此方便法门来消除自己的业障,心安理得地接受一切;就算看见特别愚痴的人,也会认为是大成就者的故意示现。

《杂譬喻经》中讲过一个故事:

古印度有一座寺院,住着百余名僧众。距寺院不远之处,住着一位潜心向道的女子,她每天供养一位出家法师,然后在其座下恭敬听法。

一天,轮到一位老比丘前去应供讲法。他年岁已高、刚出家不久,对许多经义尚不了解,但又不知该如何婉拒,只好硬着头皮,拖着沉重的脚步前去。

这位女子见老比丘的步履如此“安稳”,就对他生起了极大的信心,认为他必定是个有智慧、有定力的大修行人。

进入屋里,老比丘心情七上八下,享用斋饭的时间拖了很长。

然而,漫长的等待,丝毫未减少这个女子求法的诚心。午斋过后,她虔诚地请老比丘说法。

老比丘惶恐不已,想到自己一大把年纪才出家,对深奥的佛法不明究竟,心里既惭愧又苦恼,不禁感慨道:“愚痴无知,缺乏智慧,实在非常痛苦啊!”

女子听了这段话,以为是给自己开示的,就仔细体会其中的意义,明白了由无明产生痛苦……在反复思维的当下,她竟证得了圣果。

可见,心只要清净,外境无一不清净。外境的好坏,根本在于心的安立。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就应断除挑剔别人的习气,一旦生起不好的念头,则要立刻制止并忏悔。


7. 挑拨离间,来世变成哑巴鬼

不但自己切莫离间别人,当听到别人在巧言挑拨时,也应漠然处之,既不反对、也不赞同,这样对方就拿你无可奈何了。

现在有些人特别能说会道,喜欢挑拨离间。本来别人的关系很好,经他几句话添枝加叶,立马就能反目成仇。这种人常以此为乐,自认为很聪明,却不知这样于己十分不利。

在古代,有个人叫安庭柏,善于挑拨离间,口才也非常好。纵然是至亲,一旦被他挑拨,也会立即形同水火。在他的巧舌离间之下,有亲兄弟发生争斗的,有情投意合的密友断交的。他一生中穷困潦倒,后来业力现前,脸颊生疮,喉咙和舌头溃烂,在哀号中悲惨地死去。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也有一则巧舌罚哑的公案:

江宁有一位书生,独自住在老家的废园中。一天晚上,他在书房读书,一个艳丽的女子在窗边窥视。当时,他知道她不是人,但因女子面容姣好,也不感到害怕,便唤她进来。女子入室后一言不发,问她话也不回答。这样过了一个月,书生始终不知道她的来历。

有一天,书生再三询问,她才取笔写出自己的身世:

“我本是明朝某位翰林的侍妾,不幸短命而死。因为我生前很会挑拨离间,使一家骨肉矛盾,形同水火,死后被罚做哑巴鬼,已沉沦两百多年了。如果你能为我抄写《金刚经》10部,得蒙佛力超脱苦海,我生生世世感念你的恩德。”

书生便答应了她的请求。抄完经书的那天,女子前来拜谢书生,并取笔写道:“凭借写经忏悔之力,我现已脱离鬼趣,但由于前生罪重,尚需做三世哑女才能说话。”

上面的故事,有些人或许不以为然,可能会把它当成神话。但你相信也好、不信也罢,因果绝对是无欺的,只要自己造了恶业,必定会感受相应的苦报。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们眼耳所认知的以外,还有很多神秘的境界不为人知。爱因斯坦也说过:“有些人认为宗教不合乎科学道理。我是一位研究科学的人,我深切知道,今天的科学,只能证明某种物体存在,而不能证明某种物体不存在。”所以,对生命中很多不可思议的现象,假如你因不了解就把这一切统统否定,自己造业依旧肆无忌惮,那等到果报临头时,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如今有些人不管在什么环境中,始终与大家关系不好,经常受人欺负,许多人都讨厌他,换了多少地方也是同样。假如你有这种遭遇,请千万不要心生怨恨,而应想到这是自己往昔离间别人的果报,一定要努力忏悔。

忏悔的时候,可以多念金刚萨埵心咒、百字明,读诵或抄写《心经》《金刚经》《普贤行愿品》等大乘经典。若能持之以恒真心忏悔,业力定会渐渐减轻,人际关系也会趋于好转。


8. 谗言最容易让人轻信

“依止恶友者,终不得好处,且看狮牛友,被狐离异也。”

从前,有一只母狮,它杀了一头母牛,因为特殊的因缘,不仅没有杀小牛犊,还把它与自己的孩子一同哺养。母狮临终时对它俩说:“你们是我用同一乳汁喂养的兄弟。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挑拨离间者,我死后,你们谁的话都不要信。”

母狮死后,小狮子和小牛一起生活,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它们一直亲密无间。当时,狮子每次捕食,一只老狐狸常会跟在它身后,想吃到那些剩肉。可狮子这会儿就想起了家中的牛,于是急忙把肉叼回家,或者把肉藏起来。

因为吃不到剩肉,老狐狸非常生气,它暗自琢磨:“我挨饿就是那头牛造成的,我一定要想法把它俩分开。”

一天,趁狮子出门捕猎之机,老狐狸来到牛面前,俯耳躺下,看上去非常可怜。

牛问:“你身体痛吗?”

老狐狸说:“我身体不痛,是心痛。”

牛又问:“为什么呢?”

老狐狸说:“狮子想杀你,我特别替你担心。”

牛不相信:“你不要说这种话!我们有母亲的遗嘱,这不可能是真的。”牛口中这样反驳,心中却产生了疑虑。

老狐狸说:“信不信由你。反正我已经告诉你了,你自己要注意了。”

随后,它又跑到狮子面前装病,也如此言说了一番。狮子心里也产生了怀疑。

以往在窝里时,狮子给牛磨角,牛给狮子梳鬣,彼此亲密无间,从未猜疑过对方。但现在它们互相打量,越看越觉得对方有问题,认为老狐狸说的是事实。

时间一天天过去,最后,牛用角挑开了狮子的肚皮,狮子也咬断了牛的喉咙。

这,就是轻信离间者谗言的下场。


9. 善于倾听就是智者

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善于倾听才是智者的特质。

曾有个外国使臣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皇帝十分高兴。这时,使臣提出一道问题:“这三个金人中,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请来了国内最优秀的工匠,看做工、称重量,试了许多方法,却怎么都鉴别不出来。皇帝十分苦恼,泱泱大国,若连这个小问题都答不上来,实在有失颜面。

此时,一位年迈的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便叫他快讲,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拿出三根稻草,分别从金人的耳中插入:

第一个金人的稻草,从左耳进,右耳出来;

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直接出来了;

第三个金人的稻草,入耳后掉进肚中,没有丝毫响动。

于是,老臣朗声说道:“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臣默然,点头称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善于倾听才是智者的特质。

当然,我们也不能太极端,时时、事事都保持沉默,对什么都一言不发。该说的,还是一定要说,如此事情才能办成。而不该说的,切莫信口开河,否则,往往会弄巧成拙。

10. “货物要过秤,方知其轻重”

有些人做的事就像芝麻一样小,但到处表功的声音,却像雷声一样大。就如同被淋湿的木柴,燃火的能力非常微弱,但冒出的滚滚黑烟,却四处弥漫。

货物过秤才知其轻重。一堆棉花看起来特别大,却不如一小块金子重。同样,看一个人也不能只看表面,关键要看他肚子里有没有真才实学。

愚笨的人总爱夸夸其谈,无论办什么事,都爱自吹自擂,往自己的脸上贴金。可是等付诸于实践时,他却一无是处,什么都干不了。

从前,有个富翁的儿子很会背诵入海驾船的口诀。口诀大意是说,到了大海中,遇到有漩涡、回流、礁石的地方,应该怎样驾、怎样撑、怎样停等。他常对人炫耀:“入海驾船的方法,我都知道。”

一次,他和一些商人结伴去海中寻宝。船到海中没多久,船师得急病死掉了。这时,众人推荐富翁的儿子来驾船。

到了有漩涡的急流中,他大声唱着驾船的口诀,具体操作却一点都不会。只见船在漩涡里盘旋打转,越来越快,没一会儿,全船的人都卷入水中而亡。

现在也有不少这样的人,在各种场合中,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似乎什么都特别精通,但真正让他落到实处时,常常令人失望至极。

这种人做的事就像芝麻一样小,但到处表功的声音,却像雷声一样大。就如同被淋湿的木柴,燃火的能力非常微弱,但冒出的滚滚黑烟,却四处弥漫。

就像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史记》中记载:他年轻时就熟读兵法,一谈起用兵打仗的事,就认为天下没人能胜过他。即便是父亲赵奢跟他辩论,也不能驳倒他。

虽然赵括辩才很好,但父亲从不夸他。

赵括的母亲问其原因,赵奢说:“用兵打仗本来万分危险,但赵括却把它说得轻而易举。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就算了,如果一定要,那毁掉赵国军队的非赵括莫属。”

果然,赵括当上了将军后,在长平与秦军作战时,不但本人被射死,四十多万士兵也被秦军活埋。

历史上虽然已有诸多教训,但现在有些人还是喜欢听花言巧语,殊不知,轻易相信这种人,到头来,叫苦连天的只能是自己。


11. 有信仰,就能活出奇迹

人一旦没有信仰,就会丧失道德约束,所作所为非常可怕;而有了信仰的话,生起恶念便会加以对治,这不但对今生的精神快乐有帮助,对生生世世的解脱也有着重要意义。

不仅是古圣先贤承认前后世,近代对人类有重大贡献、对历史有推动作用的绝大多数科学巨匠也承认这种观点。

比如,美国数学家盖洛普,曾对过去300年以来300位最著名科学家的信仰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其中242位信仰宗教,20位不信宗教,38位无法确定其对宗教的态度。换句话说,也就是92%的科学家都有宗教信仰。尤其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信仰宗教者竟占93.27%。

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就是一个有强烈信仰的人。他在自己的实验室曾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我深信有一位全智、全能、充满万有、至高至尊的神存在。”他一生的发明有两千多项,但他的信仰不但没有阻碍他,反而每当遇到难题时,他认为向神祷告是获得力量的源头。

还有天文学家伽利略,历来就认为宗教信仰和科学信念之间并无矛盾。他通过望远镜发现了太阳黑子、木星的卫星、月亮上的山脉后,欣喜若狂地写下了一段话:“我惊呆了,我无限感谢神,他让我想方设法发现这样伟大、多少世纪都不清楚的事迹!”

人一旦没有信仰,就会丧失道德约束,所作所为非常可怕;而有了信仰的话,生起恶念便会加以对治,这不但对今生的精神快乐有帮助,对生生世世的解脱也有着重要意义。

其实,佛教所揭示的生死问题,如今在西方国家非常受重视。像西方心理学家荣格,几十年以来,他始终把《西藏度亡经》带在身边,当作自己常年不变的伴侣。他认为自己许多富于启示性的观念和发现,全部归功于这部佛典,并曾热情地将此书推荐给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等学术巨匠。

然而,现在很多人,完全把前世后世当成一种迷信,用非常排斥的行为对待它。这样的傲慢态度,跟往昔的许多智者比起来,确实有云泥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