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虑  度

答疑|静虑度 


无缘之定—静虑度,法师答疑.mp3

无缘之定——静虑度,止息妄念现出真智慧

——实修引导(九) 

前言

让我们在菩提心的摄持之下,进入《璀璨日》实修引导第九课“无缘之定——静虑度,止息妄念现出真智慧”的学习。首先学习怎样放松,之后再学习静虑度的基础内容。


1.学会放松

这段时间了解了一下大家有没有禅修菩提心、禅修之后的感触。很多人反馈说:法师,我们太忙了,好像有做不完的事情。的确,作为在家人要工作、照顾家庭、处理各种事情,还要学习佛法甚至弘扬佛法,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发心工作,总觉得每一天都被填得满满的。

大家有没有真正放松下来感受禅修的利益呢?很多人都觉得这些法义很好,很想学修,可一坐下来要么瞌睡,要么一直想“今天还有什么事没办”,好像打坐只是给自己一个休息的机会,并没有进入真正的禅修中。

所以,我们首先学习一下怎样自我放松,以趋入真正的禅修。 

  1.1放松的意义

经常有人说“佛法改变了生活”。刚开始学佛时,很多人都有脱胎换骨、身心自在的感受;当慢慢发现有更多的任务,每天打坐、念经等功课太多时,就觉得辛苦疲惫。怎样合理安排时间,是很多修行人需要面对的事。这不仅是自己对生活和修行的认知态度,同时也有很多人通过我们来关注佛法,看看学佛、发了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到底是否快乐。如果人家觉得我们很快乐,他们也乐于随学;如果大家认为我们过得即忙碌又辛苦,就会产生很多怀疑甚至邪见,认为活着为什么不让自己过得更轻松愉快呢?

佛教讲,当我们随缘、放松、自在时,就可获得超脱。这对初学者来说遥不可及,甚至当无常突然到来,自己有没有强大的心力去面对呢?强大的心力来自于学习和放松,让自己不再与外界对抗,不再刻意追求任何状态和结果,不再是自我习惯性的认知,在不确定的生活中不再摇摆,而是让心真正跟外界连接、安住。这样,就能不断扩展自心的如来藏本面、提高做事和修行的能力。这就是以放松开发潜能的方法。


1.2远离两种极端

网络上有一段话:“有时觉得自己像一个空钵,总觉得什么东西没有了、不见了,于是走上了填满空钵的人生旅途。”当人们拥有很多东西,工作名声伴侣金钱全部具足时,往往会焦虑不安,感觉特别迷茫空虚,甚至疲惫不堪,总觉得内心还缺少什么,也不知如何平衡心态、让自己以非常放松的方式去面对一切;学佛之后,内心虽然不再空虚,但又发现自己太忙碌,整天念咒、修行,来往于各种道场。

特别空虚是一个极端,特别忙碌也是心没有获得自在的表现。当心真正达到平和自在的状态时,就像很多高僧大德一样,事业会极为广大。因为他们有内在的证悟和修行境界,遇到任何事都能轻松应对、睿智抉择、善巧安排。

我们都特别向往这样的状态,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即便处于世俗也不再执著纠结?首先要明白放松的意义,然后不断修持,最后拥有内心的自在、洒脱和释然,这样才会获得解脱的机会。


1.3 轻松面对无常

生活充满了无常,就像手中的沙,抓得越紧流失得越快。上师曾在微博中说: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不慎跌进了池塘。他用尽力量拼命划动四肢,大声呼救,但越挣扎,身体下沉得越快。最后他想死就死吧,索性把心一横,放松了身体,结果浮了起来。

生活就是如此。遇到任何事都不要太执著,如果能轻松面对,会获得圆满;即便一开始是坏事,最后也会获得利益和成功。莲师说:“白天时,把一切所感所想皆当成梦境一样,放松,让一切自然发生,不要有人为的痕迹,不要用分别心去修正什么,一切都是自在而开朗的。身心都在休息,同时心中一片清明。”何不用这种自在的境界来摄持生活和修行呢?

曾经有一位特别受欢迎的歌手,因为嗓子哑了,事业一落千丈,谁都不把他放在眼里。后来有人采访他:“你原来那么出名,现在变成这个样子,难受吗?”他微微一笑,说:“这有什么?飞机都有掉下来的时候。”其实社会就是这样现实,你得势时众人拼命追捧,失势时他们就纷纷弃你而去。很多人因为接受不了人生的无常而出现抑郁等各心理疾病。有人说自从父亲死后,我就得了抑郁症;自从离婚,我的心态就变了;自从我的工厂倒闭,就不敢再面对任何人……这些都是因为不了解无常。

所以,要认识无常,要知道这个世界包括自己执著的任何东西,每一刹那都在不断变化、逝去,不稳定性就是宇宙万物的本性,这是恒常不变的真理。这样,自己在遇到变故时就不会特别痛苦。无常随时会出现,如果自己对所发生一切都能客观面对,觉得这很正常,内心就不会再有那么大的压力了。

经常有人说:某某是完美主义者,他对自已和对别人的要求都非常高,所以很多人不敢接近他。这就是执著,势必会带来痛苦。西方国家总统竞选,支持率达到百分之六七十就非常不错了,我们作为普通人又怎能百分之百地被别人认可呢?即便有很多人看不惯自己,那也很正常。有认同就会有反对,这是事实。

总之,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自己都要放松面对,要了解事物的本质,由此会让心获得自在。要知道万事万物在世俗中是无常、在胜义中是空性的道理。有了二谛圆融的见解,自然就会发现,其实我们不必太执著在意,会由衷地感到轻松和豁然开朗。


  1.4放松引领智慧

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说:“禅修其实就是给自己时间去‘做自己’,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它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要允许自己放松,然后做本然的自己,不去想过去发生了什么,也不去担忧未来会发生什么。你所要做的就是单纯的放松,然后安住于自身的本然状态,要让自己有一个这样的机会。”

很多人每天忙得似乎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如果真正以菩提心摄持,会具广大无边的功德;但凡夫没有正见摄持,不懂得不紧亦不松,很可能因为过度紧张,最后心不堪能,推掉所有的发心工作,甚至把自己的修行也放下了,实在非常可怜又可惜。

为什么心力不够强?因为心上执著的东西太多、迷惑太多。“惑”字上面是“或”——或这个、或那个,特别多的可能,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一旦心态崩溃,最后一股脑地放弃,在修行和发心的道路上倒下来,多年后回想起来可能会捶胸顿足,痛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坚持。

症结就是自己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如果掌握了正确的禅修方法并运用到生活中,就能感受到放松,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极大的收益和成功;今后无论遇到任何事,都能以禅带来的智慧去判断抉择。

乔布斯曾说,每次开发苹果软件或做重大决策前他都要禅修,在他工作室中间的地板上有一个圆形垫子,他经常在那里禅修、冥想。因为他知道,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他要让自己静下来,充分发动大脑,然后获得灵感,知道到底什么对人类最有帮助,人类运用手机、计算机到底想达到什么目的,什么样的应用才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

现在很多人特别追捧苹果,哪怕里面的很多功能都用不上甚至不知道,但还是愿意去买,因为大家确实从苹果的产品里获得了不一样的体验,也许这就是苹果的魅力之一吧。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被他人牵着鼻子走,他们往往能走在社会的前沿,去引领众人。这种理性的智慧需要自己先放下所有的盔甲、负担、焦虑、执著,然后才能获得明清的体会,迸发智慧,实现超越。

当今是信息极度发达的时代,无论是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这种理性的智慧都不可或缺。上师有一本书叫《你在忙什么》,的确,人们忙来忙去,觉得时间飞逝,最后扪心自问:我到底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到底忙了些什么?可能会哑然。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白白浪费了大好光阴。


  1.5高僧大德谈放松

顶果钦哲仁波切说:“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就纠结在那里,不肯出来,这就是一种执著。我们认为自己是轮回中的一员,有这样的执著其实也是一种问题,但我们不懂得在问题中放松自己的心,这样我们永远在漩涡的假象中迷惑。”

“愚”字上面是“禺”,指边角、边隅。一个人的心钻进牛角尖或犄角旮旯一直出不来,大家会说“他是个死脑筋、太愚痴了”。愚者做任何事都不懂变通、善巧或放松,不会理性地看待处理问题,不知如何处世生活,遑论修行。敦珠仁波切说:“我们要如何做才能惯于安住在自然心呢?在禅修中,当心念来时,就让它们来,无须将它们视为你的敌人。当它们出现时,就放松(休息)在它们的出现上。另一方面,如果它们没有出现,也无须紧张兮兮地疑惑着它们是否将会出现,仅仅休息于它们的‘不出现’”。

这就是从放松的层面认知自己的本心。哪怕不好的念头、执著以及贪嗔痴的妄想没有出现,也不必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想着“我一定要杜绝非法!”要知道这也是一种束缚。

竹庆本乐大师说:“在禅修中真正能让你忙碌的心安住的方法,就是放松所有的念头。当我们念头来来去去时,我们就可单纯地放松,越放松,我们越能看见自己心的宽广、清净的本质。这就是我们或多或少、曾经现在经常忽略的。当我们看见这个时,我们就看见了诸佛告诉我们的,什么叫做觉性的潜能。”

以上讲了这么多放松的内容,就是要告诉大家:要把握中道。修行如果太紧,不但不能成功,反而会一败涂地、前功尽弃;如果太轻松,没有正知正念护持,则变成堕落。正确的放松是不执著、不紧亦不松,不是堕落轮回、没有清净心摄持的懈怠懒惰状态,要辨别清楚。


  1.6放松的境界

宗萨仁波切曾说:“对我们很多人来说,佛教只是一个规范,是道德的某种形式。特别是像我们这样有儒家思想的人,我们热爱伦理道德,我们基于伦理道德成长,我们听了很多关于孝顺父母、祖父母、师长等等的训诫。我觉得我们这种对伦理道德规范的过度强调,凌驾在真正的佛法之上。真正的佛法是一种摧毁偏执的艺术,一种摧毁执迷的艺术。记得卧室拖鞋的例子,你把脱鞋丢到空中然后放松自己——那就是佛法,真的!完全不在乎,那是真正的佛法;而我们却相反地变得如此偏执。”

也许很多人看了要大跌眼镜:太恐怖了,这怎么是佛法呢?太不如理了!我们应该把鞋好好地放在床边,然后恭敬如法地坐在床上。看看自已的心,有没有执著?如果心过于被一切行为所凌驾,就是偏执,会让自己固执得无法前进,这不是真正放松的状态。

浅显的放松和冥想比较相似。冥想就是什么都不想地安坐,和生活佛教里提倡的瑜伽禅有相似的一面;深入讲,真正的放松就是无上大圆满、大手印的安住。米拉日巴尊的道歌中说:“聚会众听我唱道歌:当你起步行路时,应该想到一切的显现都是六识的幻化,那么这就是行路的心要;你不管有事无事安坐下来时,身心要放松,这就是坐时的要决;当你睡下来时,心也要于平等、光明状态中安眠,这就是睡时的要决;当你吃饭时,就应该安住在空性中,远离二取,这就是吃饭的要决;当你举杯饮水时,要想到喝下的就是智慧方便的甘露药,这个就是饮水的要决。”

所以行、住、坐、卧都要观自心。有人说:这不就是禅宗里的“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吗?这就是修行窍诀?那我也会。往往三岁小孩会说的,八十老翁都做不到。我们经常在吃饭时想着有用没用的事,还一边说着绮语和世间八法,并没有好好地吃饭;走路也经常胡思乱想,心思散乱,这不是真正的走路。

有的人虽然做着很多事,心却很平静,心力强大,因为他会放松。身虽忙碌,心始终安住在佛法中,怡然自得。这样的人能坦荡自如地处理好所有事情。这也是禅定的功夫——内心无执著的境界。


  1.7禅院种草

经典里有一个小故事:三伏天时禅院的草枯了一大片,小和尚说:“好难看啊,快撒点草籽吧。”师父挥挥手说:“随时。等天凉吧。”中秋,师父拿出一包草籽让小和尚播种。秋风吹起,草籽飘飞。小和尚大喊:“不好了!种子被风吹飞了!”师父说:“随性。吹走的多半是空种子,撒下去也发不了芽。”

撒完种子后,飞来了几只小鸟。小和尚急得又蹦又跳,“师父,种子都被小鸟吃了!”师父说:“随遇。种子多,它只能吃几颗而已。”半夜一阵骤雨,早晨小和尚冲进禅房中,大喊道:“这下完了,草籽都被雨水冲走了!”师父就说:“随缘。冲到哪就在哪发芽。”

一个星期过去,原来光秃秃的地面长出很多青翠的草苗,因为被风吹、被水冲,草籽到了各处,一些原来没有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小和尚看到了,高兴得直拍手,师父点点头说:“随喜。”

“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不报怨、不燥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也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妄行,是自在的境界。这种自在的境界就是圆融、通达和善巧。人们常问如何善巧,善巧就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圆融、自在。自己理解了,自然也就放松,看得破、放得下。

名言中的一切缘起而生、缘起而灭,不必执著,事物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世人也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过于执著,会让他人倍感压力,反而离你而去,让你倍感孤苦,觉得无法控制这一切。放松,不但给自己一片生活的新天地,也给他人宽松自在,让彼此都能喘过气来,也会很开心。

  1.8佛陀的启示

有一天,佛陀和众比丘路过一片森林时口渴,便吩咐阿难:“阿难,你去刚才我们路过的小溪取水来。”阿难回到小溪边,发现小溪刚刚被车轮碾过,水特别浑浊。他回到佛陀前,说:“世尊,水不能喝,我们往前走,那里有一条河。”

这时佛陀和众比丘非常口渴,再赶一段路会特别辛苦,佛陀对阿难说:“阿难,你仍然回到小溪旁取水来。”阿难心中有些不满,觉得佛陀不相信自己。他越想心里越难过,走到半路又折回来了。佛陀是遍知,问阿难:“阿难,你是不是走了一半就回来了?你必须去。”

阿难不得不又回到小溪旁,这时他发现污浊的水变得清澈了。由于溪水是活水,不断流动冲走了泥沙,慢慢恢复了清净。阿难非常开心,说:“还是佛陀厉害,我们应该听佛陀的,佛陀说水能喝就是能喝。”

后来佛陀给众比丘开示:生活就像溪流,它不会永远清澈,或许你正好踫到了泥沙俱下、浑浊不堪的时刻;它也不会永远污浊,终究会有清澈时。如果污浊时你失望、绝望、放弃,说明你的眼里看不到清澈的时光,一直盯着这一刻不放,结果就走进了死角,变得愚昧。污浊只是暂时的,泥沙总会被水流冲走,告诉自己不要急躁,积极地努力,耐心地等待,清澈总会到来。

这就是人生(应有)的态度,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有这种态度,自然不恐惧、不焦虑、不抱怨。世间一切事都是如此,只要心态放松、端正,没什么难的。世俗的一切显现无非是幻影或假相,是我们当真了,由此才给自己带来各种痛苦和压力。

不管是世间事还是出世间修行,都不能绷得太紧,那样很容易出问题。尤其是大手印、大圆满、大中观的修行,都是以无有执著放松的状态而修。如果越修执著越大、越不能放松,说明自己没有真正掌握修行的要领。  

  1.9体会“放松”

总有人说:法师,你让我放松一下。别人怎能控制你的心呢?心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到底是谁不让你放松呢?只不过是自己的心绷得太紧了。从比较严格的角度来说,禅修放松可用毗卢七法,结定印或心性休息等手印安坐。如果在地铁或公交车上,则不管什么姿势,都要让心放松下来,同时身体要放松配合。

比如坐着时,观想从自己的头顶到脚部次第放松,如同一个大口袋从上面解开,自然松懈下来,也可从左至右地观想身体放松;然后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执著放不下,其实都是自己的心在执持不放,外在并没什么放松不了的;就在这样放松、安静、宁然的状态中安住。

从古至今有很多放松的窍诀,比如观察自己的念头。二祖慧可大师去见达摩祖师时,在山洞口跪了三天三夜,达摩祖师说:“你什么时候把雪变成红色,我就给你传心法。”白雪怎么能变成红色呢?当时慧可大师想起自己曾经造的罪业,于是断臂求法。达摩祖师说:“你想求什么法?”慧可大师说:“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心躁动不安,请和尚为我安心。”达摩祖师说:“汝且把心拿来。” 慧可大师再三想:我的心在哪?我怎么拿来?

如果掏出心脏,它只不过是一蹦一跳的肉团,并不能控制思想;如果说是大脑控制思想,那在一些特殊的故事和经历中,有无脑人成为数学天才,无头人也能娶妻生子;心也不在手脚等任何支分上。

所以,心无有心,心之自性,即是光明。以这样的方式断除执著而放松。放松有几个不同的阶段,比如紧中放松、慢中放松、局部放松、整体放松、由心放松、由身放松、由观察呼吸放松等等不同的次第和方法。

总之,要静下来让心放松。如果真正体会到了放松的感觉,那以后就有经验让自己再再安住下来,进入放松的状态。平时任何事都能在平然放松的状态中进行,也能最大程度充分开发自身潜能。

放松,就是让自己处于和谐的状态,不仅是身体的四大和谐、呼吸不再急促,同时内心也不会焦躁不安。有人在放松时发现,原来自己的念头特别多,根本控制不住。这是因为以前从未静下来过,一旦静下来就会不停地迸发妄念。这时可直视这些念头,慢慢它们就不再起作用了。还有的人放松时感觉快要睡着了,说明没有提起正知念,这样很容易出现昏沉。

总之,要让自己内心体会到轻松,这是禅定最基本的步骤和要诀。

  2.修习静虑度

首先,学习静虑的分类、法相等内容,然后再学习静虑的具体修法。华智仁波切在这部修行要诀中说,静虑是生起自他平等和自他交换菩提心的修行,以这样的修行可断除对欲界的贪恋及种种妄念执著,由此才能断除缘无明习气所带来的各种贪心、嗔心、嫉妒、傲慢等我执烦恼。

  2.1前行

首先观想,在自已前方虚空中明坐着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化身如来的形象普放光芒,照彻十方三世一切有情。忆念佛陀身、语、意、功德、事业,观想佛眼周遍有情,此是殊胜的佛宝皈依境。同时观想在佛菩萨及传承祖师的心中,具有灭道二谛的大乘法宝。有佛陀身边的舍利子、目犍连等内密菩萨行外显声闻相的小乘僧宝,以及八大菩萨为主的大乘僧宝等,此是佛法僧的皈依境。

前方真实明现大乘皈依境,内心由衷忆念佛是皈依导师、法是正皈依处、僧是皈依助伴而生起皈依心。再观想自己的后方是今生及累世具恩父母、冤亲债主及六道无量无边有情,他们相续中具有无边的苦集二谛。由此忆念心生不忍,发起欲救拔的慈悲之心。

以这样上信三宝、下悲有情的意乐,我们在三宝面前至诚发愿:得暇身必须利他,为能圆满利他必须成佛,以刻意造作学修为利有情誓愿成佛的菩提心为动机,带领众生共同净除罪障、集聚资粮,学习与修习静虑波罗蜜多,祈能如理思维、真实修行,得到相应并成就三士道的功德,并念诵皈依和发心偈颂三遍:

虚空界中遍满虚空者,上师本尊空行诸会众,

诸佛正法以及圣僧前,我与六道众生敬皈依。

我与无边诸有情,本来即是正觉尊,

了悟如是之自性,即发殊胜菩提心。

我们在修法时,最好是忆念三遍。发菩提心要诀中讲,第一遍忆念引生愿心,第二遍引生行心,第三遍愿行心稳固,以三次起作用。现在人们也经常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2正行

2.2.1思维静虑的定义

菩提道次第极略论》云:“制心一处自得定,所缘如理而观照,各自成证得空慧,不动极坚而安住。”《入行论》第八品云:“发起精进已,意当住禅定,心意涣散者,危陷惑牙间。”要断除心意涣散,应趋入禅定。

静虑就是静心除疑虑。很多人说静虑就是禅定、禅定就是打坐。其实不是所有的打坐都是静虑,外道也有打坐;练太极拳也要学怎么柔中带刚、刚中带柔、紧中求松等方法。但他们跟解脱道没有关联,没有真正的无我智慧,甚至没有缘善法。

《道德经》中说:“道可道,非常道。”能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禅宗也说:“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到底什么是道谛呢?曾经有学僧问慈寿禅师:到底什么是真谛?什么是禅者顿悟的境界?禅师说:“如果所悟的境界和感受能讲出来,就不是真正的境界了。既然是悟出来的道,就好比虚空里捕捉的风,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所以能形象说明的法都是假法。”

学僧还是觉得太抽象空洞了,想请禅师说得再具体点。禅师说:“那只能是哑巴品糖味了。”哑巴品糖味只有自己知道,但无法表达。这和鹦鹉学舌不同。哑巴品糖味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鹦鹉学舌是人云亦云、不解其意。

看似大家都在打坐,毗卢七法坐式如理如法,但真正的静虑在于心。心于所缘境,远离散乱能专注,就是静虑。而且,所缘境必须是善法,如果是恶法,比如外表看似非常专注,但心里天马行空,都能编出一本小说了,或呆呆地坐在那,这些都不是静虑。

静虑初始要缘善法,进行专注思维,远离散乱,这也叫禅定三摩地——奢摩他,能令心坚固专注。定、奢摩他或止,在本质上一样。静虑为止,智慧为观,由静虑引发智慧,二者双融就是我们常说的止观双运。止是息妄念、止俗虑,让心安住在明知、明清觉受的状态中。

禅定的意思同于静虑。止是奢摩他,是较殊胜或高质量的禅定,或由具足专注力而获得的身心轻安并正摄持的禅定。换句话说,禅定的范围比止广,所有的止都是定,但并不是所有的定都是止。从范围与定义上看,止是比较高层次的定,因为止只在上二界心;没有以欲界心为本质的止 ,但有欲界心为本质的定。二者体性一样,都是心于所缘坚固安住的那一分,但程度层次不同。

曾经有道友一直在禅定修止中,他所修的止不过就是数息观。但他一直这样修,慢慢发现很多执著减弱,一些身体的病症和经络不通也能有效得到缓解,身心获得轻安。这就是止的内容,就是一种禅定。

讲到禅定,不得不提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是禅宗的一位大师,有相当高的禅定功夫,他经常一坐下来就是十天半个月,出定后觉得才过了几分钟而已。虚云老和尚的生活比较清苦,有一年过年,他在小茅棚里煮芋头,一边煮一边打坐。有人来茅棚里给老和尚拜年,看到他入定,就拿引罄在他耳边一敲,请老和尚出定。老和尚出定后说:“你们来得正好,我刚煮了芋头,大家一起吃。”结果一看,芋头都长毛了。老和尚说:“我觉得才过十几分钟而已。”其实已过了二十多天。

还有一次黄昏,虚云老和尚走回自己的茅棚,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老人家年岁大了,一个人慢慢走着。半路上遇到两位熟识的出家人,他们手里拿着灯笼,看到老和尚就问:“老法师啊,天这么黑,你还一个人走路?”老和尚的心是定、清净的,所以一直保持在光明状态,没感觉天黑。两人这样一提醒,老和尚一愣,一刹那天就黑了,什么都看不见了。

其实没有真正、实有的黑,世俗中显现的一切都是妄想、分别和执著造成的。老和尚没有分别执著,认为是亮的,就这样安住在大光明的境界中一直走下去。当有人提醒时,他又回到世俗、随顺世俗,发现原来天真的黑了。

这就是静虑禅定,真正安住在这种静虑中,跟世俗可以说是两重天。但还要出定,我们要以静虑的大智慧去摄持引导后得的一些行为。

静虑度就不同了,“度”是到彼岸的意思,属于菩萨的学修范畴。修习静虑度,也就是指菩萨由听闻、思维法藏,依善知识的教授,了知一切世间与出世间的善所缘境后,为修止得观,一心专注。心正安住于大乘法藏所教授的善所缘境,并且是由菩提心与空性正见摄持而修的禅定,是唯一趋入成佛之道的禅定,即静虑度。

六度之所以称为“度”,就是因为每一度都以智慧般若波罗蜜多摄持,有到彼岸的功德,可成就度越至彼岸的境界,由此称六度。


2.2.2思维静虑的种类

了解静虑的定义后就知道,静虑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打坐或放松。静虑必须要安住在一种体会实相、缘究竟善法的境界中。缘世间法也可叫静虑,但不能称为静虑度。


2.2.2.1从静虑的本质上分类

可分为世间静虑和出世间静虑两种:

如色界或无色界所修的四禅八定,什么都不想就坐在那儿。甚至观一切唯识、一切唯空(单空),依靠福报、功德就可转生到色界或无色界,但因为没有出世间的出离心和菩提心的摄持,见解不究竟,所以仍旧在轮回中。我们不能否定这种专注也是一种善,但不是究竟的解脱善,是世间增上生的善。

二、出世间静虑:指以出世间道为本质的禅定,这是佛教所不共的,目的是导向解脱成佛。主要缘胜义谛而修习,此为成佛之道所必须具足的禅定。它不像世间静虑、无论怎样修都属于世俗,它是缘胜义谛、缘成佛之道的止观双运,是圆满世俗胜义菩提心的修行。

《佛子行三十七颂》云:“当知止观双运理,以此摧毁诸烦恼,真实超越四无色,修习禅定佛子行。”为达成究竟成佛的目标,必须断除无明和无明习气等所有障碍,以闻思修证得空性智慧,由胜观结合寂止断除一切妄念所缘,如此能获得止观双运之道,超越四禅四无色的境界,获得究竟出世间禅定的功德和境界。

静虑即出世间三摩地,或止观双运的境界功德。止令心平静,观令心自在,止观就是平静自在。前面我们体验的放松只是最基本的入门,长远来看,所有禅定都不离这个入门。真正获得放松时所达到的平静自在就是止和观的核心。这需要长期训练和佛法的修行要诀。

要在黑暗中见物,必先有灯,这一盏灯必须明亮,且不受风动。同理,心如果不受昏沉掉举的影响,就会有殊胜的能见之力,所以必须止观双运。没有风,灯就安静,这好比止;灯自身又具有明,这好比止观双运。

在漆黑的千年暗室中,一盏明灯就能照亮所有,这相当于止观的境界。得观等于得止观双运,而在得止观双运之前,要先得止。有了止的基础,才能引生观的境界。否则,心中的妄念、沉掉、恶分别、散乱等纷繁复杂,耽执特别多、放不下,怎能有清净的状态和解脱的境界呢?


  2.2.2.2随顺现世因缘而修禅定

安住于禅的境界需要断除违品,离俗世、弃妄念,要知道俗世的过患——一切都是终生厌离、无常的本质;要了解贪执和所贪境的过患,断除贪执的资具、亲友。断贪后就会发现,原来一切颠倒都是执著引生的。当自己不再有贪著和不合理的妄念后,心就会喜于静处。静处并不一定指深山老林,当内心放松、清静地安住一处,这就是喧嚣城市中的一片净土。

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修行方式。如今,每个人都离不开世俗社会,我们不能以逃避的方式修行,比如不工作、不做饭、不养家、不育子,这说明自己没有承担责任。如果发了菩提心却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照顾好,还说要度化众生,简直是自欺欺人。

松云禅师出家时,挂念年老的母亲无人照顾,又不能带母亲在寺庙里共住,就在寂静处盖了一座禅舍,和母亲住在一起。松云禅师每天参禅打坐外,靠帮别人抄写佛经赚一点生活费。有时到街上为母亲买鱼、买肉,街上的人便指指点点:“你看这个酒肉和尚。”松云禅师不解释。他不介意闲言闲语,但母亲放不下别人的批评,后来跟着松云禅师吃素。

有一天,禅师在路上遇到一位美丽的小姐。她见禅师仪表庄严,为禅师的威仪打动,便请禅师到家里讲法。开始禅师想:不能去女子家讲法,否则会被别人传坏话。后来又想:别人求法,我不去讲,是不是断他人善根慧命呢?我还是去吧。结果这位小姐住在妓院,禅师既已答应,就走进妓院,给那些可怜的下等女子传佛法。

这下可好,四邻八村的人都骂禅师,说他到妓院鬼混;这些人还捣毁了禅舍,逼禅师离开。禅师不得已,只好把母亲寄养在别人家,自己出外云游。多年后,母亲思儿成病去世,禅师获得证悟成就回来。他用手杖敲打着棺材说:“慈爱的母亲啊,孩儿回来了。”然后又学母亲的口气说:“松云,看你能完成禅道回来,母亲很高兴。”“哦,是的,母亲,孩儿以此禅道,回向您上生佛国,不再来人间受苦受气,我和您一样高兴。”

松云禅师五十六岁预知时至,圆寂前写下偈颂:“人间逆旅,五十六年;雨过天晴,一轮月圆。”已获得生死自在的禅师尚且如此,作为凡夫修行人,更不能舍弃自己应尽的责任;而且做任何事都要观待因缘,善巧而行,莫让他人生邪见,自已如理如法地持高尚行。


2.2.2.3从静虑的作用上分类

在亲证空性的禅定中可依次成就大乘道的功德。静虑的本质即息止安住。止观双运是具止之观,也是观后之止,二者缺一不可,这是静虑禅定的出世间功德。

静虑从作用上可分三类。

第一类是现法乐住静虑。这比较容易理解,指当下修持就能令身心获得法乐、轻安和自在,除去身心的种种不堪能。很多世间禅定也能由专注力而生起少许的轻安,获得一种现法乐住的等持。

第二类是引发现证功德的静虑。一般世间禅定很难达到,所引生的功德包括共同功德和不共功德。共同功德,如五眼、六通,或十遍处、九次第定、小乘三摩地等;不共功德,如佛陀的灭等至、灭解脱、八胜处、八背舍,这是果位神通,究竟的十定处、九次第定等。

也可以说,有暂时和究竟的功德,暂时功德如获得四禅、转生四无色界、静心一虑等,是世间禅定;究竟功德,以大乘无我的智慧来摄持,最终可脱离轮回乃至获得佛果。《道炬论》云:“俱通一日者,所修诸福德,诸离神通者,百生不能集。”如理如法地学修禅定,具相生起神通,无论是自利还是他利,皆能令行者快速地积累资粮成办功德,这就是静虑的作用。

第三类是饶益有情静虑。指修静虑可让行者易于利他,不但能调伏自已的烦恼,也能帮助他人调伏烦恼;静虑可依定生通、生神变力,使不起信心者依靠神通或神变力而生起信心,从而愿意皈依三宝,趣入佛法的闻思修。

以上三种静虑是菩萨必须学修及证得的境界。


  2.2.3思维学修静虑的方便

  2.2.3.1如何思维学修静虑

既然欲求学修静虑,需了知应以何种方式学修以及学修的内容、次第。世间静虑对菩萨而言是顺便附带的,出世间的止观、圆满静虑波罗蜜多,累积成佛资粮才是菩萨学修静虑的主要目标。

为得真实静虑,必须实际修持。《道炬论》云:“故当善安住,定资粮品中,所说诸支分;于随一所缘,意安住于善。”安住于所缘善法,就是清净静虑的要求和境界。我们应在具有清净传承的善知识面前,以皈依心、出离心、菩提心摄持,同时还要具足修习的条件与资粮,如是贤善处、无战乱处、非嘈杂处、容易获得饮食的乐修处,不用为衣食受用产生各种忧恼;有志同道合的道友,见行相合统一,由此可隔绝违缘、戒行清净、减少恶分别念;最主要的是要通达修定的教授。这样就可在短期安住中获得一定的禅定效应和共修功德。

关于禅定的教授很多,《经庄严论》、《辨中边论》、《瑜伽师地论》和《佛说解深密经》中都有。总的来说,是依六力、四作意,生起九住心为根本。我们在前面第一、二节课中有相关的介绍。

九住心就是我们在修定过程中怎样使心安定,禅定从少分到圆满分的九个次第,分别为内住、续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以及等持。

禅定最初的状态,寻伺分别念纷繁复杂,这时需要一些方法来解决。以净信、欲求、精进和轻安来对治懈怠,然后以正知正见的念力、正知力、作意力及舍住力对治内心纷繁复杂等掉举的状况,一一遣除各种妄念。

刚起妄念时,可以观察这个妄念从何而生、如何而住、从何而去。有些人比较具体地说:“我的妄念就是来源于孙子生病,我一直想着他,想得睡不着,打坐念咒都在想。”这就是自己把孙子执为我所。那么多人生病你没有感觉,孙子生病了就这么痛苦,这就是不平等心,不是发了菩提心的人的所为。菩萨虽然视众生为独子,但不会贪著自方、嗔恨他方,不会有取舍的差别。如果你看到任何众生都像对自己亲孙子一样关爱的话,就说明菩提心成熟了。

这样一思考,自己就会很惭愧,觉得自私自利的心太重,被业力牢牢捆绑,一定要跳出业力的网罟。《前行》中嘎达亚那尊者说:“口食父肉打其母,怀抱杀己之怨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轮回之法诚稀有。”可能今生互相贪著的,前世却是敌人。虽然我们不能成为冷血动物,但也不能太耽着,该做的就尽心尽力去做,但没必要执持不放,一直忐忑不安。

当你有惭愧心时才会马上悔改并去对治。上根者会直视念头,念头当下熄灭;中根者直视念头,然后通过对治法灭除妄念;钝根者,对治的力量还不够,需要长期串习。

有人说:“我今天禅修时想到某某人欠我五万块钱一直不还,特别生气。”因果不虚,公案里讲一个修行人欠了别人一勺盐,后来在禅定时发现,有一座山那么多的盐债要还,从而无法从三界解脱。也不能希望利滚利,他今生欠我五万,来世就还我五十万、五百万!不要有这种恶心。

一切都是执著而生。如果欠钱的人是自己的母亲,还会这样在意吗?我们就是因为有贪亲嗔疏的分别执著,才造成了轮回中的各种烦恼。这样对治,很多没必要的思绪妄念就能遣除,安住于正法的所缘中。

有的人说:“法师,我妄念很多,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反正内心很乱。”这就是愚痴的状态。要思维正法,比如今天学了一个颂词,要思维这个颂词是什么道理。寂天菩萨说:“心意涣散者,危陷惑牙间,身心若寂静,散乱即不生,故应舍世间,尽弃诸俗虑。”要反复忆念这个颂词,思维其意义,慢慢心就能安住下来了。

从内住达到续住,寻伺暂息;再达到安住,逆缘与寻伺疲惫,然后息灭;达到近住,缘广大境数数摄心,令心渐细;最后调伏住,欣喜三摩地的功德;然后寂静住,观散乱的过失,于禅定中灭除不欢喜;最极寂静可使惑心不起;专注一趣时有定力,得以持续禅定;最后等持时心能得自在,任运而转。这就是修行成熟的次第。


  2.2.3.2远离禅定的五种过失

《辩中边论》讲了以八对治断五过失的修定之理。修行禅定要远离五种过失,即懈怠、忘念、沉掉、不作对治行、作对治行。

不喜修定,是懈怠;修定中忘失教授与所缘,是忘念;修定中染及粗细分昏沉掉举而不知,是沉掉;修定时已知生起昏沉掉举而不加以对治,是不作对治行;修定时心已安住所缘境上,昏沉掉举减少甚至没有,断续作对治,是作对治行。

上述五种过失必须以八种方便、八种方法来对治,称为八对治行,即净信、欲求、精进、轻安、念力、正知力、作意、舍住。一切取舍分别全部用八种对治来励力断除。

净信、欲求、精进、轻安前四个可对治懈怠。若初修时心无好乐,则先思维修定得定的功德,以及沉掉等不得定的过失,即由见功过产生对修定的净信;由净信生欲求;由欲求生精进正行修定;由精进修定而引发身心轻安的果德。

后四个,以念力对治忘念,以正知力对治沉掉,以作意对治不作对治行,以舍住对治作对治行。

行正念可对治忘念,指修定时应以意识执取所缘境,心于所缘境专注、坚固、安住、清明、有力执持;当忘掉所缘时速能忆念教授如前安住,称为正念安住。

行正知力可对治沉掉,指安住于所缘时会现行昏沉、掉举的障碍,包括将入、正入、已入沉掉,此时要生起正知力察觉,将心拉回所缘境继续安住,称为正知察觉,令续安住。

行作意可对治不作对治行,指当已生起正知而察觉有了昏沉和掉举时,就必须分别思维光明想、厌离想加以对治,使心不外散、不内摄,逐渐地从经验中寻求了知,必能获得适中安住、清明有力的执取之理的对治行。

行舍住可对治作对治行,指完全经由对治,心已安住于所缘境,但仍在思维要怎么对治,这是应以生起不对治行令心舍住,破除对治行。舍住即等持,是已经安住于所缘境上,没有任何障碍,此时只须继续安住,平稳地等持即可,不需要再有别的想法。

通过这八种对治行法,慢慢会发现心能平静,生起功德。因为解了而轻安,通达而知生,最后以禅定就能生起智慧、轻安等所有果法功德,让心坚定、安住、清明、有力、执持。甚至忘掉种种所缘和不如法的安住状态,远离禅定的所有过失,现前九安住的利益。

具体内容大家可翻阅前两节课的内容再次复习。要在了解静虑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再三串习至纯熟,要不断沿着这个方向努力。


  2.2.4思维正行修习静虑度的意乐

菩萨为利他、成佛而学修静虑度,要具足六殊胜或以一度摄六度的意乐而行,最起码应具足菩提心,以空性正见摄持而修。如何让静虑度具足殊胜圆满之相?即圆满六种殊胜。

《现观庄严论》中说,任何一度的修行都可摄持六度进行圆满。静虑度如何摄持六度呢?

静虑的布施就是自住于定,令他人也趋入禅定,愿意将禅定的功德布施一切众生,即自修、教他修,并且布施功德;静虑的持戒,在静虑中按要求如理如法来做,以清净广大利他心摄持,这就是轨范、持戒;静虑的忍辱,不管禅定中有多少困难,比如环境太冷太热、身心疲惫、心不专注或不堪能等各种苦,都要努力承受,持之以恒,这样禅定的功德才会呈现,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不会有成效,持之以恒才能水滴石穿,所获利益不可思议;静虑的精进,指一心好乐而修习静虑,心生爱乐一切大乘法行,以勇猛精进、披甲精进、恒常精进摄持禅定;静虑的静虑,修习静虑时一心专注,并回向于无上菩提;静虑的智慧,以三轮体空摄持修习静虑度。这样修习静虑的功德是广大无边、不可思议的。


  3结尾

大家要对以上所学内容逐个入座修持,最后将修持静虑度的一切功德回向给天边无际的众生,愿众生都能获得暂时的人天福报和至究竟的安乐佛果。

修 行 次 第(璀璨日

01,打坐观修入门指南    答疑|打坐观修入门 

02,成熟法器1                   答疑|成熟法器(1) 

03,成熟法器2                 答疑|成熟法器(2) 

04,发心正行                   答疑|发心正行 

05,布施度          

06,持戒度                       答疑|持戒度 

07,安忍度                       答疑|安忍度 

08,精进度                       答疑|精进度 

09,静虑度                       答疑|静虑度 

10,自他交换                   答疑|自他相换 

11,观修人无我              答疑|观修人无我 

12,观修法无我              答疑|观修法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