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痛苦,我们可以更从容 | 这个世界有珍贵的如意宝



01我你他,一样的


藏传佛教寺院中有部非常流行的书,从印度传来的,叫《入菩萨行论》。这部论典改变了很多人的心态和命运。这里面再再讲:有了利他心会很快乐,很多事情会有随缘的感觉;相反,没有利他心,自私心越来越强,则会很痛苦。

藏地有一句俗话:“把别人放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

虽然这只是普通的民间谚语,却教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换位思考:自己希求快乐,别人也是;自己不喜欢痛苦,别人也是。

这样思维非常有意义。

菩提心就像如意宝

在藏传佛教中,依止善知识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而善知识的法相,即使不具足其他很多功德,具有利他心也是绝对不可或缺的。

——节选自 2013年4月5日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演讲


如意宝是能满足一切所愿

我们以为它已经不在世间

却不知道珍贵的利他心就是如意宝

满一切所愿绝非空言


02实践利他的五种力


藏传佛教中有部论典叫《修心七要》。里面讲到利他心时,总结了五种力,这五种力对于圆满利他很重要。


第一个引发力

就是要发利他的愿:我在今天、明天,这个月或这一年中,这一生乃至生生世世,一定要帮助天下无边的众生。发自内心地发这种善愿。这很重要,如果没有发愿,后续的实际行为也不可能有。

当然,利他不一定非要用钱财,也不一定非要自己的身体到医院里当义工等。哪怕坐车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是一种利他。但无论如何,首先要有利他的愿。这种利他心的发愿叫引发力。

第二个:串习力。

光是一两次口上说要帮助众生,或者心里发一两次愿是不行的,要长期在生活中串习。无论上班、出差或在家里做饭,尽量将利他贯穿于其中。否则很难以稳固,可能只是遇到上师、道友等时,受其影响,才愿意去帮助他人。

前两天“世青会”的有些老师讲利他心时,好多大学生一直说“我以后要帮助众生,我要发心”。但这只是一个开端,如果没有长期的修行,可能过两天就没有后续了,不能“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修行上也可以用。不要认为这只是政府的一种说法,其实修行要不要可持续发展?更需要。

藏地有句俗话:“说话开头难,做事中间难,修行结尾难。”说话时,很多人不知道从何说起。做事时,中间会遇到很多麻烦和问题,比如有人办公司做项目,中间遇到很多问题,这时如果没有思想准备,就会缺少挑战的勇气和能力,事情就会夭折。

但修行呢?结尾难。很多人刚开始发菩提心时,“我要努力地利益众生”,好像很勇悍,但是到了中间就开始削弱,最后变成虎头蛇尾。

有些修行人也是,刚开始特别精进,信心似乎很大,流泪哭喊着“我一定要成佛,我要度众生,我不想睡觉、不想吃饭,从今天开始一定要度众生,乃至生生世世一定要跟随我的根本上师”,就开始跟着上师跑。结果没两天,就累了,跑不动了。有的最后还对佛法生起厌烦心,甚至产生邪见。

因此,“可持续修行”很重要。一两次的利他心是不行的,要把利他贯穿在生活中,这叫串习力。


很多人特别希望做一个善良的人,做善良的人不是口头上说的,不是广告上写的,而是要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的。

其实这方面,藏传佛教确实很殊胜。这不是因为我是藏族人而这样说,而是很公平、公正地说的。在藏地,一千多年以来佛法已经融入到生活中,人们不是遇到困难才开始祈祷,不是生病了才开始念咒,也不是死的时候才念几句“阿弥陀佛”,而是行住坐卧中都在熏习大乘佛法

因此,所谓的利他心不要当作偶尔的、演节目一样的一两次行为,这不是真正的修行利他,长期串习很重要。


第三个:善种力

就是种下很多善根的力量。发愿利益一切众生后,不做善业、不积累善根,是不可能成功的。比如这次开“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背后有很多人的付出,没有这些付出就不可能有结果。做任何事都是这样。

因此平时要作七支供、祈祷或念佛等,经常积累善根。

很多人想利益众生,但并没有创造很多的资源。什么资源呢?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资源。有些人说:我没办法利他,因为我没有钱。其实利益众生不一定非要用钱,有时真正的爱心远远超过金钱。

我那天听到一个故事,一个中国人陪一个美国妈妈带她的小孩到市场买纸和笔,这个美国小孩特别喜欢画画。

他们在路上看到一个乞丐,可怜兮兮的,小孩准备把买笔和纸的钱施舍给他。中国的这个人就说:“不要给,这些都是骗子。”这时美国的那个母亲说:“不要这么说,让他给吧,能这样施舍是我做母亲的骄傲。”

后来中国的这个人就说:“其实这些乞丐是装的,他们很有钱,可能比我们还富裕,是自己不好好挣钱,在这里要钱。”(平时很多人也喜欢这样说,“这些人是骗子,不需要去布施”等等。)

美国的这个母亲就说:“他也许是骗子,也许不是,但是我要给孩子留下的影响是什么呢?就是利他心的一种影响。利他心的价值远远超过金钱。如果今天我说‘这些乞丐是骗子’,这个孩子以后看到任何乞丐可能都会认为,‘噢,这是骗子,因为我母亲以前讲过’。”

所以这个母亲认为,眼前的这个乞丐是不是骗子不重要,从小对孩子灌输利他心才最重要

其实,要培养利他心,首先要树立“利他很重要”的观念。如果你的孩子今天帮了他人,你就要着力地赞叹:“帮助别人很重要,你能这样做特别好!你真是我们家的骄傲,我们家里有你这样的菩萨,以后有希望了!”

但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这样,反而是负能量的灌输。因为父母自己也不懂真正的正能量,也认为自我宣扬、自我展现最重要。现在整个社会都普遍崇尚自我炫耀、自我宣传、自我提升,所有的精力用在自我上。其实,自我是一切痛苦的来源。

《入菩萨行论》中讲:“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世间的所有快乐,都是由利益他人而获得的;世间的所有痛苦,都是由利益自己而产生的。

这一点,我们通过智慧也可以观察得到。比如,每天自己心里的痛苦是不是自我引发的?社会上的家庭问题是不是自我引发的?

很多在家人吵架时,互相抱怨时,都是“你对我不好”“你对我不公平,你以前对我很好现在如何如何”,全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吵。没有一个人说:“你对社会不好,你对别人没有帮助。”所以说自我是痛苦之源。

第四个:破斥力。

修行利他时,如果冒出自我保护的心,就要破斥它。要想到“维护自我是惭愧之处”,一定要呵斥它、对治它。


第五个:发愿力。

哪怕一点点善根也回向给一切众生,并愿自己能够生生世世利益众生。

像阿底峡尊者以及很多高僧大德,一生当中利益他众,除利他外,根本没有自我的空间。世间人拥有这种心态的有多少?是很少的。

即便成佛,其究竟目的也是利益众生。藏地有位特别伟大的上师,叫华智仁波切,他就说:成佛并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要帮助众生。佛的主要工作就是利益众生。

因为佛觉悟了万物的真相,智慧、悲心和能力都圆满了,这时利益众生非常方便。比如世间中,有觉悟的高僧大德或知识分子,帮助众生的能力就与众不同。

这以上是实践利他心的五种力,很重要。

——节选自:2013年7月20日第三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演讲


如果你觉得自己修行不能自理

这样的窍诀就是修行自理的指导

重点不是在于有多高的法要

而是能身体力行地一条一条实践它



03专注与禅修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人们共同寻求精神上的一些比如说宗教、传统文化成为我们精神的食粮,对我们的身心都有利益。就像妙药一样,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

如果心比较宁静的话,处理任何事情都会很轻松。观察一下平时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最主要是心能自在。我们能够驾驭自己的心,这样的话,任何人都可以感受生活的美好。

藏传佛教传统的经典《宝云经》里面讲“若能调伏自心,万法皆能驾驭。”我们现在很多的痛苦就是因为没有调伏自心,心没有获得自在。我们稍加观察就会了知,生活中都有体会。

——节选自:耶鲁大学演讲

当我们的心不能自在

我们便是被或此或彼所缚

看清楚捆缚我心的是什么

打破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