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痛苦,我们可以更从容 | 此时跳出一个


01修行中面对痛苦


问:我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佛陀当年正是看到众生的苦,为了想办法解决,才出家修行,最终成就了佛果。那我们学了佛以后,尽管也期望有一天能成佛,但现在的心力不像佛陀那么大。在这个过程中,经常遇到痛苦怎么办呢?


答:经常遇到痛苦的话,容易生起出离心,把它变成一种成就的动力,这就叫将痛苦转为道用,此举对我们修行人来讲非常重要。

在藏传佛教中,很多大德并不希望成天顺顺利利,否则,修行就没什么进步了。作为大乘修行人,一旦遇到敌人、生活中出现不顺,绝不会像世间人一样痛苦,而是像拾到了如意宝般开心,以此可检验自己的修行境界如何。

犹如高明的医生,能将山上所有的草,都配成良药,同样,真正有修行的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痛苦,都可以把它转为道用,变成解脱的一种助缘。

——节选自:2011年7月29日香港理工大学问答



当痛苦出现的时候,不要特别执著它。要知道,痛苦不一定是坏事,反而可能是好事,应从痛苦中发现人生的真相,让它产生正面的作用。比如,事业一时不顺,也许正是日后事业趋于完善的基石。

藏传佛教中,修行人往往能把痛苦视为财富,把痛苦当作最重要的修行。这种方法非常殊胜,值得大家好好学习。

——节选自:2013年4月12日德国哥廷根大学(University of Gottingen)演讲


不需要拣择外境

而是利用好一切对境

以不变的智慧去应对万变的因缘

如同良医将百草配成良药


02为父母尽孝


问:那么作为一个在家居士,如何去好好地尽孝和修行?念一些什么经文和咒语才能让现世父母得到幸福安乐 、减轻病痛?他们去世的时候,让他们能保佑他们往生佛国净土这些好的地方?


答:为老人的话, 在藏地通常是会念很多观音心咒。有些人甚至会念到上亿,最好是多念观音心咒

我曾接触过禅宗的一些教义,叫以心传心, 当然这也是藏传佛教的一部分。

——节选自:剑桥大学问答



问:我最近两年经历了两位亲人的离世,偶然间看过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但我不知道,当亲人离去时,如何实际地帮助他们解脱痛苦?我还搜索了颇瓦法,据说普通人在没有上师的引导下没法自己修行。那么我应该怎么做?如何摆脱亲人离世的痛苦?


答: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很多人学习后的确很受益。里面有些内容,是根据《西藏度亡经》的道理撰写的——《西藏度亡经》译成英文以后,在欧美受到极大欢迎,包括心理学家荣格,也非常乐意接受这本书。

索甲仁波切通过自己的智慧,把这些古代思想跟西方生活相结合,指导人们如何解除死亡和疾病等痛苦,对很多西方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这本书最主要的内容,讲的是要正确面对临终和死亡。大家知道,很多人不敢提“死”,一提起来就想回避。包括有些老年人,本来离死不远,但却不想提,只是一直等死。然而这样等着,死亡还是不得不面对。这是一条必经之路,是一定会发生的。

年轻人也不一定不会死,从一些死亡统计来看,他们的死亡率也非常高。

因此,面对死亡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很多人说,结婚是“人生大事”,其实死亡是更大的事。因为死时的痛苦,对来世有一定的影响。

针对死亡,索甲仁波切在书中讲了很多非常有效的教言。而且,郑振煌教授翻译的文句非常优美。我觉得这本书很值得看,里面既有一些学术理念,又有实践指导。通过学习,既可以了解藏传佛教,又能明白现代人如何运用藏传佛教找到面对死亡和人生的态度。


你刚才提的颇瓦法,为什么相关资料讲没有上师不能修呢?


因为它是一种具体的实修,如果没有上师引导,光是自己修,有时候可能会出问题。就像开车,没有培训,光看个说明书就上路,行不行呢?表面上似乎也可以,但实际上真这样做的话,可能会出事故。如果经过培训,有经验的人把一些窍诀教给你,得到驾照以后再开的话,会更有把握一些。

佛教的修行也是这样——经过上师的传讲之后,才可以去修行。因为上师修过,有经验:在修行过程中,万一出现问题怎么样应对,怎么样遣除不必要的歧途,这些上师都知道。

所以,如果你有兴趣修,应该在有传承的上师面前,了解修行方法以后再去修。当然,根据书籍直接修也可以,但佛教的修行并非那么简单,自己修的话,你走的道路和获得的感应可能完全不同。

——节选自:2013年11月07日首都经贸大学问答


死亡这一必经之路

不应该成为人们的恐惧

而应该成为人们重视的大事件

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坦然面对它


03通过智悲的修法断除我执


关于怎样断除我执、生起利他心,在佛教中有许多方法。假如有人觉得自己的利他心足够了,平时做人也特别慈悲,没有必要学这些,那不妨以此来衡量一下自己。

在修心的过程中,首先要修“上师瑜伽”——当然,这个名词你们也许不懂,但希求真理时不要怕这些,应该勇敢一点。就像第一个敢于吃西红柿的人,通过大胆尝试,才知道它到底是不是有毒。

同样,任何真理都有一些专用名词,依此可开启未知领域之门,假如对此一直避而不谈,这也不是智者的选择


修完上师瑜伽后,我们开始通过呼吸修自他交换:呼气时,观想自己的快乐、幸福、健康、荣华富贵变成白气,从鼻孔呼出,融入一切众生;吸气时,观想众生的痛苦、不幸、烦恼、疾病、魔障变成黑气,从鼻孔吸入自己的身体,融入心间的“我”。


听到这里,有些人可能就害怕了:“这样修,别人的传染病、痛苦会不会传给我啊?”这个时候,所谓的“我”很明显就跳出来了。一直认为自己修行不错的人,通过这个实验,也可以看看你们的“我”到底断除了没有。

以前,藏传佛教的有些瑜伽士在修“断法”时,认为自己的“我”已经没有了,于是故意到尸陀林中搞破坏,挖掘一些神山,或在非常严厉的对境前作种种损害。这些过分的行为,引起了护法或非人的极度不悦,致使天空突然出现打雷、下冰雹等异常。见此情景,他们心惊肉跳:“哎呀,这次我肯定完蛋了!”这时候,他们的“我”就原形毕露了。

那么,这样观修会不会真给自己带来痛苦呢?不会的。这一点,佛陀在诸多经典中再三地讲过,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也提到过。就像世间上的一位老师,天天帮助别人的话,他会不会很痛苦呢?绝对不会,反而他会有种说不出的快乐,社会也会对他非常认可。


如此修持自他交换,需要一个过程。通过再三的串习,当“我”的力量逐渐消失时,利他心的境界才会真正现前,这就是大乘佛教最精髓的东西

——节选自:2011年6月8日浙江大学演讲


大乘最精髓的窍诀

以通俗的方式倾囊相授

有缘的人啊

您是否可以立刻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