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见证爱——仁医救世 | 果真是机器坏了吗?

不容小觑的神奇“安慰剂”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现代人有很多病都和心有关。

佛教中讲,众生的病分为身病和心病。身体上的种种疾病可以依靠手术、服药等手段治疗;而心病,如贪、嗔、痴、骄傲、嫉妒等负面情绪以及抑郁症、自闭症等等,不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束手无策。

其实,医生既要医身,也要懂得医心。而对心的治疗,有时不需要太多的医学知识,一些简单的疏导都会对病人产生积极的作用。

大家都听说过“安慰剂效应”。虽然医学界和大众都对它抱有一定的质疑,有很多人认为这种现象非常少见,但不管怎么样,它在某些情况下的确管用。

积极的信息能在人的心里产生正面力量,消极的信息能产生负面力量。所以,医生在诊断过程中的语言、表情也非常重要。

有经验的医生在和病人沟通时,一般都会有些善巧方便,但有些年轻的医生就比较直接,有时会把严重的病情直接告诉病人。这样可能会让病人难以接受,心里倍加痛苦。

前段时间,我去看望了一位宗教界人士。当时他的心脏病非常严重,身体也很虚弱。医生说只剩一个月的生命,如果不及时手术,情况会更加危险。

一般来讲,宗教界人士都有一些所谓的修行境界,对病痛的态度和其他人有点不同。他说:“我不怕死,因为生命总有一天要结束。既然医生说我只剩一个月的时间了,那我就抓紧时间准备身后事吧。” 我向医生了解了一下他的情况,回来后和他讲了一些乐观的方面。在那之后,我感觉他的身体状况好了很多。

可见,“安慰剂效应”的确很重要。在帮助病患时,医生的语言会对病人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必要善巧地与病人沟通

---节选自《药师佛与中医》2015 年 6 月 5 日中国中医科学院演讲


医者虽见多了病患,但不能因此而麻木

每一个眼巴巴的病人都在此时当您是他的依怙

所以您的善巧至关重要


以禅修调整身心


懂得了因果规律之后,对于各种得失荣辱,就没必要太斤斤计较了。人生的道路本来就弯弯曲曲,这个谁都避免不了。既然如此,我们就应当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遇到痛苦时,尽量将它转为道用

当然,这话说起来简单,可假如你从来没有修行过,这方面没有一点一滴的感受,也不一定有很大作用。

所以,现在许多大学里,都开设了禅学社,想通过禅修的方式,将佛法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对心灵起到一些帮助。

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赫尔伯特·本森博士(Herbert Benson),曾做过一些冥想实验,研究结果证明,禅修可以缓解人体的压力

到了1997年,60%的美国医学院,都在传授这种“放松疗法”(The Relaxation Response),很多大医院也提供这个疗法,而且效果非常非常好。

目前,打坐成为了美国主流社会的风尚,一千万美国成年人“经常”打坐。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特别快,每个人的压力相当大,人们确实很需要这样的禅修。

此外,美国某医疗中心对禅修也有一项研究测验。他们先让实验者每天禅修27分钟,这样过了一个礼拜,然后通过仪器检测,发现实验者禅修后的快乐指数,远远超过了禅修之前

还有个美国研究中心,对藏地的一些仁波切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他们禅修后的幸福感增强了百分之七百,致使科学家们以为机器坏了。他们又找来—群对禅修完全没有概念的大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禅修与不禅修也有天壤之别。

这样的心理疗法,如今在欧洲、新加坡等很多国家,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关注。你们以后在这方面,如果也能有一些探索,对人生会有很大的帮助。不然,把一辈子的希望都寄托在财富上,肯定是不会快乐的。

这一点,有些学生现在也许并不了解,但你到了社会上以后,慢慢就会感受到:人类的脚步再怎么快,也比不上科技高度发展的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高科技若没有以正确的心态来引导,很容易就会偏离方向,将人类带入特别可怕的境地。

因此,通过禅修来调整人们的身心相当重要。

---节选自《科学怎样成为幸福的阶梯》,2011年11月12日西安交通大学演讲


我们是现代的知识分子

我们不能盲目傲慢、固步自封

当我们的心胸敞开接纳时

我们才会有更高的格局和能力


中医都是潜在的禅宗大师


我觉得西医和中医给人的感觉很不相同。

好像很多西医说话、写字、做事情都特别快,给人一种急急忙忙的感觉;而很多中医往往带有一点禅宗的味道,不管是说话、走路还是写字、喝茶,都处在一种宁静的状态中,这自然也能让病人轻松一些。

所以,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首先应该使自己的心清净,这样不但令自己身心自在,事半功倍,也会给病人带来一些利益。如果你的心没有得到调伏,没有得到自在、平衡,不但自己会苦恼,工作也不一定会非常顺利。

我听说“中医”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中国的医学或者汉地的医学,另外一层意思指中庸,也就是要保持身体、心灵乃至天地万物之间的平衡。这在佛教里也被称作中道,即不堕于左边,也不堕于右边。

其实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保持平衡,比如,我们不得不吃饭、喝水,这是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但我们不能暴饮暴食,否则就会引发疾病。

从更广的范围来讲,世间有很多犯法的人,大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行为偏激,比如因极度强烈的嗔恨而杀人等等。

以佛教的观点来讲,痛苦源于不认识内心的本来面目,行为放逸。放眼望去,我们生活中的感情纠葛、家庭纷争,甚至种种社会问题,的的确确都源于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换个角度来看,世间的种种快乐,恰恰是依靠调伏自心,行持中道而得

---节选自《药师佛与中医》2015 年 6 月 5 日,中国中医科学院演讲


中庸之道说易行难,它是甚深的中观道

当你立于不偏不倚的境地

会获得极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