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不是为了无所事事

禅修不是为了无所事事

禅修有这些好处,借助它完成对社会的责任,无疑是有益的。遗憾的是,有人只喜欢其中的安逸,“无所事事,这样最好。”

其实无所事事最不好。禅修不是为了无所事事。我们禅修,是要让生命更有意义,并有所作为。

“我的教学压力太大了,”常有老师这么抱怨,恨不得逃避。其实我倒觉得,有点压力好,天天打牌、聊天,这种人生有什么意思?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享受了很多社会给予,懂得感恩的人都会想着有所回馈。什么都不做,我们的存在有何意义?什么都不做,又怎么会有成果?怕苦、怕累不是教育工作者的态度。

我认为,在一个老师身上,智慧与利他是统一的,而当他把这些品性传递给下一代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伟大人格。

自古以来,智慧就是这样传递的。前辈们不计自我的发心和奉献,让我们在今天还可以享受到各种优秀文化,而面对下一代,我们也有同样的责任。这是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使命。我们不能做那种纯粹的享用者——不付出,一味享用。没有什么比这更消极的了,以这种心态,也培养不出优秀学生。

在我的理解里,搞教育的人就应该多付出,付出比得到有意义;若论得到,也没有人会比老师得到的更多——“桃李满天下”,这是最大、最光荣的回报。

因此,我们每天安排些时间坐禅是可以的,但天天坐着,甚至上课时也要坐禅,就说不过去了。以前我读书时,有一次上物理课,老师讲着讲着不讲了,开始闭目坐禅,“你们也好好思维。”但我们不知道要思维什么。“也没什么可思维的,坐着就可以。”

结果,45分钟的课,他坐了半小时,之后在黑板上写了个“空”字,离开了。我们都不懂,但后来知道他还是有些境界的。

不过当时校领导批评他了,让他不要把学生带入迷信状态。于是第二天,他不写“空”,写了个“实”字,还是没讲课。“我在安住,你们也安住就可以。”

作为老师这样讲课,可能境界“太高了”,也不太合理。


随时随地禅修

真正的禅修,不需要影响工作。你甚至不必单独安排时间来修行,坐车开车、上下电梯乃至行住坐卧都可以。

事实上,在禅宗本来的修行中,只要你懂得以心观心,从而认识心的本性,随时随地都可以转变意念;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将心念转变为对实相的了解,就是在禅修了。

《五灯会元》里有一则公案:唐宣宗问弘辩禅师:“什么叫佛心?”禅师答道:“陛下每日处理种种事务的心,即是陛下的佛心,即使千佛来作开示,也别无其他。”

在座诸位每天的事情也不少,但如果你能观心,也一样会明白“即心即佛”——我们的心与佛无别。这种禅宗的修行窍诀,在密法中也有很多,不过,要有些境界才做得到。

为了引发这种修行,我们要培养每日打坐的习惯。比如,早上起床后,你可以禅坐10分钟到半个小时。坐好后先排垢气:吸气,然后伴随呼气,观想贪嗔痴等烦恼从鼻孔呼出体外;这样连排三次。之后,静静地安住一会儿。

不要小看这十几分钟的修行,从这里得到的平静,将为你一整天的心态输入正能量,起到很好的调整作用。晚上睡觉前,最好也禅修几分钟。这时候禅修,就像通过按摩去除身体的劳累一样,轻轻松松坐一会儿,内心的疲倦和杂乱就消失了。可以说,这是一种心理按摩。

对于只会调身而不会调心的现代人来讲,很多人心理出了问题,有时也作心理咨询,但这个效果很难说。倒不如平时就培养禅修的兴趣,以启发内心的宁静,当你有了这份宁静,在生活的所有时刻,都可以保持良好的条理性。

佛教认为,现实中的一切都是心的造作,而当你的心完全处于一种宁静、澄清状态时,会形成强大的专注力。就像非洲猎豹专注猎物并捕获一样,专注力可以让管理者迅速作出合理抉择,让科学家一瞬间得到新的发现,而前辈的佛教智者们,更是以一种非同寻常的专注,开启了智慧。

所以,如果能把握好规律性的禅坐,以及行住坐卧中随时随地的禅修行为,我相信,只要假以时日,不论是男士女士,我们终将迎来自己生命中的奇迹。


——摘录自“禅宗与心灵救助——苏州科技学院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