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迷而悟,就在一瞬间!


禅修不是为了无所事事


禅修有这些好处(见“减压与治愈,开启幸福之旅”),借助它完成对社会的责任,无疑是有益的。遗憾的是,有人只喜欢其中的安逸,"无所事事,这样最好。”其实无所事事最不好。禅修不是为了无所事事。

我们禅修,是要让生命更有意义,并有所作为。

“我的教学压力太大了,”常有老师这么抱怨,恨不得逃避。其实我倒觉得,有点压力好,天天打牌、聊天,这种人生有什么意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享受了很多社会给予,懂得感恩的人都会想着有所回馈。什么都不做,我们的存在有何意义?什么都不做,又怎么会有成果?

怕苦、怕累不是教育工作者的态度。我认为,在一个老师身上,智慧与利他是统一的,而当他把这些品性传递给下一代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伟大人格。自古以来,智慧就是这样传递的。前辈们不计自我的发心和奉献,让我们在今天还可以享受到各种优秀文化,而面对下一代,我们也有同样的责任。这是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使命。

我们不能做那种纯粹的享用者——不付出,一味享用。没有什么比这更消极的了,以这种心态,也培养不出优秀学生。在我的理解里,搞教育的人就应该多付出,付出比得到有意义;若论得到,也没有人会比老师得到的更多——"桃李满天下”,这是最大、最光荣的回报。

因此,我们每天安排些时间坐禅是可以的,但天天坐着,甚至上课时也要坐禅,就说不过去了。

以前我读书时,有一次上物理课,老师讲着讲着不讲了,开始闭目坐禅,"你们也好好思维。”但我们不知道要思维什么。"也没什么可思维的,坐着就可以。”结果,45分钟的课, 他坐了半小时,之后在黑板上写了个"空"字,离开了。我们都不懂,但后来知道他还是有些境界的。

不过当时校领导批评他了,让他不要把学生带入迷信状态。于是第二天,他不写“空”,写了个"实”字,还是没讲课。"我在安住,你们也安住就可以。”

作为老师这样讲课,可能境界"太高了”,也不太合理。


随时随地禅修


真正的禅修,不需要影响工作。你甚至不必单独安排时间来修行,坐车开车、上下电梯乃至行住坐卧都可以。

事实上,在禅宗本来的修行中,只要你懂得以心观心,从而认识心的本性,随时随地都可以转变意念;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将心念转变为对实相的了解,就是在禅修了。

《五灯会元》里有一则公案:唐宣宗问弘辩禅师:“什么叫佛心?”禅师答道:“陛下每日处理种种事务的心,即是陛下的佛心,即使千佛来作开示,也别无其他。”

在座诸位每天的事情也不少,但如果你能观心,也一样会明白“即心即佛"——我们的心与佛无别。这种禅宗的修行窍诀,要有些境界才做得到。

为了引发这种修行,我们要培养每日打坐的习惯。比如, 早上起床后,你可以禅坐10分钟到半个小时。坐好后先排垢气:吸气,然后伴随呼气,观想贪嗔痴等烦恼从鼻孔呼出体外;这样连排三次。之后,静静地安住一会儿。不要小看这十几分钟的修行,从这里得到的平静,将为你一整天的心态输入正能量,起到很好的调整作用。

晚上睡觉前,最好也禅修几分钟。这时候禅修,就像通过按摩去除身体的劳累一样,轻轻松松坐一会儿,内心的疲倦和杂乱就消失了。可以说,这是一种心理按摩。

对于只会调身而不会调心的现代人来讲,很多人心理出了问题,有时也作心理咨询,但这个效果很难说。倒不如平时就培养禅修的兴趣,以启发内心的宁静,当你有了这份宁静,在生活的所有时刻,都可以保持良好的条理性。

佛教认为,现实中的一切都是心的造作,而当你的心完全处于一种宁静、澄清状态时,会形成强大的专注力。就像非洲猎豹专注猎物并捕获一样,专注力可以让管理者迅速作出合理抉择,让科学家一瞬间得到新的发现,而前辈的佛教智者们,更是以一种非同寻常的专注,开启了智慧。

所以,如果能把握好规律性的禅坐,以及行住坐卧中随时随地的禅修行为,我相信,只要假以时日,不论是男士女士,我们终将迎来自己生命中的奇迹。


千代野


日本禅师千代野的奇迹,是在出家三十几年后出现的。

千代野是一位绝世美女,生在贵族家里,当时的君主、贵族及武将们都追求她。但她生来对荣华富贵及世俗生活看得很淡,再经禅师点化,她对生命的无常也有了透彻了解,于是萌生出家之念,并真的开始了求道之路。

千代野去过许多寺院请求剃度,但全都被拒绝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她长得太美,住持怕她守不了清净戒律,就干脆不接受。后来她来到常乐寺,求大觉禅师收下她,禅师说: "自古以来,美貌是女人修行的障碍,我怕你修不成正果,反而玷污了佛法。所以,你还是走吧。”

千代野知道是容貌让自己出不了家,但她求道的心非常坚决,于是用火炭灼伤整张脸,毁掉美貌。然后又来找大觉禅师。禅师被她的决心所感动,摄受了她。出家后,她每日在寺里提水、劈柴、种菜,转眼已是三十几年。

公元1282年的一个月圆之夜,她在提水回来的路上,看见桶里圆圆的月影庄严优雅,不禁专注地欣赏起来。突然,破旧的桶箍断了,水桶散落在地,水全部漏光,月影也消失了。就在这个时候,千代野开悟了。这个故事有点悲壮,但很精彩。今天我们修行,不一定要像她或许多古代禅师那样苦行,不过也可以借鉴他们的风范,随时随地禅修——不论开车、走路,还是吃饭、睡觉,在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都可以修。那里面的确有令你开悟的提示或因缘,若能把握得住,一样可以见性。

不思善、不思恶,那个时候,谁是你的本来面目?

当你正在起心动念,或什么都不执著的时候,以心观心, 瞄准它、观察它,当下就能认识心的本性。

这不是不可能的,因为由迷而悟,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而已。


通达心性,才是对心灵的终极救助


当你在一瞬间里认识心的本性,你将发现,原来心的本面如此简单,只是无始以来我们和芸芸众生一样,从来没有通达,所以才会一直在红尘中翻滚,在轮回中流转。

就心的本面而言,这里没有我们现在所见的对立、浮躁、 不净和丑陋世界,一切呈现除了纯一而美丽的景象外,别无其他。这才是最精彩的境界,可惜我们还感受不到。正因为不了解这种空性本质,我们以再再叠加的分别妄念,将原本不存在的东西当作真实、坚固的存在,进而在执著、求取、 计较、分别中,把自己弄得苦不堪言,坠入深渊。为什么不观观心呢?

生存在这个世间,要生活要工作,也许你觉得又苦又累,也许你乐此不疲,但在佛教看来,最美妙的地方不在外界,而在我们的内心。什么时候能认识到内心世界的奥妙,眼花缭乱、看似真实的外境,便当下崩塌瓦解,那时候,你也就安住在了妙不可言的境界里。

这是用言语无法表达的,想用文字描述、用其他任何方法把它指示出来,也是徒然。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亦如“哑巴吃糖,有味无可说"。这些禅宗证悟者的表述,是最贴切不过的。佛陀证悟后不也说"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佛陀也是担心没人了解,才安住了49天,经天人祈请后,开始宣说佛法。

所以,如果我们想借由禅修来寻求心灵救助,最好致力于体悟心性。因为只有通达心性,才是对心灵的终极救助。

不要觉得这个太高,其实我们有这个能力,也有这种因缘,人人都可以透过虔诚的信心和精进修持,证悟远离戏论、不可思议的般若境界。当你掌握了以心观心的窍诀,也能随时随地去观照时,观照中,外在世界就会完全融入你的心。

那时候你就明白,为什么佛教会讲"万法唯心造”。

"心怎么可能造物质?”这么简单的质问是难不倒佛教的,"万法唯心造”不是假说和猜测。有人想不通,是因为对佛教的认识太少,修炼太少。

如果能对这些深邃的思想有些认识,哪怕将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用在生活里,我相信,你肯定会过得逍遥自在、快乐无比。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因缘的阻隔,虽然我们遇着佛法了,也学习佛法了,佛法的境界却始终离我们的心极为遥远。那种真实和纯粹,始终不能融入我们的心。

不管怎么样,我相信年轻人有无限潜力。我很羡慕在座的老师们,因为你们可以为他们提供心灵资助。帮年轻人成办事业、争取地位,顶多是暂时利益,而给予心灵指点——让他们心理健康,具有利他理念和因果正见,才是对其一生乃至生生世世的光明前途,最不可思议的帮助。

因此,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如果也能涉及慈悲观与万法真相等理念,甚至让自他有所通达,你的教育就不一样了。

人生是无常的,海明威说“岁月不待人”,佛教说“生命在呼吸之间

所以,当我们拥有生命、无常尚未到来时,应该用这个人生来做最有意义的事——帮助他人的事,而且是那些能最深刻、最长远的帮助他人的事。

大学演讲16——《点亮一盏心灯》

禅宗与心灵救助——苏州科技学院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