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融入生活系列开示(七)

——“修行与情感·师徒篇”答疑

   

答:两位上师是金刚道友,都是法王如意宝特别具相的弟子,弘扬的是一个法脉,传的是一个传承,但是毕竟有各自弘法利生的事业。作为我个人来讲,对希阿荣博活佛也特别有信心,他的教言对我们修行人的启发很大;而索达吉堪布是我生生世世依止的根本上师,汉僧的团体本身也是以他为上师的,所以我在学院里肯定以大上师的课程为主。

如果和佛学会的管理不冲突,心态上也觉得两位上师都是具相善知识,我平等地恭敬、相续中都有清净心,那么其他实际学修中的冲突,尤其像时间冲突,是没法解决的,毕竟一天只有24个小时,只能把握好分寸圆融地做抉择,或者在不违反学会规定的前提下,用其他方式或者方便方法弥补。

答:一方面,初学者对佛法还不是很了解,对于上师没有强大的信心也很正常,上师仁波切也曾经开示,初学者不要视师如佛,可以把上师作为尊敬的长者和老师的对境;另一方面,我们对世间的老师都要恭敬,更何况佛学的老师?毕竟他给我们讲的是真正具有意义的佛法。所以可以从这个角度开始慢慢地走。依师是个生生世世的法,不仅这一世我们要修,生生世世、乃至一地菩萨都需要依止上师,并且对上师生起无与伦比的恭敬。这是一个长期修行的问题,不属于修行不对的状态,是很正常的。

(2)问:在生活中我的烦恼心比较大,无论是工作学习都不如意,每次学法的时候,别人说:“你看你像个农村老大妈一样”,或者说:“你是不是要出家当和尚?”等,我都无言以对。另外,一方面我想去帮助众生、弘法利生,另一方面又想获得比较好的物质收入,每天危机感重重。如何才能平衡物质领域和精神生活,平息心中的危机感以及困惑?

答:学佛之后,别人觉得你的行为变得比较老套或者陈旧、返古,这个情况在之前的《修行与情感》系列开示中也涉及过,作为在家佛教徒要注意这些方面,该前卫时就前卫。并不是说在家人不能去挣钱,或者不能进取,在家人有在家人学佛的方式,出家人有出家人学佛方式,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在家人应该把自己的生活过好,而且要正常去努力。当然在对待金钱上,我们作为佛教徒有一个根源上的思想,就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心的堪忍能力会比较强。过程中会尽我努力去争取,但最终这个钱得到还是失去,结果上比较随缘,不会像世间人一样,得到了欣喜若狂,失去了痛苦万分、甚至寻死觅活。

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任何一件事情的起现都有它的因和缘,所以佛教徒的心态会比较淡定,能够应付得了所有在他面前出现的起起伏伏的现象,但是并不代表他不进取。这种不思进取,实际上是借用佛法的名义给自己的懒惰找一个似是而非的理由而已,这一点是要避免的。对于结果,由于前面的因缘导致,果法已经起现,所以焦虑也于事无补,这方面佛教徒会比较看得开和淡定,只是在角度上面把握一个合适的分寸。

在家人学佛之后就像个老大妈,这种完全不一样的状态确实不合时宜,你需要重新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为什么佛教徒不能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一些,让自己走在现代社会的前列呢?它和修行不障碍,这一点我们要把握中道的分寸。

(3)问:十不善业中提到忏悔罪障,但是想要断除这些恶习很困难,有没有特别殊胜的対治方法,比如神通?对此我没有经历过,不敢断言,希望法师开示。

答:感觉自己相续中的烦恼习气比较重,很难断除,也是很正常的,毕竟去年才开始学佛,火候还没到,而断除烦恼习气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一方面通过闻思佛法,一点点调整自己的相续,去压制烦恼;另外尽量在十善业方面培积一些善行。通过多闻法,懂得一些调整烦恼的窍诀和方便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慢慢学会运用,你会有烦恼逐渐减轻、减少的感觉,碰到问题不会像以前一样过不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欲速则不达,不能着急。

另外从总体角度佛教并不强调神通神变,因为佛教主要调整的是心,神变只是修行过程中自然出现的状态,在外道中也特别多,都属于世间一种有漏的功德。最关键是通过佛法的力量、调整的窍诀来压制、乃至于断除自己相续的烦恼,而使心获得解脱。小乘的解脱就是断烦恼,而大乘讲解脱唯迷尽,侧重点是在修心上。至于神通神变方面,你感兴趣是个人喜好的问题,只能说是随缘了,上师更强调和注重以闻思修行来断烦恼。

答:一起得过灌顶之后算金刚道友。依止同一位上师从显宗的角度讲属于佛教徒当中的兄弟姐妹,换句话来讲,在一位师父那里听过法,虽然不是灌顶或者密宗的窍诀,不存在金刚道友的关系,但也属于菩提道路上生生世世都会长期在一起的助伴,有这个缘分。

答:灌顶都属于密宗,按我们宁玛派的分法,密宗分为六个层次,其中外续部包括事续、行续、瑜伽续,内三续包括马哈约嘎、阿努约嘎、阿底约嘎,也就是幻化网、极密义续和大圆满。不管是外三续还是内三续,只要你得到这方面的灌顶,都已进入密宗,属于密乘弟子,没有所谓的普通灌顶、特殊灌顶,或者说殊胜灌顶之分,只要涉及到了灌顶,层次虽然不相同,但都算是金刚道友。

答:你所说的在上师面前没有什么可隐藏,跟我讲的敞开自己的心扉是两个概念,意思不同,一个是对境,一个是有境。你侧重于从上师无所不知无所不见、能够了知你的角度来说,那是上师的力量,是从上师的身份和角度来说,以致你根本就无处可逃;而我讲的是我们自心的状态,敞开心扉是指弟子的心不隐藏、不假装、不用自己的习惯和习气去相似性地依师。这两个侧重点完全不相同。

依师问题的有些方面直接关系到跟修行有关的状态,大家不用着急,如果目前没有觉得自己的心没敞开,那就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很多时候我们是夹杂了分别念去依师,设定了很多的标准、条件和设想依师,这时跟上师的心会有一定的距离,我所说的敞开无非是用自己的一颗真心去依师。它的方式方法不一定要用套用我今天讲到的事例,因为每个人的修行经历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这位道友觉得目前自己就是用非常坦诚、实在的心面对上师,老老实实地做依止,这样就可以了,不需要特别纠结。

答: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通过长期的闻思,当你对经教论典真正的见解树立起来,你会发现不同上师所阐释的佛法,其实只是侧重点不相同,从而生起法法相融的认知,这也是我们长期闻思之后达到的一种境界。

从理论的角度来讲,最开始主要学习自宗,在自宗的见解基础打好以后,可以学习内道他宗的见解,此时你会发现法法都是相通的;当你圆融掌握了所有教派的核心要义后,在利他必要的前提下,可以涉及到外道论点,这是我们闻思过程中的学修次第。这个道理和不同上师所宣讲的法义的意义不相同的地方其实是一样的,善知识一般都会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场合以及讲法时需要强调的某个必要性善巧方便地宣讲不同的法要,上师有自己的用意,初学时想完全掌握有一点困难,但是你学法时间久了,就能够分辨出来,不会有无法圆融或感觉互相矛盾的问题。

(2)问:刚刚法师在辅导的时候讲到,将上师当作真佛的时候,离证悟就不远了,能不能请法师深入地剖析一下这个问题? 

答:这是一个比较大、比较甚深的话题,用答疑的方式很难讲清楚,这里粗泛地讲一下。总体上来说,如果在你相续中“视师如佛”这样的定解不倒,那你对上师一刹那的庸俗的分别念都不会产生。庸俗的分别念用我凡夫的语言来讲不是很准确、到位,上师在前行里面讲了很多殊胜的窍诀,非常精准。比如在上师瑜伽部分讲过,有些道友稍微遇到一点事情就产生分别念,觉得上师是不是不高兴了等等,上师就开玩笑说:“上师也不是小姑娘,不会像小姑娘那样动不动就起情绪了、动不动就不愿意了、动不动就开始哭了”。有时候因为自己碰到这件事情肯定会生气,会暴跳如雷起情绪,我们就会从自己习惯性的心态去揣测上师,觉得上师应该也会这样,这个就叫做“庸俗分别念”。

相续中真正有视师如佛这样的定解和信心,需要对佛法的知见很到位,首先要知道佛是什么。有些人认为佛就跟神仙差不多,所以上师应该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也觉得自己对上师有如佛一般的信心,其实这些都是相似的、不算数的。真正对佛的本性很清楚,准确无误地了知上师就是佛的本体,修道的这颗心也能够完全安住在这个状态,对上师不会起现一丝一毫的庸俗的分别念。

有时候我们经常会觉得,上师这样做不是特别合理,这个念头一起,已经把上师拉在一个平凡人的角度上了。类似这样的情况讲起来有点困难,你们经过长期的闻法,慢慢会懂得这方面的道理。当你真正有了视师如佛的信心,这时就始终能够安住在上师本来的心性的状态当中,比较相似于那一点,这个状态离法性最相近,以此缘故,所以说你快成就了,就差最后的开悟了。

答:因为我们依止同一位上师,在依师法中,我们之间属于同参道友,没有师徒关系,现在我只不过是借用上师弘法利生的平台,跟大家有些许的机会交流法义,这个平台不适合去宣扬一个弟子本来就没有什么修行境界的、分别心的一些讲法,但是可以交流的一点是,并非通过某一堂课、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个点就能够认定“你是我生生世世的根本上师”,而是通过长期依止的过程,慢慢确定下师徒之间的缘分和情分,确定一位上师真正是准确无误、完全具相、没有任何缺失的真实的大乘善知识。

而这整个过程中,有一些修行人一生中可以有很多位上师,有一些修行人可能只有一两位上师对自己的法恩无与伦比、难以报答,这一点完全观待缘分,没有办法用某一种理论的、推理的方法做定论。但是每个人通过长期依止之后,都能确定自己的根本上师是哪一位,找到这个规律虽然很难,但是你们不用担心,不要看了佛法中的公案经教,就着急考虑是不是要去找自己的根本上师,要怎样选择?用分别心去选择不敢说完全没有依据,但都不牢靠,所以你们不用刻意去琢磨、选择,就老老实实、扎扎实实地学下去。今天这堂课的主题是师徒之间的关系和情分,弟子用一颗真心去对待自己的上师,最容易与上师相应,慢慢就会有一个定向,会知道我的心和上师之间的缘分。

根本上师是密宗的讲法,有好多种不同的角度,比如前行中说到,阿底峡尊者依止金洲上师12年,让他的相续当中生起了真实无伪的菩提心,金洲上师并不是给阿底峡尊者传密法的上师,但是他在修行过程中意识到菩提心生起的重要性、意识到菩提心对他整个修行不可磨灭的加持力,所以每次提到金洲上师,都是用特别虔诚无与伦比的感激心态双手合十在头顶。从这个角度上我们肯定能知道,金洲上师在阿底峡尊者心目中占有最大比例的分量。

还有一些讲法,比如能够让你开悟的上师是你的根本上师。开悟上师的因缘,每个人都会不一样,有一些是长期依止一位上师,自己所有相续的成熟、福德资粮的增长、罪业的清净,以及从一个懵懵懂懂,连做人都有欠缺的普通凡夫人,变成了最起码懂得世出世间如理如法取舍的、保持自己修行身份的修行人,都源自这位上师,那自然心里面很清楚,这是我一生中主要依止的上师。

这些都是个人心态上面修行的过程,所以在外缘或者在其他地方找答案、找说法,甚至找一种模式去套自己是不牢靠的。你们不要着急,老实学佛,用自己最清净的、最简单的、最真诚的这颗心去依止就可以了,到后面这些问题,你们自己心里会非常明确,不会有什么疑问。

(2)问:如果我认定了根本上师,以后生生世世不变了,那么按照逻辑去推理,是否有可能我依止了之后,上师变坏了,不值得依止了?如果有这种情况,自己是否还是那样认定上师?会不会有什么损害和过失?如果没有损害和过失,继续依止这样的上师,也可以完全成就吗,为什么?

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能说是一种假设。假设出现了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之前的观察没有到位,当然也不敢说所有的人只要观察好就一定很精准,这也和我们前世的缘分有关系。依师是一个特别复杂的问题,假如前面的观察没到位,上师出现了你所说的可能性,只能说他本来就不具相,具相的善知识不可能后面有退失,不会变成不如法的假上师,这种假设没有根据。

所以深究这个问题,只能思考他的前位——我在依师之前的观察阶位有没有问题?如果观察阶位没有问题,后面这种可能性就不用考虑了。而且你自己心里会有把握,由于现在是初学的缘故,所以有很多不确定,这不是过失。但是在长期依止过程中,不需要用理论去想,你自己的心里面会越来越笃定,你会很清楚,不会再有那么多患得患失的想法和疑问。它本身就是一个修行慢慢递增的过程,不能够完全从理论的角度去考虑。

答:舍弃上师是指,自相续中认为以前依止的上师不值得自己再依止,然后心里面舍掉他。如果你圆满了加行的学修,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最起码懂得舍弃二字的字面解释,自己的心里有没有舍弃难道不清楚?但如果你在依止索达吉上师作为自己的上师,之后想跟另外一位上师修法,但不跟自己的上师去提,或者跟上师去沟通你未来修行的问题,我觉得你前面就压根没有真正的把这位上师当上师,这是给你的一个思路,依师时要懂得弟子应尽的周到。

答:这个问题在座的道友可以参考两本书,一个是《大圆满前行》里的百字明,念修百字明忏悔时,有忏悔失毁密乘誓言的内容,其中上师顺带讲到了一些密乘戒的违誓、越誓、毁誓的界限;另外还要看一下《藏传净土法》77课的内容,《藏传净土法》讲往生四因,其中积资净障时,清净罪障也要忏悔密乘戒的失毁誓言,这里上师以比较浅显易懂的方式讲到了十四根本戒和密乘的八支分戒。

失毁誓言这个问题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你们看了《藏传净土法》77课之后,再看《大圆满前行》百字明后面关于失毁誓言的界限,比较容易理解,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再提问。

答:恭敬上师的佛像就是和佛像一样,平时放在清净的地方,佛台上或者书架上都可以;不要在低处不干净的地方、或者压在身底下。如果有些道友觉得上师只是世间引导我们的一位善知识,不属于佛菩萨,那就把他的法像放在自己的书桌或书架上,也就是干净的高处,不摆在佛台上也是可以的,不要特意去勉强。但如果你真的觉得上师与佛菩萨无二无别,那你就放在佛台上,末法时期善知识是佛之化现,这一点我们是有依据的,但上师自己的角度来说,他总是说:“你们不要把我的像放在佛台上”。上师是自己谦虚,我们平时都是把上师的像摆在佛台上的,这主要是个人的意乐,大家自己把握,不是一定要去调整别人的想法,或者自己又纠结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做才合适。自己的心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做,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