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行 无始以来最殊胜的情感

今生与上师相遇,是我们无始劫以来整个轮回中最难得、最美妙、也是最幸福的一件事。所以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个话题——上师和弟子之间的情感问题,每个佛教徒都很感兴趣,在修行中也非常重视。这里之所以用“情感”这个词,是为了让我们用贴近自己心的方式去感受、去了解弟子对上师的信心应该如何建立。宁玛派主要的修行就是弟子用上师瑜伽的方式祈祷,和上师之间唯一用清净的信心来做连接,最终使自己获得成就和开悟。

在我们的人生中大家都会意识到,无论世间多么重要的人都无法和上师相比,因为上师给我们的,是家人、朋友、同学和老师等都无法给予的解脱;上师是我们修行过程中的指路明灯,对我们意义非常深远。而未来是否能生生世世值遇上师、是否有弘法利生的机缘、最终获得成就,一个必备的因素就是弟子对上师的信心。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一个小时的讲研中很难讲透彻,所以今天我们只是侧重于从情感的角度来分析。

佛教中讲:“欲不重不生娑婆”,每一个情识都是有感情的,这些感情有好也有坏,而我们和上师之间的感情,是所有感情中最微妙、最特殊、最殊胜的一种,未来我们必将依靠这种情感连接而获得解脱。大家已经学习过一些佛法经教的法理,知道上师是一切功德的来源,从值遇到一位真正的具相善知识那一刻起,就意味着我们将来会在上师的引导下,懂得世出世间取舍的道理、懂得如何对轮回生起出离、如何发起菩提心、如何依靠上师积资净障,随着我们的智慧和福德资粮不断增长逐渐圆满,未来也会依靠对上师的虔诚祈祷获得开悟,最终一定解脱。

每一个有缘众生相续中都有种种感情,那和上师之间能不能谈感情呢?这个情分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它与世间异性、亲人、朋友之间的情感有没有区别?究竟是依靠怎样的因缘,才导致师徒之间的情分,使得我们和上师之间建立这样奇妙殊胜的缘起,最后让我们的心相续安住在一种解脱的状态中?这些问题从我个人的角度不敢说能够讲得非常清楚,但是话题的提出,可以使每一个修行人去再再思考。

和上师之间的情感,我们一般通用的是“信心”这个词,也更清净一些。不管用什么名词,我们有没有好好地审视过,自己对上师的信心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在修行过程中这个信念是否在持续增上?按道理来讲,对上师有清净无畏的信心可以使得我们大幅度地增上修行的顺缘、减少修行的违品、清净业障、增上福德,使我们的修行有一种增上的相,最终依靠这样的信心的体获得成就。

既然对上师的信心是我们成就的必备因素,那么到底它属于什么样的情感?可以列为什么样的状态中?今天我们会稍微涉及到其中的要点。一些初学者或佛教徒,由于没有认清自己对上师是属于情执还是真正的信心在维系,而容易在观察上师的阶位乃至依止的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我们也会从反面进行分析,给大家一个思考的空间,借用这些现象去反思自己、反观自心,对我们以后的修行很有帮助。

二、依师的心态和认知

按照佛教的教义,如果一个修行人没有宿世的福报或内心不清净,今生不可能值遇贤善的、真正能引领解脱的具相善知识;即便是遇到了,也见不到他的功德。而我们现在具有闲暇的机会,同时确定无疑地值遇了一位具相善知识,并被上师摄受,这是我们往昔千百劫来培植福德所导致的果,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但关键的一点是,我们要用怎样的心态去依师、去求法而获得解脱?我们依止上师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关系到我们依止上师能否获得成就的一个因素。

有些人依止上师只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品质更高、更圆满,在衣食无忧、拥有世间的名声财富地位后,生活中有一位精神导师,使自己的人生更加没有缺憾;有些人在善根因缘成熟后开始学佛,自然值遇到善知识,虽然对善知识讲的法非常感兴趣,但并不清楚,作为一个想求解脱道的修行人,依师是成就的根本;有些人可能为了出离轮回、求得解脱而依师;有些是出于想要利众的发心而依师。无论最初的发心如何,我们终归迈出了第一步,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在茫茫人海中,自己有意乐学佛,同时在末法时期真真假假难辨的氛围中,能够依止一位真实具相的、可以引领我们走上解脱的善知识,这是相当有福报的事情,也确实是我们宿世善根因缘苏醒的表现。

对自己值遇的具相善知识的认知,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在家居士大部分是通过网络以及视频法本等途径,如理如法地依法做连接来了解上师,除了屏幕上讲法的状态,其他的风格、喜怒哀乐、喜好等,好像完全不存在。所以今天我所表达出来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有些道友可能没有意识和感觉到,但我们还是可以拿出来探讨,使道友们有这样一个认知,不是把上师神化。当然我们今天所谈到的具相善知识,并不仅仅局限于佛学会,在座很多道友也有自己所依止的具相善知识,有各自不同的因缘,也多多少少存在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对上师的自性应该怎样认识和理解。

三、依师中需要反观的现象

1、对上师的期许和激昂

很多佛教徒,尤其是汉族弟子,在开始接触上师之前就有一种事先的评判和认知。例如,在相续中向自己灌注了一个念头:“我现在学佛了,必须要依止一位善知识,学佛才能够成功,我现在就开始寻找这位善知识”,并且带着对上师的预期去依止,觉得上师或威严而慈祥、或相貌端严、或有求必应。“因为他是大乘的上师啊!应该具有慈悲和智慧,在沮丧时能够赐我安慰、在困难时应该给我帮助!”有些人觉得作为引导弟子修行的善知识应该是仙风道骨,有些人觉得应该是和风细雨、无论何时都特别慈悲,从来不会用严厉的语言责骂弟子等。我们会有很多分别心,觉得“上师应该就是这样的”。

一些加行班道友已经学习过“依止上师”,甚至不共加行中的“上师瑜伽”,知道应该以上师所应有的法相来观察上师,但我们还是习惯抱着自己的成见来观察,尤其是刚开始接触时,如果上师的语言行为与自己预期的不一样,心相续中会有一定的冲击,会产生一些怀疑困惑,为什么上师和我想的不一样?他到底是不是具相善知识?

大家可能还记得几个月前网上疯传的一段话,大致意思是“我一世一世的来到轮回中救度你们,永远不舍弃你们”。这段话很感性,并声称源自上师的微博,很多道友看到后痛哭流涕,疯狂转发。大家会觉得,就因为我还没有得到解脱,上师才一世一世地转到轮回中来救度我,这段话让我们的心好像瞬间和上师有了感情之间近距离的安慰,觉得很舒服,很幸福。但最终的结果却让人觉得稍许失落,上师很郑重地声明:“这句话不是我说的,写这段话并以我的名义发表的人,不知道他的用意在哪里。”这个声明特别打击我们汹涌澎湃的情感。

我们并不去批驳这段话是否合理,因为它本身符合佛教教义,并没有特别违背大乘菩萨的思想,但为什么那么多人看到这段话时,都相信并渴望是上师说的呢?在我们的相续中,真的没有带任何成见、任何期许、任何迷恋依师吗?我希望上师能给我说什么、怎么教导我、如何去引导我、跟我碰面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情况、什么样的状态能让我心里面觉得特别舒服、安慰、幸福……我们的相续中其实有很多这样的标准和期许,所以才会出现上面例子中的情况。

这些年网络也比较发达了,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老道友们回忆起来可能还有些印象。有些大家本以为是上师说的话、结果被更正、澄清不是;有一些说法安在上师的头上,后来又证明是不实的。虽然这些说法从意义上没有违背佛法的教义,但毕竟不是上师的语言,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愿意选择相信这些呢?因为这种语言特别能打动自己,它与自己事先设定好的感受、期许相合,与自己的分别心相合。上师是这样的,使自己有一种幸福感,所以就大范围的互相传播。

我们可以对上师有期许,这是人之常情,尤其是意识到自己在轮回中,唯一只能依靠上师,只有他是真实不欺诳的、只有他能真正承诺把我们带出解脱,我们当然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感情缘在这样一个具相的、具有功德和威德的对境上,他给我们带来的意义也是最广大的。尤其是学过大圆满前行以及其他依师教言的道友都很清楚,缘上师产生一念的信心、一念的恭敬心也好,缘上师做任何功德也好,这个福报超过供养百千万本尊的功德,我们肯定愿意把自己最大的信心载体依附在上师的身上,觉得这是最幸福也是最有意义的事。

作为初学者有这种情绪是很正常的,而且是一种好现象,应该列为四种信心中清净信的阶位。但是如果在长期修习中,始终对上师保持着汹涌澎湃、特别激动和激昂的情绪,时刻处于无比亢奋中,并不能够体现自己的信心处在最好的阶段。目前在座的各位道友非常有福报,依止的善知识确实是具相的,这固然幸运,但并非万事都OK了,如何如理如法地依师更关键。比如佛陀时期的提婆达多和善星比丘,他们都是佛陀的堂兄弟,而且依止佛陀的时间也长达20多年,按理说跟佛的缘分是很深厚的,但最后却唯一生邪见,而示现堕落的结果。

我们修行的整个过程其实是在磨练自己的心,中间会有起伏。最开始接触上师的时候,往往想不到自己也会有困惑和怀疑,有时生信心、也有时不生信心,反复不定。这些问题的出现也是正常的,这个心态反复的阶段对我们很关键,在依师过程当中,如果依止的好,最后等待我们的果就是成就;如果没有把握好,今生的成就就会大打折扣,令人遗憾。当然,从缘解脱的角度讲,只要值遇到了上师,哪怕是对上师生邪见,结的是恶缘,在未来也有解脱的机会,但源于之前对上师的邪见,还是要感受痛苦的果报,这肯定不是在座道友所期许的。

2、“我”是上师眼里最耀眼的星

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在依止上师之后,总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让自己相信,“我”是上师最重视的那一个,特别希望自己成为上师眼里最灿烂的那一颗星,希望上师最关注的是自己。不管是上师在外面弘法时与你相遇,还是到学院来参加法会,还是听一段时间课后来见上师,都有这样的期许。在和上师相聚的短短的时间里,他的动作、眼神稍许有一点点不一样,就感觉“我”在上师的眼里是与众不同的。

上师到汉地弘法时,有些居士之间各不相让,有时会出现对上师的争抢。或者个别人一定要表现出:“上师是最重视我的,我最与众不同,上师来这里弘法利生的时候,我一定要担当一个最重要的角色”,觉得:“不管管理怎么样,我一定要占用两分钟的时间,让上师认认真真的看到我,我要向他表明,我是他的一个很重要的弟子,是不能够忽视的一个弟子”,并且为此而和其他居士明争暗斗。以前仁波切曾开玩笑说,两个居士头带着两波人去飞机场接上师,一个拉着上师左手,一个拉着上师右手争抢,上师差点在两个居士手里示现圆寂了。这种情况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好转,但真正的修行人,他的信心不是以这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不管是山上的出家人,还是山下的居士,很多道友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上师,偶尔值遇到上师,必然满心欢喜,不一定出现我说的这种情况,但还是存在这样的道友。当周围道友的发心能力、智慧、学佛的时间都不如自己,上师却对他们表现得特别重视和亲切,对自己眼睛一扫而过,没有停留一刹那,这时候自己的心里会有一种特别失落和委屈的情绪,在给上师近距离发心时候这种感受更明显,尤其是山上在不同岗位做发心工作的修行人,感受尤其强烈。

从总体角度,我们觉得能依止上师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但是落在具体实际上,依止上师的过程与自己的分别心不相符、与世间的管理程序不相符时,会发现自相续源于这个殊胜的对境产生了怀疑和困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有时看到智慧、能力、信心、精进、种姓、相貌上都和自己相差无几的道友再再得到上师的青睐和亲近,心里面还是会很失望;有时特别渴望上师赞叹自己,结果却被狠批了一顿,相续中产生了一种特别强烈的痛苦的觉受:是不是上师根本就不喜欢我,我应该离开吗?甚至源于这种落差、源于这个殊胜的对境,自相续中反而对同行道友升起了嫉妒、傲慢、竞争等种种情绪。依此类推,外面的居士也是一样的。

最初的想象和愿望很美好,希望自己是上师眼中最漂亮最灿烂的那颗星星,最后可能连是星星的想法和意乐都没有了,被打击的所有念头全部都消失殆尽,就剩下沮丧,觉得可能上师压根儿都不知道有我这个人吧,甚至在上师心里,我是最差的人。各种分别、想法都产生了,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需要稍微去探究一下的。

我们不是想依靠上师修行吗?我们不是已经开始发起了出离心和菩提心,然后依止了这样一位具有慈悲、智慧和无量善巧方便的上师,开始走解脱道了?为何反而在这样殊胜的对境前生起怀疑、困惑、嫉妒、失落、委屈、傲慢等如是多的烦恼情绪?在整个依师过程中,我们也同样需要去认真地反观自心: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依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烦恼?它代表了什么?这些问题都是自己情感的问题,也是产生情绪的问题,需要大家应该考虑。

3、真实如“我”才能与上师相应

另一个常有的心态,是上师看不到的时候,我们更容易把自己真实的一面表露出来。有些道友性格比较急躁,有些道友容易情绪化,但在上师面前,大家表现出来的都是非常调柔的状态,所有脾气都不会显露。当然,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心里面都知道,上师是我们解脱的最关键的环节,我当然要在我特别执著的上师面前留下一个最好的印象,所以刻意表现出素质高雅。如果因为真正发自内心的清净心、信心,缘于对上师的欢喜,而在上师面前自然流露出来的状态,这是可取的;但如果只是想在上师面前表现出比别人更加稳重、有智慧、心胸宽广、广闻博学,表现出自己鹤立鸡群,比其他人更优秀,以博得上师的另眼相待,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难和上师相应。在整个依师的过程中,费了牛大的劲去表现自己,最后却永远不知道上师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上师的密意到底是什么。在跟上师心心相印方面,你会感觉到有障碍。

4、具有“排他性”的信心带来烦恼

那么,作为弟子应该以什么样的情感依止自己具有信心的真正的善知识?为什么在实际依止的过程中,并不像最初设想的那般单纯、美好,会出现种种意想不到的情绪和烦恼,原因在哪里呢?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

争抢上师、或者为了让自己能够在上师面前表现出色、突出,用一些小动作去排挤别人;尤其能够近距离护持上师时,别人要通过自己才有和上师见面的机会,这时自己会有一些挑拣,或者像施舍一样、或者遮止一些不太喜欢的人,不让他们有见到上师的缘分等,类似于这样的情况通称为“排他性”。

因为有“排他性”,上师青睐别人,你肯定心有不甘,觉得特别失落、难受和委屈。心里会计较:“我为上师做了很多事情啊,上师应该重视我!”“我是上师的大施主,上师对我应该要比较优待一些,更加客气一点”“我跟上师的缘分很深厚,这是我们师徒之间特别殊胜的、生生世世的关系。”每个人会给自己界定一些标准,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事实和你的标准有冲突、不相符、开始出现落差时,你的心里必定会产生很多分别念,压都压不住。

按照真正的依师的意义来讲,这种情况只能说真实的信心还没有完全起现,它属于我们对上师的情执和信心混杂在一起的状态。情执的成分导致你排他性的情绪在往外漏,同时信心又让你愿意为上师付出一切,愿意成为上师成办道业的助缘,这一点也是我们在依师的过程中需要反思的。不是说见到上师感到欢喜、或者痛哭流涕、或者梦到上师,就是对上师有如佛一般的信心,如果我们相续中对上师真正具有如佛一般的信心,已经离成佛不远、离成就不远了。之所以出现这种争抢、排挤,出现各式各样的情绪,实际上是源于我执而产生的情执的执相导致。

大部分道友比较了解学院,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下,在法王如意宝座下的几百位活佛和堪布,他们之间有争宠的情况吗?他们会勾心斗角互相排挤吗?法王有时会带某些弟子到国外去、有时会带某些弟子去朝圣、或者法王有一些特殊表法的时候,会指定哪些弟子去如何如何,那么是不是其他成千上万的弟子都嫉妒的发狂呢?不会的。这种情况在藏地环境中很少见,和汉族弟子比起来他们的情绪是非常轻的,没有特别明显。

真正的信心,是不具有排他性的。千江有水千江月,如果我是一江水,当上师天月的月影落在我这江水里时,我就希望月影唯独我这一江水所有,而不要落到其他的江水中去,这是我们真实心思。但实际上听到这个比喻的每个道友都觉得太可笑了,千江有水,千江有月,不会因为在其他的江水中留下了月影,而遮挡了我这一江水中月影的清晰度、明朗度以及它清静无为的本体。为什么我会不舒服呢?

再从理上分析,真正的善知识不可能这一世来到人间只度一个弟子。这个弟子是他的心子,他就围着这个弟子转,这个弟子也把上师执为“我所有”,这是不可能的。而我们平时发愿时,不是都希望上师弘法利生的事业广大吗?事业广大的上师肯定就有成千上万的弟子,每一个弟子都是上师心目中最宝贝的那一个,这是真正具有智悲力的上师的特征。因为其他的江水中有了月影的缘故而去争抢,是很愚痴的行为。

一方面,如果一点信心都没有,也不会有排他性,虽然这里面掺杂的情执部分多了些,但是总比没信心好;另外一方面,仔细观察自己的这种心态,会发现它很可笑。我们在道理上也明白,依师终归不能用这种方式,如果依止善知识让自己的情执越来越重,肯定不是上师的用意。上师想把我们引领到解脱,那就必须要断掉情执,现在好像把自己相续中的情执翻出来了,但是需要自己去认知。有些修行人,包括学佛很多年的老居士,意识不到这一点,争了一辈子还在争,无论如何一定要在上师面前做居士中的老大,否则就撒手不干。这是上师所期许的吗?依靠这种方式能表现出真信心吗?我们需要再再反思,把这个例子想透了,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治自己心相续中的烦恼。

5、我执是情绪的根源

有可能你们已经遇到了,也有可能你们以后才值遇到具相的善知识,不管是佛学会这边主要依止的索达吉上师仁波切,还是自己依止的其他具相善知识,上师终归是有眷属的,终归是有很多的佛弟子护持上师的事业、围绕在上师左右,在接触及交往过程中,我们自己要把握好分寸,才能做到弟子之间和睦相处。

在汉地不仅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的弟子之间也抢师父,每个人的这种情绪、心态还是比较明显的。这种情绪的根源在哪里?也需要我们去分析。如果这个根源不是真正信心的体,那我们就要想办法断除。再换一个角度去想,上师就是借用这种方式,让我们看到自相续其实还有很多烦恼,有很多我执带动下的想法、包括连金刚道友都不能够包容的一些不合理的想法,你意识到了吗?(金刚道友是密乘弟子之间的称呼,在同一个金刚上师前接受灌顶、得到密宗续部的教言、密宗实修窍诀的道友,都称为金刚道友)

有时我们放眼往外看,会发现一些外道宗派团体的教徒之间,也能够保持和合,而作为佛弟子,我们有这么甚深殊胜的妙法,这么贤善的善知识,更应该断除勾心斗角、互相竞争、较真,互不服气的情绪。特别是在上师面前,这种情绪表现得更加强烈,一定要评一个你高我低,评一个谁是上师的心子等。

对上师的信心的体应该是广大周遍平等不具有排他性的,不管上师青睐谁,上师在我心目中就是最好的。因为我认定了这位上师是具相的,而且认定了自己要依止他,不管上师在我面前表现出什么样的状态,我不能用要求回报、以条件索求、或者像商人一样的交换心态去依止,这些全部是我执带动下产生的,是在依师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我执,而这种思想如果不对治会越来越严重,反被其害。

在《米勒日巴尊者传记》里,他第一次遇见上师马尔巴时,在他面前显现的,就是一个特别平凡的耕田农夫,没有任何能让他升起信心的理由。依止后上师对他除了打就是骂、求法不允许听,让他去盖房子也表现的言而无信,先让他这么盖,之后又让他那么盖。如果我们把自己放在米勒日巴尊者的位置上去体会一下,遇到这样的上师,可能十个有九个半都跑没了——算了,不依止了,这上师说不清楚。

米勒日巴尊者是上根利智者,所以马尔巴上师用这种特殊方法教化他,上师最后也说,你不能用我调教你的方法去带你的弟子,因为他们的根性不够。我借用这个例子,是希望大家能够相似地感受到对上师信心的体,一方面,它是没有排他性的,上师给其他弟子灌顶之后,米勒日巴尊者心里面除了羡慕,并没有嗔恨师兄师弟;另一方面,不要用交换的心态依师,不能因为你为上师做了什么,上师就必须给你回报、你为上师付出了很多,上师就必须要对你笑脸相迎等。米勒日巴尊者为上师付出了这么多,心里面无比渴求上师能给他传法,教授解脱的道,但在上师调伏他的过程中,他除了伤心、心灰意冷,就是觉得自己业障深厚,对上师没有生起丝毫的邪见。

我们作为中下根基者,严格来说不一定具有真正密宗弟子的法相,不敢用那么高的标准要求,但是,长期用一种我执的带动下把上师执为我所有的方式去依止,确实是不合适的。上师对我好,我就很高兴,觉得特别幸福,发愿生生世世依止上师;一旦上师表现出来对其他人的亲近,或者呵责我、把我一顿批斗,说得一无是处,心里就感到非常痛苦,准备打包走人,开始远离。更有甚者,有些比较傲慢的人会想:“有什么了不起的,想收我当弟子的上师多了去了,你这里看不上我,别人看得上我的多的很”,转身就去依止其他的上师了。

四、如理如法地“真依止”

1、上师会怎样来调伏我们的烦恼

上师和弟子之间的缘分,是一个特别奇妙的法,我们最初能够值遇到上师,是往昔的福报,但是在这一世依止的过程当中是否能如理如法,不管上师在自己面前示现什么样的相状,亲近也好、不亲近也好,看重也好、看不中也好,自相续当中对上师的信心应该是不倒的,这才叫真依止。当然真实的依止建立在法上面,但是和上师之间情感的缘分也需要仔细分析。这个话题可能在学院内部探讨大家更加感同身受,外面的居士相当一部分是唯一通过网络听上师的法,对上师有清净的信心,这样讲反而容易生起很多分别,但是有些道理讲出来,好比打了预防针,有这样的认知,未来不管值遇到哪一位具相善知识,在真正的、近距离的接触依止过程中,自己的心智会比较稳定,最起码知道应该如何去守,懂得如何把握弟子的法。

在依止善知识的过程当中,大家最直观的是看到上师的言传身教,一方面上师在不停地讲经说法,给我们开示真正的解脱之道;另一方面上师老人家日常心心念念、最感兴趣或者经常提及的,基本上都是弘法利生、如何去利益众生、如何对众生真正起到饶益。上师的这种特色是我们真正感同身受应该去修学的。在遇到一件事情时,你会意识到,原来上师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或者上师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待问题的,以后自己再处理类似的问题时就能回忆起来,以前上师他老人家怎么考虑的,那我也要按照上师的思路去考虑,看看怎么处理比较合适。

同时,上师也不是一味地随顺弟子的分别念,他在很多时候是要打破弟子的成见、我执和相续当中固有的观念,他甚至和弟子反着来。你对上师特别有所期许的时候,上师恰恰表现出令你大失所望,这时你还愿意相信他是一位具相善知识吗?这是最考验人的。现在是末法时期,弟子的根性不够,大部分善知识都有点顾虑,只能示现非常如法非常调柔的相,才能让弟子安心学修,稍微示现一些和弟子相续中的分别心不太相符的相,一大半人都跑了。而具相善知识来到世间,就是为了度众生,所以弟子根性不佳,他也只能示现非常寂静调柔的显现,做为弟子,我们确实应该感到惭愧。

上师翻译的《八十四位大成就者的公案》,很多道友可能像看故事书一样的看过,也许会觉得,如果把自己放在其中任何一个角度,可能都没有办法坚持下去。大家比较熟悉的,还有《前行引导文》中依止上师里引用的那洛巴依止帝洛巴尊者的公案,在这个公案中,上师帝洛巴最开始就显现一个疯乞丐的形象,在那若巴面前吃着鱼,没有一点让他生信心的地方。在整个依止过程当中,他经历了12大苦行12小苦行,帝洛巴好像是故意整弟子,杀盗淫妄都占全了,用那样的一种方式去度化他。但是作为具相的弟子,当上师一再用特殊的方便法调伏自己时,那若巴确实体现出了一个弟子相当合格的法相,他的心对上师永远是敞开的,没有任何邪见。

反过来,即使确实通过观察已经完全无误地确定了自己依止的是具相善知识,但当他表现出一点点缺失时,可能我们有一半的人都要退失了。在整个依师过程中,我们的心是毫无保留地对上师完全敞开吗?没有我们刚才说到的那些情况,没有上师面前故意表现自己、没有把上师执为我所有、没有要求上师的表现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分别心才能够对他有信心等等,完全没有任何其他分别,对上师敞开自己的心,这样才能够起到与上师心心相印的作用。

整体来讲,师徒篇这一部分最难讲,因为师徒之间的情感和修行有很紧密的关系,它不同于世间的任何一种感情,前面我们讲到的子女篇、伴侣篇以及对父母的孝顺都比较好理解,而且借用佛经里面的一些思路可以很好去阐述。但是师徒的问题可以说是一种很深的修法,如果你能够切入到真实的师徒之间的情分,能把握好这种状态,最终一定会解脱,这是我们成就最关键的一点。

2、在依师中现见“真心”

今天我们用较多的篇幅讲了依师过程中的一些心态和现象,从汉族弟子的角度来说,这些现象是存在的,不管是在刚开始依师,还是依师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还是会出现很多小问题,出现之后很多人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一直觉得这就是自己信心的表现,然后随着自己的分别心怎么想就怎么做,从来都没有考虑和反思这是不是正确的态度。刚才借用这些典型的例子和大家提及的这些地方,其实是我们需要反思的。

对具相的善知识产生的真实信心的体是广大周遍平等的,既不会因为上师冷落自己就失去信心,也不会因为上师青睐他人而感到失落,更不会缘于上师这个对境产生强烈的攀比排他,产生如是渴望上师能够重视自己的愿望。真信心的体如果能够起现,这方面就不会表现的这么明显。有些人也说不清楚自己对上师的感情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就觉得很喜欢上师,见到上师、想到上师就很开心很幸福,觉得忆念上师心里面有一种欢喜,而且在整个轮回中上师是使我感觉最安全的、特别有依赖感的对境。这些都是对上师信心的一种表现,是正常的、好的现象,但关键是在依师过程中,我们还要继续把自己真正的“真心”再能够发出来。

我觉得依师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就像一杯水,实际上底子很脏,但当他澄清在那里,表面上看起来还蛮干净。而上师的作用就像一块石头,“当”一下丢到这杯水里,把底下的污垢全部击起来,你这才发现这杯水里原来有这么多的脏东西。同样,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在其他对境前好像不会再起什么情绪了,不会再和其他道友有争斗,或者表现出来特别激烈的一些烦恼,但是碰到上师这个问题就失控了。实际上这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烦恼还是很强盛,只不过现在通过因缘对佛法有一些粗浅的学习,一定的程度使烦恼变得清淡了,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起现各种强烈的情绪,这是佛法起到的一定作用,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断除烦恼。

有时感觉佛教徒的行为有一点换汤不换药,对世间的这些不执著了,反过来开始执著佛教,执著道友、执著上师、执著法、执著佛教的各种形式、仪轨、发心、善行,这就是换汤不换药。虽说你的执著有一个进步——由坏到好,以前对非法的执著调整成了善所缘的执著,但终归还是一个执著的相。佛教徒团体中出现的内部不团结,根源即在这里;争抢上师、在上师面前表现出来的种种怪现象,也是源于这个执著。包括我们在做善法的时候,例如前段时间出现的放生问题,如果不是因为我们自身太执著,源于自己只求功德的强烈的自私心,放生这么好的一个利众的行为,怎么会出现目前的麻烦,导致结果不善?这是我们需要去反思的,这类现象比比皆是。

每个修行人要重新审视自己、面对自己,我们的心不能是虚假的。你是真的发自内心的利众,那就是利众的心;是为了自己求功德,那就是求功德的心。在因果上,也是如是因就会有如是果。同理,在依止上师的问题上,虽然不能否认大家的信心,但你确实是发自内心用真心来对待这位具相仁波切吗?用自己的真心重新审视有可能生生世世乃至到菩提果之间都跟自己同参同伴的道友们吗?在自己起现种种情绪烦恼的时候,借用上师这样殊胜的对境重新反观自己、重新调整心态,去体会依师过程当中的缘分和情感,这就是我们整个修行的过程。如果你和上师之间的情感能够把握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纯熟,修行就会很稳固。

在家居士和上师身体的距离虽然比较远,但心的距离很近,大家都懂得,不管自己的身体距离上师是远是近,只要内心能够跟上师保持一种默契的沟通,能够理解、领悟、牢牢记住上师给我们的法的教诲,内心深处就能够得到上师源源不断的加持。但在心和上师接近的过程当中,还要不断去呵护它,不要让自己的执著趁虚而入,借用和上师之间的缘分从中捣乱,使得自己依师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缺失、走一些弯路。

3、把握场合与分寸

总体来看,目前佛法依靠诸多善知识广泛弘扬,各具善巧和风格的上师也特别多,每位道友可能都依止一两位乃至多位不同善知识,佛教的团队,也相对比较庞杂。前段时间上师在讲到一些管理问题时曾说:“佛教徒不要心思太复杂了,有时发现在内部发心工作中勾心斗角、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相当复杂,其实我们修行是要修掉这些东西的,虽说管理的理念不能一点都没有,但是过于强烈的话,说明与道越来越远。”依师的话题特别甚深,有些层面不好描述,但这个对境也是每个人心里的一片净土,我们要好好呵护这片净土,不让它长出杂草,最关键的一点——如果能够真正敞开自己的心,用一颗坦诚、老实、简单的真心去依止具相善知识,就会圆圆满满,如同宝瓶灌顶一样得到上师所有的加持。

从更深的层面来说,如果上师瑜伽修得好,我们在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在遇到任何人、事、物时,时时刻刻都会感觉到上师的引导,感受到上师的加持无处不在。我个人只是在词句上粗浅地了知这个道理,修行上还不足够,无法跟大家就这种境界多做交流,总体上只是给你们提醒一点——作为修行人,师徒之间的情分是最奇妙的法,我们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已经很好、或者无所谓、或者认不清自己的这颗心到底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这些都有可能会使修行出现缺失或弯路。

今天提供的只是一个大概的思路,一个人就像一条江水,如果能够保持自己的江水澄清,江面上一定能够明明朗朗地现出圆满无误的天月的影像,并真实无误地得到上师所有圆满的加持,所以维护师徒之间的情感,与我们的修行有很紧密的关系。从最初入道,到中间积累资粮、清净业障,乃至于最后的证悟,甚至未来能够跟上师有生生世世的缘分,以至自己也能起现弘法利生的事业,都和依师的问题有很紧密的关系。

另一方面依师不需要特别的激昂,有时道友表现出很激动的一面,虽然也是一种信心的体现,我们不遮止,但还是要尽量看场合是否方便,稍微注意一点、做的中道一点。有一些实际的事例,甚至因此家庭出现问题,家里人会觉得自从你学佛之后,对家人冷若冰霜,但是在上师前截然不同,痛哭流涕、感恩戴德、热情万分,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身心都交出去。诸如此类例子很多,特别容易让家人生邪见。当然,不是说我们不能这样,而是要注意场合,在合适的场合自然表现出信心也挺好,不适合表现出来的时候,终归还是要照顾周围人的情绪,要呵护别人的心。而且不痛哭流涕,我的信心也没有折损一分;没流眼泪,也不代表没有信心。

无始劫轮回中,终于遇到了跟自己有缘分的善知识,确实很难得,所以有时佛教居士见到上师特别激动,控制不住发自内心的感受,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表现,但毕竟是成年人,要把握好分寸,如果因为这些原因使本来特别美好的事情,却导致周围的人产生负面的情绪,还是有点缺失的。我们要把握一个适合的分寸,外相上面的平稳其实丝毫不能遮障、折损你内心对上师的信心,这个信心如果在依止10年、20年之后,仍然能够一直保持清净,那真的是好修行人,非常值得随喜和赞叹。

五、结语

依师这个主题不是特别好阐述,总体来讲内容特别多,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去分析,对我们的修行都会有好处。尤其说到修行与情感,我讲的内容可能也是只沾了一点边,大家要通过长期的闻思修行,扎扎实实地去学,自己多思维、多反观自心,重新去审视,不要盲目。如果佛教徒对情绪把握掌控不好,会给佛教以及上师本身带来很多负面的压力,让别人觉得佛教是个人崇拜,甚至遭到打击;也有些佛教徒因为自己对佛法认知的缺失、不周到,使别人产生负面评价,导致佛教及上师背负了沉重的负担,特别麻烦。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护持佛法、护持心里面的这片净土,因为这个是我们所有修行乃至成就的根本,但是在对外的表现上要恰当。我们依师的过程和状态,如果让别人觉得恰当,让别人能生信心,能去赞叹而不是诽谤,是特别重要的。这也是外面的居士需要考虑的,毕竟我们这个团队庞大,影响力也比较大,不能够无所顾忌。你所做的,也要有自己的智慧和慈悲的力量,总之无论你的外相上怎么表现,相续中对上师的信心终归是遮止不了,所以这一点希望大家都能够从方方面面圆融地去考虑。

今天就讲到这里,这个话题只是给你们引发了一些很少的思路,希望大家可以自己多去思考、多去反观,包括多去实际地修行,这样我们在修行路上会走得非常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