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今天我们谈《修行与情感》关于子女教育的问题,实际上,它本身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如果想在一小时内方方面面都能涉及到是很困难的。之前的想法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上,也就是父母篇——孝顺父母的问题;一部分是对下——教育子女的问题。但是考虑到时间因素,暂定今天跟大家一起交流修行与情感——关于教育子女方面;八月份时再交流上师与弟子之间情感的问题,也就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课——师徒篇。《修行与情感》的话题,如果细分会有很多方面,但目前就先以这些部分做为重点讨论,然后看情况再定。

对上孝顺父母、对下教育子女,表面上看起来都是一些世间的话题,好像与修行直接意义上没有特别明显的相关,而实际上作为在家修行人,我们的修行是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完成的,修行的资粮也是依靠生活的模式,点点滴滴的增上、成熟,而最终获得圆满。修行人应该怎么去面对对父母的情感、对子女的情感?怎么把握分寸和正确的方向?在这里也是以抛砖引玉的方式稍作提及。

我本人对于社会责任以及教育的问题都很感兴趣,这几年也有一些思考。当然主要的侧重点还是在佛法的交流上,但是对于目前的教育理念问题,很想跟在家居士为主的学佛者们,做一个好的沟通和交流。

今天这堂课,因为时间关系,不可能很细致地面面俱到,但是有一些话题,希望能够引发大家的思考,或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这节课的交流,有些道友可能在这方面已经有些思考,自己做的也比较成熟;还有一些道友,尤其是为人父母者,也可能之前并没有来得及这么细致地、以客观的态度进行思维。我希望道友们能够在这方面认真学习、好好思考,这跟我们修行的本身是有关系的。

在一堂课内讲整个现代教育的问题,是比较有局限性的。这个话题思路也很宽泛,而且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我们今天主要讲理念问题,从“我怎么去认知这件事情,带着什么样的理念去考虑”的角度来探讨。具体到每个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会有所不同,很难找出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作为大乘佛教徒来讲,自己应该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念去考虑这个问题,这点很重要。

所以,今天一方面想从佛教角度分析一下,教育子女对我们修行人而言,到底代表了什么?意味着什么?作为在家修行人为什么一定要从这个方面去考虑?它跟自己的修行有什么样的关系?另外一方面,想从世间角度谈一下我们怎样面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

这是很现实的,也比较重要,而且这几年,社会上很多仁人志士、知识分子、专家教授等,在这方面探讨了很多话题。我也抱着学习的想法稍微接触了一些,觉得他们有很多理念与佛法的思想有能够相融合的地方,这也是我们作为佛教徒值得反省和思考的。我们不一定有那么大的能力能够改变目前整个现代教育的状况,但是我们可以从自己的家庭开始做好。

一、 教育子女对大乘佛教徒的意义

今天的主题是教育子女,那么对于孝养父母也会稍微提及一下。按照佛家的观点,父母属于恩田,也是严厉的对境,承伺孝顺父母,是我们修行的根本。在家里不懂得孝顺父母的人,在外一定不懂得如何如法依止师长,包括世间的师长、出世间的上师,他是不懂得如何去依止的。同时在家里面不懂得如何去教育子女,不懂得与自己的兄弟姐妹和睦相处、沟通的方法,对外也很难把握好跟同事、朋友乃至于出世间的道友的沟通问题。这个面是比较广的,但我想还是先考虑几个大的主题,抛砖引玉,给大家一些思路,课后你们还要继续思考和学习。

前面几堂课我也再三强调佛教徒要学知识,不光学出世间的佛家知识,还包括世间的知识和理念。作为成人,学数理化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但还要学一些能够让自己的相续逐渐成熟、逐渐圆融、逐渐成长起来的知识,以及社会经验、社会责任的问题、伦理的问题,学会怎样以正确的眼光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

我们一方面借用佛家将修行转为道用的窍诀和方法,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另外一方面还缺了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在课余的时间,静下心来学习,变成一个爱读书、爱思考的人。在家里,我们和家人之间,除了电视之外,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还会有一些沟通,交流一些佛学以外的知识,以及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悟。作为一个人,活到老要学到老。连七十岁的老太太看了某些书,还在写学习笔记,那作为我们年轻人,什么都不去考虑是很惭愧的。

1、痛苦源于把孩子执为我所

从佛教的角度来讲,痛苦的根源源自于我执和法执,通俗地说,就是对自己的执著和对周围事物的执著。它缘于“我”而产生了对“我”和“我所”的执著,像“我的父母”、“我的亲朋好友”、“我的爱人”还有“我的孩子”,对在家人来说,这些都变成了“我所执”的范围。

今天这堂课跟上一堂课讲的伴侣篇,在思路上有很大的一个共通点,伴侣篇讲到,我们对于自己的丈夫或者妻子,有一个“我所执”的心念,在这个基础之上,学佛了之后自然就会对自己的丈夫或者妻子有一定的期许。在对待自己孩子的问题上,它的套路完全相同。

对于孩子我们也是把他执为“我所”,身为父母的人肯定会说:这个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那么他应该要听我的,最起码他在成人之前终归是要听我的。而事实上,孩子别无选择,他受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按照中国人的传统理念,有时孩子即便是成人了,很多事情上也要听父母的,另外父母可能在经济上给予支持,使得他们也必须要听父母的。

我们对于孩子的期许,跟前一堂课中的套路都是一样的,甚至于我们对孩子的期许可能更加高,而且更加理所当然。因为这个孩子是我生我养的嘛,所以更加想当然的觉得孩子应该要听我的。这些都是在“我执”带动下的一种分别念,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是对孩子来说,不一定就起到特别好的作用。我们要一分为二的去看待。

另外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人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充满诱惑、充满压力、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当中,自然而然对自己的孩子期许就会比较高,所以大部分学佛者都会有这方面的执着。当然也有一些修行人分寸把握得非常好,我作为讲者,虽然道理上能讲一些,但是实际的行为上面,也不敢说能做的多好,确实觉得很惭愧。有一些在家居士在这方面还是做得很圆满,特别随喜。

2、学佛后对家人期许目标和方法发生变化

在佛教徒的圈子中,会出现很多这样的现象:有些人学佛之后,家人会觉得很委屈,这是上一堂课我着重讲的话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学佛以后学佛者的眼光变高了,对方就觉得“以前还过得好好的,学佛了之后就觉得我这不好那不对,习气毛病都要改掉”,所以感觉好像自己被嫌弃了,心里会觉得很难过。

第二个现象属于单身佛教徒,能够出家的人毕竟属于极少数,那么有一些单身佛教徒,后面就要考虑到结婚找伴侣的问题。这时候,就会感觉到学佛之后不好找对象了。为什么呢?因为学佛以后标准不自觉地就升高了,看谁都觉得一身毛病,“哎呀他爱抽烟呢!哎呀他还喝酒啊!哎呀他吃肉的问题怎么办呢?”这些人都不接触,所以在找对象的时候,觉得几乎没有什么人可以选得上的,再加上受现在影视节目的影响,总是向往一个比较理想化的家庭、比较完美化的婚姻,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基本是不存在的。

这样眼高手低、标准过高脱离了世俗实际,那肯定找不到了,然后没办法只好在佛教圈子里面找。但是,在佛教圈子里面找到一个基本上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没有任何习气毛病的对象,但是婚后发现性格又不和。因为当时眼睛也就看着这一部分,觉得没有这些毛病就可以了,结果婚后性格不合,出现很多麻烦,这个婚姻幸福吗?不敢说幸福,也是比较头疼的。这种情况,在佛教团体里还是比较多的。

还有一种情况,学佛之后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和给孩子期许的标准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为自己的心态变了,不那么争斗了,所以对孩子在分数、世间的好强竞争方面倒是不做太多要求,但是却希望自己的小孩良善,没有丝毫自私自利的心、嫉妒傲慢的心,不跟别人斤斤计较等等,希望他的相续当中甚至连一点的瑕疵都没有,就有这样的一些期许。

我们看一下,刚才说的这几项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用这样一个标准去衡量?这个标准到底合不合适?

记得几年前,我接触到一位居士,这位居士在网上用虚拟的方式养了一个女孩(网上现在有一个游戏,名字大概叫“少女养成”,就是用虚拟的方式养一个孩子,从小把她养到大,吃喝拉撒什么都得照顾到,生活起居什么都得考虑到,还会碰到一些问题,然后你教她怎么去做,和养孩子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这个孩子是虚拟的,跟真实的孩子就差了这一点)。这位女居士说,我对这个小孩也没有很高的苛求,我没有要求她必须要考多少分,必须要当三好生,必须要给我做这个那个等等,我只是要求她要做好人,为人要善良,遇事要忍让,我觉得我教得挺好的,结果整个模拟结束之后,最后的结果出来,这个小女孩做修女去了。

这位女居士觉得很郁闷,她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因为最开始做这个游戏时,她完全没有想到必须要让她当一个佛教徒,没有想让她一定要去学一个宗派,只是想把她教成一个社会上的好人,最起码是不伤害别人的,能够独善其身的良善之人,这也算是对社会的贡献,没有很高的其他要求。但是因为学佛后自己的眼光和角度发生变化,潜移默化,最后她教出的来的这个虚拟孩子当修女去了。

这个小故事是真实的,我们借用这个小故事是想启发大家去反思一下:第一,你到底想要孩子成长成什么样?第二,当你确定了目标之后,你怎么去养这个孩子?我们在这些方面可能没有考虑太多,但是我觉得作为在家居士,从为人父母的角度需要思索一下;还没有为人父母而是为人子女的,也应该要考虑自己如何孝顺父母(孝顺父母也有很多可探究的内容,但是今天时间的问题没有办法细讲)。

3、系念众生、推己及人

很多大乘佛教徒,在学佛之后心理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总是想:“要是我没有结婚多好啊!要是我没有子女多好啊!我没有父母多好啊!我一身轻。”这个想法是不是真的合理?先不要说在家人了,即使出家了,是不是对家里这一摊有时候还会焦虑,父母也没有人去养,“要是没有父母多好啊!没有兄弟姐妹多好!”会不会有这样的期许呢?

从佛教的思想上来说,对父母、对子女、对自己的丈夫妻子过度牵挂,会成为轮回的因,这句话当然说的没有错。但是,你说你现在不想牵挂丈夫妻子,不想牵挂父母,也不想牵挂孩子了,这是不是又很合适呢?起一个分别心说我不想牵挂,然后在行为上直接忽视、远离、不去考虑,是否是正确的方法呢?正反两方面都要想。

所以,这个话题跟我们学佛的本身有关系,我们就要谈一下,到底什么是修行好的标准?我不顾念他们、不管他们,把他们就放置在那儿,只要有吃有喝就可以,然后自顾自修行,这个就属于不牵挂吗?这个就是符合大乘修行人理念的最好方法了吗?这一点我今天只能在关键点上跟大家提一下,希望课后你们还要细细地思维,多去思考这些问题。

我们每一个修行人跟外界之间,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界限,自他相通是佛家的思想。尤其是在训练菩提心时,会告诉你“自”和“他”其实是平等的,自他的概念本身是在我执的前提之下产生的,自他是具有相通性的。我们在平时训练菩提心的时候,就需要在这方面推己及人,比如我们自己想追求幸福快乐,在以前无非是得到好的家庭、好的事业、好的受用,能够春风得意,这些在世间中能让自己有满足感。在学佛以后,我们期许的是在没有解脱之前,能够一直获得暂时的安乐,最终一定要获得解脱的安乐,这是我们修行人的幸福快乐。还有不想受到伤害,不想被人误解,否则会感觉到非常的难受和委屈,希望自己受到关注。

佛教徒同样也是这样的,很多佛教徒都希望自己能够被关注、被体谅,那推己及人,所有的众生都有相同的希求和渴望,只不过所求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你喜欢的人或者你不喜欢的人,都和你一样希望快乐幸福,即便是他们追求快乐的方法不合适,但是他们的期许跟我们是一模一样的。

大乘整体的修法,在初、中、后全部是以系念众生作为基础,远离现实、远离周遭的亲友,又如何能实现自己的发心呢?总是泛泛的讲“我为度天边一切有情而闻思修行,力求佛道”,这个总相的“一切有情”,对我们的心永远是不痛不痒的,永远没有办法真实的体现出它所缘的对境,你是不是真的愿意为了它而去求大乘菩提、求究竟的佛果?

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我们心里面不会有很明确的感知。在这个理念上去认知,而不仅是在现象上评判好坏,总觉得这个人想求幸福,但是方法不对,所以他不好等等。其实,我们不能够在现量上去评判一个人的对与错。因为你学佛了,你自己的标杆是很高的,而且佛教里讲到了名言的法性和胜义实相的法性,这讲的是最有理的,你当然看别人都没有理了。但是大乘的体需要在系念众生的基础之上,来实现自己的发心,成就自己最初的发心,最终得到完全成办的果,而远离众生不可能得到这样的果。

在教育子女、孝养父母,包括对待自己的家人、丈夫或妻子的过程中,能够成熟自相续。在上一堂课广泛讲了伴侣的问题,里面分析了很多佛教徒学佛之后,对待自己家人的一些误区。理念的不正确、行为的缺失,都稍微谈及,希望道友们能够反省自心。如果想让一个人改变,首先自己要改变,别人才可能发生改变。否则的话,光是强调让别人去改变,在对方还没有接受一个法的思想时,就拿这个法的标准去让他改变的话,确实有点牵强。对待孩子其实也一样。

4、母爱是串习菩提心的最好方便

在对待子女、父母、夫妻的过程中,能够成熟自相续,增上修行,不要轻易放弃这样的机会。佛法中有很多修行转为道用的窍决,都是在生活实践中去应用,才会有机会变成修行的资粮。如何面对父母?如何面对子女?如何面对自己的丈夫或妻子?这些问题其实是最好的串习菩提心的方便。

佛经在比喻慈悲心、菩提心时,唯一常用的比喻就是母爱。我们如果是为人子女,还没有为人父母,就要想一下自己母亲的恩德,这就是孝顺父母的这一层;如果现在已经为人父母了,那么还要想一下自己子女的问题,从母爱的角度去体会那种无私心。

为什么在讲到大乘的慈悲菩提心时,喜欢用母爱来比喻?因为这种爱比较接近于无私,所以比较接近于菩提心的法相。只能说接近,因为她没有把一切众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没有周遍性,所以谈不上是真正菩提心的体;另外她也没有度众生成佛的意乐,所以菩提心的两个法相还不算圆满。但是母亲对自己孩子无私的爱,是比较接近菩提心的法相的。我们不能光是口头上有个简单的发心,还要明白它到底是什么?你发的这个心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在总相上要有一点了知,才有可能把它修出来。

天下的母亲大部分都只想孩子好,只要孩子好,怎么样都可以。我吃点苦不要紧,只要我的孩子幸福快乐,甚至于自己造业也无所谓,只要孩子好就行了,所有的母亲都希望孩子能够越来越增上。但是我们对待别的人,甚至有时对自己的兄弟姐妹,都做不到这样子,某一个兄弟姐妹如果真是特别好时,自己也会很失落。但是孩子哪怕做了金转轮王,父母一点儿嫉妒心都不会产生。这种爱比较接近于无私。

但是如果孩子忤逆自己,父母也会难过。父母很期望孩子能够顺着自己的心思,按照自己觉得是好的方式来生活、交友、来过他的后半辈子。这实际上是属于“我所执”的部分,做为大乘修行人是要断除的,这些都跟我们的修行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要重视这个对境。但是其中那个“唯一希望孩子幸福快乐,哪怕自己吃苦受累,一辈子的积蓄毫无吝啬的给孩子“的那个心,是世间所有情感里最接近菩提心法相的。由于母爱的无私性,所以在佛经教典中都喜欢用母爱来形容慈悲菩提心。

我们自己要去体会,当你体会到这种爱时,你才有可能缘于一个对境、两个对境,然后三个对境,再继续往外扩展,最后缘到真实的一切众生。你能把所有的对境都视为自己的孩子吗?你能把所有的对境都视为自己的父母吗?父母再有什么样的习气,再有什么样不好,或者再打我骂我,我们也能做到孝顺。儒家的思想中讲到『色难』,什么叫『色难』?上师仁波切在讲《弟子规》时解释,『色难』是在父母给你脸色看的时候,比如说对你不好,并且经常责怪你、呵责你,好像显得不爱你,你还能够孝敬父母的话,这才是真孝顺。

如果真的对父母产生这样的孝心,你再缘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对境,其实众生都是无始劫以来,曾经做过自己大恩父母的对境。这些修法大家都很熟悉,在你们所学的法义中都涉及过,甚至自己观修过。

如果作为父母对待子女的角度,你就可以去感受自己对孩子喜欢的那个心:我唯一希望他好,我怎么付出都可以,而且这个孩子再麻烦,比如说闯祸了、不成器了、甚至长大后犯法了,天下唯一不会舍弃他的就是父母啊!父母怎么样都丢不掉,心里再难过,也舍不得完全放弃,丢的干干净净的,很难做到这一点。

父母的爱特别相似于菩萨对众生的大悲菩提心,因此我们在描述菩提心、慈悲心,还有随喜心(即喜心)的时候都喜欢用这个比喻。父母从来不吃孩子的醋,孩子再好,父母只有无穷尽的欢喜,希望他好上加好,永远好下去。这个不就是喜心吗?在修喜心的时候,对境是一个比自己方方面面都要好的人,你一点都不嫉妒他,还希望把功德回向于他,让他永远拥有这种幸福和快乐,永远不失去,甚至好上加好。父母对孩子很自然就能够有这样的心态,只不过不周遍,对别人做不到,但是对自己的孩子可以做到。所以经教中,在随喜心等描述上,都喜欢用这个比喻。

母爱的心态和感受,使我们有一个相似慈悲菩提心的体会,然后才可能对第二个对境修持这样的状态、第三个对境再去修持这个状态,最后才有可能对一切众生产生慈悲菩提心,这是菩提心真实的修法。所以学佛之后不能忽略对父母子女的情感,因为这是自己串习菩提心的最好方便。你开始尝试着把周围的每一个人真实地观成是自己的父母或孩子,你会觉得对方的各种习气毛病,没有什么是我不能包容的,因为他也是我最爱的那个母亲(孩子)。

具有菩提心的菩萨把一切众生都看成像如意宝一样,对他来讲所有的众生都像宝贝,他会用疼爱宝贝的方式来呵护他。哪怕再有习气、再刚强难化、再有很多烦恼的众生,在菩萨的心里都像一个如意宝,唯一地、一心一意地、心心念念地就是希望他能够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安乐。只要能够获得,自己付出多少都没有关系,这就是菩提心的法相。

大家都特别渴求自己能够通过修行断除烦恼。但是如果对自己的金刚道友还特别嫉妒,嫉妒他的智慧才高八斗,嫉妒上师比较亲近他,却对我毫无特殊、不闻不问。这样的状态,不能说是有菩提心的法相。这是把金刚道友作为对境,还没涉及到不相干的人和怨敌呢,明明知道自己的金刚道友,乃至菩提果之间,生生世世会作为道伴,你心里面还酸成这样的话,怎么能说你有菩提心的体相?你愿意把他当成如意宝,愿意把功德回向他,让他先成就佛果,而你后成就吗?我们不是天天这么发菩提心的吗?

稍微想一下,你就知道自己没这个心了。虽然说在座上观修菩提心的时候,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一定要如何如何,观得泪流满面,又怎么样呢?这是不算数的!因为在实际面对一个同参道友时,你无法包容他,你怎么能说我还愿意他先成佛?你为什么不能包容他所有的习气?所以有时候我们一定要从反面的角度来观察一下。

5、对家人应怀有感恩之心

很多大乘佛教徒学佛之后境界、眼光和标准都提高了,你不会去挑剔一个世间人,不会去挑剔工作单位的同事、或者跟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人,也不会去挑剔马路上的陌生人,你最挑剔的就是家人。你最执著的是他们,但你伤害最深的也是他们。

只有从你改变自己开始,这个误区才有可能发生改变,你的理念不改变,方式方法不改变,那你伤害的永远都是最亲近的人。这是不合理的,不要说自己是个大乘修行人,你应该感觉很惭愧。

实际上我们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也是这样,大家要认知一个道理,不能够一味地说,自己的父母、妻子、丈夫或者孩子,容易成为修行的道障,我们要一分为二来看。从公正的角度来说,过度的牵挂和贪执是会成为道障,但是你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刻意的远离、忽视他们,在没有必要的前提下,或者已经不合适的前提下,完全不去顾及他们,这不是大乘行人应该有的行为,你连修菩提心的根基都没有了。即便是出家的团体,在通过佛教的教育和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熏习之后,反过来会对自己的父母、家人有无与伦比的感恩之心,他会尽可能地去回报他们,这才是本来应有的正常理念。

另一个方面从大乘利他的角度,每一个佛教徒,尤其在家居士都有责任去关心社会。现代社会在教育问题上,其实还是存在很多隐患的,在下一个主题里我们还会继续沟通,比如教育理念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普通的老百姓,我们可能没有能力去改变目前的整体现状,但是我们有能力尽可能地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教会他如何去追寻快乐,这一点比他得一百分要重要得多。

作为大乘修行人,我们可以把教育子女作为自己修行的一部分。从世间的角度来看,它属于一种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是我们谈到的教育理念的问题;但是从修行人的身份来看,它跟自己的修行始终没有脱钩,实际上也是度众的一种方便。我们现在如果能够从个人的家庭开始做好,从改变自己做起,好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不管他学不学佛,都为他创造一个好的未来,其实这就是度人。你会给孩子留下很好的习气,成为他增长福德的因,而且为他种下解脱的种子,观待他未来因缘何时成熟。

前面侧重的主题,是说作为在家修行人为什么一定要去教子,为什么一定要去孝亲、孝养父母,这些跟修行有什么样的关系。因为时间的问题我只是谈到其中个别的一两点,希望道友们回去能够好好思维,它的内容远不止这么一点点,虽然时间不允许我在这方面说太多,但你们回去以后要好好的审视自己,给自己重新定一下位。

二、怎样面对孩子的成长

第二个大的方面,想跟大家谈一下怎样面对孩子的成长问题,也是比较世间的理念——如何教育子女。这方面我自己也在学习中,难以讲得面面俱到,只能给大家一个大概的思路和框架,谈其中一两个重点。希望在坐的已经为人父母或将要为人父母的道友们,能够在这方面多学习。作为父母这一代,我们已经缺失了一些传统和教育理念,要在自己学习的同时,才有可能合理地把孩子带好。

教育子女实际上就是一个理念的问题,自己的理念不转变,自身没有调整,比如你自己不去学习,不爱读书,却天天逼着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去看书,那么他为什么不爱看书呢?实际上主要的原因是父母不爱看。所以这方面的内容也非常重要。

我个人也学习了一些资料,发现世间角度教育子女的理念,跟佛家的思想有很多相合之处,所以我也特别希望在座的佛教徒,通过这次交流,也能够认真地去学习一些世间人教育子女的正确思想,它跟我们佛教的一些修行理念和调心的方便方法,有很多地方都是相合的。否则你只是单纯的对孩子说:“你要善良啊!你要有出离心啊!你不要跟人家去争斗啊!”对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1、教育的三个次第

这次我也参考了一些资料,包括于丹教授借用《弟子规》讲到的孩子教育的三个部分(我们的上师仁波切也曾经广讲过一遍《弟子规》,教授了很多窍决)。《弟子规》最开始就说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按照于丹教授的思路,分成三个阶位。首先前面的这个『首孝悌』,属于家庭教育,即对于长辈要“孝”,对于兄弟姐妹要“悌”,就是说要亲爱自己的兄弟姐妹,要懂得如何跟自己的兄弟姐妹和睦相处。这部分属于在家学伦理阶段。

『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谨』就是说,出门在外时言语行为要谨慎;『信』即做人要言而有信,要守信诺,懂得承诺,要有担当,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泛爱众』,你的心相续中应该有博爱的胸怀,四海之内皆兄弟;『而亲仁』,日常交往时要亲近仁人志士,要亲近贤者,亲近有道德的人,那么你自己也会成为这样的人。这一段属于社会教育部分,属于出门学做人阶段。

最后说到『有余力,则学文』,在前面的这些完成之后,如果还有精力,你就学学知识。也就是说,学知识是最后一步,是我们还有剩余的精力之后,你就学知识。“学知识”现在是在学校完成的,目前的教育体系,包括家长在内,所有的眼睛都只盯在学校学知识这一块,实际上把孩子教育成了一个知识储存器,就好像电脑一样,里面什么都存得进去,你一搜,什么都能出得来。知识储存器的功用力,电脑都能代替,但是人仅有这个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前面的两部分尤其重要,要在这两部分具备的前提下,还有精力,才去学知识。学校里的老师本来也起到教授的作用,做人也是他教授的一部分,但是现在大部分家长的理念中,因为外在压力的缘故,一门心思的就只盯着知识了:“我孩子只要学习好,只要考分高,他就有希望了。”

只是好好学习、高分低能的孩子,是不能适应社会的,不足以面对青年时期、壮年时期,乃至于中年老年时期,不同时期的人生经历。现在有很多人,包括我们父母这一代,到了中年之后不像中年人,他的思想、相续成熟的这些方面,不像这个年龄的身份应该具有的状态。而一些孩子,甚至现在有一些硕士生、博士生,却连基本的自我防护意识都没有,被坑蒙拐骗的多如牛毛。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这么高的分数,又有什么用呢?

不管是不是佛教徒,为人父母最主要的应该要教会孩子如何去做人,如何有教养,如何能够保留一个民族的传统和家风,如何教会孩子去寻找快乐的方法,这些远远重于分数和学习成绩。当然教会孩子的前提,是家长自己要懂得如何做。你自己都不懂得,自己都不会调心,自己都是一个很暴躁的人的话,是没法教孩子的。你不能说,“我虽然不好,我让孩子去做好”,这是不现实的。你要想改变孩子,一定要首先改变你自己,否则这个孩子永远是没办法改变的,这难道不是一个自己修行的过程吗?

在现代的社会上可以看到一种普遍的现象,一个家庭一定是有它的家教和门风的,一个孩子从哪一家走出来,一望便知。这一家的孩子不一定多有学问,但是肯定是有教养的;这一家的孩子不一定上得起很好的学校,或者以后在一个很好的单位,但是他待人接物让人一清二楚,舒舒服服。然而我们现在发现,很多家庭不惜血本,让自己的孩子去上贵族学校。“贵族”这个词是来源于国外,我们可以上网查一下贵族代表的含义,会觉得很惭愧。那是一种高素质,愿意为他人付出,并且自己保持简朴的生活方式的、高贵的、高素养的一种人,叫做贵族。而我们所谓的贵族学校教出来的孩子,有没有真正的贵族风范呢?我们会发现,很多贵族学校教出来的学生,待人接物毫无礼貌。

在中国的传统上,母亲的身份是整个家庭的核心。相夫教子是古时候一般对母亲的安立,也有很多甚至是不识字的母亲,但是她教出了这个民族的灵魂,能够继承整个民族的精华。她的这种传承,这样的伦理的合理性,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的父母,大部分都想着拼命地挣钱,因为挣钱无法照顾孩子,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隔代抚养。他认为我挣了很多钱,然后想办法找关系给孩子找一个好的工作,那么这个孩子以后就好了。其实他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这个孩子是不是有好成绩,将来是不是有好工作,是不是有钱,这些只是他人生的辅助,不是核心的部分。而孩子性格的成长,品行、家教、门风的教养,待人接物等,这些如果被忽略的话,他在外无法立足,没有办法自立。

真正合格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的关键点,并不是靠分数来建立的,而是让孩子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立足,养成孩子的完善人格。只用佛教徒所说的心地善良,还不足够代表世间一个小孩的完善人格,而是要教会他怎么去看待这个世界,怎么去面对将来有可能发生的种种挫折、不尽人意,以及社会中一些阴暗面,在面对这些的同时,他还能够对这个世界充满希望,还能够一直保持阳光健康的心态,而不是变成一个现代社会的“小愤青”,这才是作为父母教养孩子的重中之重。我们在这方面缺失很多,以为只要给小孩吃饱穿好,不让他感冒生病,在受用上把他伺候得舒服就可以了吗?这一点其实对孩子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2、安忍对孩子的爱

所以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自私,是我们教的过程当中让他变得自私。每个孩子的本性都很好,“人之初,性本善”,他完全是受后天习气熏染才会导致自私。现在的孩子,世间上戏称叫做“六一儿童”,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这不叫“六一儿童”吗?

而中国的传统已经丢的差不多了,以前大人不上桌,小孩是不敢先上来吃饭的,饭后收拾桌子、刷锅洗碗、端茶倒水这些都是孩子的事情,让孩子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学会自己去生存的能力。再长大一点应该让他学会自己做一顿饭,能吃到嘴巴里。但是,现在基本上没有这种说法了,全部让大人代劳了,大人只是交代“你好好学习,好好看书去,你做作业去”;吃饭也是小孩先吃,然后父母、爷爷奶奶去吃剩的。

现在的孩子不快乐,是因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没有给他制造快乐的因,没有创造让他如何去认知快乐的条件。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养出来的,父母爱他呀,父母忍不住。

从修行人的层面上,中国的父母应该安忍自己对孩子的爱,把自己对孩子的爱要压制一下比较好,稍微要舍得让孩子出去摔摔打打、跌跌撞撞,吃点亏、受点委屈,而不是大包大揽,这样对孩子的未来是有好处的。你养出来的孩子会比较皮实,以后你两腿一蹬,真的闭眼走了,你也比较放心。因为他绝对不会去走那种自杀的路,绝对不会变成一个找不到自己的社会位置、说不清楚自信从何而建立的、很迷惑的、很盲目的一个人。

我们目前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只有父母愿意包容他,他再怎么不好父母都愿意包容他,孩子现在会觉得给他的一切都是本分。父母的钱就是我的钱,为什么不给我呀?换作我的话,我就会反问,为什么父母的钱一定是你的钱,你有本事自己挣的才是你的钱,你有什么资格说父母的钱就该给你呢?他没有这样的理念,都是理所当然的。

长大后父母要操心他的工作和婚姻,然后父母还要给他带小孩,也是理所当然。你为什么不带我的孩子?这是你孙子呀,你为什么不带呢?那我们反过来问他,教养孩子是你的事情,为什么是落在爷爷奶奶的身上?但是爷爷奶奶愿意带,不带他还难受啊!

所以中国人的这种现状,我们从修行人的角度来讲,要安忍你的爱,也就是遮止你的过分溺爱、过分的大操大办、过分的包揽一切,这样对孩子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在对子女的爱上修安忍,作为母亲也挺痛苦的。她想爱孩子,她舍不得,她非常的疼爱自己怀胎十月生出来的孩子,自己能为他付出是最快乐的。但是有时候我们在这上面还是修修安忍比较好。

前面一段时间,我们山上的道友们也参加了一些培训,关于时间管理等,佛教徒不了解这些的话,会被社会淘汰的。作为出家人也要懂一点,也要稍微听一下现在的社会走到哪了,否则你一出门别人把你视为像兵马俑、古董出世一样。

现在的九零后、零零后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特别强调个性,他们和八零后、七零后的风格,确实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怎样面对他的个性,认知他的风格,包容他的风格,有时候也可以帮助我们修行。

但是另外一方面,过于强调个性,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是小时候的家教不太好,他会觉得给他的一切都是本分,不给他的一切全部都是亏欠,不懂得感恩,不懂得自己所获得的这一切,都是别人的辛勤付出而得来,然后无偿地给他的。实际上这样的性格只有父母能够包容,到了社会上,是不会有人这样包容他的。那你让他怎么出门呢?他出去之后会产生特别强大的失落感,而且他们在价值观的问题上也有一些偏失。

3、让孩子自由成长、认知生命

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拥有快乐的生命,比让他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现在的小孩子多可怜,上那么多的兴趣班,看起来像全才,在认知知识方面是满分,但是怎么样认知自己的生命,怎么样给自己定位,他是一点都搞不清楚的,在这个观念上他是有缺失的。

走上社会的孩子们虽然是满腹才华,什么都懂,会弹琴、会绘画,什么奥数、英语、几国语言他都会,但是这样的人可能后面会出问题,会出现一些得抑郁症的、自杀的、犯罪的。他缺的是什么呢?缺的是学伦理、学做人,学如何去认知生命,学如何去让自己获得社会身份。这一点家庭教育要负主要责任,毕竟学校教授的只是知识。

所谓的高官厚禄或者富豪,毕竟是整个社会中的少数部分。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第一,但第一只有一个,怎么可能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得到?当然在座的佛教徒可能对这方面已经不太执著,但是这样的理念,在我们目前整个教育体系,或者整个家庭教育里面确实比较多。

学习成绩好与不好,其实不是最主要的。当这个孩子不管在社会的哪个地方,哪怕做的是非常普通、非常不起眼的工作,哪怕只是一个小木匠,他也要学会做人,以及用一个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这种很平常的人生际遇,在这个际遇中找到意义,带着一种自信,快快乐乐地度过一生,让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年都有意义,这样的一种生活质量,要靠父母去教授他。

这个观点和我们佛教的思想是挂钩的,我可以彻底把这段话换成佛教的专业术语来进行宣说和描述,两者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的理念改变时,也要教授给孩子,教给他这个理念绝对比让他掌握多少知识,考一个好分数要重要得多,他出去的话,全部靠这个理念生活,他人生的质量好不好也靠这个理念。

另外一方面,尽量给孩子培福,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有了福报,他未来的路不会有问题,你不用再担心。

整体上来说,教育孩子有很多细节可以去展开。现在教育界有一些教育家,在这方面有很多分析得比较细,而且思路确实跟佛家的很多思想都是有相合的。比如在小学时期,侧重强调公益教育,对于小孩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方面讲得很少,就让孩子按自己的兴趣来发展,想做什么就让他做什么,不要特别的限制他,如果他就是特别爱玩的话,那就让他去玩出兴趣来。

这种启蒙教育让孩子以自己的一种眼光,自己的方法去认识世界,而不是用填鸭的方式,一定要在那么小的时候就去接受前辈的观念,接受前辈这一套已经固定式的经验和认知世界的方式。那只是父母个人的认知,而且你也不敢保证那是最好的。最好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得出结论,

最近学习的资料中,看到很多中国式和国外式教育的不同。比如,历史上的西安事变,我们会让孩子记住发生的年代,发生的事情,涉及的人物,以及最后的结果;但是在国外,老师会让孩子自己去想很多可能性,假如当时蒋介石没有做那个事,或者不是走那条路,那么结果是怎么样的;如果当时谁谁谁死了,那么这件事情会变成什么结果,尽可能的给孩子一个最大的未知的空间,让他自己去分析其中的任何一种可能性。

这两种教育如果要细细的去分析探讨,会得出一种理,但是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办法讲的那么细,总体的上来讲,就是启蒙教育,让孩子在孩童时代带着一种友善、朴素、天真,带着对世界的好奇,自己去成长就好了,不需要那么早就着急的把大人的人生经验,去扣在他的相续当中,压在他的头上。因为作为成年人,我们总觉得这是经验,照这样做就不会吃亏。孩子有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成长过程,总是喂给他东西,不如让他自己去体会,他体会过、经验过、实践过后得到的东西会影响他的一生,会刻骨铭心,甚至会改变他的习气,以及认知世界的方法,有可能比我们认知的要好的多。

4、面对挫折和承受压力的教育

于丹教授讲过一个故事,当她的孩子四岁时,特别喜欢一个玩具花篮,结果玩的时候不小心搞坏了,孩子很伤心地哭,家长说你喜欢这个玩具虽然损坏,但我们可以想办法去修复它。然后她就找了很多亮亮的纸片,剪成星星,把破损的地方贴起来,就像是满天星,花篮倒过来,另外一面也贴了满天星,然后这个花篮变得特别的漂亮。四岁的女儿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妈妈我现在知道一个问题了:哭,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四岁的孩子有这样的一个认知,你觉得这种教育成功吗?这不光是花了一点时间去修一个花篮的问题,而是对待一件事情的态度。她四岁的女儿意识到这个问题,我在碰到一件事情,让我难过伤心,让我觉得沮丧、挫折的时候,哭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而去修复是最主要的事情。

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真正爱一个孩子,不是我们用大人的经验教他们怎么去躲避挫折,而是教他们在挫折中怎么去修复人生、修复生命。具备修复能力的人,才有可能去完成对别人的承诺,才有可能饶益别人。因为你的心是非常阳光和健康的,你能够去正确地面对,而不是变成刚才所说的“小愤青”。

为什么会成为“小愤青”呢?因为在他走出家门之前的十几年,简单的小学、中学、高中的生活环境中,甚至于大学,是比较滋润的。他非常单纯,父母呵护着,像宝贝一样捧在手里,含在嘴里,什么都能包容,什么都给予他,什么风雨都替他遮挡,只让他学习,不让他接触任何外面的复杂的事情。当他一旦到了走出去的年龄,大学毕业就要工作了,就要娶妻生子了,父母必须让他走出去了。当接触社会,开始自己拼搏的时候,因为前面的十几年一点都没有给他锻炼的机会,出去时他往外一看,才发现在自己父母的保护网之外,那么多的污浊的、肮脏的、不合理的、不公平的各种现象,他无法适应,就开始愤世嫉俗。

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启蒙教育很重要。到了中学,开始交友、跟朋友之间竞争,还有一些青少年早恋,这时应该要给他加一些挫折教育;到了大学时应该要给他一些职业教育。我们要根据他不同的成长年龄有不同的配套教育,让他在走出家庭、步入社会的时候,能够有应对社会的最基本的心理状态,最起码有一定的承受压力的心理状态。虽然只是一种模拟式的挫折教育,但是当真正踏入社会后,最起码不会导致反差太大,以至于绝望。否则他除了成绩好,其他的别人都看不上,没有人再包容他不会待人接物、不会说话、做事情不周到、考虑事情不圆满等。书本里学的东西完全用不上,那时他的反差会太大。由于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同时年轻人血气方刚很爱面子,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不行,就很容易绝望。父母当然很操心了,最后这个孩子面对这些未知的时候,父母想够也够不着了,你还不能不放他出去,你也不可能养他一辈子啊。

5、调整自我,善巧引导

从修行人的角度,在教养孩子时,潜移默化地把一些佛学的思想,用比较世俗化的、孩子能听懂的方法讲出来,不要一张口就跟他说一些佛教的专业名词。每个佛教徒都把自己的孩子养成像出家人一样,这是不太现实的,从孩子自己的因缘上来讲也不一定。如果父母的方式方法不好,孩子反而对佛教越发的排斥和不屑,认为是迷信,这种情况还是很多的。

这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自己的善巧方便不够,而且立脚点没有站对。如果把孩子培养成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是你的期许值的话,他当然不适应,他的目标是想未来去实现自己、证成自己,有一定的成就,这是他期许的。因为我们有“我所执”,所以一定要想让孩子最后当修行人,这个也不太现实。

大乘佛教徒还是要把这个阶位重新调整一下,孩子到底能不能学佛,确实受父母的引导,但如果我们自己学的精彩、适中到位,对孩子来讲就会是一种吸引。有可能他会考虑,以后等到拼搏完了,闲暇的时候也会像父母一样接触一下佛法,看看到底讲的是什么。可能他会有这个考虑,前提是他觉得学佛的父母生活质量非常高,让他有欣赏的地方,他才愿意跟你学。否则的话,他就是鄙视你,觉得你迷信。

做人不容易,学佛者在跟自己的家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一门很深奥的修行。如果在这些方面能做的比较好,这个人的修行和做人是不会太差的,所谓“人成则佛成”,这是修行最好的基础。所以总体上来说,不是从改变孩子开始,而是从改变自己开始。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给他一定的空间、给他成长的机会,分数不重要,家教和成长是最重要的。让他能够在不同的阶段,得到正确的、宽松的引导,培养出一个健康的、阳光的、善良的、抗压的(尤其现代社会,抗压很重要),比较皮实一点的孩子,比送孩子上哈佛要重要的多,不去外国读书又能怎么样呢?

希望为人父母的道友们在这个方面能够有一些思维,而且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决定性的。比如说父母的性格开朗大气,小孩肯定占这一条;父母如果有教养,孩子就会占这一条;父母如果创造的家庭氛围特别的和谐温暖,甚至比较民主化,这个小孩在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会让别人感觉到比较温暖,比较民主化;父母表现得孝敬父母,孩子就会懂得孝敬你,而且孝敬师长;父母在家里天天吵架,甚至有一些家庭暴力的倾向,这个小孩的心理上是有受伤的、有障碍的,有强烈的不安全感,甚至是封闭的,或者对外有暴力倾向;父母说话的方式方法特别粗暴简单,那么小孩他肯定也占这个风格;父母性格上担忧多,经常容易有紧张情绪,性情比较焦躁,孩子做事情的风格也会沾染上这些习气。

家庭的氛围和父母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具有决定性的,你要想让你的孩子变成什么样,那你自己就要先去变成这个样。这句话用专业的佛家术语来讲,就叫“菩萨的利行与同事”,利行,善知识或者菩萨想让有缘的众生怎么样去做;同事,菩萨自己去做,那么这个众生他就会跟着去做,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对待父母也好、对待丈夫妻子也好、对待孩子也好,何尝不是修行呢?当你把一个小孩培养成功,他能够掌握如何获得快乐的方法,他阳光、健康、抗压性强、乐于助人,他与人接触的时候自信、有教养、有分寸,其实你自己的相续中,曾经有的那些缺失,你已经补充起来了,这就是一种修行。从佛教徒的角度来讲,尤其已经有家庭的、为人父母的道友,在你目前暂时没有出家的因缘时,还是要正确的去面对这些,这一点很重要。

本来还想谈一下孩子的爱好和兴趣的问题,因为时间关系我就简单的说几句。不要特意抹杀他们的喜好,在我们这一代(我不怪父母,因为那是一种大众化的传统,而且当时自己也比较懵懂不知道该选什么好,反正就听父母的),父母的经验觉得这个行业孩子做比较方便,孩子就听话考这个专业,实际上自己并不喜欢,而且不是自己的强项,发展不出自己的特长。其实对于孩子喜欢的专业,哪怕他学的是一个冷门,也不一定没饭吃;他学的是个热门,成绩特别好,他也不一定有饭吃。因为从佛教的理念看,还有一个背后的因缘问题,有没有福报在支撑。所以让孩子带着兴趣去学习,更有意义。

现在的小孩非常不快乐,很压抑,精神压力非常大,特别的空虚,最后情绪爆发的时候,又没有自控力,这个情绪就会到处往其他的奇奇怪怪的地方去冒,你根本没办法预料孩子突然会出现什么问题。突然一下谈恋爱去了,突然一下就做出一种很奇特的行为,特别让人操心。不如让他们去按照自己的兴趣生活,最起码他在难过时、碰到挫折时、忧伤时、想排解自己的心情时,他有兴趣的那件事情可以给他一定的疏导力,这是非常好的。另外,学了一个冷门专业不一定就没饭吃,这都是我们成人的一些常规型的经验,但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怎么知道他未来一定是什么样的呢?这个很难讲。

尾声

今天我从修行人的角度,大篇幅讲了为什么要教育孩子,以及按照世间的规律如何去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情感,从菩提心修法方便的角度,修行人一定程度上可以去掌控,不要过于紧张,担心自己太牵挂子女,会成为修行的道障,我们在学佛过程中会有一层一层不断地认知。

你可以把孩子变成自己修行的方便,同时你也会教育出一个非常得意的孩子,这个得意的孩子不是指他的成绩、学历,也不是指他有钱和有好的工作,而是你养出来的这个孩子,不管他学不学佛,都是社会的积极的一份子,他的存在始终会给别人带来正面的力量和温暖,而且离开你的呵护他能够自立,这一点不管学不学佛都非常重要,也是我们佛教徒对社会的贡献。另外,在佛家的思想中,有很多断除贪著的修行方法,我们平时去串习的话,就能够在这些问题方面把握中道。

这个话题要讲的内容,有好多还可以去分析的地方,今天也就是点到为止,在几个点上跟大家做了一些分享。之后八月份还有一个师徒篇,修行与情感的主题我们就先暂时开示到这里。我不一定讲的都合适,也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有用,有时确实自己的理解上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也不能够像上师仁波切那样,说出来的道理对所有的人都有利益,但是如果你们觉得有能够参考的地方,希望大家能举一反三好好去思维,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修行,如果确实有讲错的、不合理的地方,那么也向大众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