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教徒面对感情问题的困惑

今天,我们在这里再谈一谈修行与情感的问题,这一点其实也跟我们每一位佛教徒息息相关。虽然我以一名出家人的身份去探讨伴侣这个内容好像感觉也不一定很合适,但因为这个话题是很多在家学佛者会出现的一些有困惑的问题,如外在的表现形式上,有些人可能会因家庭关系处理得不是特别到位而导致自己学佛也是困难重重,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样去解决。实际上我们碰到的问题还是会比较多的。

在座的道友一部分应该是已婚者,一部分是未婚者,但不管是什么样的身份,所谓的伴侣,基本上我们20岁之前跟父母在一起,20岁之后一直到自己老死期间,身边会有这样一位同伴存在,这是在家人比较正常的一种生活方式。学佛之后,在家居士毕竟跟出家人的修行形式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完全杜绝伴侣是不现实的。

我们说在佛教团体当中这方面的困惑更加多一些,为什么呢?不光是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其实佛教徒自己也会有这样一个印象,就觉得佛教是一个禁欲的宗派:禁止一切欲望、杜绝一切情感、无欲无求、心平如水、远离世间,一直到了现代基本上还是被这样认同的。还有一些认知就更加低俗,说到死亡就想到佛教,上师前段时间讲课时也说到,佛教几乎要被灌上“死亡佛教”的名称。还有一些的认知就很粗浅,觉得是烧香拜佛的一种层面。而稍微懂得一点点佛教理念的,基本上会把佛教界定在一个禁欲派的认知当中,包括我们很多的在家居士,自己一旦学佛之后就不敢再涉及所有和感情有关的领域。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今天我也想跟大家从佛法的角度好好交流一下,到底修行人能不能谈感情?或者说得再具体一些,修行人应该如何去面对感情?作为在家居士如何去维系一个家庭?这个是很重要的话题。因为你毕竟是一名在家人的身份,如果说你打定主意想出家,那么就以出家人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下半生;如果说你现在没有出家的缘分,是以一种在家人的方式来生活和修行的话,那么在家人必须就像在家人的样子,这样是比较合理的,否则会对社会起到很大的负面作用,对自己的修行其实也没有起到真正顺缘的作用。

所谓的修行人,到底应该怎么去面对感情问题?能不能谈感情?说句实在话,有很多已婚的在家居士嘴巴上虽然不说,但是好多人心里都想着“哎啊,当初我要是没有成家该多好啊!”。现在有很多未婚的在家居士,也是能拖就拖,能不结婚就不想结婚,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现实。我在很多公开课上曾问过大家:“你们是不是应该为家庭负责呢?”他们会说:“应该的。”但实际上,他们在心里想的是“我要是不结婚就好了”“我要是没有家庭就更好了”。其实像这类修行人他的这种想法,我们今天都可以稍微去分析一下。

从目前社会来看,佛教徒人数并不算特别多,占的比例还是很有限的。但是我们发现现代社会中,佛教家庭或者佛教团体中不婚的和离婚的比例是比较偏高的。这是一个事实,你们自己也可以去观察一下。

当然我们大家都知道,去年十一月我们也跟大家讲过,佛教的团体总共是两大部分,一个是在家团体,一个是出家团体。从比例上来看在家团体占绝大部分,出家的团体占极少数。那么就意味着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佛教徒实际上是要以在家的身份来修学佛法,然后获得自己的解脱。并不是说一旦学了佛,只有出家才可以解脱。这一点我相信你们通过闻思的途径,应该是可以了知这个道理的。

我曾经也问过一些在家居士,她们都觉得即使没有刻意去抛弃家庭,但学佛之后确实对于家庭的概念或者感觉上变得越来越不是很执著,变得比较淡,这一观点其实是佛教不否认的。因为佛法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断烦恼、断执著。但反过来是不是说只要学佛之后就不要家庭,这个是不是最好的一种选择呢?这个问题,今天也是借用这个机会再跟大家交流一下。

二、现代社会对家庭理念的偏差

其实现代社会对于家庭的理念在观念上面是有偏差的。我们先不提佛教,先不提佛法的思想,不过待会儿跟大家去探讨的话题还是会从佛教的角度去分析。首先我们先抛开佛法的观点,现代社会对家庭的概念上来讲,其实它是有一些偏差的。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当中,人们对于“爱情”过度地去渲染,认为自从有了所谓的自由恋爱、婚姻自由等这些理念后,感觉好像是解放了,但另一个层面,紧接着出现了离婚率偏高的负面影响。导致的原因在哪里呢?导致现代社会离婚率偏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对组建家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目的和在一种怎样的观念下去组建家庭这方面是有偏差的。

我们大部分人会觉得两个人之间有了爱情存在才可以去建立家庭,而且家庭一定要用爱情去维护。其实,一个正常家庭的维护绝对不能只靠爱情作为支撑点,而主要靠的是责任和懂得夫妻之道,这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还是有一些研究的。对于我个人而言,从出家人的角度来谈这个话题总是觉得不是很合适,但针对很多的在家学佛者,大家确实需要有一个很健康的理念,你在方向、目标或学佛的道理上一定要很清晰,才能去把握自己在社会乃至家庭中的合理身份。所以今天我也就没有太多的顾虑来跟大家探讨这些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大家都知道,特别是年轻人,他们的感情保鲜成份好像是有个时间期限的,可能是有个时间段,过了这个阶段基本上也就没有那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执著了,也就是没有很强烈的执著了。很多人都属于在跟自己的对境交往过程中通过一两年甚至于几年的观察,就确定说要组建一个家庭,其实到了那个时候,并不是所有人,但有好多人已经没有特别多所谓爱情的色彩来支撑,而是纯粹的持家过日子的想法,也就是我终归是要组建一个家庭的,我是要娶妻生子的,因为世间每个人都是这样子走的,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组建了一个家庭。其实我们说,这也属于现代人对家庭理念中缺失的一种表现。

三、佛教的夫妻之道

前段时间上师在讲“生活佛教”的时候所提到《善生经》,在这部经典当中,佛陀主要针对大部分在家人做的一种告诫(里面内容很多,我只是摘出跟我们今天话题有关系的这一小部分,你们如果有兴趣的话,在网上可以很容易查得到)。佛陀在《善生经》当中对于在家的丈夫和妻子,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分析得很到位。

1、丈夫如何对待妻子

丈夫对待妻子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呢?首先第一条应该要惦念妻子的辛劳。尤其在现代这个社会,当然我们现在属于一个特殊的年代,在中国的体制下,是以男女平等的方式去获得薪酬,靠付出劳动去获得薪酬,在这点上男女没有区别。但是按照传统来讲,本身应该是女主内男主外,女性不对外工作,她主要是持家。现在既然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中,她的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么作为男性来说,不能够一味地只是说女性应该如何如何,因为女性又承担了 “主外”的一部分,她也出去挣钱,有一个正常的工作,回来以后孩子、老人、家务全部还要落在女性头上,从这个角度讲,说句实在话女性的承担还是要多一些,女性的压力确实比较大,付出也要多一点。如果从传统的理念来说,作为妻子的身份她应该是主内,作为丈夫应该要惦念妻子的辛劳。当然,如果有些家庭反过来是丈夫做饭,就是另外一说了。

第二条要礼待自己的妻子

第三条要相敬如宾

第四条要信任妻子能够处理好家务。而且在有些经教里面还讲到,丈夫是有这个义务去庄严自己的妻子,因为女性爱美是天性,你要懂得去打扮她,或者说是去买一些装饰品或合适她的衣物去庄严她。这个其实也属于丈夫的本分。

2、妻子如何对待丈夫

反过来以妻子的角度,如何去对待自己的丈夫呢?第一个方面是爱敬丈夫。一个家庭当中妻子这个身份是特别主要的,对上有老人,对下有孩子,对自己的丈夫,其实她起到的是一个核心纽带作用。在一个家庭当中妻子应该要敬夫,这是属于人伦的一种自然规律。这比较符合世间之道的一个理念。作为我们佛教徒来讲,完全把这些一点不改照搬照抄,把中国的一些传统拿到现代社会来套用,会有不实用的地方,但我们应该要懂得它基本的原则。不管哪个年代刻意去改变它,单从维系家庭的角度来讲是会出问题的。所以自己应该要把握好分寸。

第二个方面应该为丈夫去治理衣食,就是说丈夫的衣服和食物应该是妻子去打理。

第三个方面是去体念丈夫的辛劳。因为从男主外本身这个角度来讲,丈夫在外面去闯天下,打拼自己的事业,然后为家里面挣取生活所需的资金,这是非常辛苦的,作为妻子应该去体念。

第四个方面是要细心去管理,就是说要会持家。该节约的要节约,该花的地方要花,要懂得打理家务、梳理财产。再有一个方面,妻子对于丈夫的亲戚,应该要礼敬、不傲慢、诚实相待。

最后一点,从妻子自身的角度来讲,应该要供养沙门和梵志,为自己的家庭纳福(纳就是理纳的意思,福就是福报的意思)。妻子应该要知道,在平时用可以抽出来的一定资具去供养修行人,而为自己的家庭纳福。

这是从丈夫和妻子之间,按照佛经当中所讲的道理谈到的夫妻之道。所以我们在维系一个家庭的观念上,也不单纯是一个菜米油盐过日子,也绝对不是说好像有了爱情就完事了,爱情那个东西是非常虚无缥缈的,而且这种想法很幼稚。

3、懂得家庭之道

家庭的这个观念,如果你对于家庭本身的理念和定义上能够懂得它真正的“道”是什么,就不容易会出现在成家之后而因为跟自己当初的期望值反差太大而发生离异的现象。虽然刚才所讲的夫妻之道是借用的佛经,但在家庭观念这一点上,我没有完全从佛教的思想层面去分析,而是从世间人应该如何去对待家庭、如何去认知家庭这个概念的角度去分析。

现在离婚率高的原因,实际上也都是因为对家庭的观念偏差太大,然后才会导致离婚率高。一旦结婚之后,发现跟自己想象的完全是不一样的,最后又不懂得去调整和维系,因为各种各样的琐事及原因而导致离异,离异毕竟是起到伤害的作用,尤其是又有了孩子的话,对孩子的伤害力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果大家发现在佛教徒的这个团体当中反而离婚率高,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我不相信说很多佛教徒因为学佛以后而离婚是一个好的修行人的表现。

四、断爱执,留下爱

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下面还是要与大家从佛法的角度(刚才是从世间的角度稍微分析了什么是家庭的概念),那我们再从修行人的角度,反过来说我们再问问修行人能不能谈感情?修行人应该怎样去面对感情?

其实人也叫做情识,有情识才能称之为有情。这个有情当然是可以含括整个六道三界的,我们单单就从人类的这个角度来讲,人和人之间其实都是一个“情”字来做联系的,去年十一月我们曾以总括的方式讲修行与情感问题的时候,跟大家交流过有情和无情的差别。只要你是一个有情,只要你是一个有情识的人,那么你一定要有情识的特征(识就是心识或意识的识):能觉照,能觉知。能觉照和能觉知这是“识”的一个特征,例如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在儒家思想当中讲的是非常到位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个就是体现在人与人之间情的这种特色上。如果体现在外部的环境中,如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也体现出情识的一个特征,而无情法是绝对不会具有这些特色的。

大家都知道学佛要断执著,那我们到底要断的是什么?实际上就是让我们对情感上一些错误的认知和执著,把它归回到一种健康的状态,这个就叫做“断执著”。我们只有在一种健康情识的状态基础上,才好去学佛法,才好去走解脱道,而不是直接变成一个无情。

这个问题是我们去年年底时跟大家交流过的一个思路。对于这一点,今天在这里再说一次,意思是什么?有些人认为学佛是不需要任何感情联系的,认为凡是“情”都是需要断除的,这本身就是一个误区。假如说学佛要学到什么情感都没有,你修成了一个无情法(桌子就是无情法,我面前的电脑、麦克风本身就是无情法,不需要修自然就有),那我们何必还要用三个无量劫的时间去修行而最后得到这样的一个结果呢?那是一种歧途。所以学佛不是修成一个无情的状态才能解脱,不是这样的道理。

那可能有很多道友也会想,法师你这样讲,那作为世间的爱恨情愁是不是都不需要去断了呢?我说:需要断!佛经的教证当中这些是需要断的,但是我们需要分析的是这个断字,首先您要分清楚“断”字在哪里,哪些是属于爱恨情愁的是需要断的?哪些是属于人格最基本的基础是无需断的。换句话讲,我们用佛教专用的一个名词来讲,就是“爱执”是需要断除的,但是“爱”是无需断除的

所以修行人肯定会涉及到情感的问题,因为你是一个情识,怎么可能让自己不动感情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凡是有情识的法,它都会有这个东西在,否则的话它的体相应该同无情法,无情的法是不会有任何的感情在。假如因修行把这个情的特色都给它遮止的话,这样的修行人是很可怕的,我们费尽心力去修行毕竟不是想要得到这样的结果。我刚才说了“爱执”是需要断除的,但是“爱”无需去断的,因为从名言的角度来讲,爱是人的一个本性,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做人的基础,而且可以说是修行最好的一个基础,应该要把握好。我们修行人学佛要断执著,它是把我们对情感的一些错误认知和执著归属到一种健康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很容易修行成就的,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关系。

五、人规是修行的基础

我刚才讲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现的正常状态,如刚才提到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其实都是修行最好的基础。为什么古人修行好成就,而末法时代很多修行人会觉得举步维艰呢?自己感觉马上就能成就自己都不相信,进一步退三步很艰难,其实就是因为古人的人规基础打得非常扎实。刚才提到的人与人之间正常的联系,这些联系都是修行的基础。

比如说到父子有亲的时候,实际上是体现了父子之间慈孝的关系(慈是慈悲的慈,孝是孝顺的孝),体现出父子间慈孝的关系其实就是我们学佛最基本的基础。你如果在世间当中有“父子有亲”的人格,有这样一种认知在,自己相续中有这种功德,那么在出世间的学佛过程中你才懂得如何去依止上师的道理。

说到这个君臣有义(是义气的义),就是君臣之间要有仁义在,这是每个人做人的一个最好的人规基础。懂得这点学佛才会有它的一个根基在,才可能在这个有仁有义的基础上生起出离心、菩提心乃至于无二慧的正见和智慧,这个才有可能的。

说到夫妇有别,当然讲的是世间的夫妻之道,夫妻之道其实就是一个“礼”。我们做人的规则都在这个里面,首先我们要懂得这种规则。在学佛的过程当中,在与人交往的过程当中,你才能够把握一种合适的分寸。

讲到这个长幼有序的问题,从学佛的角度来看,你在人规上懂得长幼有序,比如兄长要慈爱弟弟,弟弟应该要孝顺兄长(视兄如父的方式来孝顺),自己懂得这些道理,才有可能在佛教的修学中对自己的道友、道伴把握一个很合适的分寸。你仔细想想,其实佛法当中就是词儿不一样,但它教给你道友之间应该如何去相处的那个“礼”都在这里。

说到朋友有信,朋友之间要有一个信任,这也是我们在修行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点。我们对于善道友之间的交往、把握的分寸,你视道友如自己的亲兄弟,那么中间应该以信任来做链接。

这些全部都是修行人最基本的一个基础,是非常重要的,这难道不是一种情感吗?我用“情感”这个词其实可以把这一切都涵盖了。所以大家要懂得,修行我们断除的是它不合理的一部分,从名言的角度来讲我们每个人,人与人之间必定是有一种紧密联系的。不同的身份的你跟他之间是有一种情感的,不同情感的一种连接和交流这是无需断的,你想断也断不掉,就好像你想改变谁,这是不现实的事情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爱的本身不是过错,但是你颠倒妄执产生的“爱的执著”,这个颠倒妄执是通过修行要断除的,它是轮回的因。

六、为什么对家人计较?

刚才也只是理论上跟大家谈谈,可能在座的很多修行人、道友们还会有很多问题,你们有可能会经常察觉到这样一种现象(大家看看自己周围会不会也有过),和大家描述一下:有些人总觉得就是自己的家人不好度,外人好像都比家人好度,是不是很多道友都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呢?还有些人平时对待外人基本上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的还是比较有素质、比较包容、大度,不跟人家计较,但是一遇到自己的家人就全变了,很多时候自己的烦恼、嗔心、纠结、还有厌烦心,都是源于家人产生的。你在跟家人接触的时候,就会总出现这些情绪:经常生气、不开心、会计较,觉得我的家人怎么会是这样的,他怎么就不能随顺我呢?我想学佛他不让我学,我想做好事他不让我做,我怎么偏偏挨着这么一帮子家人呢?你反而很容易对那些跟自己不是很熟悉的、不相干的外人、不认识的人乃至旁生比较容易生起悲心,而且你还有包容心,也不太计较一些事情,甚至你还能够对他们起到一点饶益作用。估计有一些在家居士会有比较明显的这种现象。还有很多修行人是自从学佛之后,总觉得不应该再惦念家人,牵挂自己的家人,因为他觉得这个是跟修行相违的,是要断除的,所以自己变成了一个绝情、绝欲、绝爱之人。

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些情况?这些现象出现的时候到底对不对?为什么总是会源于家人生烦恼,但对外人容易生悲心?很多人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看不清的缘故,总觉得是不是我的家人善根很弱呢?家人真的成为我的道障,我修道上的障碍,但是我应该还是有慈悲心,并不是对家人过于苛责没有慈悲心。我在观大悲心的时候也会泪流满面;对一些可怜的众生(包括旁生)我也会付出行动去救度他们;当国家出现一些天灾人祸的时候,我也可以付出一份力,不论从资具、行动、劳动力上面我都可以去付出,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人。但是为什么一碰到自己家人就变得一塌糊涂,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从佛教的角度跟大家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我们一般情况下能做到对普通人没有条件地去关爱,而且不怎么求回报,但是对于身边亲近的人却做不到这一点,为什么呢?因为跟你身边最亲近的这些人,实际上就是你的执著点,你心里面对他们的执著就在这里。说到这儿,有些人会想:法师你这样讲的话,那我远离家人这不就是应该的吗?因为我的执著点都在他们身上,越执著就越会计较。

其实在我们心里是把家人耽执为我所,他们是属于我所有,那么就特别希望他们能按照自己的意乐去做,或者心里对家人就会有更高的一些期许和要求,比如说自己学佛之后,就希望家人能跟自己学;或者至少对方能理解我、能欣赏我、能接受我学佛的这个事情。学佛多好啊,从一个方面来看,95%的佛教徒理由就是学佛是好事,学佛是走解脱道,能够得到暂时的安乐和究竟的解脱这是多好的,我劝他学有什么不对呢?但我们发现怎么跟他讲他都不愿意去学。这时就会想,是不是我的家人没善根?但平时看他也挺善良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就是一个误区。刚才我也讲了,你为什么会对家人计较一些,而且为家人会经常生气、烦恼、纠结、生厌烦心,而对外人却不太容易产生这些情绪,主要是对家人执著的缘故。

有人说既然对家人执著我不是应该远离吗?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你对家人的这种显现,实际上才是你内心当中最真实的一面。是什么意思呢?刚才这句话听懂了吗?你对和自己不相干的人或不太认识的人能够产生悲心、包容心、不去计较,这里面其实是有水分的,这不是你真正的心的一个状态。如果你的烦恼真断了,你对谁都会是这样。但为什么对不相干的人你会没反应,甚至你对他付出,即使他不领情我们也显得蛮大度,认为凡夫就是这个样子,一笑而过,心里面也没去特别计较,但对自己的家人却做不到,很执著,而且很计较?

换句话说,你在家人面前才是最真实的,是你内心中最真实的一面。这才是我们要修行的地方,是要去面对的地方,而不要以为我只要远离了家人我的修行就好了。你远离的是让你产生情绪的对境,而你自己的烦恼和情绪并没有因为远离而断掉。实际上你是躲了、跑了、逃了,甚至有一些直接用离婚的方式离开了,没有这种对境出现了,还觉得自己修行挺好的,其实这是不合理的。

我们学佛一定要有智慧,要学会去反观自心,要懂得自心真正的状态,这个很重要。

七、爱还是不爱?

有些人说学佛确实是一件好事呀,难道我这种期许是不对的吗?这个期望是没有错的,你希望家人跟着你一起学佛,跟你一起走解脱,其实这是对家人最好的一种愿望。就是说我们任何一个人,尤其是对最亲近的人,都是真心对他们好,这一点是绝对承认的。主要是这个心态,期许家人按自己的要求去做的这个心态是有误区的。一旦对方不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你为什么会感觉到失落和痛苦呢?你会觉得特别纠结。从有些父母对孩子的角度来讲,无论如何想强制性地让自己的孩子学佛,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不学他就惦念不舍。按照佛教的思想来讲,这是把对方执为是我所的一种,属于我所执的一种心态。

有了这种心态,你认为我对他是好的,我是在为对方着想,你的这个想法是好的没有错,所以你才会希望让对方去随顺。但你希望让对方去随顺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这是一种爱而执的心态。尤其是当心比较强烈,想尽一切办法很执拗的时候,这就是一种爱而执的心态。如果你束缚在这样的心态中就意味着你要准备去受伤害,而且要感受痛苦。而且这种对境一般都是在自己最亲近的人面前,越容易产生的这样一种心态,所以就越容易闹别扭,通常体现在父母和子女之间,爱人与爱人之间,其实都是真心实意地想为对方好,但是你的带着一种欲求的好是一种执著点,所以反而起到了伤害的作用。

换句话说,我们对对方有很多的期许,而且特别希望对方能够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但是你发现,如果这个人换成一个不相干的人,你就很随缘了。你也希望对方好,但跟他们交流的时候,如果对方不接受,你也只能说现在因缘不够就随缘了,你不会难受,为什么对家人会难受呢?很多修行人觉得这是自己痛苦的根源,然后以佛教当中所讲到的要断除对亲友的执著为理由就干脆彻底不爱了,结果是直接彻底放弃。彻底对对方表现出很冷漠的样子,觉得我不应该再牵挂他,我不应该再惦记他,我不应该再始终想他跟着我怎样怎样是最好的,这也是一个执著点,干脆就彻底放弃,放弃以后对对方显得非常冷漠。这样又导致你的家人根本受不了,因为他同样也把你执为他的我所,你对他冷淡是因为学佛导致的,他肯定受不了,就觉得学佛人学到最后六亲不认,无情无义,非常自私,只要自己学佛其它什么都不管,非常的自私,所以在言行上就出现一些因嗔恨(他很生气)而导致的那些过激行为,强制性地不让你学佛,甚至撕毁法本,辱骂三宝等等。而我们又因为出现这些事情心里特别懊恼,闹得家里鸡飞狗跳,甚至最后分手的、离婚的都有。这是一部分人的行为。

还有一些在家人属于佛教徒的另一部分。我其实从个人角度来讲,虽然对有一些人不是很满意,但你的家人还是能包容你继续学下去。这些人自从学佛后对家人一直是那种糊弄的心态,没有去顾及也没有用心去呵护家人的心,而家人一直在容忍这类修行人。就是说你们的丈夫或者妻子,我觉得才是个好修行人,他们其实一直在包容你,到底是谁在修谁哦?这个应该要分清,其实是他们一直在包容我们佛教徒,而我们始终惦念的是自己的修行!如果从大乘慈悲或利众的角度来看,到底谁的心广大呢?他还是不学佛的人哦!哪一个的心更广大呢?我们还是需要反省一下。而且在这些问题上有一些在家居士想得更过分,觉得自己的家人是不是魔所化现的,专门来阻挠自己修行。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想到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心态不对而导致这样的结果,这种人是属于极小的一部分。大部分人都觉得家人不好。

今天把这个话题讲出来,虽然不是很好听,其实在座的道友并不都是这样一种情况,但它确实是一种现象。现在学佛的人越来越多,如果这种现象一直存在,尤其是初学者如果没有比较清静的环境,周围又没有比较明白的道友给他做指点,自己在平时把握分寸上面就会很麻烦。有一些人他就会显得很冷漠,会对家人不管不顾,就是忙着自己的修行,甚至连家里面该做的一些职责也不能处理好,尤其是和家人的沟通方面会觉得无话可谈了,因为学佛之后就没话了。

八、家人是最好的修行对境

这些问题我希望大家重新去审视一下,我们的这种想法是不是真的对。修行人对待自己的家人和亲友一方面是要断除爱执,另一方面不能够无爱。断爱执并不代表把爱也断掉了,断除爱执是断轮回的因,但是对家人的这种爱是解脱的最好途径。否则你把这个断掉,就断了大悲的基础,所以不要刻意去遮止对亲人的这份关爱。还有对刚才讲到的君臣(领导)、单位的同事、你的朋友、兄弟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等等这些关系,我们每个人想逃也是逃不掉的。

因此修行人要掌握的是,通过修行的力量,真正能够懂得爱的原理和方法,在佛法中的专用名词这就是“转为道用”的意思。通过家人这个层面去串习爱而不执的心态,其实家人是自己修行最好的对境,甚至有些家人特别能包容佛教徒还不是很成熟的想法及比较幼稚的行为。

1、家人是善知识

你的家人是你最好的善知识,当他从某个角度开始指点你的行为,你怎么学佛就只顾自己呢?你不要把他当空气一样而不去考虑家人的这句话,这有可能就是上师在点醒你哦。学佛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们自己要搞清楚。如果用佛教的专用名词来讲,对众生爱而不执就叫“慈悲”;对众生爱而执著就叫“贪执”,那我们应该断除的就是贪执这一分。如果你对三宝爱而不执,这其实就是一种信心的状态,我们会在最后一个话题“修行与情感之师徒篇”中跟大家再谈。

我今天讲的这个问题希望能从佛法的道理上跟道友们做一个沟通,如果你在道理上懂得了,那么自己就好把握外在的一些行为,你内心的一些想法就会有一个合适的分寸。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家人不是缺少爱,面对家人如果产生矛盾或是生烦恼时我们大部分都是抱怨家人,这说明你对家人是有爱的,爱不是需要断的,只不过爱的方式和理念有问题。我们缺少的是对家人的一种包容、宽恕和放松,只是特别渴求自己的家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走,包括对子女也是希望按照父母给他设计的蓝图和未来去走自己的人生之路,很少人想的是按照子女自己的意愿去选择。

这个是关于跟子女教育的话题有关系,我们6月份再跟大家谈,这个非常非常的重要。佛教徒是绝对有义务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的,因为你已经把他生下来了,这绝对有义务。并不是说只给他吃、给他穿、给他喝就可以,这就算尽到义务了,这是远远不够的,这个甚至不算是义务。真正的父母对子女最大的义务是在教育为核心的问题上,6月份我再跟大家交流。我们作为佛教徒更应义不容辞,自己学佛后把孩子教育好这是你的本分和修行。

2、维系好家庭是本分也是修行

今天讲的伴侣话题是说,作为修行人,我们学佛之后更应该维系好自己的家庭,而不是总惦记着怎么去离婚,这是我们的本分和修行。其实一个家庭的维系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你在里面会发现自己很多的执著点,会发现自己很多自私的地方,也会发现你的家人其实是你真正的试金石,你到底是金子还是石头,在家庭这个环境中是绝对可以检验出来的。一个不懂得和自己的家人沟通、无法维系家庭和谐气氛的修行人不是好修行人(这个跟所谓的爱情没有什么关系),可以很肯定地这么讲,因为你连做人都没有做好。

对家人表现出来的包容、宽恕、关爱、平等这才是佛法的基本,这才是我们内心真正的东西。你对外人表面出来的样子其实多少都带有水分的,因为外人跟你无关痛痒,你的执著点不在这儿,只是换汤不换药。因你的执著点不在这里,体现不出你的修为,所以你在那个角度显现出自己特别大度的话,那不叫真的有修量,只有说对自己最能影响情绪的对境上,尤其是在亲人身上,你对他们能体现出发自内心的一份关爱、包容、宽恕和平等对待,这个才说明你修行真的有起色了,所以不要轻视家庭。

3、有爱,有包容

对自己周围能够把家庭关系维系特别好的佛教徒,有一些修行人认为是这个人在耽执家庭,有什么可赞叹的。恰恰不是这样。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可以把家庭关系维护得这么好、这么和谐、这么圆融。这需要很大的包容和付出你才能够维持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氛围,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你怎么能说对方没有修行呢?我如果用佛法的道理去对应的话,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包容”难道不是一种心量的扩大,“付出”难道不是佛法的一种修行?你把他当众生去对待,你对他付出,这本来就是我们菩提心的承诺,这些其实都是修行的本身。如果我们不学佛是不懂得这些理念的,只是单从人规的角度觉得自己应该这样去对待。

一旦你学佛了,想走的这条修行路,所有的点点滴滴都是你修行的道场。哪一件事情跟修行没关系呢?维护家庭难道跟修行没关系吗?你对自己的家人是最直接的,因为对方对你也很直接,你的一言一行直接牵动对方的心。别人他可以不在乎,但是对你他会很计较。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如果你能够运用佛法的慈悲理念:有包容、有付出、有宽恕、有一份真正的把对方像如意宝对待的这份关爱(因为他是众生之故),这其实体现出来就是一种修行的力量。我们要学会把修行转为道用,也要把生活转为道用。作为在家人,家庭是自己生活当中或者是生命当中最大的一部分,你们是逃不开的。

4、不想结婚错了吗?

现在这个社会,有一些佛教徒实在是不想结婚,佛法里面也没有要求在家人必须结婚这样的说法,但是如果这部分人只是处在一个很粗浅的,比如说嫌麻烦或者说家庭是很麻烦的,在这样一种非常消极负面的思想前提下不结婚,其实这是自己一种放逸和懒惰的心态,刻意拒绝结婚的话,我个人认为其实是不可取的。当然对于在家居士结婚与否,总体还是随缘的事情。你真的遇到了,不要刻意去躲,不要借用这种思想:哎呦算了吧,还有很多的理由来充斥自己的这个“算了吧”的理由,让自己心安理得,其实我觉得也没有必要。

现在末法时期学佛的人越来越多,在家居士都是这么一个想法,确实现在佛教团体当中不想结婚的和离婚率跟其他一些团体比较,比例是很高的。基督教这一点就正好相反,所以为什么世间人对基督教的称赞反而多,而对于佛教的一些现象会有抵触的态度呢?我们应该从客观的角度看一下,基督教徒是怎样对待家庭的、他是怎样去对待社会的、他对社会和家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再看看佛教徒的做法,你不服气不行哦!

5、我学佛学对了吗?

实际上我们心里很清楚,自己所拥有的是最好的,我们的这条道是唯一的解脱道。我们可能会说,法师你这样讲的话我们就没有时间闻思了,这其实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理念的问题。你学佛之后的观念让家人无法接受,这是真佛法吗?佛法真是这样的一个理念吗?你自己学对了还是学错了?自己有没有搞清楚?这个一定要弄清楚。其实佛法被别人诋毁或被毁灭都不是从外在来的,都是佛教徒自身的因缘才会导致这样的一个结果。我们自己对佛法的理解是不是正确?自己的身份、自己的环境,你有没有把握好合适的分寸?你要从这些方面去看,你才能说你是真的学佛还是处在什么样的状态,这个是很重要的。

就像我刚才说的维系一个家庭的问题,它跟情爱没有什么关系,尤其和爱得死去活来的爱情一点关系都没有,成过家的人心里都很清楚。你对一个家庭的维系其实大部分是一种包容、宽容、付出,那里面真的能修安忍。所以你维持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氛围是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这个人的心里面有很强大的正能量,自私一点的人做不到。

我们作为大乘佛教徒不是想断除自私吗?不是想把慈悲平等的心修出来吗?不是希望自己心相续当中有一种非常堪能包容的一种心态吗?这些不都是我们想修出来的吗?我再强调一句,如果能把家庭维系得比较好,在这样一个爱的氛围当中养出来的孩子,他才有可能是健康的、阳光的、快乐的,才有可能自然的去关爱别人,这不是我们对孩子的期许吗?你只会用佛教的词说你要慈悲、你要善良、你要行持十善业、你要有出离心、这个轮回没有什么可贪执的,你用这些话讲出来能起到这个作用吗?不能!而你本身的行为却能够给家庭起到这样的影响。那我们自己的行为又是怎样子的呢?这个要去反思一下。

换句话来讲,不懂得关爱自己家人的人,其实又怎么可能真正地去关爱别人?我们在发菩提心的时候,经常把这个发菩提心、利世度众挂在口头上,如果说连自己家里的亲人都不知如何去关爱的一个修行人,那么这个菩提心对他来讲也只是一个空口言谈而已,起不到真实的作用。你也只是一个总相上的发心,从未来的角度讲,当然这个菩提的种子会成熟,但实际上你跟这个菩提心差距非常遥远。所以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哪里都是修行,所以修行人千万不要修得太冷漠,冷漠的人属于连人都没有做好,又何谈修行?又何谈成就?其实冷漠的人他不知道该如何对自己好一点,他也不会爱自己,就不要提爱家人,更不要提去爱众生了,这是不太现实的。

你们自己的定位现在是在家人,那么就要像一个在家人的样子。如果你说,法师你说这么多我就是没兴趣,那你就出家算了。你出家好好地当一个出家人,同样会发现这些东西还是要捡起来。出家后通过学佛才慢慢地理解什么叫孝,什么叫长幼有序、什么叫把握道友的缘分,你发现还是要去捡世间当中与自己兄弟姐妹的情分,你才能够跟道友把握好关系,因为理都是通的,不是说身份在哪里我就会怎么样。当然在家人的付出和出家人比,出家人显得轻松自在得多。因为出家人的压力不在这儿,但出家人压力大的地方在家人也体会不到,我们各自有各自的重点。你要不就想清楚直接做一个出家人,舍俗出家;要不既然定位是在家人,就不要把自己弄得僧不像僧、俗不像俗,出家不像出家,在家不像在家,这个是绝对不合理的,你就应该像一个在家人的样子。

今天讲到伴侣篇,我只是讲了很粗浅的一点,其他的也不是特别了解。虽然查了一些资料,但是后面的内容,发现自己能讲的,还是习惯性地站在佛法的理念上面可以分析一点,从其他的角度我确实算是一个外行,其实没有特别的资格去谈这个话题。而你们自己的,在座每一位道友肯定会有很多的一些感触。我从一个出家人的身份来说,佛法对于这方面是一个怎样的思想,我们要断的是一个怎样的特色,从佛法的道理上和大家稍微地做一个分析。

九、究竟什么是修行

我最后也是想借用今天这个话题,跟在场道友为主的学佛者交流一下思想:我们每个人走修行的路都不容易,但是最好能把道理想清楚。佛法能给我们带来很强大的幸福感,不是带来痛苦的,不是给我们增加压力,不是说学佛之后自己就好像变得什么都不可以做(这个话题跟修行与情感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跟戒有关)。很多在家居士自从学佛,自从懂了一点因果的概念之后,什么都不敢做,什么都是有因果的,什么都是不可以碰的,什么都是有过失的,其实这方面我们都需要重新去审视。这个就属于刚接触佛法一种很直观的想法,包括跟我们平时的心态有一点关系。

1、学佛要懂得放松

从某个角度来讲,汉族人相对来说他的心不太容易放松,因为这个环境导致的。这种大气候的环境导致的人心比较紧张,有时候不安全要更加强烈一点。所以经常会像刺猬一样时时刻刻警惕着,生怕自己失去了什么,生怕自己没有得到什么,生怕自己不能掌控自己,所以人就一直处在比较紧的状态。其实这些在佛法的修行中要从基础开始去调起。

佛法的修行基础就是要懂得放松的状态(放松不是放逸),你们要有一个基本的鉴别才可以。很多人就是不懂这一点,所以他越学佛越紧张,本来心就不放松很紧了,然后越学佛把自己压得越紧,他的心很难处在一种特别放松、很开放、充满一种慈悲、爱、包容、接纳的那种心态下去面对别人,经常对别人会比较苛求。

2、道德假卫士

有时候学佛的人不自觉地会站在自己那种道德的一方,认为自己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又吃素,又行持十善,又不干坏事,而且还发了菩提心,总觉得自己是道德的一种代表,看到周围好多人的行为都是不如法的,就不愿意去跟他们接触。其实本身这个想法就已经有问题了。

我们真的就可以把自己完全放在我就是好的这一方吗?从粗大的角度来看的话,是个不错的人。但是从细微的角度来看,其实这种理念跟佛教的慈悲心或者菩提心的理念是两回事。菩提心的生起,按照前行的角度来讲,菩提心是通过修四无量心而起现的。修习四无量心起现的这种菩提心,它前面会有舍心、慈心、悲心、喜心的修法。所以一个人的相续当中如果有这几种心态作为一个基础或铺垫的话,他绝对不可能把自己看得我是很好的,然后对方都是很差的,他们都是口造恶业的,他们每天过的都是无意义的生活。然后带着这样一种由上往下的悲悯别人的心态(用悲悯这个词我觉得稍微过了点),可怜别人的心态,很高傲地去怜悯别人。其实谁愿意处在这样一个低的状态呢?如果是这样的心思,那前面的舍心根本都没有修出来。

舍心的状态出来之后产生的是平等:觉得是我在修行,我在求解脱,我在断恶行善,但是他从来不认为自己在众生之上,或者在不学佛的恶劣众生之上,他的心态是没有这些高低区分的。这一点讲起来有点深了,涉及佛法当中修法的问题,但是确实跟我们心的调整有很紧密的关系。

3、懂得反思,处处是修行

我们在修行过程中,经常是笼统地愿一切众生快乐,我希望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安乐。但是我们把这种祈愿、这种笼统的想法落实在你周围,尤其是你比较亲近的周围的这些人中,你发现你一个也落实不下去,哪儿出问题了呢?心的问题!你应该有这样的一种力量,让每一个跟自己接触的人都感觉到我们的善意和包容,而不是一见面之后家人都已经起逆反心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的家人自从学佛之后,只要我跟他有交流机会,他就开始佛佛佛;只要跟他一张口说话,他就开始法法法。就是这样没法交流。”让对方特别抗拒。其实你应该让别人感觉到我们的善意,让对方感觉到来自我们的温暖、宽容、包容,感觉到这个了么?这个其实是修行。不一定嘴巴上要说佛法才叫修行。你心里面的这一份接纳,不管你的家人目前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你都能接纳,这本身就是把心打开或者让心越来越广博、越来越堪能的一种修行过程。

所以,生活是道场、生活就是修行是很实在的话,走到哪里这都是一个不变的真理。关键是看我们,我们不是刚开始就做得特别好,但是你能不能意识到这个问题,能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方向应该从哪里走,能不能换个角度去面对你的家人,重新去审视他,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因为他执著你的缘故,所以他一直在包容你以这种不成熟的方式在学佛,甚至于他觉得你很自私,就知道自己学佛,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佛教当中,他相当地失落,但是他一直在容忍你。到底是谁在修,说不清楚。其实在这一点上,我虽然还是有些啰嗦了,但这些问题也是尽可能地给大家分析一下,希望道友们也能够自己再去反思一点。

十、对在家修行人的一些劝诫

最后我占用几分钟的时间再说一点,我还是希望作为在家人,你们要有在家的生活方式。

1、 庄严自己

一方面自己不要一学佛之后每天都是素面朝天的,在家人哪怕是对待自己的家人,也应该把自己打扮得庄严一点。《善生经》当中也提到所谓夫妻之道,丈夫应该对妻子的衣着打扮要去照顾到,这是他的一个本分。那我们自己在衣着打扮上面也要讲究一点,把自己收拾得漂亮庄严一些,庄严像本身也是佛的三十二种像之一,虽然自己天生长得很普通,但打扮得庄严在世间当中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只要不妖艳就好了。你们又不是出家人不可以化妆,这个不是说一定要遮止的,这方面正常就好。自己打扮得自己看着也舒服,这个没有什么错的,这不是什么坏事情。

2、为家人在饮食上花点心思

第二点,在饮食习惯上多琢磨一些。虽然有时候我也知道你们是随顺家人的,自己虽然吃素但是也会做一些肉菜之类的,这个确实学佛的人在心里不是特别舒服。那我们在饮食习惯上一方面随顺家人,一方面多琢磨一些比较有营养的素食,比较有营养的各式各样的粥类和汤类偶尔也给家人分享一下,让家人能感受到你的那份用心很重要。只要你用心去做了,希望他能够品尝到的是“用心”的这个心态。你的心用到了,其实家人是特别好接纳你的。关键是我们的那颗心是不是一颗真心,你真的从发自内心的角度为他好的那颗真心,方式方法上面得当,家人是很好接纳你的。

3、逢年过节表关爱

第三点,过年过节的时候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平时的舒适作为在家人也应该有讲究。家具的颜色、家饰的色调这些不是说一旦学佛以后这些什么都没有了。然后在逢年过节、特殊的一些节日中,合适的机会给自己的亲人,给自己的伴侣送一份小的礼物表示你对他的关爱。世间人觉得这是一种爱执,我们带着一份关爱的心态来温暖他,这个是可以的。我们其实不愿在这上面去想,懒得想,甚至就除了吃饭睡觉、吃喝拉撒睡正常的生活所需之后懒得去想。

其实佛教徒按理说在精神层面上绝对是一个统领者,在精神的质量上是很高的。为什么自己真实的精神质量,难道说只有抱着法本去啃才能说我的精神质量在提高吗?平时对于世间的看法,跟世间人有不同角度。你没有世间人的那种功利,没有世间人的贪执,没有世间人只是带着很功利的金钱和权利的眼光去诠释这个世间,那你的精神层面确实是已经超过别人的。那为什么不把它表现在外面呢?表现出来让周围的人分享,给周围给你自己的亲人创造一个爱与和谐的氛围,这个本来是我们在家修行人的责任。

4、把修行落到实处

东一点西一点讲这么多的意思,我们也是由衷地希望道友们能够把自己周遭的对境,你的工作也好、生活也好、家庭也好、朋友也好都去认真的对待,重新去审视,你会发现在跟他们交往或者你在生活的过程当中,你的修行同样没有落下。而且你在佛法当中,以前属于在法本里面的一些知识,法本里面的一些文字,会一点一滴地落实在你的心相续当中。从心里学会去运用,这个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既然你已经定位是在家的修行人,那没有什么可选择的,你只有用这样的方式去修行。

否则的话,不光是你自己的修行谈不上有多好,另外一点可能还会给佛法、给佛教带来很多很多的负面影响。这个也是我们自己不愿看到的,而且你也会发现你的家人会越来越不理解你,越来越讨厌你学佛。这个主要的问题都是在自己的身上,不是在法的问题上,也不是在家人的问题上。我说的是大部分的一种情况,那举一些极特殊的例子的话,就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基本上这样一个规律,我们自己要掌握。

今天这堂佛法融入生活的交流就先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