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融入生活”系列开示(三)

修行与情感(答疑) 


答:客观来讲,修力越好,行持善法的功德就越大,回向的力量也越大。但是,即便修行不好,有很多烦恼及不如法的地方,只要回向功德,法本身有加持力,还有诸佛菩萨的愿力,所以对你所回向的对境,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

自己意识到问题后,尽量去调整自己的相续。你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难道就不回向了吗?该回向的还是要回向,只不过现在只能达到这个程度。修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自己清楚是好事,起码有反观的力量,即便这样总比不回向的好,还是要给家人和所有众生普皆回向。

答:出离心就是从世俗的角度讲的,没有世俗和胜义之分。怎么生起呢?学过四共前行以后,就知道如何具体在这方面去缘取,上师借用宗喀巴大师窍诀性的讲法,前两个引导侧重断除今生的贪执,后两个引导侧重断除后世的贪执,出离心自然就有了,好好地学修! 

答:这个问题挺好,跟今天的主题正好相合。希望道友们多看一些佛教类似的公案,去体会一下,我们学佛者真的不是对什么都漠然、没有感觉,这种理解有时候应该反思一下,这样的心态到底合不合理?

一个弟子问上师:法王如意宝圆寂了,我们应不应该伤心呢?其实我们对佛教的理解,确实发现大家都认为佛教是特别禁欲的。为什么要强行压制自己的真性情呢?学佛不是这样修出来的。情感压制时间长了,会出现自闭症。要把你的情感归属到一个正常的状态,把心敞开,无所顾忌地去爱,对所有人付出你的真情,这才是大乘修法的核心。

同样的道理,其实没什么不理解。如果周围的道友生病,甚至一些年纪轻轻的就得绝症往生,如果我跟她熟悉,我会很伤心。因为她是我的道友,我们曾经在一起学习、闻思,清晨很早的时间在一块背书,实在都快冻透了,缩着脖子在那里背书,这样的记忆难道能在我们的相续中像扔垃圾一样舍弃了吗?道友在我面前示现无常的时候,难道我心里真的一点感觉都没有吗?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排斥这种很直观的感受?从佛教的哪个角度来讲一定要排斥呢?不用那么去控制自己的心念,这是不需要去克制的。

正因为对自己的道友有这样的友情在,所以她的无常才能真正让你体会到轮回的无常。否则,对一个毫不相关的人始终是没有感觉的,他示现无常对我触动不会大的。只有跟我近距离的人,或者我跟她有道友情份的人,当她示现无常的时候,我才会万分感慨,难道不允许我们伤心吗?我今生的道伴,可能往昔生生世世有道伴关系的道友走了,心里不难过吗?

上师作为善知识的身份,远离了弟子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依怙,难道不伤心吗?上师像父亲一样,什么都手把手地教,怎么做人,怎么威仪,甚至看待弟子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当看到一个道友穿僧衣裙子不是特别整齐,上师就忍不住过去帮他把裙子理整齐,心里才舒服,那种感觉难道不像慈父一般吗?点点滴滴看在眼里,都要去教,哪怕自己百忙之中这么劳累,当他眼睛看到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地去纠正。这样的一种恩情,当在名言显现上上师示现远离我们的时候,我们不难过吗?我们不要克制这种感情,这是学佛不可或缺、应该有的正常情感。

有些道友可能说,我们在上师的法本里面看到,好像他老人家曾经说,父亲去世的时候一滴眼泪都没有掉。我们还看到其他一些活佛的传记,如奶奶去世、母亲去世,他特别地伤心。难道两个上师的修力不一样吗?

高僧大德这些不同的显现,有一定的密意。他对亲友的逝世显现出无动于衷,体现出来的是万法无常、本性如此,是为了断除后学弟子对亲友的执持不舍,而有这样的示现,或者当时讲的场合有这种必要性。而有些高僧大德显现出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当母亲示现圆寂的时候,显得心里有牵绊,留恋不舍,实际上是告诫后学弟子应该要感念父母的恩德。所以,大德们的种种示现都有他度众的必要,我们要懂得如何去理解。

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外相上去理解执著,比如我关怀道友就是执著了,我对上师的牵挂就是执著了,我对父母的照顾、惦记,挂念他们的生活起居是否合适、心灵是否有安慰,这就叫执著了。不是这么简单!对执著的法相,还要再去学习。大家要多思考,多想一想。

答:问得很好,今天道友们的问题都很典型。这其实不矛盾。一方面我们观舍心,众生平等,亲怨平等;一方面却发现自己对有些人喜欢,对有些人就有点讨厌。这在修法上看起来有一种差别。

舍无量心是前行里面的修法,华智仁波切的《前行引导文》原文后面提到了“愚舍”,当你觉得对亲不亲、对怨不怨,就是处于“愚舍”的状态。而舍无量心真正修到量的验相是什么?是仙人布施的例子,他做无遮大布施的时候,不管什么身份的对境都会施予,这才是“舍无量心”的真正验相。

如果舍无量心只修到与亲不亲、与怨不怨的状态,这不是真实要修出来的舍心,还处在“愚舍”的阶段,没有修到量。为什么有这样的过程?就是对亲怨要有很客观的认知。大乘的修法都是建立在“慈悲”的基础上。我们对所有众生通过亲怨平等的观修方法,好像有一种感觉是亲也不亲、怨也不怨,之后紧接着要修平等,主要侧重在平等上面,要对所有众生生起慈悲心、想救度的心,才是和“仙人布施”的比喻相对应的意义。

所以四无量心是互相含摄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讲法的时候,在修行次第上是分开的,但真正修到量的状态,其实是互相含摄的体验。

我们在世间当中确实觉得有差别,如这个人喜欢就想亲近,那个人不喜欢就不想亲近,这在我们修行过程中是很正常的。《前行》里面的很多教言,是直接按照修法出现验相的标准来讲的,毕竟法的标准就在那儿。前面四共前行讲到出离心,以出离心究竟的标准验相来安立,不能降低标准,否则讲法就不合理了。不能随顺人心而把出离心的标准降低,只能是在修行的过程当中逐渐达到这样的相。

《前行》这些道理讲出来以后,我们不一定学过了马上就能够达到,所以在名言的现相中依旧会有一些贪亲嗔怨,或者表现的不会像以前那么激烈。仍旧会觉得有些属于比较亲近的,有些觉得好像秉性、习气、性格等都不是很相合的,不是自己很喜欢的,就比较远离。这是人的很正常的过程。没有真实的修力,哪能做到像仙人布施一样呢?对亲人也亲,对怨敌也像亲人一样,那是我们最后的标准,现在做起来有点困难。

通过这个法的修行,或者闻思法理之后,最起码不像以前那么极端地爱憎分明,这种执著会慢慢消淡下来,但还会有喜欢和不喜欢的差别。包括我们在道友的团体当中也会有善道友和恶道友,大部分人肯定会亲近善道友,远离恶道友。不仅是理论上我应该如何,情感上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对不如法的道友心里自然不喜欢,会排斥,而好的道友方方面面都显得非常优秀,素质很高,我自然会喜欢,道理上也懂得这是应该亲近的对境。

这一点不需要在暂时的道位上就直接遮止,这是一个人正常的理念,只不过我们通过这些修法,在没有达到真正的标准验相之前,能够遮止过度的贪嗔执著,情绪非常激烈的这部分执著会显得比较温和。

你们也不用强行遮止:在生活中看到自己喜欢的也不能太喜欢,看到不喜欢的也不能太远离,那样天天搞得自己很郁闷,学佛不用学得这么辛苦。喜欢的就多亲近,只要不亲近地过头,这不就是亲怨平等在起作用吗?不喜欢的可以敬而远之,这不叫舍弃众生,既然性格合不来,相互觉得不舒服,也不必勉强,但内心里不要舍弃。

因为有亲怨平等的道理摄持,人会显得很温和,很自然。你在世间会有很亲近的朋友,也有一些只是打个交道而已,这样的对境可以有,没有问题。

答:“一分恭敬一分利益”是决定的。如果一个人真的有恭敬心,就容易在外相的行为上表现出恭敬,就像世间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好感,就不由自主想去亲近对方。同样的,如果你相续中真的有恭敬心,那么行为上面就容易体现出一种恭敬的相。

《净障修法文》中描述的一些外相上的行为,比如在经堂睡觉,肯定就显得不恭敬。在经堂这种庄严的地方睡觉,你的心里把三宝放在哪里呢?因为内心不恭敬,才这样肆无忌惮,想睡就睡。如果不是这种心态,而是自己四大不调或者劳累不支,在经堂里实在忍不住睡过去了,这是两回事。后者属于没有发心的意乐,但外在行为上有缺失,属于轻罪的一种沾染;前者是肆无忌惮、无所谓的心态,肯定谈不上恭敬心,所以是比较大的罪业。

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吐口水、擤鼻涕等行为,即使世间一些正规的场合,这些行为都要躲到卫生间去做,为什么?因为在大众场合不威仪。世间如此,何况在三宝所依之处呢?我们是不是更要注意呢?

所以说,内在的恭敬心自然会引发外在行为上的恭敬,除非是无意的情况下,属于无意而犯,是细微的罪,不要特别紧张

说不能躺着看经书,因为行为不恭敬,有时候做不到干脆就不看书了,这要把握合适的分寸。以前也有道友问过类似的问题,我们要看情况。比如,看上师的光碟要如理如法,不能又吃又喝又做小动作,然后说自己得传承了。我们都学习了闻法方式,里面着重讲了闻法的规矩,这些行为肯定不如法。

但另一种情况是:有些道友已经接了传承,之后这节课想多听几次,又没有那么多时间,就只能挤在上下班或者做家务的时候用耳机听,这样多串习法义。这种行为就不能说是不恭敬,因为对法有意乐才会这样做。作为在家人能保证听一遍传承就相当不容易了,如果想重复听,却没有时间坐在那儿听,难道上班、干家务的时候就不能听了吗?这个道理你们自己要去把握。

恭敬心和行为如何圆融的问题,关键看你的发心。

比如有人说:“心里有佛,何须拜佛?”以此来遮止拜佛。但是简单地说,心里有佛为什么就不能拜佛呢?由心而发,心到眼到,心到手到,心到身到,难道心里有佛就不能拜佛吗?“何须拜佛”这个话是从佛教里面出来的,没有错误,但是不能用这句话去遮止心里有佛就拜佛的人是一种执著的行为。为什么?因为心和身是同步的,因为心里有佛,所以才想去拜佛。因此,不能用这句话来遮止拜佛人的行为。

你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我也不遮止你。这句话是没错,但是不能因为这个道理可以立得住,就去否认心里有佛而去拜佛是一种执著,这是不成立的。所以心和行为把握的圆融分寸,也不是绝对的,一正一反两个方面自己要把握好。

答:对于初学者来说,“执”的方面讲得并不多,在中观的一些论典当中讲的比较多。“执”是一种什么体相呢?根源上是因为有“我”,所以“执”源于认定“我”属于自身,就会对于“我”以及“我所有”产生执著,执著的相主要体现在“执持不舍”。 

明年我们有机会交流一些夫妻、异性情感的问题,到时候我们会分析。很多家庭的组建,当初两个人都是情投意合,但后面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争斗,很多都是为小事。就像以前上师举过的一个例子,甚至为了中午到底是吃干饭还是吃稀饭,夫妻两人就打起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对对方有情执,把对方执为“我所”,希望对方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做,随顺自己的心。

比如“我的房子”,也属于我所执的一个范围,我的房子当然按照我的设想装修,按我的审美观布置。房子是无情法,当然会按你的思路,你心里就会心满意足。如果别人想争夺你的房子,你就会跟他大打出手,为什么?因为你动了我的东西,这就是执著的相。

我们以后要谈到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佛教里面赞叹父母对子女的爱,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父母跟子女老合不来,因为父母总是把子女执为“我所有”。虽然从来没听过这个词,但口头语是“这是我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心态上是执为我所有的,这就是执著相。所以,就导致父母要给孩子安排上什么学、成什么家、未来应该怎么活等等,孩子很痛苦。

孩子不是无情法,是有情识的,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情感和理想。但是很多父母会把自己没有实现的东西强加给孩子,或者有些父母对孩子过分付出之后希望孩子能回报等等。于是就产生了无法沟通的隔代现象,最后弄得双方都痛苦。

其实我们要的是什么呢?父母一心一意渴望孩子好的心,是我们大乘修法的根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情不要断的意思。但是这个“执”,带来所有的麻烦、争斗和争吵,要通过修法,在道理上明白,在修行上串习以后,是要断的东西。这在后面的讲座中会跟大家细细讲解。

答:从个人的理解上讲,要多去沟通、商量,大家各让一步。我们学佛共修确实占用了一定的时间,但尽量不要因此而中断共修,这是我们解脱的命根。平时在共修之余,多去关心家人,让这方面要有善巧方便。比如和妻子多沟通,让对方感受到你对孩子的关爱等。在沟通的方法上,多动脑筋去想。

关于教育孩子的问题,内容较广,可以作为我们以后交流的主题。暂时推荐大家看一些世间的书籍,比如于丹教授的书,有一系列教育子女的专题,虽然她的思路与跟佛教的不一样,但其中一些沟通的方式方法,不论是不是佛教徒都值得借鉴学习,因为这是她自己跟家人在情感交流上比较成功的实践经验。我们佛教徒借鉴过来,可以把它融为修行的力量,这就要懂得灵活变通。暂时只能粗泛地讲一下,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谈这些问题。 

答:今天的这些问题都特别好,很高兴能够提出来。

学佛之前自己本身在情感上有缺失的这种情况,按理来讲,应该可以依靠学佛之后去圆满的。前面一个小时的主题讲解,所描述的大部分都是反过来的情形:本来在世间还算有情有义,情感上比较充沛、很正常的,学佛之后却变得不正常了。但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学佛之前情感方面不圆满。这不是说道友有什么过失,其实这种现象特别普遍,很多人都是学佛之后懂得佛理,才真正懂得了去感念父母的恩德。

这恰恰说明,其实佛教的教义可以圆满我们的人格素质,圆满我们的人规,使我们正常地运用情感,只有这些基础打好了,通过学佛的力量,把这个转变过来,才能够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才能够真正去体会到空慧。今天的主题讲的比较宽泛,如果讲的实际一点,其实情感跟我们的实修有很紧密的联系。

针对道友的问题,我的建议是不要特别着急,先不要在这上面纠结,敞开自己的心,加大力度去体会四无量心、慈悲心、菩提心的味道,按照传承加持的修行仪轨,一步步去体会、观修、串习,慢慢就能体察到父母的恩德。

对父母的恩德,并不是说因为我是个佛教徒,所以应该孝顺父母,应该怎么怎么做。换个角度,我们也不遮止这种讲法,但如果真正涉及到实修,这实际上是不牢靠的,因为你是装出来的。父母能感觉到,“你学佛了,你们佛教里面有这个观点,所以你现在显得对我好一点,其实你心里根本没我。”虽然家人不学佛,但有时候他们真的是善知识,一针见血就把你的“装”指地明明白白,因为你心里没有真心实意对他们的感恩和关爱,所以他们是不认账的。

“装”只能是暂时的,是不牢靠的。我们只有把这颗心修出来,才是最究竟的,你才能真正让父母感觉到,“我这个孩子确确实实心里面是有我了,知道惦记、体念父母的恩情了。”

儒家也讲“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确实很让人感慨。其实学佛学到后面,我们的相续成熟了,菩提心修得越来越成熟的时候,会感受到这个味道。

我们并不是要把情感断掉,那是学佛的基础,是根本的要素。今天跟大家讲的实际的方法,就是多去串习菩提心。

建议大家要开开心心地学佛,不要学佛之后整天愁眉苦脸的,压力那么大,这不行那不行,怎么那么痛苦呢?学佛法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不光对他人包容,对自己也要有一定程度的包容,先接纳一个不圆满的自己、一个有很多习气毛病的自己。多思维暇满的意义,不管怎么样,今生值遇佛法,开始闻思修行佛法的教义,多么难得!开心学佛很重要!

自己发自内心地开心、快乐,才能使周围的人感到一种舒心悦意,这也算是一种菩提心。所以,要让自己的心态经常保持比较愉悦的状态,你身边的人才能够被你发自内心的开心和快乐所渲染,这很重要。 

答:这种情况很难解决。因为现在人很忙碌,时间只有这么多,一旦要把相当的时间精力花在闻思修行上,跟家人的交流就会减少,这一点是合理的。但不是说对他们感情差就没有问题,就属于正常修行,不是这个意思。

我们下一个讲座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佛教徒过年如何把握分寸呢?应该借那一个月放假,没有很多课程安排,赶紧“还债”,该走的人情好好走,该谈的畅所欲言,好好陪陪父母,陪他们聊聊天。

对父母的报恩,根据经教,让父母学佛就是最大的孝。在《弟子规》中上师讲到了孝的四个层次:“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智。”最后一个就是让父母念佛,这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孝。

但是换句话说,不是所有佛教徒的父母就一定学佛,这是事实。前段时间,生西法师跟大家谈如何把握与不学佛的人交往,讲得非常详细,有些人有学佛的缘分,有些人没有学佛的缘分。有些父母这一世没有学佛的缘分,无论怎么努力他都不会学佛,这是有可能的。学佛是要看缘分,靠因缘的。

那么,该怎么考虑这个标准呢?如果做不到最后的大孝,前面的孝就不应该放弃,能做到哪一步就做到哪一步。世间的报恩做得少,这句话始终是不合理的。我们没有理由说,我给了他最好的,其它的就可以不考虑,不是这个思路。你既然能给他最好的,那么一般的孝道就应该能做到。对于世间的报恩,尤其作为在家人,更是无可推卸,你应该做到,应该做到。

答:这个问题是末法时期比较特殊的一种情况。现在很多西方国家,同性恋合理化,受法律保护,可以结婚。以前出现同性恋,在世俗的道德范围内很难被大众接受,现在大家好像也觉得没什么,反正感情自由,只不过喜欢同性而已。但是按照佛经的说法,还是属于不合理的行为。

在世人的眼光或者佛教当中,一般是异性之间有情感,爱而执中要去掉“执”的部分,爱本身是不应该去的,因为它是我们修行的根源。我们先不考虑对境是否合适,虽然在经教里对同性恋是遮止、破斥的,会有一些罪业所染,但是,既然对异性我们都要调整情执,把爱而执修到爱而不执的大爱,这种大爱其实是一种慈悲菩提心,那么对同性也是一样的道理,同性之间不需要去掉“爱”,但要去掉“执”。

当你去掉“执”的时候,同性之间的爱就像兄弟姐妹之情一样,是很清净的。这种爱,不管是对同性还是异性,对父母还是子女,都是很清净的,而且是大乘修法的根源,用它才能生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

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虽然这种行为在佛教的经教里是不合理的,但有时候它的因缘是很复杂的,有可能这两个人前世是夫妻,但这一世转成同性,习气在那里,所以这种感觉就会比较明显。

如果道友本身有这种情况,也不要特别沮丧,觉得没有希望,或者觉得这是佛教不允许的,跟他人难以启齿,感觉很难受。不管你的对境是同性还是异性,终归要去掉“执”才能修行,所以还是按照正常的执著去断就好,从情执的角度讲,最终还是要调整成正常的兄弟姐妹之情。

道友之间如果有这种情况,大家也不用特别排斥、鄙视等。现在的年轻人比较智慧,心态也比较开放,从刚才那位道友的表述来看,我觉得他把握得就很正常,对道友的这些行为没有觉得很惊讶,或者觉得很可怜。其实不需要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人和人之间的业相当复杂,不论是当事人还是旁观者,都要正确地面对,调整自心就可以了。

答:今天的问题都很好,时间关系,请房间管理员把后面的问题全部收集起来,然后转给我。针对修行与情感方面一些共性的问题,在后面的讲座中会有的放矢地和大家继续探讨交流。

这个问题可以跟修行融为一体,一天毕竟只有24小时,再怎么讲佛法融入生活,还是要花一定的时间看书、修加行、完成一定的修量,这是一定要做的。换句话讲,佛法要融入生活,如果首先不了知佛法,不花时间去看书、思维,又何谈融入呢?

但是,有时候经常忘记照顾家人等情况,是不合理的。当我们心里真正有了修行的意义,或者菩提心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的时候,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因为你的心都系念在众生上面,那时候是真正的佛法融入生活。

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成为修行的方便,才是佛法融入生活的标准,所以根本不会出现忘记照顾家人的现象。照顾家人的过程,是最好修行的道用和方便方法。这两个如果运用的得心应手,你在心里牵挂家人、在照顾家人的时候,也就是修持菩提心的过程,怎么可能忘呢?

如果修行精进,就不可能忘掉照顾家人;在照顾家人的时候,也不会失去修行。每次跟家人互动的过程当中,你的心都在不断敞开,不断体会到慈悲、包容的力量。当然,这个讲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挺难的。但是作为在家的大乘修行人,要努力往这个方向去串习,就会事半功倍,这是修行最好的一种窍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