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交流一个佛法融于生活的问题——修行与情感,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一堂课应该讲不完。修行与情感里面的关键点,如果能把握得好,跟修行本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把这个话题分了几个方面。

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会涉及到情感的问题,对有情众生,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对于这个主题,从几个侧面讲,一方面的话题是异性之间的情感,包括夫妻之间,以及没结成夫妻的佛教徒是否可以谈感情?

介于时间的考虑,这个话题可能会拖到明年四月份,为什么呢?先把思路跟大家讲一下。我们想针对这个话题谈得细一点,因为欲界凡夫都是以情感做联系的。换句话讲,修行人如果想要修行成就,也是以情感作为基础的,这作为我们今天的主题,会跟大家进行交流。

感情如果具体细分的时候,就会涉及到男女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朋友之间,还有修行人对上师三宝的感情,这几个侧面都很重要。如果在知见上没有搞清楚,那么学了佛之后,很容易变成一个比较偏激的修行人。这几个话题今天都没有侧重涉及,主要从总体方向、在见解上面谈一下修行与情感的关系。这是我们今天主要跟道友们交流的。

刚才说了,后面这几个部分:夫妻之间、异性之间,以及父母与子女的感情等等,这些话题要等到明年,因为现在已经11月了,过了12月就是年底,过年应该在2月初,又会涉及到在家人的走亲访友。

过年是汉族人最重视的一个节日,一般汉地的习惯,那时候也是杀业最重的一个阶段,所以12月份想跟大家讨论一下,一个是吃素的问题,一个是过年的时候,佛教徒以在家身份面对周围的环境,如何把握分寸的问题。

作为在家人,过年期间脱不了一些民俗:人际关系、走亲访友,所以今年的安排,教研组这边也考虑,我们平时每个月的专题辅导,在过年的那个月少安排或者不安排,以教务处的通知为准。为什么要这样考虑?这是必须的,因为你们毕竟是在家人,退一步讲,出家人在这个时候也需要顾及一下家人的情绪,也不是完全不考虑的。

我们在后面的教学安排上会有一些细微的调整,佛法融入生活的系列开示,这个月总讲修行与情感的联系,下一个月,针对元旦、过年、正月十五等等很多的节日,会给大家主要宣讲交流吃素以及过年如何把握分寸的话题。

一月份没有专题辅导。二月份空出一些时间,让你们把平时顾及不到的家庭关系好好地弥补一下,不要让自己学佛的空间越来越窄,让家人越来越不理解,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没有安排专题辅导。三月份有一些法义辅导。所以我的辅导到时如果临时有变动,就以教务处的通知为主。

我们明年下一次的交流可能是四月份,会接着跟大家探讨修行与情感方面的问题,会分析得细一点。今天的主题也非常重要。我们对于修行与情感,关键点要是没有认识到,不懂得它们之间的联系,后面的修行是非常难以成功的,所以今天针对这样的主题,跟大家在见解上面稍微地谈一下。

有情与无情

听到佛教,很多人都认为是一个禁欲的教派,是绝对遮止谈感情的。为什么呢?一般人都知道,所谓的断除情执、贪执等等有很多细的教义,一些不学佛的外行也都听说过。一谈到学佛,马上联系到和尚、出家人,然后就和断欲这方面联系在一起。其实,这不是真的懂得了佛教的道理。

我们作为佛教的内道徒,自己在学佛的过程中,确实也涉及到很多法义,尤其是讲到出离心、舍世这些问题的时候,就会说亲友都是我们修行的障碍,要断除对亲友的贪执,一个人独自到寂静处去修行等等,有很多舍世方面的教言。给人最直观的感觉是,一旦学了佛以后,亲情就不能要了。还有很多教言讲亲怨不定,懂了这个道理以后,发现原来我的亲人也曾经做过怨敌,怨敌也曾经做过亲人,等等类似的教言,让人在情感方面不知道如何把握好分寸。

有些人就想当然觉得,所有的亲情、友情、爱情,都是不可以再接触的,全部都要断掉,会有这样一种下意识的反应。这个道理是今天我们修行与情感的主题,专门就这方面的见解,对什么是佛教修行的真正意义,从几个角度跟大家稍微交流一下。

l 什么是“有情”

首先,作为一个人,我们所处的环境是欲界,是一个有情识的生命,为什么安立为“情识”呢?这个“情”字,就是跟无情对立的,有思想,有思维,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取舍、判定等等。任何一个有情,不说所有六道众生那么广,单单从人类来讲,作为一个欲界众生,“欲不重不生娑婆”,这个“情”其实是每一个众生的特征。我们人类每一个生活的点滴,每一段生命的历程,每一个起心动念当中,几乎都涉及到情的问题,有情才叫生命。

佛教有个话题是无情物到底有没有生命,在我们佛教团体,或者经常跟世间人讨论。世间人会说,比如含羞草,一碰它,它的叶子就会收卷,还有其它的一些植物等对境,碰到一些外境就会有不同的反应。世间人从科学的角度,或者一些科学家的观点认为,只要有感知、有反应的,都叫做有情,但是这一点佛教是不是同意呢?其实见解是有区别的。

作为佛教的思想,安立有情和无情的主要界定就在于,有情实际上是有“情识”,这个识起作用,就会有思维、鉴别、分别,有一种情绪的体现,这才属于具生命的一个特征。无情法是无生命者,为什么叫“无情”呢?它没有“情识”,像我面前的电脑、桌子,这些是不具有这方面的特征。

l 修行不是修无情

所以作为一个修行者,不客气地讲,我们应该要做一个“有情”,而不是一个“无情”。很多学佛者,由于没有系统圆融地闻思佛教教义,没有真正了解佛法的意义,表现在外相上就是,因为学佛而导致家庭关系破裂,大部分就近似于无情无义、六亲不认、冷酷无情,自从学佛以后,再不谈“情”这个字,甚至有一些自认为修了亲怨平等、亲怨不定,就觉得我应该安住在与亲不亲、与怨不怨的状态。其实这在我们学的《大圆满前行》当中就明确讲到,这属于愚舍。

通俗来讲,修行人应该属于有情,不应该属于无情。我们有时候自认为好像断了对亲友的贪执,甚至有一些觉得以空性的见解摄持,什么都是无所谓的。这种心态,我们需要去分析一下,一种可能是属于真正修法的证量;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像扔垃圾一样,彻底地把情丢掉,换句话来讲,是不是变成一个无情法了?没有任何的喜怒哀乐、取舍分别。

亲怨平等,在佛教里面真实修到量的状态是什么呢?是我们硬邦邦地把所有的情全部丢掉,跟木头的法相一模一样,不亲不怨,没有分别取舍吗?倘若这种,那我可以界定,这个人就变成一个无情物,因为已经不具有有情的特征。我们在这方面没有把握好,会出现一种偏激。

我们从以前不学佛到现在学佛,并不是要把所有的情全部断掉,而是我们不学佛的时候对情感的运用比较偏激,真正佛法的运用并不是把情丢掉,而是调整回归到一个最合适本性的位置。佛教所谓的断情执到底是什么意思?断除贪执是什么含义?乃至最究竟的用空性去断,是不是硬邦邦的没有?这个道理一定要搞清楚,否则就会落入另一个极端。

没学佛之前情执很重,自己把感情的对境全部执为我所,就会缘于我和我所执而产生各种争斗、进取等等;学佛之后又跳入另一个极端,所有的情统统抛掉,自己变成了无情的法相。什么情都没有,这是佛教讲的吗?其实是一个太左,一个太右,没有处在适中的位置。

l 佛陀的大悲之情

佛法真正的精华,并不是把所有的情丢掉就可以成佛了,我们看佛陀的智和悲,很多教典当中描述佛陀的这种大悲,轮回的众生没有度尽,佛陀的悲泪始终不会干,这难道不是一种情吗?当然,这种情跟我们世间人所谓的爱执是有区别的,是非常清净、纯真的情感,这不是硬邦邦地断掉,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还需要细一点去分析,情感到底对修行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一些初学的道友,很多佛教的理念还没有完全学到;一些老道友学了几部佛教的论典,大体上应该知道佛教一些调心的方便、断除烦恼的方法。佛教的概念中再再地强调,所谓的断除情执、断除贪执等这些观点,并不是对亲人或朋友没有任何的感情可言,而是要断除“执”的那一部分,即有情而执持不舍的部分。而情的本身是需要的,这是所有修行人能够修行成就乃至最终成佛的根基。

修行离不开情感

l 缘父母修菩提心

从大乘的角度上讲,很多修法的基点都是落在对子女的情感、对父母的孝顺上。比如修菩提心或者四无量心,具体修法的思路是什么呢?首先缘于自己的父母,因为有一份很深厚的情感,感恩也好,孝顺也好,这种情感的牵绊是脱不掉的。除了佛教的慈悲菩提心之外,世间最亲近、纯净、伟大的感情,就是父母对子女的那份爱。这其实是我们大乘修行人修菩提心、修亲怨平等、修四无量心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如果没有这个,那修法就不好修,最后菩提心的产生就会发生一些障碍。

我就碰到这样的实例,一个道友的际遇比较特殊,在她的印象中,对父母的感觉都是委屈、憎恨和抱怨。我们讲到四无量心的具体修法,首先是缘自己的父母知恩、念恩、报恩,她最开始就出现障碍,在座上观修的时候,想到让她心酸的部分怎么都修不起来,后面从父母一直拓展到一切众生就更不可能了,所以修不下去,心里极其难受。

我对事不对人,主要想说明什么问题呢?其实佛教的修行,不是把所有的情都断得干干净净,所有的情都断完了,跟无情法有什么区别呢?一个人怎么可能跟周围没有情感做联结?佛陀如果没有情,最终怎么成就佛果?如果没有情,他不会想着度化众生。如果没有把所有众生视为自己的父母,他不会那么精进。佛陀在三个无量劫当中行持广大的六度万行,布施自己的头目手足都在所不惜,最终成就佛果,唯一的目的就是让所有有缘众生能够得到暂时乃至究竟的安乐。

这样的一份牵绊,我们佛教的专业名词叫大悲心,或者究竟的菩提心,这难道不是情的一种表现吗?只不过两种情的特色不同。凡夫人的这种情,佛教里面再再说要断情执,这是轮回的因,是爱而执的一种相;作为修行人,或者像最究竟的佛陀,这样的慈悲菩提心是爱而不执,这种爱是不能够缺的。

我们平时不学佛,或者无始以来有情的那种习气,是缘于根本无明的我执,认为执取为我,无明导致的这种爱特别狭隘。而佛陀已经证达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真相,知道其实没有一个我,所以他的爱就不局限在为我所有,就非常平等而博大。所以佛教里面所谓的断情执、贪执,并不是要把情本身断掉,而是断除不合理的爱而执取的部分,这是我们产生痛苦的因,造成我们在轮回当中不能出离。

跟大家先讲这个道理,后面具体的内容,我们到明年再详细地谈一谈夫妻之间、异性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如何去把握。因为把握好修行与情感的关系,这是修行的关键,否则连人都做不好,何谈修行成就呢?

l 孝道与依师之道

还有一方面,对父母的孝顺,如果引申到佛教团体,就体现在依师上面。依止上师是否如法,能否顺利地抓住依师的关键点,要看学佛之前对于父母的孝道是不是把握得好,是不是真的有一颗孝心。其实,这颗孝心转变成我们佛教里面对上师的信心和恭敬,基本上可以用“华严九心”来形容。这是显宗的讲法。

提到华严九心,在《前行》当中依止善知识的部分讲得很细,今天只是提一下,因为我们不是讲《前行》的内容,主题应该搞清楚,但是道理和思路相同。如同大地、仆人、良驹等,有几个比喻很明显地讲到,在依师过程中对引导自己走解脱道的师父或上师,要有非常忠诚、孝顺、随顺的心。如果我们平时做人的时候孝道都把握不好,能指望学佛的时候对上师的信心就能掌控得很好吗?其实是很难的,我们只是分别心渴望自己能够有视师如佛的信心而已。后面也会专讲一堂课,是关于修行人对上师三宝的感情怎么去把握。

今天主要从见解上面考虑,其实有情有义、大情大义的人好修行,这种人不管是做人,还是在修行的过程当中,能够体现出他的素质和人品贤善,这才是学佛的基础

l 为什么越学佛越自私

不说在座的道友,只是说佛教团体的一些现实,对很实际地已经浮在表面的问题,我们不能光是把眼睛一闭,张口就说佛教如何慈悲、如何智慧,是所有教派最伟大、最究竟、最殊胜的,光喊口号有用吗?真正睁开眼睛看一下,末法时期很多佛教徒是不是行为上连世人都无法接受呢?很多在家人无法接受自己的亲友学佛,直观的一种感受就是,为什么学佛之后会变得如此冷酷无情,或者学佛学得这么自私呢?在他们心里面,这是无法接受的。

换句话说,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你身上体现不出佛教的智与悲,却让别人感受到冷漠与自私,只考虑自己所谓的修行、解脱,这真的是佛教的修行吗?其实你的知见已经落入到外道当中。我们不是专门针对哪一个宗派,但有一些了解的人回顾一下,那些被打击、被遮止、被取缔的一些外道教派,有没有这个影子呢?这个话题比较敏感,我们今天也没有必要讲。就跟你们单纯地讲一下,你们真正懂得佛教修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样吗?

l “换汤不换药”的情执

换一个思路来说,其实我们发现,自从学了佛之后,对于家人、朋友没感情了,所有的感情都转到哪里去了呢?转到上师、佛教团体、道友这上面去了。如果我们对道友和上师还能表现出一份执著和关爱,对上师的恩情、道友之间的友情还在的话,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你还有“情”在,不是真的亲怨平等了,你以为自己真的修成了亲怨平等,相续中没有贪嗔了吗?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换句话讲,对自己的家人没感情了,对上师的情执,甚至为了得到上师的青睐或者重视,佛教团体里面也有勾心斗角!我们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就事论事,主要是想让大家明白,透过这种表现说明了什么?其实你还有情在,只不过换了一个对境,情执还是很厉害。如果这样,自己就不要对亲友显得那么无情,因为不平等的缘故,并没有真正地把情断掉。所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没有好好地去反思,出现这种感知和行为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有些人觉得,我们应该对上师这样执著,那又要去分析了,你对上师是真信心,还是也属于情执的范围?这个话题会引申到我们修行人对上师三宝的情感上会广讲,再细细去分析。其实要说什么呢?情的本身并不是要所断的,佛教是包容感情的,对感情本身并不排斥,但是缘于情而过度地执持不舍,从而引申出贪嗔,引发痛苦和纠缠不清的牵绊,这就成了修行的障碍。

l 情的本质是佛性

其实佛教对于情是不能断的,为什么?因为必须要用情作为根基,才有可能真正修出去。情的本质其实就是本性的善,就是大爱,就是信心,或者说就是佛性,只不过我们在无明的状态当中,以无明作为根源,最后过度地不舍,最终变成了情执的状态,成了轮回之因。如果站在究竟的意义上来讲,轮回和涅槃,其实就是一纸之隔,它们的基都是一个,缘于对这种基的认知,如果真正认识到它的本面,即是涅槃,没有认识它的本面,就是轮回,是这样的关系。

修行人的断与不断

l 小心落入断空

另外刚才说到,大情大义才好修行,有情有义的人才好成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我们所有修行的根基。修行不是把所有的情感全部断光,变成一个无情法一样没有感觉,那怎么修呢?这样的话,山河大地早就成佛了,它们是彻底的无情,绝不会对什么亲啊怨啊产生一丝一毫的分别,那不就成佛了吗?

有的道友说,我们说的究竟的实相义,在空性的知见当中,亲怨平等也好,不亲不怨也好,我处在一种无分别智慧的状态。但是大家要知道,大乘所讲到的空性慧,是遮障缘起的吗?大乘空性的智慧或者空性本身,是阻碍显现的吗?用水月的例子很好懂。虽然抉择到了水月的本体确实是空的,一点都不存在,但因为它是空的缘故,所以水月的显现就没有了吗?那么,我们说因为情的本性,其实亲人也没有、怨敌也没有,那么亲人和怨敌在你面前就没有显现了吗?因此我们理解的空性还属于断空,这不是佛教认知的真正空性的意义,所以会用一些实相的词来做理由。

如果真正在实相的境界当中,所谓的这些全部消融于法界,那上师何必来度我们,佛陀又何必一定要度众呢?生生世世乃至轮回未空之际,佛陀的大悲始终是关照众生的,这难道不是一个大感情?

l “如母怜病儿”的菩提心

我们形容菩提心的时候经常说,在佛菩萨的眼里众生就像最上的宝贝,所以会捧在手里,呵护珍爱他们,这是菩提心的相!在《入行论》的一些章节里面,这方面讲得非常清楚,菩萨的眼里看众生,“如母怜病儿”一般,尤其在我们眼里不能接受的一些非理邪行的众生,菩萨会更为悲悯。

为什么名言当中要用“母对病儿”或者母亲对子女的这种爱去形容菩提心的特色呢?它们当然有区别,但是有个相通的地方,在哪里?就是刚才我们说的,抛开佛教的慈悲和智慧之外,世间当中最纯净、最难得的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情感,为什么呢?因为很接近无私,纯粹的无私!这个无私的标准是有点高的,在世人的角度来讲已经是无私了,从我们佛教的角度来讲,它非常接近无私,就是不太求回报。有一些父母的爱很伟大,为了自己的孩子幸福,确实什么都愿意付出,在这个基点上是接近无私的。

其实父母对子女,或者佛陀对众生,这个爱的本身是不用断除的,要断的是什么?有一种是要把爱执为我所,就产生了我为你付出,你必须要给我回馈,这样一系列源于我执和我所执的牵绊所造成的结果,就变成了轮回之因。

l 修行人该断什么

修行人要修的是什么呢?这个所谓爱而执的执著,是修行人一定要断的。不管是讲出离,要放断这种执著;还是讲到大乘菩提心、亲怨平等这些,或者舍无量心的修法,也是要放断这种执著;当讲到空性慧的时候,同样还是要放断这种执著;再上升涉及到密宗的一些直接将烦恼转为智慧的时候,同样断的还是这一部分。而不是断除爱的本身,因为这是有情的一个特征,要是这个东西没有了就会列为无情了。这是有情的一个特征或者说本性,本性是法尔的东西,怎么能断呢?就好像你能把虚空扔掉吗?能把虚空断掉吗?这是没有办法断的。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人、一个情识的特征,本性具有的。如果把爱斩断的话,那修行肯定就出偏了

我们修行的本身,从一个凡夫到具有功德乃至超凡入圣,自己从以前具有种种贪嗔痴烦恼,最终到以智悲为体,这就是情的本身,是一定要有的。如果大乘的菩提心里面,没有菩萨对众生的这一份牵挂,没有把众生视为自己的父母,何谈度众?为什么要忍受这么多的苦行,再再地修行并且度众,何必呢?就是因为把众生看的非常珍贵。这难道不是一种情吗?只是这种情更加纯净,没有把众生执为我所。所以当众生有一些非理邪行时,菩萨不会生起嗔恨,但是他对众生的爱,始终是不会断掉的。

在这个问题上讲得比较啰嗦,反复强调是想说明什么呢?我们修行人应该正确地去面对感情问题,这是从世俗的角度来讲。如果上升到修法的角度来讲,修行人恰恰是要借用情感来完成自己的修行,这就是修行与情感的关系。

如果把情感硬生生地断掉,修行是很难成功的,因为你走的是一个弯路。最开始说到这一点,其实在我们没有了解这个道理的时候,千万不要依文解义。“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真是这样,有些道友从字面上看了一些关于无常、舍世的法义,就说从今以后,我再不能管我的亲人了,再不能把心思全部放在孩子身上,不能跟其他的异性有感情的交集了等等。

我们后面再仔细跟大家分析,那就比较实际了,可能对你们来说会觉得用得上,今天讲的都是知见上的问题。有些道友有一些佛学的基础,可能对我说的会好吸收一些,但是有些初学者可能还是不知道怎么样去把握。那我们从明年开始,后面的会给你们细讲,比如夫妻情感的问题、异性情感的问题,会细细分析它的理,以及行为上面把握的一些分寸。今天我们先从总体的角度懂得这个道理,不要着急。

l 不要匆匆忙忙断了不该断的

初学佛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我们在座的老道友,已经有一点学佛底子,可能会涉及到给一些新人去宣讲,跟他们交流。令他们最困惑、最顾虑的,有一些是这么表达的:我不敢学佛,佛教的戒律我守不住。其实这个话的意思,拐弯抹角就是觉得佛教的戒律是一个禁欲的代名词,自从学佛了之后,不能吃,不能喝,不能打扮,不能谈感情,不能享受,什么都不能了。经常有人会有这种表述,学了佛教的戒律以后,所有的手脚全部都捆住了,什么都不能干,就算我自己愿意,我的家人朋友都不愿意,所以我现在还是先不学吧,就了解一下,感兴趣看看佛书,不愿意皈依。

大家认为佛教纯粹就是禁欲,其实这是因为没有了解佛教修行的真实含义。字面上看到断除对亲友的贪执,马上就理解为不能跟亲友有任何关系;要是稍微惦记父母一点,操心父母的生活起居、身体好不好,挂念的多一点,就说明我对父母有执著,这是我应该断的障碍,所以不敢想。看到自己的妻子或者丈夫、孩子,带着自己本身应该有的责任和义务,想去操心照顾他们的时候说,“哎呀,这是不是佛教里面讲的情执?我不敢做呀。”这种问题都是实例,很多佛教徒有这方面的困惑,但是我们真的懂了吗?实际上根本没有。

我们并没有把佛教所谓“情执”要断的地方断掉,而是匆匆忙忙把我们本来不应该断的给断了。我们作为一个人,人格素质非常优秀的那一部分,包括孝道、责任义务、贤善正直的品格等等,这些不该断的早早地给断掉了。自己对取舍的分寸不会把握了,所以就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些人学佛了之后,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做人、怎么交朋友、怎么跟自己的家人打交道。他以前的天平、以前做人的原则一下子给打乱了,不知道该用哪个理去衡量。是不是佛教的法理学了之后就没有办法衡量?一定是不一样的吗?并不是,而是我们对于佛教这方面的法理并没有真正懂得它的含义,做起来就变成了偏激的行为,实际上属于外道的一种做法,这是有缺失的。

所以现在就出现了很多人:学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让学佛,为什么?他会觉得学佛了以后,这人马上跟我就像陌路人一样,一个跟你有这么多牵绊乃至于有血缘关系的人,他能忍受你的这种改变吗?那他可不是跟你一直不停地闹啊,他是不愿意接受的。是不是我们所有学佛人都只能是这样一种生活,或者必须这样才叫佛教的正见呢?根本不是,我们一点都没有懂得!

l 修行的窍诀从执持不舍而来

其实佛教里面,我们现在学佛入的都是大乘的门,不管显宗也好密宗也好,我们想想刚才说的,因为世间人的情感是偏到另一个极端,是一种爱而执持不舍的相,所以感召了很多的痛苦等等,但很多修行的窍诀都是借用世间人的执持不舍而引发出来的,引导世人真正走解脱道。因为不是说我们把感情本身直接断没了,像一个无情物一样,那样就成佛了,不是这样的道理。

在很多上师的窍诀当中都有这样的教言,法王如意宝就借用我执说:“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还有很多修法,比如《大圆满前行》里面讲到皈依的问题,就借用世间人贪亲嗔怨的心态,这是一种偏失的状态,借用它反而让你能够认识到:贪执亲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嗔恨怨敌,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就用这种方式,让我们的心能够导归到正道当中来。

到底该不该有“情”

这个讲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没有真正懂得佛法当中真实的修行的意义,以及很多地方写到的断情执、断亲友贪执的意义,在没有真正把握之前,不要简单地依文解义,硬邦邦地把什么都斩断了,不是这样的。你要是斩断了情,那道友之间的情你也不能讲;你对上师的感情,也不能够讲!如果你分别说“我对道友之间是很清净的友情”,那你跟朋友之间就不能讲清净的友情吗?他讲不了,你不能讲吗?

l 父母恩德怎能舍

如果你对上师要讲一份信心和情感的话,这是一份恩情,弟子对上师肯定是有一种系念和牵挂,当作自己的大恩父亲一样,这样的话,难道你对父母就不应该有恩情了吗?同样是有恩德之人啊,一个养了你的身,一个养了你的慧。换一个角度,当然上师的恩德无与伦比,是父母不能比的,但是父母的恩,难道因为学佛就可以理所当然地遮止了吗?倘若如此,我们学佛的根基又从何谈起呢?佛陀示现成就佛果,还要上天去给母亲说法。

我们不要讲别的一些什么结果,就说这一份心的问题,难道对父母的恩情因为学佛以后就再不谈了吗?倘若做人的根基都被打没了,又何谈成佛?连做人最基本的标准和要素都没有了,何谈成就呢?人家难道不会觉得佛教非常无情自私吗?大乘的慈悲心又从哪里体现呢?大乘的菩提心是把众生视为珍宝一般,所有的众生我都能当宝贝一样对待,我都发誓救度,对自己这一世的大恩父母,为什么就不管不顾了呢?这个道理实际上是说不通的。

对父母的孝,我有好多听到的例子,因为学佛之后天天忙于闻思修行,没办法照顾父母,然后父母为了让子女能多关注一点,就说“好,我念佛”“好,我什么什么”,这到底是自己在修行,还是父母在修行?修了一场下来,你的家人都快成佛了,安忍都修到家了,然后自己呢?到底发了多少心,你自己的菩提心修出来了吗?

l 夫妻之情该断吗

还有一些是从夫妻的角度,我们自己还一直觉得,好像我的爱人不理解我,但看看你的行为,从学佛之前到学佛以后的反差。当然我相信,很多道友是学佛前有很多不好的习气毛病,学佛以后变得贤善,家人觉得真的是调柔了,这是一种好现象,这不是我所要说的。我要说的是让家人无法接受的一类情况。

学佛前还算是一个比较有趣味、懂感情的一个人,虽不能说夫妻之间从来不吵架,但生活基本上过得还是有一种家庭的温暖。但自从学佛之后,整个人就像被浸到冰箱里了一样,从里到外表现不出一点点温情,为什么呢?不是别的什么原因,而是他不敢,觉得这是应该要丢掉的,实际上他自己心里面一直难受和纠结,然后家人也觉得很难接受。

这种天壤之别是佛法带来的真正修行的要义吗?真正的佛法是告诉我们这样才能够修成功吗?在那种情况下,家人还有可能要耐着性子跟你讲道理,还在一定程度上为了维护这个家庭,在忍耐你的这些变化和行为,虽然也吵但还能忍耐。换句话讲,其实根本不是我们在修行,而是你一直在让对方修安忍,对方的都快成就安忍波罗蜜多了!

怎样才算修行到位

针对这个问题,后面专门一堂课再细细跟大家交流,今天只简单提一下。你们懂得在这个过程中,怎么样把上上下下的关系转为道用了吗?说句实话,一个修行人如果能够把这些道理把握好,你的修行是相当到位的。在别人的角度才能够感觉出来,学佛真的在他的相续当中体现出了包容、宽容、随顺,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这个“别人”我们不能始终局限在佛教徒的圈子里面,如果他是个道友,我就能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他是个世间不学佛的凡夫,我就绝对不能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能这样吗?

其实,我们能够把情感最直接外露出来的,就是对自己的家人。到了外边,领导像领导,同事像同事,佛教徒像一个标准的佛教徒,跟塑像没有区别,全都是高标准的,你不会把情绪外露多少。对待一个没有什么关系的外人,你当然显得素质非常高。只有在面对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关系上,才能够把自己的情绪毫无保留地马上反映出来,很直接地表达出来,为什么?因为这个对境是你最亲近的,不会有任何顾虑。

反过来讲,如果我们不懂得大乘佛法修行的要义,那么你最容易伤害的也是这部分人,本来应该是你最感恩的人,是真的要你花心思去体念他们对你的恩德的这部分人,是你最容易伤的对境。

等到有一天我们学佛学到相续成熟一点了,思想成熟一点了,真正体会到大乘修行这个味道的时候,你第一个后悔的就是以前刚开始学佛对家人的那种态度,你会特别地懊悔,会很愧疚!这完全跟自己最初的所思所想不同。我们最初不是想度化众生吗?不是想发菩提心吗?恰好你的所作所为跟想法是背道而驰的。后面你才会想到,没想到我的家人能够包容这样一个我,其实一直在宽容我,那才真的变成你的善知识了!他一直在宽容我、包容我,为什么?因为他执著你是他的家人!执著你是他的至亲!他是在爱而执的情况下,一直在宽容、忍耐、包容你。

看了这个问题,我们怎么去考虑?所以修行不是那么简单的,尤其是佛法,它的教义又深又广。末法时期修行人看起来蛮多的,但是真正能够体会到佛法味道的人真的不敢说多,为什么?跟我们的历史有关系,因为它中间断层的问题。咱们汉人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一百多年来这些传统文化丢得太狠。而实际意义上佛法又很高,虽然佛陀曾经也说过“我家广大种种都有”,佛法如同大海一样,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好像没有这个要、那个不要,但是以前佛教刚流传于世的时候,那时候人们的素质高,人规非常到位,一般做人都有他的原则。

人规的法则非常到位,意思是什么?其实他的基础非常好,所以一旦涉及到佛教里面的要求他就容易做到,出离心是一个很高的标准,而菩提心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没有高素质的人格,怎么可能生起菩提心?人格都不贤善的人怎么可能产生菩提心?

说的实际一点,如果你对家人都不能做到一种基本的慈爱,又如何慈爱众生呢?这不是情执,我们不能一说到对家人的关爱、包容,就会变成一种执著,这可以靠我们的修行力去掌控。因为我们每个有情本性的东西,只不过由于后世的迷,由于无始劫以来我执的牵引而不好把握而已。我们不就是要修掉这个吗?你现在回避了,那修什么呢?

我刚才说的“换汤不换药”,为什么有一些佛教团体里面出现了两派争上师的现象?甚至不惜用挑拨离间的方式,为了能让自己在上师面前显得更加重要,更加像上师的心子等等,这种现量的公案多了,今天不讲。学佛学成这样,修行人之间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我们对亲人倒是不执著了,看也不看一眼,你死了活了是自己的业缘,一句话说的好听,然后在佛教团体里面开始打架。这真的修到位了吗?我们真的修好了吗?你真的是断掉了情执吗?没有,只是换汤不换药!

而且你对家人也没有做好,让家人一肚子的委屈和邪见。在佛教团体里面,你的情还重着呢,所以才会跟人家有计较!那你逃来逃去,或者说舍掉家人,在佛教圈子里面、在道友之间又搞一个“小家”,其实这就是没有懂得佛教里面所谓断情执的真正意义。

有情有义的人才好修行

另外从正面的角度来讲,不管是法师辅导也好,上师的讲课也好,在很多场合都在讲道友之间的友情。比如从我们学院本身来讲,上师有时候会说,这是你们增长法身慧命的地方,是你们最为感恩的地方。

学院的这些上师、活佛,为什么在法王如意宝已经圆寂了十几年了之后还愿意住持这个道场?法王不在了,那是我们每个人的依怙啊,尤其是作为我们大恩上师这样一批活佛上师们,对法王那样的信心,你是根本没法想象的。为什么他还会一直守在这里?不就是为了报恩吗?不就是为了实现法王的宏愿,弘法利生吗?这个根源是什么?对法王的恩德就是恩情,想报恩的这颗心的根源是什么?我们用世间的话来讲,就是一个“孝”字!出世间的角度来讲,可以用信心、报恩去形容。根本上是一个意义!

所以讲到这个道理的时候,我们回到刚才的结论上,有情有义的人才好修行的。我们对道友之间的那种顾念,不就是处在一个情感上面吗?你有情有义,人家跟你交往的时候,会觉得非常舒服,或者会觉得很心安,这个人是个有情义的人,我跟他做了朋友之后他一定不会负我。这样的人是非常可靠的,像金子一样,碰到一个这样的朋友,绝对不能够随便松手啊,这是很难值遇的一种善道友,对不对?

难道世间就不讲这个了吗?我们把自己的朋友之情搞得像江湖义气一样,但是佛教里面所谓断情执,并不是把整个情都断没有了,而是把我们不合适的过分耽执的那一部分断掉,但是情的本身是我们修行的根基。你必须有情,最终才有可能把它真正的本性展露出来。它的本性是什么?就是大爱、慈悲,就是佛性。要是都断完的话,佛性都没有了。这才叫做懂得佛法里面法义的道理,这是佛法真正的精华要义!

佛法中从正面的角度上讲,我们从戒律上、威仪上、从道理上,是这么强调的,要僧赞僧,佛法才兴旺。道友之间,像以前上师讲《三戒论》的密乘戒,还有《弟子规》里面说到的那样,有远道友、近道友、密道友。关系一层比一层近,这个关系之间的缘分,最近的就是所谓密道友,金刚道友之间连吵架都不允许,这属于密乘戒里面的重罪,为什么这么讲呢?无非就是为了深厚的缘分,道友之间亲密如兄弟,生生世世是菩提的道伴。难道这就不叫情了吗?它是一种非常清净的互相关爱的情,不能缺啊!我们难道只对佛教徒互相关爱,这合适吗?你以后不是要度化众生吗?是众生的一个依怙,这是我们发菩提心的初衷,怎么可以断掉呢?不能够断掉,不是这样的断法。

所以从正面的角度,我刚才也提到修菩提心,要从对父母的感恩上去修,这个如果断掉了,何谈菩提心的生起!我们对上师的信心,其实就是源于对父母的孝心,没有这个孝的根基,真的不敢说懂得如何如理如实、如理如法地依止上师。没有违缘的时候,谁都会说“啊,我对上师有信心”;出现违缘的时候,人格素质差的人在修法方面,什么出离心、菩提心、信心啊等等这些,能守得住吗?做人都有缺失,这块也很难守得住。

立准知见再改变

今天的话题,所讲的都没有落到具体实际上,但是不着急,主要是想跟大家谈一下修行跟情感的问题。这两者不是一旦修行了就要排斥情感,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情感本身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能够把情感调整到最合适的状态,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

情感真正的本质,就是我们本性的东西,也是我们最终要修出来的东西。而不是说二者是能遣和所遣、能遮破和所遮破的关系,或一个是光明一个是黑暗,要了这个就不能要那个,二者不是这样的关系。大家在知见上面首先要立准。

在你还不太懂得这些道理的时候,不要轻易地对初学者说,你不能对你的亲友这样那样。你讲的不对,让人家理解的不对,是有过失的。不要让刚开始接触佛法的初学者,在他们懵懵懂懂还不知道怎么去把握的时候,就无可奈何硬邦邦地断了所有的感情,这是不合适的。

应该先跟他们多讲一下大乘的包容和随顺,讲大乘的慈悲,还有怎么样通过佛教的法义减轻压力等这些方面,让他们能够先品尝到一些佛法的快乐和味道。然后,当我们真正懂得什么叫断情执、断贪执的真实意义,再开始一点点地断。修行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漫长的磨心的过程。这样把握好一点,就不会出现如今好多佛教家庭的不和睦,家里面冷冰冰的,或者天天打仗,跟家人的关系自始至终都处理不好。

其实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是很有智慧的,因为学佛之后智慧必定在增长,不是指单纯的闻思修方面,不是说我懂得五论了就叫智慧增长。佛教这么甚深博大的理,怎么可能摆不平家庭关系、搞不定教育子女的问题?换句话讲,如果是这样的结果,那么比较或者推理下来,佛法是不是不怎么样?因为没有办法解决问题。是不是只要学佛了这些环节都会出问题?不是这样的。我们真正客观地懂得了佛理之后,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再在行为上有一种改变。

所以尤其建议你们在家人,在学佛的过程当中,自己没有明白道理的时候,不要道听途说,不要老听别人讲这个那个,自己对家庭的维系,对周围亲朋好友的一种正常的情感联系等,不要急急忙忙在外相上去断,先在法理上搞懂,然后在行为上去摄持。不着急,这个急不来,越急有时候走偏了,反而发现自己走了很大的弯路,没有必要。

好,今天就讲这些。下面把今天闻思的善根,以及三世一切凡圣所造的清净善根全部随喜而普皆回向,愿自他一切有情都能够成就究竟的解脱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