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融入生活系列开示01:《修行与工作》 2015年09月20日.mp3
佛法融入生活系列开示01:《修行与工作》答疑2015年09月20日.mp3

前 言

这个专题主要是针对在家居士,涉及如何把佛法与生活相联系,如何把佛法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的一个系列开示。今天侧重在修行和工作如何结合或调配的问题。

“佛法融入生活”这个主题,其实对于在家修行人来说非常重要,毕竟现在大部分道友暂时还没有因缘以出家人的身份来走解脱道。那么作为在家居士,到底能否像出家人一样,即生当中在自己精进努力的前提下,期望有获得解脱的机会呢?当然,即使出家人,不精进肯定也没法解脱。就这些问题,在近几堂讲座当中和大家做一些分析和交流。其实佛法融入生活的范围非常广,短短一个小时无法面面俱到,但是可以分成几个话题,包括佛法和家庭如何圆融、佛法能否涉及世间情感等。

在座的道友,总体来说,可能学加行的比较多,也有一些是学净土、入行论的,在学习中都会涉及到这些方面:当我们学习了暇满难得,但寿命又极为无常,了知了轮回苦性,也知道三世因果的自性等理念,或者通过宗派学习将这些思想灌入到心相续的时候,如何把佛法的这些道理,包括六度、集资净障以及祈祷上师为主的这些修法,融入到目前在家修行人的状态?这对大家都是很实用的。如果能够在实践当中慢慢学会运用,那么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修行人,而不局限于是否工作、是否成家或是否出家。

相反,倘若没有善加利用,末法时期确实出现这样一些在家修行人,表现出的外相是:不工作了,家庭也不要了,说出家不像出家,说在家也不像在家。以这样一种身份在“努力”地精进闻思修行,对社会和家庭都谈不上付出和责任,但又是在家修行的一种身份。这种情况如果只是占极少部分,倒也不成什么气候,那么我们可以避而不谈。但是如果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或做法,自然就形成了一种势力,容易对社会起到一种负面效应。这并不是说解脱是我自己的事,和他人无关,而是这关系到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群体当中,佛教以何种模式和形式存在。大家有没有稍微思考过这些问题?

也许说到这里,有些道友会问:你是否想站在大乘的角度上?对。在座的每位道友,可能没有人会有自我解脱的阿罗汉的这种发心,尤其学过《入菩萨行论》之后,非常明确自己要走的修行的路是什么样的。我们到底站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来面对自己的修行,这个很重要。总体来说,想和大家从三个思路来进行交流。

第一个方面,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给自己的修行先定一下位,实际上这很重要。

第二个方面,比较实际的,例如工作和修行的时间冲突,或者修行人学佛以后是否还工作,或者是面对世间法方面(如自己的学历等),是否还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去努力进取或奋斗?这方面也会涉及到。

第三个方面,非常重要的是,身为在家修行人或者佛教徒,对社会的实用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这一点不能不考虑。因为作为大乘行人,所有修行资粮的积累,要在修行的方式方法方面去体现。实在地讲,作为出家僧众而言,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即出家的佛教徒对社会有什么样的实用价值?否则,天天说发菩提心度化众生等这些,实际真正详细地分析过后,说来有点惭愧,好像只是不劳而获一样。

所以就这几个大框架,针对修行和工作的这个主题,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给自己的修行定好位

我们首先要知道,第一个方面,不管是在家修行人,还是出家修行人,任何一个修行人一定要做到在学佛之初,就给自己的修行或者目前的状态定位。具体什么意思呢?首先你要确定自己目前的修行状态。

l 明确自己修行的身份

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的状态不一样,尤其在外相上是不一样的;而在心相续当中,其实只是戒体不同,其他方面不管是闻法、思法或修法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在家有在家的修行环境和中道的分寸,出家人有出家人的修行环境和中道的分寸,二者确实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把自己的位定好,否则就会出现“和尚不像和尚、在家不像在家”的情况。

有些出家人虽然已经剃度且身披袈裟,但是心相续中在家的习气,或者以很直接的方式对五欲的求取,好像比在家修行人还要厉害,其中有些是源于烦恼,有些是源于见解上有问题。当然可能源于烦恼的比较多,这主要是因为给自己的修行没有做好定位,最终导致自己出现这种状况:除了能抓住闻思修行,工作和家庭生活等方面都成为了弱项,发心做不好、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甚至于经常会跟人家产生矛盾。实际上,这剩下的闻思修行还是不太敢谈,因为修行并不是简单地以每天念了多少咒或打了多少座来衡量,而是要以心相续当中是否调伏烦恼来断定。所以,除了闻思之外连修行也谈不上,而自己的身份到底是出家还是在家,自己的概念也变得很模糊。

之所以一开始就和大家提这点,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确实需要把自己目前所处的修行状态做一个比较合适的、中道的定位。当然,在座的道友中可能有一部分以后确实想考虑出家,那么作为出家人的我绝对不会遮止这一点,也很随喜大家。但是目前你们大部分人仍然是居士身份,或者目前没有出家的机会,那么在此前提之下需要了解:在学习了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皈依三宝、发菩提心、集资净障等佛理后,怎样通过各种方便窍诀,包括净土祈祷阿弥陀佛,或修上师瑜珈,或者前行所讲的往生法等,来使自己真实地能走上解脱道,这是我们每个人暂时的渴求。究竟来说,我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都想要度化众生。那么要想达到这个目的,还需了解一下自己所处的环境如何,相应环境下应以何种适度的分寸去修行,这一点尤为重要。

l 出家修行和在家修行的异同

所谓的定位,出家和在家毕竟不同,出家是一种舍俗、舍世的风格,确实是以抛家弃子的方式来修行,诸如出家人不允许工作,不可以化妆,不可以如世间人般过度享受五欲等。其实这些只是外相上的遮止,倘若内相续中真正断除了对物质和万法的执著,那么无论享用与否都不会违犯戒律。这样讲可能比较宽泛,如果大家没有戒律的基础,理解上可能稍微模糊一点,以后如有机会学到《三戒论》,里面包含从别解脱戒到菩萨戒乃至密乘戒的内容,那么对这方面就会有一个明确的认知。

作为在家人,什么叫“在家”呢?有男有女居住的聚落或村落,有一种生活方式,它有工作、生活、家庭、社会圈子、人际交往的氛围,这是一种在家的相。作为在家修行人,应该以在家修行人的身份,在自己的环境当中来调整自心。同样,出家人是以出家的身份在出家的环境当中去调整自心。那么最终的结果,在家和出家除了戒体不一样之外,怎样去鉴别出家人和在家人修行好坏的问题,主要是从他能否断除烦恼的角度上来界定的,在这一点上,出家和在家是站在一个水平线上。

出家人处在一个很寂静的环境。以前上师仁波切讲《般若摄颂》的时候里面有一段内容,说很多人处在很寂静的环境中但他的内心却不寂静,那么这就叫“外寂静内不寂静”,这样的人实际上如同处在愦闹的城市当中一样。有些人属于“外不寂静内寂静”,即使外在环境不寂静,但他的心相续很调柔,能够压制或断除自己的烦恼,相续清凉,那么他属于真寂静。因此真正的寂静是在内相续建立的。当然道理上容易理解。如果要达到这种状态,我们确实承许要有一个修行的过程,但是道理毕竟如此。

很多在家修行人,就像以前上师在大学演讲里提到的那样,最初没有学佛、没有信仰的时候,处在一种比较迷茫的状态,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喜好变化很大,没有所谓真正的人生目标或人生意义,大部分人只是随波逐流,随着整个社会的氛围走。一旦学佛有了信仰之后,非常激动,看到佛法中的很多描述,很多人就想到一个比较寂静的环境中去度过自己一生的修行。但是佛教是否仅此一点呢?尤其是在当今末法时期,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定位。

说来佛陀在世时也是如此。佛陀示现涅槃距今已有2500多年,也有说3000多年,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现在跟佛陀在世时差不多。佛陀有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细分出家人还有一些小众,包括沙弥、沙弥尼、式叉尼等等,这样出家有五众,在家有二众。总体的比例,无论佛陀在世与否,都是在家人占绝大部分,出家人占极少部分。

也就是说,能够真正出家的毕竟是少部分,大部分的修行人是以在家形式度过修行的一生。那这是否意味着大部分人都不可能获得解脱呢?绝对不会。要了知一点,佛法从古到今的整体状态就是如此。尤其现在末法时期,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出家众越发少,在家众比较多,但是在家众修行的层次或根基、意乐和古时候相比,显得更加错综复杂、参差不齐。

l 是真出离,还是消极避世?

我们现在所讲的第一个问题,给自己修行定位的问题,其实比较大、含摄的范围也比较多,我们首先要审定自己。什么叫审定自己?这个概念其实要追溯到学佛之前我们是什么样的性格和人性等等,这些方面可能都会涉及到。我们不能够像心理学家那样分析得那么多,如果说的简单一点,现在很多的在家修行人(当然有一些把握的相当好),但是也有一部分自从学佛之后,始终无法把在家生活方式和修行调配好,一直处在一种比较焦躁的状态当中。

为什么他不能够安住在自己当下的状态去修行而总想去改变?细问起来,几乎都是偏向于住山的方式,向往一个非常清净的环境,虽不至于荒无人烟,也是基本上相符于僧伽蓝的环境。讲到这里,不是说僧伽蓝的环境不好,因为我自己就是出家人。但重点是,从在家修行人的角度来说,无论何时他都没有办法安住于自己当下的修行,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二是受急功近利的教育所导致的,后者比较宽泛。为什么说给自己修行定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这会涉及到我们以前的教育、以前的人格培养、以前的心态等问题。因此在这一思路上,只能很宽泛地和大家沟通一下。你们可以借这个机会,好好审视一下自己。但是每个人在理清思路后,是可以给自己的修行做一个定位的。

总体来说,咱们汉人的压力还是比较大,所以会渴望过一种没有压力、不用进取的生活,学佛就变成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一方面他值遇佛法,非常兴奋,觉得太好了,“这件事是我一生当中遇到最棒的一件事”,可能是这样一种感受;另外一方面,学佛变成了一个很好的、正当的、很高尚的理由,让他放下压力和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事物,但是依佛理细细分析,这种想避免压力和挑战的方法用得不是很善巧,并且这种想法可能更偏向于消极避世的一种心态。我这样讲,大家完全可以提出质疑,但关键是大家要把这个问题好好想透。

可能有些人会说:“法师你这样说偏激了,我想离开世间,不是带着一种消极避世,我确实想真正走解脱道。”这是一种想法。但是还有一种想法,就是觉得世间家庭、工作等等都很麻烦,然后想借用佛法的因缘放下这些具压力和具挑战性的事务,可能这就属于消极避世的思想。那么这如何看得出来呢?一个真正具有出离心的修行人,不管他的外相上是在家还出家身份,当他真正生起出离心的时候,他会很勇敢。什么样的勇敢呢?包括修行的精进,乃至于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烦恼。

我们佛学会无论是预科系还是正科系,所有的法义全部都属于大乘教法,那么这些大乘法义讲到的出离心也属于大乘之出离。什么叫大乘之出离?有几种解释方法,有了义的,也有世俗名言的。上师仁波切讲过:利益众生就是最大的出离。这个讲法非常精准,因为不光考虑自己,而是想让所有的众生解脱,这就是真的大出离,所以大乘之出离是落在利益众生的基点上。那么再讲得了义一些的见解,从知见上来说,是从轮涅的两边当中得到出离,今天不谈论这个。

相续中真正具有出离心的修行人,能够安忍所有的修行乃至于人、事、物给他带来的种种的损恼和痛苦,在堪忍的心态之下去对治自己的烦恼,那时的心是非常坚忍的一种状态。

而消极避世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就是懒,想逃避,觉得工作生活责任都很麻烦而不想干,是这样的一种想法。其实,如果处在一种消极避世的想法当中,那么他在修行方面也是很脆弱的,心不坚忍,很羸弱。修行稍微精进一点、吃苦一点,做不到;闻思上面辛苦一点,比如天天在文字上做三项推理的辩证,也做不到;无论做什么事情,稍微有一点烦恼,就习惯性地想放弃。

这种情况在发心群队里面也比较多。一旦发心出现矛盾和烦恼,因为都是凡夫众生,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生烦恼,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他就想退,不想发心。但说的却是“让位于更有能力的人来做,我不要占别人的位置”等,貌似很有菩提心,而实质却是根本无法面对这些烦恼。以前是没有办法、没有退路,必须无可奈何地去面对生活、工作,面对社会圈子和人际圈子,后来学佛好不容易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去躲避这些,但是在佛教团体的发心圈子里面发现也同样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第一个动作还是想跑、退出发心。以这种躲避的心态,学佛是学不好的,而且你还不太具备一个真正的学佛基础。

学佛是要有素质的,体现在世间的素质和出世间学佛的优良素质,在此前提之下才能堪称法器。只有这样,不管是给你讲最基础的《二规教言论》,还是讲《入行论》《大圆满前行》等殊胜的修心法,乃至于五论甚至是密法的内容,你才能够堪忍,才能够真正在这些意义上修出来。

所以就会出现两种情况,真正出离的一类不作为今天的重点,因为他本来就没有问题,而且他外相的形式一定很合适,不会让别人觉得很奇怪。今天重点讨论的是另一类人,自从学佛以后就显得特别怪异,跟人家格格不入、与众不同。我听到很多世间人有这种评价:他不学佛还好,学佛之后不是我们想远离他,而是他自己主动与我们隔离了,是这样的一种感觉。所谓旁观者清,当你听到周围有这种言论时,不能完全不考虑。虽然不是要完全随顺世人,但也需要稍微考虑一下自己外在的形为是否不合适,自己的定位有没有把准,倘若被一个世间正常人无法理解的话,作为在家修行人来讲可能是有点问题了。所以我们需要做一个中道的调整。

修行与工作的定位

再分析一下,给自己的修行定位还有一个思路,就是如何在面对自己在家身份的情况下修行,今天的主题是修行跟工作结合的问题,怎样去面对?到底把阶位定在哪里?在这里借用工作的一个例子,其实讲的还是第一个主题——“如何给自己修行定位”,对自己的工作也需要有一个定位。

以前上师在大学演讲里面有很多窍诀,看后会有很多收获,如果真能吸收上师仁波切所讲的真实意义,应该会成为一个方方面面都很圆融、很合适的一个人。我们经常会觉得很浮躁,觉得压力大——考大学压力大,上大学压力更大;找工作压力大,找到工作以后压力更大,其实人生就是这样。但这个压力主要从何而来呢?我们对自己的工作也需要有一个定位,如果你定好位了,就会是一个减压的过程。

首先第一步,应该找自己有兴趣的一个工种,考虑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现在比较开放真是很有益处的,我们可以去借鉴一些好的思路,吸取一些精华的东西。目前大学生群体里都有一个“间隔年”的说法,也就是自己在大三或大四快毕业的时候,先不着急找工作,而是给自己一年的空档时间去尝试一下,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当然也需要有这个条件。举例介绍这一最简单的方式,主要想跟大家交流这样一种思路。当我们听到这种讲法时感觉到很欣慰,为什么?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在考虑未来的工作方向之时,不是以利益作为首要条件了,相对于之前以收入多少来完成工作定位,现在确实有一种改变。虽然这不能很普及,但最起码认识到功德和利益,开始考虑工作是一辈子的事情,既然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工作环境当中,那么应该在兴趣的前提下工作。

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问题?我们现在需要给自己的修行定位,第一个条件要看环境,再决定是以在家还是以出家的方式修行,否则就会僧不僧、俗不俗。有些人说,“哎呀,我的家人对我的修法违缘特别大”,你是否先看一下,是不是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对自己的修行定位出了偏差。

我们有时接触一些新学佛的在家修行人,他们经常喜欢提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怎么样才能达到像佛教里面讲的,如不造作的清净观,或无常的最高验相,或前行里噶当四依所讲那种死于干涸之壑的上等舍世者的修行标准?针对这样的问题,首先要问,你给自己的修行定位在哪个阶位上?

对一部法来讲,比如《前行》,它有一个最大的特色是在四共前行这部分内容,它建立在上等舍世者的修行标准上,是一种带着实修窍诀的笔录。所以我们之前看到这些传承上师,如华智仁波切或如来芽尊者,都是如乞丐一样的上等舍世者的修行状态,所以会有一种语言描述以及对修行的高标准认定。但是这里面经常会表现出来的修行状态,作为我们目前末法时期的出家众,有很多都难以做到,普通修行人也非常难以达到那个标准。现在因为这部法在末法时期的强大作用,确实显得很兴盛,自然而然不需要怎么样打广告,很多人就很喜欢,进而就会接触,之后想学这一个殊胜的修行法门。那么作为在家修行人,首先需要给自己做一个合适的定位,认定自身所处的环境和状态之后,应该把持何种标准去学习《大圆满前行》。

再举一例,《入行论》也是如此。很多学习《入行论》的道友都知道,在发菩提心的状态下度过的人身是最有意义的。那么在此目标下的菩提心章节,其内容非常宽泛,有戒律菩萨戒方面、有菩萨的布施、持戒等六度的摄持,还有愿心上的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等这些修行的方便。在初学时一旦接触了发菩提心以后,就应该直接把身财、受用全部都布施出去,这叫菩萨之布施。当“不应该有我执、应该为他人考虑”等念想堆积于胸时,是否应有取舍,按这个标准去做?彼时大家可能会觉得“哎呀,我做不到,真的是做不到”,那应该如何去学法?

l 明确自己修行的阶位

首先,应该明确自己修行的位置。修行是有次第的,否则,如果按照我们目前的想法,我们不应该通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而是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应该即生成佛。初学者以所谓的广大之布施为标准,可以舍弃自己的头目脑髓去布施利益众生,但这种行为实际上在经教里也不被赞同。在经教里明显说到整个修行有一个道次第:先从未入道者趋入道,入道的第一位是资粮道,然后加行道、见道、修道,最后才可能得到无学道的果。这中间有整个三大阿僧祇劫,一个比较慢长的过程。当然从了义的角度上来说,并非所有善根修行者必经三个无量劫,但是从大部分人的修行角度来讲,即使再快也需要一个阶段。

我们自无始劫以来串习了无数烦恼,那么在一个很短暂的时间内,以这些习气的种子,希望马上就能够达到一个很高的标准,这就是你的定位太高了,是你的能力所达不到的。然而对这一点你又不能够认知,只是简单的用法本上面的教义来要求,最后你就会发现做不到,然后就容易对法失去信心。但实际上,法有问题?或自己有问题?或修行的方便有问题?都不是。而是什么呢?就像拔苗助长的农民一样,连三个月的时间都不舍得给,何况这还是属于南方两季的那种庄稼,三个月就成熟已经比较快的了。我们自己也经常感叹寿命无常、暇满难得,“说不定我的生命在呼吸之间,下一瞬间我就要死了,我当然没有办法给他那么长时间,我不允许我的修行还要跨度这么长时间。” 那么难道说从古至今出现过的无量佛尊,他们不懂得寿命无常吗?但是他们修习了无量劫,最终成就正等正觉的果位。

这就是即将探讨的修行定位问题。一方面是给自己的修行心态作定位,另一方面就是刚才提到的环境问题。一旦学佛,很多人就想改变环境,下面所讲的内容,如果大家觉得不好接受,不妨一听而已。如果有人心力较强,比较堪忍,去尝试一下,确实有好处。

如果一学佛就马上考虑:这个社会很污浊、我的环境也很污浊,我的同事、领导、家庭都很讨厌的,在这样的状态当中想去转变,甚至祈祷三宝,借用佛法的力量、僧众念经的力量去改变环境,这其中,是有消极避世的心态的。他没有办法去面对自己当下的状态。事实上,学佛以后该干嘛就干嘛,和学佛以前没有任何区别,甚至于在菩提心的摄持下,工作应该干得更好,对家人应该照顾得更周到,时时刻刻能够考虑到他人,按理说心态应该是这样。而现在很多人对此很难接受,他心心念念所想的,就是怎样能喝一杯清茶、看一本佛书、听一段佛乐,周围没有嘈杂。如前所述的那样,你们最理想、最向往的环境,都是像僧伽蓝一样寂静处的环境。但在这一过程中,是否意味着如果真有这样的环境,修行就一定好呢?这个向往的过程就代表着答案是未知的。

所以作为在家修行人,应该在接触到佛法时,不着急说一定要怎么样去学,而是先要考虑到自身所处的环境、目前的心态来给自己定位。今天跟大家交流外在条件上的定位,主要是因为什么呢?现在很多在家修行人,外相上就是“说出家不像出家、说在家又不像在家”的这种修行状态,非常麻烦。你自己在坚持闻思,但给周围家庭、工作、社会等方面带来的负面效益非常大,这就有问题:你自己的修行肯定是不到位的。一个修行好的人,怎么可能会对别人起到这么大的烦恼?怎么可能对周围起到这么大的负面效果?单从这个角度,就能意识到他有问题了。所以从这一点说,自己的修行实际上是没有定位好、没把握好分寸。

l 初学者不易定位过高

修行定位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有些初学者给自己的定位过高,恨不得三五天就成就,体现在对自己的要求过于苛责、对别人也过于苛责。其实这类人比较容易眼界不清净,看到他人会说,他怎么还能这么懈怠呢?他学了寿命无常,怎么还能去玩呢?让别人也觉得很惭愧,实际上这可以算作好修行人的状态吗?还是不敢说。

我们在修行过程中第一步的定位其实很重要,尤其是初学者,应该允许有一定的阶段。因为现在的修行状态还不稳定,就像《前行》“寿命无常”里面学到的,包括你的出离心、菩提心、信心,都是无常的、有阶位的。就是说你的善法力量还没有达到稳固不退时,它就是无常的,时有时无、时好时坏。时而发觉自己真有出离心和菩提心,愿意为一切众生做一切事情;时而又发现自己的意乐已经消失殆尽,当初的那种感觉荡然无存。

这种状况很正常,尤其在修行过程当中,从初学到修量比较稳固的阶段,很反复、很摩擦、很上下飘浮的。那么在这个阶段当中,如果设一些过高标准不允许自己生起一丝一毫的烦恼,那么他的弦就会绷得过紧,甚至到一定程度就会崩溃,或者变成一个很苛责偏激的人,对他人要求也非常的高而苛责,或终生邪见认为佛法不能调心,进而生起烦恼一再反弹等等,出现种种不合适的状况。

主要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最初没有考虑到自己的修行状态或心态,只是单纯拥有渴求解脱的心。从远离烦恼的希求心这点,还是要随喜的,但方法上不善巧,对自己的认知不清,这也情有可原。因为以前从未学过给自己的生活、工作或修行去做定位,或在工作选择上面不以挣钱多少而是以兴趣作为称量标准,与这一辈父母所教导的建在经济基础上的称量标准相悖。所以,这方面以前比较陌生,目前的修行才会出现缘于闻思修的压力、缘于修行上没法直接调心的焦躁,始终有一种非常浮躁、压力很大的焦虑感。学佛以后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重,因为你附加了很多任务。

其实佛法本身的意义应该是可以直接减压的,可以让我们直接体悟到心灵上解脱束缚的那种喜悦感。但大部分修行人并未找到这种感觉,只有极小部分有这种修行状态,在生活当中他会自然地非常放松,不会把自己的精力总是纠结在做这项工作还是陪家人,他直接的反应是做自己认为当下应该做的,因为他的方向非常明确,给自己的定位也非常明确。

l 安住当下

所以,如果在座道友觉得确实有一定道理,这部分是需要自己再去思维才能够慢慢运用起来的;如果觉得自己并无这方面的焦虑,也可听听就好。世间人喜欢讲“安住当下”,佛学中其实也是这个思路,从佛学基础开始一直贯穿始终。因为过去不属于我们,已经过去成了灭法,但在阿赖耶识中留下了很多善恶习气;未来其实也不属于我们,因为寿命在呼吸之间;当下的状态如何安住呢?不只是心要安住在修法状态。这个说法非常笼统。

举例来说,如果你是学生就应该安住于开开心心去读书;如果你是老师,就不要天天患得患失计较收入多少等;对于在座道友来讲,可能觉得学生和老师是最好的两个职业,都想改行成这两种,因为比较清净,时间也相对宽裕。但我所想表达的含义是:你学佛之后要有这种智慧力,明确自己当下环境,找到并抓住让你觉得物有所值的那个点。所以,当老师就不要想着去挣钱,去挣钱就不要想着天天看书,应该安住于自己的位置,尽自己的本分,尽心尽力做自己那一行业应该做的事情。每个人都应如此,修行人更应该如此。说到出家人,也有出家人自己的本分,他就不能去想超过出家人范围之外的事情。所以,我们每个人要安住本分,这点最为重要,是真修行的基础。

这个问题如果能在后面几个系列涉及,应该谈到怎样把佛法教义融入骨髓血液里,包括外相的生活、工作和家庭环境中,这种状态就对了。因为佛法的力量本来就能起到这种作用,并非所有人一旦学佛就一定要出家,这是很不现实的。同样的,出家人如果不会用佛法,抓不住它真正的理念,那一辈子就是形象的修行人。这类和尚出家又如何,吃的都是信财,欠帐更多。所以,无论置身何处都要抓住这个关键点,是否真能意识到佛法的道理,启用佛法为我所用。

现在就有一部分道友,天天焦虑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或者纠结于是否需要在工作上花功夫等问题,初始学佛尚有情可缘,毕竟只在字面上了知一些佛理,还不是很会运用佛法。而佛法本就贯穿于世间这层理当中,你只需要在世间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去随顺佛理,那么你的工作和生活本身就是修行。这个道理在以后的交流过程中还有机会去认知,毕竟目前属于在家修行人的身份,哪怕只能学到一点点,你会发现再去用时,它对修行、工作、生活等方面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实用性非常强,这一点就很重要。

l 学会时间管理

对于工作和修行最直接、较实际的时间冲突问题,觉得自从学佛以后时间不够用,压力更大了,每天都是焦头烂额,既不好吃也不好喝更不好玩,天天处在极度忙碌的状态,已经心力憔悴。跟法师们交流又感叹,工作不能丢、家庭也不能扔、佛法当然更不能丢,这也要抓那也要抓,不光两只手在抓,两只脚都在抓, 这样一种很麻烦的状态。而实际上,工作和修行时间不够用的问题,从外相上来讲就是时间管理的问题。

乍一听,这属于世间的管理学,但学院内部的汉僧团体当中,很多法师和道友也正在学习世间的这种管理,因为我们同样觉得特别忙,没有时间闻思修行,很多时间确实涉及到利益众生、为僧众服务的事业,但自己的闻思修又想抓,同样也有手脚并用的感觉。

现在一去考虑怎样合理规划安排时间,涉及世间的管理思路和方法时,你会发现其实真的浪费了很多时间,应该对事务轻重缓急进行分类,依次合理计划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当然有些人他本身确实很忙,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梳理一下,相应地稍微减轻一点,这个效果也能达到。但有些人本身确实没有那么忙碌,就是时间安排不合理,那么时间管理对他起的作用会比较大一些。

工作与修行如何圆融

第二方面,工作和修行的圆融,这就彻底跟修行有关,是在心上调整,而非外相上去调整。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实生活和工作就是修行的道场。很多时候,我们这个心处在特别不寂静的状态中,这种情况下就总会有逃避外界的渴望。那么试想一下,学佛之前不也这么活吗?也没觉得周围人事物不能容忍,反而在学佛之后,因为自己开始行持十善业道,标准不一样了,然后对他人无法接受。在这一问题上,我们需要调整一下心态,学佛绝不是给别人找毛病。

一个好的修行者,不管出家在家,他绝对不是无法容忍他人。说的实在一点,这几年微信相当流行,包括我们出家人也几乎每人都有,而我们基本上是在一个较纯粹的佛教圈子里的微信平台,朋友百分之百都是学佛者,出家人占多数,在家人有一小部分,这样一个微信圈。大家发的全部都是修行的教言,活佛的、堪布的、上师三宝的,各种各样的。然后发现,什么样的微信大家喜欢发呢?就是那种社会的负面报道,诸如贪污、受贿、犯罪这类发的较多,然后跟随一片感言,感慨末法时期五浊恶世。其实这就已经体现出一个人的心态,总体来讲还是比较晦涩、低沉、消沉的一种状态。如果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他会容易发现社会中的闪光点,他的关注点和心思在那个位置上。不得不承认这个社会有很多麻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发现那些让人极其感动、非常可贵和难得的闪光点,他的注意点在那个位置上,所以说,一个人的心态建立在哪个基点之上全看自己。

l 你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了吗?

所以说有些人不学佛时能接受周围的一切,一旦学佛之后到处厌烦,没有幸福感,一直想逃离,想远离周边的环境。这种心态是需要调整的,学佛前后这两个阶位应该一样,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佛教知识和理念确实对你的生活和想法有所改变,但是对周围人事的评判态度不应拒之门外。我们不能承许凡是与周围格格不入就是好的修行状态,这个结果如此表述比较好懂,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不知不觉就接近这一外相上了呢?原因需要去思维一下,相信有一部分人需要好好琢磨琢磨,理清自己的思路。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修行之后确实跟以前不一样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价值取向,全部会发生调整和改变。在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如果没有好好把理清思路,就像之前所描述的,会让有些世间人觉得:“为何学佛之后会变的有点怪呢?让人觉得不好接受,甚至于不是我们不想接受他,而是他主动开始排斥我们,好像我们很不好一样的,受他排斥。”因而很受伤。他会疑惑:“你们佛教的总体思路不是慈悲为主吗?为何你们学佛后给人这样一种讨厌世间人的感觉?”这个问题出来之后,我会不敢作答,直接说讨厌一词合适吗?

大家会觉得,学佛到最后把所有的世间人都讨厌完了,就我最清净,我是属于五浊恶世中相对来讲比较清净的众生,那些人都属于被淘汰的范围。这个想法本来就有问题,但是我们在不知不觉当中,会有这样潜移默化的意识,当你周围人感受到时会觉得很伤心,尤其是你的家人会更伤心。有可能下一次讲到实用价值的问题,和大家沟通一下修行和家庭的这个问题。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在修安忍,而是你的家人在一直不停地包容你。因为你的行为,已经超出了一个正常人情感理念的标准,这个问题今天不做重点谈。但是只要自己有一部分处理不好,始终把握不好自己心态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伤害别人,其实你伤害的最厉害的,就是你的家人。因为其他世间人对你没那么执着,也就见怪不怪,所以受伤的程度肯定没那么大,反正这是你自己的取向,他有时候还能认可,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和他没关系,反正好吃好喝就可以了。但是我们作为资深佛教徒的身份,尤其是作为在家学佛者的身份,是否每个人都必须要这样生活一辈子,以这样的修行方式度过一生?我们只能在佛教徒的团体中交到朋友,在外面已经打不开市场了吗?必须这样修行才能得到解脱吗?今天的问题较多,希望大家能够思考。

l 在工作和生活中修行

今天侧重的第二个角度,是纯修行的角度,你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其实是修行的道场吗?当你在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中,你能借用大乘的方便来调整自心吗?这个调整自心,高标准来说,不仅能调整自己的心,还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处理好人际关系,是需要善巧的,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做到这点,其实这是需要一定智慧力的。即便暂且不谈这点,起码从自保的角度,你能处理好自己心相续的问题吗?还有很实际的问题,工作以后是否什么事情都要安忍,可以和别人争吗?这些其实在佛法教义的支撑下,能不能做都是问题。大家有没有在此处深入思维一下?如果按照我的结论,当然很直接地告诉你,该争就要去争的。

如果一个商人来问,我学佛以后还能够花很多心思去挣钱吗?因为商人整体的思路就是利益最大化,和读书不一样,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仁波切以前讲过:如果你的求取钱财仅为自己,那么从佛家来讲,自己够吃够喝,差不多就可以了;但从另一个角度,假如你从事这个行业,一方面自己的成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另一方面你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再一方面,你会做一些慈善帮助弱势群体,或者供养三宝,上供下施,从而体现社会效益的话,那么应该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然后把握一个中道的分寸。所有这些,在佛教理念当中都有。

很多人学佛生怕自己犯戒,好像学佛以后不能贪财、贪色、贪五欲,完全是这种禁欲的,导致比较紧张。并非如此。如果这样,就又回到最初花了很长时间交流的问题——先要给自己的修行和身份做好定位,修行要有次第。在家修行允许有感情生活、事业、家庭、合适的工作环境,这才是在家人的一个修行状态。我们对这个问题,要再好好地审视一下。

按理来讲,一旦学佛修行、懂得佛法道理了,他对自己的工作、家庭会把控得非常好。为什么?因为在家人常常会缘于家庭、生活、工作产生很多执取,在得不到或事与愿违的时候,由执着心、贪执心会导致求不得苦、爱别离苦等种种痛苦,也就是人类八支分苦为主的这些痛苦。而在家修行人在学佛以后,源于佛法的力量,他的痛苦会大幅度减轻,他的状态会减压。虽然在平时的工作生活当中该进取就进取,但是遇到一些违品如求不得的时候,就会借用佛法的力量,当下能够转念,比较随缘地控制自心。

其实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何尝不是修行的道场?而且你们的机会非常多,会遇到让自心有起伏或波动的可能性,这时就是你修行的最好方便。如同有些好的修行人,以此检验自己的修行好不好。像阿底峡尊者,直接把特别恶劣的侍者安排在自己身边,这个侍者实在不恭敬,而且脾气特别暴躁,他所有的弟子都建议尊者将其开除。但尊者不同意,他回复说:“不行,那样的话,我安忍的对境就没有了”。他很乐意把这位非常粗暴的人安排在身边当侍者。还有一些大修行人,为了检验自己的修行,直接跑到尸陀林去检验我执有没有断。

这种思路是什么呢?我们不必逃避人际交往,处理人和人之间的这种复杂性,才能说明修行好。在一定程度上,你确实要懂得修行的道理,以及在过程中如何将环境转变为方便。其实你们的环境最易走修行路,非常好用。比如说,我在这里和你们讲了很长时间,然后碰到一个实际的对境,可能过不去,但是你们虽然没有法师的身份,讲这么多长篇大论,但是踫上一个实际的对境,却能够轻松自如地过去,按照修行的方便,将他调整转为道用。那么这两者哪个更好呢?当然是能够实际操作的修行好一点,因为他完全能够运用。所以再次强调修行与工作的问题,主要是修行定位的问题,要懂得工作是我们修行的道场,所有生活的点点滴滴,其实都是很好的修行环境,不要躲避它。

今天这堂课无法和大家再广泛交流,下一堂课讲到佛法对社会的实用价值,还会涉及到这一思路。再去分析的时候,就有很充分的理由和根据,并不是为了安慰大家去讲这方面的教言。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修行环境,确实和自己的前世业缘、前世方方面面的因素有关系,而导致目前的修行状态。那么既然已经学佛,就应该马上学会运用佛法的一些道理,借用已有的环境把握自己的修行。

其实我们很多人心里有很多设想,甚至有些人付出行动,但有些想法很不切实际,心生很多分别念甚至有一些怨气,对自己周遭的环境不满。与其把自己如此睱满难得的人身浪费在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中,不如早点接受它安住在当下,然后去把控自己修行的那颗心。这真是比较实用且客观的可取之道。

还有一些人比较强硬性地直接付出行动,人为地与家庭和工作舍离等,你发现即便是做了以后,并没有想象中给你修行带来的增上或者提高,其实这一点相当不容易。我们可能没有很具体的实例再讲得直观一些,这些道理只能提供一些思路,道友可以在这方面好好思维一下。

另外,在家修行人工作是要精进的,这个应该是下堂课会提到的社会实用性问题。作为修行人,我们起码要有贤善人格,从这个角度来说,你都不能对工作敷衍了事。现在世间上有这种说法:“我发现你们佛教徒,以前不学佛工作还是满进取的,一旦学佛了之后,工作再不进取了。”这种想法更直接地说:“你说佛教不消极,我是无法接受的,我觉得你们佛教徒,每一个人确实都沾了这个东西。”这一点,我们自己也很难解释。

究其原因,不是佛教本身的思想有问题,而是我们的行为确实有失偏颇。当然从某种程度上,大家意识到暇满难得的时候,确实有些人不想在工作上再花那么多的时间。但也要把握度,自己的本份应该做好,在一定程度上工作中该进取、该努力、该创新的地方,还是要掌控好,因为自己处在这样的身份和环境,就不能得过且过。有一些工种可以得过且过,有一些不可以,所以还是要把这些道理想清楚,把握合适的分寸。

否则,你找佛教的这种思想理由来安慰自己,时间长了之后会发现,其实它并不如你想象的,让你的心态处于一种很好的修行状态。因为这种想法在人格方面有所缺失,修行增上的这种相就会变得迟缓,修行很难直接成功。切忌顾此失彼,只因自己分别心觉得这样好一点,或是借机偷懒,但实际上能否达到修行预期的最终目标就不好说了。

大家不要操之过急。所谓的修行,欲速则不达,每个人先给自己的修行定好位,然后稳扎稳打、一点一点往前走,这样比较牢靠。把自己的每一步都做得尽量圆满,不要着急做一种决定,今天想一出,明天又想一出,以这种方式在修行上面是不可能获得解脱和成功的。

最后,我们把今天共修的善根以及三世一切凡圣所成的清净善根,全部随喜而普皆回向,愿自他一切众生,能够成就究竟的解脱果位,阿弥佗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