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堂课讲了佛法的社会实用价值,讲了比较好操作的理念和一些具体的善巧方便,可以把工作和生活转变成修行的动力。下堂课主要交流佛法和情感,包括家庭和人际关系方面。我讲的不一定面面俱到,主要是和大家一起交流,在家修行人要做好自己身份的定位。

今天,再交流一个思路,佛法在社会中的实用价值到底怎样?为什么把它放在工作和修行这个系列中?

在家人在工作中就可以体现出佛法的社会实用价值,工作和修行不需要分开,因为工作就是修行的机会,一方面符合名言中在家人的职责,该好好工作还是要好好工作,不能学佛之后,时时刻刻对工作和家庭都得过且过,不再尽心负责。如果懂得用工作来体现佛法的实用价值,就知道工作跟修行并不是完全分开的。当然闻思是基础铺垫,我们边闻思边工作,边生活边实践,这是在家修行人最好的搭配方式。所以今天有必要再探讨这个问题。

一、 佛法的社会实用价值体现在哪里

佛法的社会实用性或社会实用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

大家都知道大乘佛法的利生、慈悲和智慧,佛法可以断除我执,减轻痛苦增上快乐,这是最直接的效果。大乘佛教的智慧,总括在世俗和胜义二谛中。佛法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其实就是世俗名言中,现相和实相是什么样,然后现相、实相的胜义是什么样,这是讲胜义中的空性、光明、如来藏等。佛法如实地告诉我们,名言的法尔、胜义的法尔,名言的本性、胜义的本性。按照这个道理,佛教徒就能客观地认识这个世界,它在现象中的显现是什么样,实相本性是什么样,遵循什么样的法则才能获得我想要得到的。

在智慧方面,佛法的社会实用性体现在,很多科学家都喜欢借用佛教思想作为他们研究的理论基础,为什么呢?因为在2500年前,我们的释尊就已经把名言的本质和胜义的实相完全清楚地表达出来了,只不过科学家先于人们意识到这一点。

在净化人心、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尤其面对现在社会的负面因素,佛法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儒家讲孝道,亲人过世之后守丧,三年中不嬉戏、不办喜事,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体现淳厚孝心,但对亡者没有真实的利益。佛法的孝道,是帮助他们往生,给自己的亲人、亡者带来真正的利益。这是佛教的临终关怀。佛教的素食文化体现慈悲心;佛法能帮助解决环保问题;在教育方面,佛法能教化人心向善;在治愈心理疾病忧郁、自闭方面也有殊胜的方法。总之,佛法的社会实用价值可以融入社会的每一个层面。

那么,这样的佛法在哪里存在呢?就在修行人的心里。佛法的教法和证法,都安住在修行人的心相续中。教法,不仅是外在的法本、经书,还主要依靠讲经说法来弘扬;证法,广义上也包括我们自相续中产生的一念善心、一丝出离心。

要体现佛法的社会实用价值,必然要通过修行人来实现,否则,佛法的断执、利生、慈悲、智慧以及净化人心、和谐社会等,都无从体现。虽然,只要法安住在这个世界,世界就会增上吉祥,但如果没有修行人的操作,佛法对社会的实用价值无法体现。

二、 如何从自身落实佛法的社会实用价值

首先我们的立足点是在家人如何走解脱道,明确方向是大乘解脱还是小乘的自我解脱。

在家修行人身在红尘,暂时无法与环境脱离,那么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假如你脱离了这个环境,就再说脱离的思路和方法。既然身在社会,就要认识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一个成员,有家庭有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如何让自己的修行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方式达到自利利他的目的,这是大家都想达成的愿望。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有些修行人走入一条小道,是什么呢?因为学习了暇满、无常、轮回痛苦、因果不虚这些出离的概念后,心里很想舍离,不愿再做世间的事情,导致企业单位认为佛教徒不思进取所以不敢录用。

其实还有一条路可走,那是什么呢?不是往回退缩,而是走出去。这是很好的修行之路,虽然需要一定的闻思基础,但如果这个道理运用起来,在家修行决定不会比出家差。

走出去,是在大乘理念上,确定自利利他的修行方向,这是走大乘道。一个大乘修行人不会先自利圆满了再行他利,然后转小向大。先自己成就再利他,这是自我解脱的小乘阿罗汉道。所以首先要做好定位:由我自身来体现佛法的实用价值,这跟我的修行是何种关系。通过这种修行理念,在无求的状态下自然圆满自利的功德。大家学习过《入行论》《前行》中的不共前行部分,应该能够理解。

修行人迈入大乘道的基础是发菩提心,每个人修行的目的都是为自他一切众生、为天边无际的有情求解脱道、求佛道,以智慧缘佛果,以悲心缘众生。具体到实际生活中,并不是先埋头闻思修行,到一地菩萨之后才考虑度众。大乘道,在你初发心开始的那一瞬间,已经意味着你这个人实际上已经给予了众生,我们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众生而修;我们所有的功德,也都是回向给众生,愿他们早成佛道。我们自己也要立誓:我要以我的能力,让每一个人尽快成佛。要发这样的愿!

很多道友说,我现在没有这个能力啊!是的,那我们到底怎样去理解这个菩提心的含义呢?我现在发心了,但一直做不到,是不是到了一地菩萨时才可能做到?刚才讲过,不是到了一地才开始度众,而是在我们初发心的时候,就应该履行你的承诺。实际操作起来就是:在内相续中,我们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前提是做一个心地善良、人格贤善的人,接着在相续中再再串习菩提心的力量;外相上,就是通过自身来实现佛法在社会上的实用价值,否则所谓的菩提心就只是空谈。

问问大家,有没有从宏观角度考虑过整个社会的动向?有没有关注现在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有没有想过希望自己对这个社会付出什么?如何通过自身的力量对社会有一点贡献?当然,大部分佛教徒都是普通人,能力有限,没有很大的权势去做。但是,你想了没有,这个很重要。作为佛教徒,有没有想过要关心社会问题,这个社会需要什么,以我个人的力量能对这个社会有什么饶益?

上师在大学里演讲时说:现在这个社会最缺乏的就是爱!我们都赞叹大乘的爱心最伟大,那我们有没有为这个社会付出一分爱?有没有把大乘的慈悲展现在社会上起到积极作用?换一个角度,我们有没有从佛教的角度思考:如何才能使佛教团体兴盛?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弘扬佛法?如何把佛教广博甚深的要义传递给每一个人?

我们的违缘那么多,但大家都不放弃,都坚持学佛,原因是什么?因为感觉到佛法好,认为自己终于走上了真正的解脱道。那我们有没有思考过,佛法如此地利益了我,我愿意为他付出什么才能够让佛法长久住世、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就是体现佛法的社会实用价值。

我们从这个角度切入就比较好理解,如果感觉犹豫,不听也可以。每个人的层次、心态、发心都不同,有没有从个体和整体考虑过这些?大家可能会想这跟我的解脱有什么关系?

上师在《大圆满前行》中引用过一个公案。宋朝的卫仲达在翰林院里做官,有一次因为特殊的因缘,他到了阎罗王那里。阎王说要观察一下他的善恶册子,等册子送到一看,记录他恶事的册子多得竟摊满了一院子,而记录他的善事的只有一个小册子。卫仲达想,我还没到40岁,哪里有这么多恶事呢?阎罗狱卒说,只要生起一念恶心,就是一件恶事,都记录在案。主审官又吩咐拿秤来称,那堆了满院的恶册子,重量很轻;那一本记录善事的薄册子,反而很重。

卫仲达很奇怪,就问:“那个善册子里,记的是什么?”主审官答道:“皇帝有一次曾想要兴建大工程,要修三山地方的石桥。你上奏劝皇帝不要修,那地方人迹罕至,免得劳民伤财。这里记录的就是你写的奏章底稿。”卫仲达说:“我虽然写了奏章,但皇帝不听,结果还是动工修造了。对劝阻那件事情的进行,并没有发生作用。这份奏章,怎么还能有这样大的力量呢?”主审官讲:“皇帝虽然没有采纳你的建议,但是你这个念头用得很正、很真诚,目的是为了千万的百姓免去劳役。倘若皇帝接受你的意见,那么你的功德就更大了!可惜的是你生的恶念太多,所以善的力量因此减少了一半,而你的官位本来可升至宰相,现在也没有指望了。”卫仲达大吃一惊,就醒了过来。

我们在座的道友可能极少数身份特殊,是地方官员等,可以有一定方便教化一方,而大部分是平民百姓,工作、生活、修行,过自己的小日子,一辈子是这种生活方式。今天讲到的从宏观角度为社会、为佛教团体考虑,和这个公案是一个道理。

一个大乘修行人,当菩提心生起的一瞬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功德?“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无始劫以来的重罪,依靠菩提心,当下就能够遣除,就是因为一颗纯善的心。所以,并不是只想着自己好好闻思修就可以了,考虑社会那些跟我没关系,好坏都是众生的共业,我能做什么呢?就像这位宋朝的官员,上书直谏,人微言轻没有被采纳,还是劳民伤财了,但是由于他生起一瞬间的善念是为万民着想,所以他的福报增上了。

菩提心的前因是四无量心,四无量心以窍诀的方式来归纳,根本因就是心地善良的心念。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心地善良的人,如果没有善根的苏醒或心地不贤善,不会到佛教团体中来修行,还会觉得学佛是一种障碍。所以,这个善念怎么运用很关键,若用得对,瞬间可以圆满菩提资粮,若没用对、不会用或者只想着自己闻思修行,善念的力量就很小。

世间好人很多,做好人最多只能往生人天善趣。作为大乘修行人,口头上天天喊发菩提心,具体实践落在哪里?其实就应该落在社会的实用价值上,这就叫“行”。你的发心是你的那颗心,你的实际行为起到的效用才是行持,这个功德不可忽视。

有人说,在社会上做一些善法跟闻思修比起来,应该是闻思修的功德大。但是,上师仁波切在一些慈善场合中,曾经跟我们这样说:我作为一个出家人,在近20年中,一直在山里修行、学习经论,因为看到很多穷人,我才出来做慈善,如果我一直呆在山里与世隔绝,就失去了佛陀所讲的大悲心。

聪明的在家修行人,借助社会人的身份,一个好的窍诀,就能以最快、最圆满的方式去完成修行。如果天天抱怨工作与修行无法两全,抱怨工作占用了太多的时间,这等于把自己的暇满用在了抱怨上。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想:作为一个在家修行人,我从社会上看到了什么?从佛教团体的角度想到了什么?为佛教团体考虑了什么?从自己的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替别人考虑了吗?这样一来,不善念转为善念,所以能增长功德。

三、 把工作和生活当作修行道场

我们学院的出家人,包括上师仁波切,都在大乘菩提心的基础上考虑如何入世:怎样能对这个社会更有利?怎样善巧解决一些社会矛盾?为了跟社会接轨,很多出家人在考虑学习跟社会接轨的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在山上这么清净寂静的道场好好闻思修行,一直到老死?大家都觉得在这里终老很有福报,能被送到尸陀林天葬,让僧众们给我做超度,多好啊!是的,这是一个选择。

但是,在上师的引领下,我们现在很少想这些问题了,尤其是面临上师弘法利生的事业和自己的闻思修冲突的时候,我们基本上是放弃自己的闻思,而去协助上师弘法利生的事业,给更多的人提供顺缘,让更多的有缘人能够接触到大乘佛法。

为什么要这样?这样会不会失毁自己的修行?上师有一句窍诀在付出的过程中自然获得一切。所以,你们如果真的很着急自己的修行,始终觉得时间不够用,最好是尽快掌握把工作和生活当作修行的方法,用这样的理念和窍诀摄持自心

关于佛法与生活的主题,我准备下个月专门讨论佛法与情感、佛法与家庭的关系,包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怎样把握恰当的分寸等。这些也是修行,如果把它分开了,不仅得不到利益,而且时间肯定也不够用。如果不分开,那你时时刻刻都是在行持佛法,自然而然在体现佛法的社会实用价值。如果这一条你能够做到,不知不觉中就是自利圆满,并能真实地行持利他。这种优势能让更多人认知佛法,不用刻意地拿着法本跟人苦口婆心天天讲,你的言行、你做人的分寸,自然会让别人对佛法有一种认知。

从对境讲来,佛法的社会实用性依靠修行人来体现。现在的社会缺乏爱心,人们比较自我、有个性、越来越自私。在这种情况下,学大乘佛法、发菩提心的人,更不能对工作和家庭漠不关心。

有些道友告诉我,他现在已经处于绝情绝爱的状态了,这又如何能体现出佛法的殊胜性呢?就像刚才举的一个实例,为什么一些企业不愿意录用佛教徒?是企业的领导偏激吗?主要原因还是我们自身行为有问题,自然不会被选择。有多少时候我们是处在利他的角度去考虑?如果你真有利他心,你不可能在跟人接触时让人家觉得那么难受,更不用说我们还存在一些习气和毛病。我们看上师在大学演讲时一些听众提出的问题就会明白。

有一些人学佛后,天热儿子光着膀子在屋里溜达,他就不高兴了,因为佛堂在那儿呢,非让他穿上衣服。家人觉得很委屈,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遇到类似的细节问题,我们怎样把握分寸?在这种情况下,你是不是只管自己,有照顾到他人的情绪吗?

一件事情是否有功德、有意义,关键是看这个人发心的摄持。比如,我们要不要花时间在工作上,要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去陪家人、陪父母唠叨,他又不愿意听你讲佛法,就喜欢跟你聊七大姑八大姨,那到底你是否应该付出这个时间?归根到底是要看你的发心。在某种程度上不应该,但是在某种情况下,又变得应该。

以吃饭为例,为了吃饭而吃,是无记的心态,无利无害,这顿饭不长功德,也没有过失。如果带着善心去吃,在善心的摄持下,这顿饭就变成了功德。你如果带着厌烦心、嗔心去吃,这顿饭就为恶法所摄。同样是吃饭,得到三种不同的结果,原因就是发心不同。

同样,家人肯定有自己的社会圈和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要考虑这一层,要照顾到他们的方方面面。那我们什么时间学习佛法呢?作为一个佛教徒,要把控好中道的原则。什么都不控制,像以前一样特别外散,这是修行的违缘;也不能什么都不管不顾,那家人会觉得我家这位都学成这样,我是没有信心,打死都不会学佛的。要避免这两个极端。

还有些人患得患失,忧虑比较多。做家事时着急,觉得自己的暇满全部浪费在做饭洗碗这些琐事上了;工作时着急,认为每天花10小时在工作上,还没法逃避。现在又说在家佛教徒应该好好工作,她就更加焦虑,到底什么时间修行?我没有修行的时间啊!其实今天讲到的佛法的社会实用价值,就是讲,工作本身就有很多可以修行的机会,就像吃饭一样,看你怎么去用。

比如陪父母聊天。父母年纪大了,希望你听他讲东说西,说是非长短,按佛法这是绮语,你会觉得这个时间花得挺冤枉。这时要调整心态,认识到陪父母聊天就是世间的尽孝,属于养父母之心,也是安慰父母的力量。孝不光是给父母钱。《弟子规》讲,要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智。在家修行人,要尽量完成这四条。百善孝为先,人成则佛成,如果起码的人格贤善、孝顺都做不到,怎么能成佛呢?更别说把众生度化成佛。

我们要观察自己的心态。如果带着厌烦的心,那陪父母聊天从头到尾就是魔法。如果是无记的状态,就是无记法,从自性来说聊的是绮语,还是有罪的。如果你真正觉得父母老了,他们对我恩德深厚,佛经中讲,把父亲扛在左肩,母亲扛在右肩,绕须弥山三圈,都无法报答父母的恩德,对老迈的父母带着一种感恩的心、一颗呵护、安慰他的善心,哪怕跟他聊一会儿,让他心里特别开心,得到一种安慰,不像以前觉得没有说话的机会,那这种聊天也会变成有功德。因为你那颗心照顾到了别人,让人更容易接受你,这时就有机会跟他讲佛法。

有些道友特别着急,一心一念地想让自己的家人学佛,绞尽脑汁跟他们讲佛法,但他们就是不爱听,越讲越不爱听。工作的同事也是这样。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感觉出你的慈悲、宽容和你真心实意的关爱,所以他老跟你对着来。因此大乘修行人,不是光想着自己闻思,对周围的一切都不闻不问。

工作和修行也是一样。在世间做一份工作得一份报酬,无论这个工作喜欢与否,作为社会人都不可避免。如果把工作辞了,吃老本或者靠父母、道友支持自己,整天埋头在家里学习,这不合理。在家修行,该工作就要工作,更要懂得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变成修行的方便。与其无可奈何去上班,不如转为带着一颗感恩、付出的心来修行。

可能有人会说:法师,你说得很好,但是我那个工作根本体现不出佛法的社会实用价值。那说具体一点,比如在工作中,你可以让别人感觉出你的和善,让他们如沐春风,特别喜欢跟你在一起。大乘法修得比较好的人不会跟别人格格不入,不会让人觉得你绝情绝义、与世隔绝,而是很亲切、很包容,非常随和,能理解他人的烦恼,包容他人的习气

四、 学会把平常的点点滴滴融入佛法

修到现在,我们是不是发现,以前我还能包容,现在反而不能包容了,我看谁都觉得不对不好,他们跟佛法距离很远,我无法容忍,从大乘佛法来讲,这是走入了歧途、弯路。我们什么时候真正调整好心态,能够跟周围的人处理好关系,让人觉得跟你在一起特别舒服,这时我们就体现出了佛教的社会实用价值。我们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首先要从这些小的方面做起。

其实,对我们整个工作和生活,在《入行论》《前行》《净土教言》里面,这方面的窍诀上师讲得特别多,比如上师在讲《藏传净土法》的时候,就讲过不用花钱的七种布施。

第一个,眼施。就是始终以和善的目光去看别人,来世感得的果报就是佛陀三十二相中眼如莲花,睫毛如同牛王睫毛那样的好相。因为他经常以慈眼看别人,包括看上师。

第二个,和颜悦色施。表情始终面带微笑,发自内心的和颜悦色。大乘理念真的修出来后,你的心里会充满和善和慈悲的力量,有一种亲和感、悦意感,这种无形的付出让人觉得特别舒服。哪怕是今天跟同事打一个招呼、说两句话,也会让他郁闷的心情舒服一点,这就是大乘行人平时应该做的。

海尘婆罗门有五百大愿,他为了让一个众生生起一瞬间的善念,自己愿意在十万劫中感受地狱的痛苦。大家还记得这个愿吗?什么叫菩提心?什么叫菩萨的自性?我们修的都是大乘,应该怎样去走菩萨道?是不是每天坐在家里,对着法本双手一合十“我为了度化天边无际的有情发菩提心”,然后自己看法本,这就算发菩提心吗?这也是菩提心,但不是菩提心的全部。

家人渴望你关爱的时候,置之不理,认为我要闻思;周围的同事眼睛看到了你,需要的是你在心理方面给予他关怀。现在外在物质生活基本已经满足,城市中主要需求转向心理方面。你可能会想,不能像以前那样,法师讲了,跟同事不说话是隔绝对方,结果说得很无奈。其实可以换一种发心、换一种想法、换一种心念去摄持,转为道用,这就变成了你修行的资粮。这就是在小范围中体现佛法的社会实用价值。只要是人在世间,希望你们能尽早学会这种方法。这样,你每天的工作、生活看似琐事,但能够培积无量无边的资粮。

第三个,言辞施。就是对别人说柔和语。语言上柔和、悦意,属于爱语,这种语言不只局限于佛法方面。很多人说,我现在学佛了,一开口就要说佛法,其他的语言都是绮语,我不能讲。其实,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与别人一起唠嗑,外相上虽然没有谈到一点佛法,但是不一定完全没有功德。

南传佛教的阿姜布拉姆在做侍卫的时候,经常有人向他倾诉烦恼,他把自己形容为一个无底的垃圾桶。他在听别人倾诉的时候,是不是在浪费暇满呢?大家肯定说不是,那为什么不是呢?如果我们把这个用在自己的生活中,看自己站在什么角度去想问题。你的心足够包容吗?你的心能够护念他心吗?在他对佛法没有兴趣、也不了解的情况下,你还有耐心去听他的烦恼吗?有没有站在世间的角度用世间的语言甚至其他各种说法去宽慰他的心,有这样做吗?

表面上看,这些跟佛法没有关系,但是,这个就是我们的修行。这个问题很广,今天给个思路,大家学会去用。如此,你会发现学佛越来越快乐,工作越来越有兴趣,每天上班也不再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也不用特别感叹,“又把暇满浪费在无可奈何的工作上了,太没有意义了!”把上师讲的这些窍诀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而不只是在口头上说,要学会去运用。

第四个,身施。比如说领导来了,客人来了,要起身迎送,包括对自己的父母师长,要以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们。帮助他人,这都属于身体布施。如果你以菩提心去摄持,它就成为菩提的资粮。

我们以前说过,比如早上你要出门了,不管是坐公车、自己开车、搭出租车,在你出门的时候,首先发愿:我今天出去所做的一切行为,愿都能够成为饶益众生的因。这样,从家门口到你工作单位的门口,你走出去的每一步都是菩提的资粮。如果不发这个愿,那走出去就是一个无记法。所以,我们要懂得如何运用。

第五个,心施。以善良、恭敬、善巧、宽容、慈爱、善解人意的心去对待他人。当然,现在社会功利心很大,竞争也非常激烈,作为一个大乘佛教徒,不能自己修到最后变成一个弱势群体了。慈爱之余还要有智慧,起码有能自保的善巧方便。

我们毕竟是凡夫,没有达到圣者的境地,不可能丢了工作无所谓,没了饭碗没吃没喝了,还天天乐呵呵的,现实环境也不允许。而且自己的我执没有完全断掉,不可能没有一点后顾之忧。我们既需要智慧的善巧方便,还要有自保的能力,不能白让别人欺负,大乘佛教没有这样倡导。今天不广讲,细节方面大家多思维,多考虑,抓住这个窍诀,操作做起来就容易运用。如果所有的佛教徒都任人踩踏,那我们如何去体现佛法的社会实用价值呢?别人已经快把你排挤掉了,在社会上已经无立足之处了,还怎么体现你的实用价值呢?所以,智和悲都要运用。

其他床座施、房舍施,这个属于修行人内部的布施。比如给自己的父母师长铺设床座,在世间这属于孝道。如果你是出于一种恭敬心,认为这是我的恩田,恭恭敬敬地去做,自然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功德。房屋施是将自己多余的房间提供给别人住,这个不多讲。

在世俗中修行,把工作的点点滴滴融入佛法,在于我们要运用这些方法。工作还是照样忙碌,但是以佛法摄持自心,能改变你的工作环境,把工作过程变成你的修行。遇到顺缘时怎么想,遇到违缘时该怎么转为道用,在《入行论》《前行》里面讲得非常多。碰到是非、诽谤、各种勾心斗角时,调整自心的窍诀归纳为:自己的心态要调整到符合修行人的状态如果自己的心缘这些生起种种烦恼,就是自己修行不到位。

这样做体现出了工作的价值,工作转变成了修行。大家一定要学会去运用,否则就会出现修行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五、 要为佛法的弘扬和团队的发展发心

以上讲的是小范围,再从大范围来谈。

可能有些人会说,讲得太大了。比如素食文化、临终关怀、教育问题、心理问题等,这些属于大的社会问题,我作为一个小小的佛教徒、一个平民百姓,我有什么力量?能做什么?是的,确实是这样。但是,我们每一个佛教徒都有责任去想这些问题,包括佛教的发展。如果只希望获得佛法,一味索取,只希望我在这个团体中得到什么,从来没想过我为这个团体付出什么,也从不考虑这个团体如何能够发展下去。如果没有一个团体,哪来自己学佛的氛围?哪有我们单独学佛的机会?如果没有这个团体,你们不会遇到佛学会,不会接触入行论或者加行,可能一辈子都依旧不知道佛法僧是什么。

大乘修行人要考虑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付出,国家社会并不只是领导人的事情。这是菩提资粮的一个修法,我们的一念心都会起作用。比如一名老师,除了授课以外,引导自己的学生向善,做一个具有贤善、健康人格的人,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可以说这就是修行。比起自己在家闭门闻思,你给学生上一堂课,以符合当代学生心理的方式来沟通,因为精心准备而达到效果,上课的功德更大,因为实际已经利益到众生。闻思是懂得佛理的一个途径,只有依靠众生,才能成就佛果或直接获得大乘的解脱。所以,前面跟大家说大乘佛教徒不是退回来,而是走出去,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不是大恩上师走出去,我们不会值遇佛陀,也没有机会学习佛法,没有上师的付出,我们也没有机会在这里一起交流法义。大乘修行人,如何在利他的过程中圆满自利?那就是,真正把自己放下,用心学会去看你周围的人、事乃至整个社会,并开始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付出一分关爱,这时候你的大乘道就开始了。

这跟世间的好人、优秀人士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在于发心的不同。我们的发心非常明确,是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在行持上,为社会付出、为社会考虑,为社会积极主动做自己的那部分。看起来是小部分,但实际上,正是在个人能力范围内体现佛法的社会实用有价值。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别人才有可能接受佛法,所以工作就是很好的修行。这样,佛法在社会中的实用价值自然而然会得到体现。

昨天说过,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是舍事者的心态,只管好自己的修行,知足少欲度过一生,这样对佛法、对整个佛教无利无害,但这仅限于个人的修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考虑佛法怎样才能对现实社会有利。许多在寂静地的出家人天天想这个问题,你想到了吗?我们在学佛初期还没有认识到,想的只是从佛法中索取,想的只是佛法给自己带来了多大的幸福感,减轻了我多大的压力,断除了多少执著等等。

那现在我们要想: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应当以一种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让别人感受到佛法的力量?怎样度化别人,让他觉得佛法好呢?如果人家在你身上看到进取的心、宽容慈悲的心,看到你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一面,看到你每天容光焕发、非常喜悦,别人就会赞叹这个人学佛学得真不错。现代社会大家都有工作的压力,但是为什么这个学佛的人工作这么高兴?他为什么对工作不厌烦呢?如果在别人面前都是这些正面的展现,他人现量见到了学佛的好处,我们的行为胜过千言万语,别人也许因此步入佛门,即使初学时他求的是人天福报。

如果学佛之后与人格格不入,也不搭理人,显得更自私,那不是体现佛法。在你身上丝毫感受不到大乘的慈悲、智慧、善巧、包容,别人感受不到这个,他怎么能承认学佛好呢?所以佛法主要靠修行人去体现,不是装着做样子给别人看,本身就是一种体现。我们能自然地体现出多少,别人才能承认多少。说一套做一套,自身丝毫也没有体现出佛法,别人是不会相信不会接受的。

如果我们自己吃素,从来没有为家人考虑过,你就只想着自己吃白菜不吃肉,你有没有站在家人的角度想办法让家人接受素食?为了让家人能够感受到素食的营养丰富,花色多样,甚至比肉食还好吃,你尽力了吗?他感觉不到这一点,他当然不高兴,而且还会跟你抬扛,甚至逼你做肉给他吃。

在你为他人付出的过程中,你就会有自己的空间,你的自利并不会不圆满。比如,你为了让同事、家人能够吃素,愿意在这方面投入时间精力,表面上好像是浪费了暇满,但在你的意乐摄持下,这种行为就是菩提的资粮。并不是只捧着法本在家里看书才是修行,才长功德。首先多思维这个法理,第二步你才能够学会去用。当然并不是说把书本抛开不去闻思,闻思也很重要,但目的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运用上面。如果不去运用,就是死读书,只能是佛教研究者,因为行为上还达不到。具体素食方面,后面有专题讲座。

关注临终关怀方面,除了在他旁边为他念佛,我们还能做什么呢?这属于社会责任,确实不是个人问题,我可念可不念。如果从宏观的角度去考虑,我们有没有想过?哪怕只是一个思路,或者自己没有能力去做而发表了一篇文章,让世人能够接纳,也都会起到好的作用。大家有从这些方面考虑过吗?想到众生了吗?想到别人的需要了吗?这种实际的帮助或者心念有没有?

实现佛法的社会实用价值,有些人的身份比较方便,在不让别人感觉有明显佛教化的情况下,他可以直接操作。而对大部分人来讲,是一种心的意乐,心有没有在这上面去想去考虑,怎样去体现大乘的爱心,怎么体现你的慈悲和度化众生的心量?这就是大乘的修行。

比如,如果你不去倾听别人的烦恼和痛苦,就不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同身受,更谈不上帮助他解决心理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心理问题和烦恼,口头上给他说你要断除执著,不要贪执,要相信三世因果等等,就可以全部解决掉。如果沟通不善巧,讲因果时,会让别人觉得如果他不相信因果,因果就会报复,他会受到报应。“报应”有较强的负面感,像是威胁而让人无法接受。那我们就该考虑,用合适的方法让他能够接受。

比如最古老的持戒问题,在现代社会,有的人一听到持戒,马上就和清规戒律、五戒、禁欲等概念联系起来,很难接受。那我们换个角度讲,所谓持戒,就是让你能够有一种非常健康、有规律的生活,你如果能掌握生活的规律,就是戒的本体。你要是能够掌握工作的规律,掌握保持身心健康的规律,这个规律的法则就是戒条。要尽量用他们能够接受的语言来交流才会有效果,你愿意花心思这样去做,因为你把众生看得很重要。

菩提心就是把每个众生看得像如意宝一样,众生在我的心里份量非常重,所以我才愿意把功德回向给他,愿他成佛,愿生生世世在轮回中去度化众生。如果你没有把众生看得那么重要,你怎么会愿意呢?通俗地说,菩提心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没有把众生看得这么重要,那你为什么一直在轮回中耗着?为什么陪着等着他解脱?我自己解脱、自己自在不就可以了?

如果你心里真的把他看得很重要,你就愿意为他花时间、下功夫去想办法,哪怕使他能够增长一点点的善根,你都愿意,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乘道。所以,我们的修行、见解一定要树立得正,有了见解修行就简单了。

闻思是基础,为了让在家修行更加快速的成熟,要懂得把工作、生活转为道用的修行方法。展现发心的力量,自然会体现出佛法在社会中的实用价值,自然就起到了弘法利生的作用,起到了让人们更好地认知佛法、接纳佛法的作用。这样佛法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够长久保持,那我们最初的本愿和发心,就全部到位了。这就是我们努力发展的方向。

六、 结言

今天主要提供一种思路,如果会用就很好操作,运用起来会有悦意感,工作不再苦恼,工作的全过程就是修行的全过程。你学得越多,用起来就越熟练,慢慢学慢慢用。这是今天交流的核心思想,最能体现佛法的社会实用价值。

希望每个人都去付出,借助团队的力量去饶益社会,其实就是在饶益自己。具体到佛教团体中,每个人都有义务考虑,为了这个团体我应该做什么,或者我自己的行为能对这个团体起到什么作用。团队的力量不可思议。当然先解决好个人的问题,才能解决总体的问题,先把个人的焦虑、纠结解决了,才有机会探讨整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