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只为一颗心


莎士比亚说:“怀疑,是大家必须通过的大门口。只有通过这个大门口,才能进入真理的殿堂。”所以,怀疑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对待。


问:我曾帮助过一个人,他若是伤害了别人,我有过失吗?

堪布:你如果没有害其他人的心,就没有过失。我曾帮过一个贫困学生,希望他有前途,但没想到他用学到的知识伤害了很多人。我帮他有过失吗?没有,因为我的心是想利益他。他做坏事只会害自己,对我不构成损害。

问:这个业由他自己承担?

堪布:对。我帮他是一颗好心,好心不会有恶报。业依赖于心和行为,我的心和行为清净,没想过让他造恶。他要造恶,就自己承担。

问:也就是说,是从发心的那个点来判断?

堪布:是的,判断善恶主要看发心。

问:有些人长得不帅,但你就想亲近他,这是因为他的魅力还是什么?

堪布:可能是因缘吧。佛教认为,初次见面时,如果你对某人有不同的感觉,“好像以前认识他”“怎么如此亲切”……那很可能有一些因缘在里面。

这种因缘分两种:你面对的若是一位高僧大德,真正的善知识,你对他有欢喜心、清净心,这种善缘会给你带来解脱和快乐。

若是个一般的世间人,你对他的执著,也许是来自前世的共同发愿:“愿我们生生世世在一起”;也许没那么幸运,他是你前世的仇人,彼此间有宿债,“你欠了我、我欠了你”。

是亲是怨,难以确定。因缘很复杂,有时要牵扯很多世。最近,我在翻译明珠多杰的传记。传记中说,他是宁玛白玉派中天法派的创始人,能回忆两百多世。在这些世中,他有时变成动物,有时变成人,什么样的情形都有。其中,他跟自己的上师乔美仁波切,前世也有好多关系,比如有一世上师转生为马,他就转生为一匹小马,诸如此类。

现在我只译了一百多世,还有一百多。每一世的故事很短,不像《百业经》那么广,例如“当时他变成什么,我变成什么”,“当时他是怎么死的,我是怎么死的”……一段一段的,很精彩。

看了以后,你会感受到业的力量。再看今生中自己与他人的相遇,不管是遇到上师还是其他人,你会相信,这背后一定有很多世的因缘在。

问:汉地弟子选择上师很难。戒律严格的上师,形象比较保守,不好接触;有才华的上师,涉猎广泛,又特别开放,请问该怎么选择才恰当?

堪布:保守的也好,开放的也好,先观察很重要。凭一时冲动不观察就依止,往往会发生不愉快的事:弟子的信心变了,上师的加持没了,弟子诽谤上师,上师辱骂弟子……这就是之前没有观察的结果。

观察后再依止,人不容易退。如果是具相的上师,无论他怎么显现,自己都应以信心依止,随学《华严经》中依止善知识的公案。

戒律清净的上师,可能会有点保守,藏地寺院里有很多。他们来汉地的机缘不多,即使来了,因为语言不通或性格严肃,显得不太好接近。不过,如果能找到这样的上师,时时敲打你、监督你,对你的修行很有好处。

开放的上师比较随和,如果他有些善巧方便,也精通佛法,那么你在依止时,一方面比较轻松,一方面能学到佛法,这是很好的。

总之,上师的行为不重要,重要的是,依止他能不能得到佛法。

遗憾的是,许多人不了解这一点。他们依止上师,只是依止上师的微笑或行为,有点像感情依赖。但感情会变。如果你依止一段时间,始终没学到佛法,感情一变,信心也就没了,那时候很可能依止不下去。即使不是这样,一旦无常显现,既见不到上师,又没得到佛法,就悲惨了。

所以,一定要在佛法上结缘,这才是依止的真正意义。

问:放生过程中,放鱼的时候,有些鱼死了,有些被人捞去了;放鸟的时候,有些不走,他们就往空中拋,这样会不会不好?这是积福还是造业?

堪布:我发愿放生、劝人放生,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我特别喜欢这件善事。

你说的这些情况是有,社会上也有人不提倡放生,认为放生有弊端,但我们不能因此说“放生没有意义”。我认为放生百分之百是善法,功德非常大。只不过,方法上确实要注意,否则就是对生命不负责任。

放生前必须观察好:地点对不对?在这里放能不能存活?有些人在大路上放鸟,一些刚出笼的鸟飞不起来,结果车一来,好多就被轧死了。

真正有经验的人,放生之前会找个好地方,甚至为此花上几天时间,这样就会比较安全。

问:我们放生群发愿吃素,但“佛法不离世间觉”,有时也会坐到荤桌上。请问,我怎么解决类似的矛盾?

堪布:平时能吃素最好,实在不行,放生时也一定要吃。否则,一边放生一边吃肉,善法就不清净了。

“佛法不离世间觉”,是让我们在修行过程中,懂得随顺世间,学会从世间觉悟真理:这并不是说,世间人吃肉,我也吃;世间人偷东西,我也偷;世间人干坏事,我也干……不是这个意思。

有些事可以随顺,有些事不能随顺。

问:现在市面上有您的书,我在读,也推荐给朋友。仅仅读这样的书,可不可以修行究竟?

堪布:《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等,是我把平常讲课时说的道理、讲的故事集合起来,用适合世间人的语言汇编成书。每一篇都不长,很快就能看完。

看这些内容,改变一些观念是可以的,知道我们以前哪些行为不好,将来怎么为人处世,怎么变得善良,甚至可以学着积福累德。书中还提到了死亡问题,这对现代人也有警醒作用。

至于能不能让一个人修行究竟,这要看根基。像禅宗中的利根者,听个简单教言就可以明心见性,如果是这种根基,也并非不能开悟。

问:我是做管理工作的,圧力很重。当我专注佛法时,工作就使不上劲;专注工作时,佛法又疏离了。请问,工作和修行如何协调?

堪布:这是个很实际的问题,也是很多人的问题:不修行吧,人身难得,一定要修;修行吧,工作又太忙,顾不上。所以,我经常建议大家: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其实这事不难。对我们藏族人而言,从小的时候开始,修行就被很好地融入生活,成为习惯。一旦习惯了,也就容易了。

认为二者水火不容,修行时不能工作,工作时不能修行,那可能永远没有修行的时间。作为在家人,谁都有家庭、工作,完全放下不太现实,想抽出一个星期或一个月专门修行,也很难。

所以,你要习惯在工作的同时,完成一定的修行。比如,每天看三四页《大圆满前行》,或者走路、坐车时,念够一定数量的咒语。习惯以后,就不至于中断修行。

有些人比较极端,修行的时候舍弃工作;等家庭和生活的压力承受不住了,不得不去工作,一工作起来,又把修行全部放下。

我不赞成这种做法。除非你像学佛之前一样,做个一般的世间人,或者干脆出家,两者都做不到的话,那最好兼顾——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其实,释迦牟尼佛住世期间,佛弟子也大多是在家人,他们就是这样兼顾的。那时候都是如此,何况现在?

把工作做好,把家庭照顾好,与此同时,你可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学修佛法。每天一两个小时,肯定空得出来。我认识一些企业家,他们特别忙,去这儿出差、去那儿开会,但一有空就学佛法、做功课,天天如此。久了,两边都兼顾得很好。特别是修行,不会退失。

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平时要翻译、要传法、要管理、要搞建筑、要办学校,同时还要跑出来跟你们交流,但我的功课从来没落下。出来的车上或飞机上,我会念一部分功课,中间一有空就翻译,哪怕两三个偈颂也行,就这么坚持下来了。

要想坚持,最忌讳的就是冲动,一会儿热情高涨,什么都不管,一心修行,一会儿又心灰意冷,什么都不修,这样既做不好工作,也修不好法。我们应该有一颗恒常心,对于做好的决定,永远也不放弃。

不必放弃工作,因为你要生活;不能放弃修行,因为你要解脱。只要不放弃,总能找到一种平衡方法,让生活和修行同时进行。

问:我现在学佛了,不喝酒、不吃肉,也不去卡拉0K。但一聚会就被边缘化,别人觉得你另类。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对待?

堪布:学佛的人不喝酒、不吃肉,圏子变小了,对待起来有两种方式:一是随他去。如果因为这种行为,减少了一些不好的朋友,生活反而简单、正常了,这是好事。现在人“无酒不成席”,你不喝就不够意思,不玩就成了怪物:“你是不是受刺激了?”“最近受了什么奇怪的教育?”……我们学佛有什么问题?只不过人们的认识已经是这样了。

还有一种是,你可用健康为借口跟朋友解释,比如,“医生说,我再喝酒就没命了”“要是我继续吃肉,血压肯定降不下来”……渐渐地,周围的人也会理解。

其实吃素很时尚。有些藏族老乡劝我:“你不吃肉不行,营养不够。”我开玩笑说:“知道吗,奥巴马也吃素,他身体很好。”不过,奥巴马是为了环保,他的妻子和女儿也在各大学校推广这种理念。

眼下在一些圈子里,喝酒、吃肉、KTV仍然是重要内容,但慢慢也在变。你们可以试着转变别人的观念,即使做不到,也要善巧自处。

问:晚上我要去修行,一下班就得走,但领导看你不加班,就会找你谈话。怎么才能既不得罪领导,又能继续修行?

堪布:这个也得善巧。看来佛教里强调“善巧”,还是很有道理。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反反复复观察、思维和祈祷,借用文殊菩萨的智慧、观音菩萨的大悲,再加上你自己的善巧,一定会有办法。

问:为了修行,跟领导撒个谎怎么样?算妄语吗?

堪布:这叫方便妄语。准备说什么?(众笑)

问:有个师父跟我讲,做事时念咒语不计功德,必须坐下来静心念才计。我已发愿念某个咒语十万遍,但他这么一说,我就气馁了。对此您怎么看?

堪布:我的观点是,做事也好、走路也好,都可念。也许对一般人而言,这么念不如静下来专注,但对修行纯熟的人来讲,就不同了。

藏地有许多大德,他们在行住坐卧中都能念咒,已经习惯了。以前有位格西,他每天一边看因明、俱舍,一边念咒,法义完全领会,咒语也念得有质有量。我的上师法王如意宝在睡梦中也能念咒。我亲眼见过几次,就在旁边看着,他人已经睡着了,但手还在一直拨念珠。

我们没有这个境界,但在做事时念咒,肯定有功德。那位师父说一定要坐下来念,可能是从严格角度讲的,这样念心比较静,功德大一点。

问:您能不能说说自己一天的起居情况,比如几点起床?都做些什么?这样我们也好随学。

堪布:就说今天吧。早上我五点半起床,念了半小时咒语,禅坐了一会儿。接着念了一小时经,这是我的功课。念完后,磕了一百个头。接下来,我喝了点五台山的文殊茶,一边喝茶一边看书。之后写微博,吃早餐,然后就到这里来了。

问:那您一般几点睡觉?

堪布:以前有资料说,人晚上要睡足八小时才行,但今年有新的报告说,每天睡八小时的人死得快,四五个小时足够了。所以,睡眠时间太长对健康不利。

平时我十二点钟以后睡。昨天要晚一点,我们那边有个病人,说要我念经,让我等着。但我等到一点钟,还没来电话,就睡着了。

问:那您什么时候写作或翻译?

堪布:一般是在下午。

问:《普贤行愿品》说要“恒顺众生”,这对我们来讲很难。众生有善有恶、有正有邪,面对善的时候,可以从善如流,但面对恶人恶事时,该怎么办?还要随顺吗?

堪布:恒顺众生,是指一切时候都要随顺。这是《华严经》等大乘经典中教诫菩萨利益众生的殊胜方便。

法王如意宝的《胜利道歌》里说:“言行恒时随顺友。”针对这句,曾有人问:“如果对谁都随顺,那对贪心大的人,是否也要随顺他生贪?对嗔心大的人,是否也要随顺他生嗔?”

法王说:“当菩萨随顺众生时,一定要有度化他们的智慧和能力。比如,文殊菩萨在度化国王的嫔妃时,首先就是随顺她们,然后才让她们皈依,引导她们获得解脱。

”不仅是文殊菩萨,许多菩萨也都有自己的善巧方便,并在各种场合中随顺世人,度化有情。

所以接触所谓的“恶劣众生”时,如果你有能力、有方便,不妨先顺着他,以赢得信任。比如,你想帮助一个有邪见的朋友,可以先听听他的观点,甚至适时地表示认同,到了一定时候,再恰当地提出你自己的看法,慢慢引导他。

当然,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就不要随顺了。否则,说不定被别人吸引,度不了别人,还跟着人家跑,这不成了“同流合污”?

问:我是做媒体工作的。现在有些人披着“上师”的外衣,我也看到了他的私心及不如法行为,请问这时候该怎么做?是视而不见,还是揭露出来提醒身边的人?

堪布:这个问题要分开看。有些不如法的现象,如果危害面比较广,让大家知道也好,有个提防。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因此给整个佛教带来负面影响。

现在许多藏传佛教的上师在汉地度化众生,劝大家皈依、发心,让大家行善,而很多人也皈依了,懂得了法理、得到了摄受,这非常好。

与此同时,也有来谋私利的。汉地一些比较单纯的人,因为没受过佛教教育,加之心急,见到上师也不观察,直接冲上去依止、供养。等出了问题又生邪见,甚至闹着打官司。这种现象是有,就像工业革命后,市场上出现各种商品,真的假的都有。

看到这些问题,要不要说出去?这要观察我们有没有制止的能力,制止的话,效果好不好。

如果你有能力,确信效果会好,那就制止。但如果你观察到,这对他个人不利,你度不了他,对佛教更加不利,那装着不知道也好。

为什么?因为一旦你报道了,现在人你们也知道,一个人的问题,他们不会怪罪这个人,而是说“藏传佛教怎么怎么”“汉传佛教怎么怎么”……本来这个人代表不了任何教派,但“丑闻”一出来,就会损害整个佛教的形象,也会伤及很多人的善根。

所以我认为,现在我们更需要的,一方面是法律,法律对佛教的保护;一方面是多些正面报道,以赢得社会对佛教的普遍认同。

问:我一位朋友的母亲刚过世,心情很悲痛。我给她推荐了您的《苦才是人生》,她看完后,特别特别想见您。您今天在这儿上课,她很想来听,但碍于书院的规定,来不成,非常难过。我也很不开心,就向您诉诉苦,没有别的。

堪布:书院在管理上有些规定,非常有必要。但她处在这样的困境里,想要见我的话,可以单独安排个时间,晚上或明天早上都可以。

亲人死了,是最悲痛的时刻,很需要帮助。没有感受过的人不知道,“为什么哭得这么厉害,为什么这么难受……”但正在感受的人,很难摆脱这种痛苦。

在佛学院,以前有人请我念经,我很少去。但后来我父亲死了,我去请一些上师、活佛念经,有些答应了,有些没答应。我知道他们忙,但还是沮丧:“我家人死了,请您念个经,为什么不答应?”

我感受过,就知道她的痛苦。用自己的感受来为别人着想,也是一种修法。

问:禅一般是静着修的,但能不能动着修?比如我打球,打一下念一句“嗡玛呢贝美吽”,再打一下,再念一句,能这么修就方便了。

堪布:这个主要看修行的熟练程度。初学者一般先安住修比较好,念咒也好、观想也好,在身心寂静的状态中容易修。等境界提高了,稍微有点散乱也没关系。像密乘里的有些修法,有一定境界时,还要求你奔跑、唱歌,做各种行为,这时也能专注,可成就很高的境界。

每个人的根基不同,如果你有这个能力,一边打球一边念“嗡玛呢贝美吽”,当然好。如果打着打着就忘了,不如多抽些时间静修。

问:您说念咒一定要计数,但我经常不知道自己念了多少遍,这样行吗?

堪布:念咒还是要计数。光是口头上念,不一定很踏实,念了十遍,可能你觉着念了很多。如果你一个一个计数,念多少是多少,对修行是一种动力和压力。

问:我在学佛时,不少同事对此感到好奇,也找我聊佛法。他们是自己看书,也常说些自己的见解,但我一听就知道在谤法。我不好直接反驳,怕他们烦恼,请问如何善巧引导他们?

堪布:要引导别人,自己先应该学好教理,培养佛教方面的综合素质。

听说有个大德来这里讲显宗密宗,有人问旁边的人:“什么叫显宗密宗?”

那人回答:“显宗就是显宗,密宗就是密宗。”可能很多人确实不知道这个差别,所以很难作答。佛教徒要系统学习佛法,最好有善知识引导,这跟你没学过或者自己看书差别很大。

自己看书,可了解点知识,但很难通达教理。不通教理,就像你所说,一说话可能在谤法了。所以,你最好建议他们,在有师承的情况下学习佛法。

没有师承,不说一般人,就是永嘉大师也不被认可。当年他对玄策禅师说自己读《维摩诘经》时,悟到了佛陀的心宗。玄策说:“无师自悟,是天然外道。”

他请玄策为自己印证,玄策说:“我的境界不够,曹溪有位六祖大师,你可以找他。”就这样,永嘉大师参礼六祖,得到了印证。

因此,见到有人自学佛法,我们应该启发他的善根,让他接受一些正规的佛教教育。开导时要善巧,不必加些什么“罪”给他,免得人家生烦恼,但是在道理上,你一定要有破斥他观点的能力。

这个不必客气。他觉得自己对,你就用佛教理论跟他辩,让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理论上不要留余地。否则,他会觉得专业佛教徒都答不上,自己的观点更厉害了,还到处宣扬。这对他不好。

我们自己要好好学。学好了,方式上善巧一点,那些断章取义的说法很容易破。

问:烦恼怎么转为道用?

堪布:《六祖坛经》说:“烦恼即菩提。”这句话的意思若能通达并做到,就是把烦恼转为道用了。

比如,当你生起贪心或嗔心,就用智慧观察这个烦恼的来龙去脉:它从哪里产生?住在哪里?去了哪里?……这样观察下来,你会发现,其实烦恼是不存在的。不仅烦恼,生烦恼的人和烦恼的对境,也都不存在。

如果我对这个人生嗔心,“我”的本体存在吗?这个人的本体存在吗?嗔心的本体存在吗?反复寻找以后,结果了无一法:找不到“我”,找不到敌人,也找不到嗔心,里外都找不到。所以说“了不可得”。

一切唯有空性,显现也不过是智慧的妙用。

当你学着观察,并真正认识这点时,也就是把烦恼转为道用了。因为你已经了解到它的体——体是空的,既然如此,也就没什么可烦恼了。

当然,这个一定要修,只是道理上懂、口头上说,是不管用的。试想,怨敌来了,你边跑边喊“没有怨敌、没有怨敌”,行吗?烦恼来了,你边生烦恼边叫“没有烦恼、没有烦恼”,有用吗?

所以,一定要认识烦恼的本性。认识了,也就无害了。

问:我公司很多人在学佛,天天“我上师是谁,你上师是谁”,但我一直没皈依。不过您的课讲得好,我喜欢听,特别是您说要用五六年观察上师,这挺对我的脾气。而且您不是那种把自己摆得很高的感觉——不好意思啊。我想问的是,是不是每个学佛的人都要皈依?

堪布:大家一起交流,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这点我很欣赏。你在皈依上这么谨慎,比不知道观察、听到一个名字就去皈依的人,要明智得多。

暂时不皈依也好。有人皈依后,以为皈依的是人,把上师当私有财产,“这是我的上师,不是你的”。听说某位上师有两拨弟子,他一下飞机,弟子们都去抢,结果一拨抢到人,一拨抢到衣服,闹得很不愉快。

基督教没这种事。他们共同信仰上帝,神父不会说“这是我的信徒”,信徒不会说“这是我的神父”,这样就团结。其实我们也一样,大家皈依的是三宝,所以我每次都说:“我代表佛法僧三宝给你们授皈依,你们皈依的是三宝,不是我。”

我这么说有我的考虑。一方面,一旦我做了什么坏事,不会染污别人;另一方面,也是让大家不要有“你的、我的”这种分别,我们都是佛教徒,是佛的弟子,应该要和合。

当然,人的意乐、根基不同,我们选择的路,并不是所有人都要这么走,别人可以自由选择。今天我们聚在一起,信仰什么都可以,不妨碍大家共同开拓一种事业。所以,皈依看因缘。因缘成熟了,瓜熟蒂落,也就皈依了。

不过,人身难得,以后因缘成熟了要把握好。要知道,皈不皈依在功德上有很大差别,约束力也不一样。

问: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看《金刚经》就想睡觉,这是怎么回事?

堪布:是不是这部经的加持让你的心安宁?以后我睡不着也试试。

问:在依止上师的问題上,您说要观察五六年,这肯定非常如法,也最踏实。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花这么长时间去观察,会不会影响佛教发展?有没有特殊情况?

堪布:观察五六年,应该不会影响佛教发展。就像九年义务教育,这不仅不妨碍中国发展,还会促进社会进步。所以,在一些重要问题上,长期准备是有必要的。

其实,观察上师还有更长时间的,按宗喀巴大师《事师五十颂释》的观点,需要观察十二年。

特殊情况也是有。一些非常公认的大德,你可以不经观察就依止。以前德巴堪布对我说:“按理来讲,长时间观察上师是对的,但像法王晋美彭措那样对弘法利生具有极大功德、举世公认的大成就者,你们没有能力观察,也不必观察,直接依止就可以。”

听了这句话,我马上去喇荣依止了法王如意宝。

问:大圆满教法里有三个概念:本体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而现在的“人间佛教”常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禅宗也只强调空性,那是不是说,大圆满才是将这三者整合在一起的教法?

堪布:宁玛巴里讲的“本体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是从觉性的不同侧面上讲的,这三者本来就是一体。

所以,这不是指所有宗派观点的最终圆融,而是当一个人证悟心性时,自然会呈现这三个融合一味的特点:本体空性,这是法身;自性光明,是报身;大悲周遍,则是在不同众生面前示现种种化身。

问:我经常组织给亡人助念的活动,但个别师兄有顾虑,担心会把亡人招来,给自己及家庭带来不良影响。请问,这种顾虑有没有必要?

堪布:一般的亡人,像病死的、老死的,这些不会。按照藏地民间的说法,横死的可能稍微有一点,但这个通过念咒,也都能遣除。

你们助念者发心大,功德也大。虽然民间有各种说法,但不必有什么顾虑,因为佛菩萨的名号及咒语完全有守护自己、防止危害的能力。而且,以清净的发心去助念,对亡者的利益不可思议。

问:弟子以前在一年当中,都是五点起床,然后学习、上早殿。后来我发愿受四十九天八关斋戒,希望再早起一点,多些时间学法。谁知道己经三十天了,还是不到五点起不来。我现在好像起不来了……

堪布:你这不起来了吗?(众笑)修行佛法,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这个要长时间调节,偶尔性的过于精进,不一定合适。

如果你想多些时间修法,一是要减少睡眠,睡太多只是习气而已,这个可以慢慢减下来。还有一个就是要减少散乱,很多人说没时间修行,其实时间都用到散乱上了,并不是没时间。

问:我是慈慧基金会的志愿者。在实习过程中,我接近了一些老人,才体会到他们的孤独无助。同时也看到,有些人做志愿者时,觉得这只是世间法,和自己追求的出世间法不一致,还有人不愿意接受制度的管理。但我认为,亲自做慈善,是能够实践菩提心的。请上师开示,该如何通过做慈善完善自己的心灵?

堪布:我做慈善的时间不长。刚开始,是一个女孩的信触动了我。

那时候她在读中学,家里没钱,读不下去了,于是给我写了一封信,并托人转交。当时我在汉地,回去后没见到那封信。为了读书,她又写了第二封信,这次我收到了。

信里说:“我很想用自己的智慧来过自己的生活,但家里实在太穷,没办法供我读下去。听说您是一位堪布,能不能帮帮我……”信末,她留了隔壁的座机号码。

此前,我没有资助过贫困学生。读了信,我辗转找到她,并开始给她资助。现在她已经毕业,在甘孜州白玉县做医生,对我非常感激。

这件事改变了我很多观念。以前我认为,只要自己修行、自己行善就可以,是她让我开始做起了慈善。那天我还对她说:“你的那封信,让我后来资助了一些人,也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

那这些是不是世间法?是。你去看望老人,去关怀他们,这些也是。但一个追求出世间法的人,有没有必要做这些?有必要。

虽然你修的是空性大悲,但要落实它,无非是落实在这些地方。

当你去落实时,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悲心远远不够;当你偶有所得时,又会激励自己继续修行。所以,世间与出世间并不矛盾。当然,我们也不是天天做这些,不修佛法。

做慈善要不要管理?

我认为,合理合法的管理是需要的。大家虽然都是佛教徒,都是行善的人,但不管理也不行。以前法王如意宝在世时,对佛学院的堪布、活佛以及所有出家人,都有相应的管理。所以,合理的管理很重要。没有管理,即使行善,也不会做得尽如人意。“六一”儿童节大家都去给孩子送花,“老人节”又都去照顾老人,完了以后呢?没人管了。所以,行善也要用管理保证大家那颗助人之心,如此才能细水长流。

我常说“慈善是心”,当你有了行善之心,做慈善也就顺理成章了。大家都有行善的能力,身边也有需要帮助的人,可是,如果你没有一颗利他心,即使擦肩而过,也看不到那些可怜人,看不到他们的痛苦。

佛教徒若都这样,还有谁会关心他们?

我们常认为自己是大乘菩萨,但是不是菩萨,不是口头上说,而要见诸行动。基督教的教理没有佛教广,但实际行动却在为宗教、为众生奉献,这比我们为自己修行更有说服力,更能体现一种善的力量。

刚才有个人说,他在印度金刚座前发愿做善事,这非常好。不管是病人、老人,能帮多少算多少。如果你只有帮五个人的能力,那就把这五个人的事情做好,用五年十年,把事情做圆满;你能帮十个人,就帮十个人……什么都不做的话,天天为自己,人生也就过了。

其实我们拥有的财富和地位,一方面是自己前世的福报,一方面也跟众多人的帮助有关。得到以后,只是独自受用不回馈社会,因果上是说不过去的。

问:我骑自行车进藏时,见到一座山叫冈仁波齐。当地人说,它被印度教、藏传佛教等奉为神山,转一圏可洗清一生的罪业。我转了两圈。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可信?

堪布:转神山有很大功德,特别是冈仁波齐,我也很想去朝拜。在许多上师的传记中记载,作为修行的一部分,他们就常常转绕冈仁波齐,还有匝日神山、湖心山等,这些地方加持力很大。

至于当地人的说法,如果是了义的,确有其事,那只要你的心清净,也像大德们一样完全具足相关的对治力,就一定可清净。即使做不到这么圆满——毕竟每个人的业力不同、修行力量也不同,但清净相当一部分罪业是没问题的。

问:我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八岁、一个两岁。请问,在小孩教育方面,您有什么样的建议和叮嘱?

堪布:对于孩子的成长,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胎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尤其是家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一种教育。

教育是为了培养人。但汉地自传统文化受损之后,怎么为人处世、怎么做人,没人教,也没人重视。所以我建议,家人可安排孩子学一学《弟子规》《三字经》,甚至是佛教的《业报差别经》,从小为他们种下道德理念和因果观念。

学校里也有这些就好了。有这种意识的老师,可以给孩子讲讲故事,如孝顺父母、关爱他人的故事,古代的、现代的都可以,这对幼小心灵会有很大启迪。否则,光是盯着ABC或考试分数,孩子日后很难有大的出息。

现在的“人才”,人很多、才很少。招的是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学历不错,但一做起事来,与人相处的能力都没有,这不是个小问题。他们自己也苦恼:读这么多年书,知识学了不少,但有些东西一点都不懂,一面对社会就这么受挫。

所以,要教些什么,还是要考虑。

如果在家里、学校里能推广儒教和佛教思想,让孩子从小有个善良人品,其他的就不用操心了。

问:仓央嘉措的诗里,有一些关于情爱的内容。我不明白,请问怎么理解?

堪布:一个人若有真正的菩提心,随缘度化众生时,犹如佛菩萨的化身,可以作种种示现。他们的爱,不带任何占有,虽然这样做,却不会执著,“犹如日月不住空”,这是利他的一种方便。

而我们凡夫,没有圣者的境界,爱总是要占有,有自利心,所以不能效仿。

问:自您号召爱心行动以来,我积极参与动物保护活动,也救助了很多流浪动物。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不关爱动物,甚至去伤害它们。请您对他们做些开示,也为我们提些建议。

堪布:保护动物,是因为它跟我们一样有感受,有苦有乐,甚至有爱有恨。

前不久有则新闻:重庆一户人家的阳台上,来了只母野猫,生了五只小猫。母猫天天出去找吃的,回来喂它的孩子。就这么过了几个星期。

有一天,这家主人起了恶念,把那些小猫从阳台上推下去,全部摔死了。母猫回来后,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衔着那些小崽的尸体,一个一个摆在他家门口,然后就离开了。一个月后,那人得了皮肤癌。

这是真事。有人认为这是母猫的报复,谁杀了它的孩子,谁就会得到报应。

说这是因果,很多人可能不理解。那我们不说这个,只是想想母猫的感受,它会不会痛苦?会不会恨?现在有许多人,总以为伤害动物、杀死动物无所谓,吃掉它也天经地义。但是动物也有感受,当你体会到这一点,应该能引起些许反思。

很多人常说救人有功德,其实救动物也一样。若能帮助那些流浪动物,保护它们、喂养它们,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善事,做得越久越好。

在一个项目上做久了,人就会有经验,方方面面考虑得比较周到。功夫下到了,十年八年甚至几十年以后,会出现真正的成效。否则,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到头来可能一事无成。

总之,你们帮助动物,我很随喜。西方的动物保护观念比较成熟,像法国、西班牙,去年就以裸体示威的方式,抗议人类虐待动物。

我认为,这是在捍卫一种平等——动物和人一样。他们已经明白了,但我们有些人还不知道。

问:我有一只藏獒,把它当儿子一样。前不久,它从四楼跳下去,抢救过来,又开始自残,把骨头都咬出来了。医生和朋友建议给它安乐死,但我非常矛盾。请您简单告诉我,是让它继续活着,还是让它去?

堪布:让它活着吧。直接了断它的生命,有很大的过失。

问:我吃饭应酬时,同席的人一般不信佛,要吃肉,点活鱼活虾。我劝过几次,很少有人接受。请问,怎么避免这种饭桌上的杀戮?

堪布: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我们身边不信佛的人还是占多数,肉食的诱惑那么大,让他们不吃肉、不杀生,可能不太现实。六祖大师曾在猎人堆里吃肉边菜,没办法的话,你们也只能这样。

不过,吃久了“肉边菜”,慢慢地,会不会吃“菜边肉”也不好说。我理解你们的苦恼,一边要学佛,不能吃肉,一边又要工作,不得不随顺大家。但即便如此,建议大家还是坚持吃素,这是个好习惯。

这个传统是从梁武帝时代开始的,符合大乘教义,对生命也是最直接的保护。否则,像我们今天一百人吃饭,要是都吃肉,杀一头猪也不够。你们想想,生活里顿顿吃肉,要威胁多少生命?有本书里说“吃肉就是吃生命”,这不是危言耸听。

人的观念是可以改变的。在藏传佛教中,因为藏地的条件恶劣等原因,吃肉的习俗一直存在,但如今很多大德也提倡素食,学习汉传佛教的传统。我们佛学院开法会时,好几万人一起吃素,平时吃素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前所未有的。

如果说在佛教群体中,吃素是因为慈悲,推广起来不难,那我们让身边人吃素,可以从素食符合医学、营养学理念的角度来劝导。有很多医学报告说,肉食并不适合人类的生理结构,而且,素食的营养足够。

“牦牛吃草,但长得很壮”,这虽是我常说的玩笑话,但时下很多人的素食经验足以说明:吃素的体质很健康。

不愿吃素的人,主要是吃肉的习气重,一顿不吃都不行。我在家乡办学校时,和县领导开了几天会。他们天天吃素,最后实在受不了了:“陪你们吃三天素,都吃拉肚子了,你们佛教太苦了!”我笑笑说:“不会吧,汉地那么多佛教徒天天吃素,身体都很健康,跟这个没关系。”

问:佛教中说:“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既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那到了最后,是不是就不用佛法了?

堪布:对,这是从本质上讲的,因为心不存在,所以也谈不上用佛法。但在显现层面,还是要用。

问:什么时候就不用佛法了?

堪布:真正证悟的时候。

问: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堪布:不少人以为,对家人不管不问就是有很强的出离心,其实不是。《三主要道论》中说:修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会对今世生起厌离;修轮回过患、因果不虚,会对来世了无执著,这是真正的出离心。

有这种出离心的人,不会贪执荣华富贵,也不会计较荣辱得失,而是甘于过平淡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他也会按世间规则行事,该承担的都会承担。更进一步地,他会生起菩提心,那时候,对父母、子女乃至所有生命,都会像对待菩萨一样恭敬随顺。

所以,出离心不是冷漠,它是一种智慧,甚至是家庭和合的顺缘。

问:发了菩提心的人,怎样提高心力和能力?

堪布:愿大,力大。龙猛菩萨说,真有菩提心的人,哪怕行为上没有在利他,也是真正的大乘行者。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我们心力弱,主要是因为自私自利心的牵制。多了解利他的功德和自利的危害,心力慢慢就大了。心力一大,能力也就大了。

我有这种感觉,不管做慈善还是办学校,一发大心,好像各种资源和因缘就来了;不发心的话,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什么都做不成。

问:有个年轻人失恋了,得了抑郁症,想自杀。请问,这是否来自前世的因缘?

堪布:有些的确是前世的因缘,但并非百分之百,今生的因缘也有。但不管是什么,失恋后不需要自杀。我常说,人生的路并非只有一条,这边走不通,再往那边走走试试。

《释尊广传》里有一则公案:一个痴情女人因为丈夫死了,便神智失常,背着他的尸体在尸陀林游荡,尸体变成了骨架,还背在身上。当时佛陀转生为一名医生,叫革夏巴。他见到这个女人,心生悲個,于是背上一具女尸,来到她面前。

彼此熟悉后,他趁女人睡去,把女尸和她丈夫的尸骨绑在一起扔进河里,然后大叫起来。女人醒了,他朝着她喊道:“你丈夫把我妻子拐走了!”女人见状,嗔心大起。革夏巴安慰她一番,她就恢复正常了。

所以,人和人的感情,如果了解其本质,不过是一种暂时的缘分,十年、二十年后回头看看,有些执著是非常可笑的。

问:我最大的心愿,是在川藏云贵那里建一所希望小学,但不知道他们长大后能否皈依佛教。有师兄说还是供养上师和建寺庙好,这才是弘法利生。请问,我该把精力放在哪方面?

堪布:是建学校,还是造寺庙,你最好自己决定。如果要建学校,孩子们长大后皈不皈依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学到文化知识,有前途,有个快乐人生。我自己建学校的目的就是这个。

不过建学校不容易。刚开始要建,建好后要运行,运行过程中要维护……方方面面要投入很多。建寺院也一样,但主要看对弘法利生是不是有利。

问:无常说起来简单,面对起来特别难。尤其当父母子女突然离世时,好像完全没有准备。希望您为我们开示一下这个道理。

堪布:的确,我们知道无常就在身边,自身也好、周遭也好,谁都逃不过它的威力,但有些无常真的来了,还是很难面对。不过,时时刻刻有个无常观念,修行人也好,非修行人也好,总归是好的。

乔布斯说过:“我把每一天都当最后一天过。”

我个人而言,其他修法不敢说,但无常是天天修。每次看到历史上高僧大德圆寂、帝王将相作古,我都会修无常;看到身边的黑发人送白发人、白发人送黑发人,我也会修无常。

倓虚大师在《影尘回忆录》里说,有家人正在结婚时,一个人死了,婚礼成了葬礼;前不久我一个同学突然去世,本来过得很好,说没就没了;这两天我和你们聚在一起,分别后有些还能见面,有些再也见不到了……这就是无常。

人生是一本无常教科书,每个人都在扮演无常的角色。只要常常这样观修,提醒自己,自然会有一种面对无常的能力。这是境界,不是简单的认识。所以,古德说:“如果要专修一法,就修无常。”修无常,最初可作为你进入佛法之因,中间是你精进修行之缘,最后成为你证悟诸法等性之助伴。

本章为索达吉堪布在中国文化书院的交流活动 201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