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科学怎样让人更幸福

有些人认为,宗教不合乎科学道理。我是一位研究科学的人,我深切知道,

今天的科学,只能证明某种物体存在,而不能证明某种物体不存在。

很高兴跟大家交流,你们的校园环境有种特殊氛围,让人一进来感觉很舒服。今天就在这儿探讨一下:科学怎样让人更幸福。


什么是科学

首先,界定一下什么叫“科学”。科学的定义有多种,世界各国的百科全书中,也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不管如何定义,所谓科学,应该就是要客观反映万事万物的真相。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现在又新兴起一种心灵科学,也叫认知科学、心智科学,它探索的是甚深的心灵奥秘。

前两种科学,人们已经研究得很好,在特定范围内,发现了这个世界的许多规律,如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量子力学等。

而心灵科学,20世纪末才开始起步,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西方,二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心灵科学产生浓厚兴趣。其中有些学者发现,佛陀在《大藏经》中描述的内容,是最深刻的心灵科学,揭示了心灵世界的终极实相。

古代的汽车、飞机没流传下来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科学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在物质上,它为我们提供了极大便利。古代没有网络、手机、电脑,而现在,这一切时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这个层面而言,科技的确可造福人类。

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没有控制好的话,有可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危害。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当前尽管没发生毁灭性的大灾难,但科技产生的危害给人带来的不安全感,仍然随处可见。

古人早就明白这一点,所以对科技发展多持反对态度。中国古代,也有过非常先进的发明。比如,春秋末年,鲁班造出了汽车、飞机的雏形。

《酉阳杂俎》记载:鲁班制作的一只木鸢,高飞三日不落,他父亲偷偷骑上之后,一飞竟飞到了苏州。鲁班的母亲,骑上鲁班造的木马车后,《论衡》中说:“一驱不还,遂失其母。”如此高明的技术,为什么没有留传于后世?这是因为,古人认为这些发明是奇技淫巧,钻研多了,会玩物丧志。尤其儒家看重的是“道”,认为下等人才迷恋“器”,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

而现代人恰恰相反,把目光都盯在科技上。利用各种科技,许多人看似活得很舒服,可是心里的迷茫,只有自己最清楚。受现代潮流影响,藏地有些牧民也向往汉地的生活,他们用掉所有积蓄,到汉地分期付款买房子,将此视为一生的荣耀。

相反的是,汉地有许多人却厌倦了纸醉金迷、车水马龙的生活,羡慕藏地的清净,渴望远离一切尘嚣。这种有趣的现象,就像钱钟书在《围城》里说的一样:城外的人拼命往里挤,城里的人拼命往外跑。

其实,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城外人,所做的一切,无非就是为了幸福。然而,这种幸福又在哪里?


有了四“千万”,才会赚到“四千万”

如今现实中,不幸福的因素越来越多。前不久有报道说:10月31日,全球人口突破70亿大关。人类的数量从10亿到20亿,用了100年;从20亿到30亿,用了30年;而从50亿到70亿,只用了短短20多年。

地球只有这么大,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资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势必会愈演愈烈,地球的负荷也会越来越重。为此,有些国家实行计划生育,试图缓解这个矛盾。

然而,这样一来,年轻人身上的负担肯定会加重,生活的压力也会迫使他们一辈子追求钱,不再有什么远大抱负。我曾去过一些大学,看见很多学生都在琢磨毕业后怎样挣钱,却没把心思放在学业上。年轻一代若都如此,未来的社会将变成怎样?

当然,学生的心态,有时候也跟老师有关。北师大有一位教授,对自己的研究生说:“40岁前赚不到四千万,就不要来见我。”这件事被报道后,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评论:你学生是搞房地产的,四千万,是四个“千万”——千万要暴利,千万要心黑,千万要行贿,千万要强拆。有了这四“千万”,才有希望在40岁之前赚到“四千万”。可想而知,这四“千万”的背后是什么? 唯利是图。

为了赚钱,许多人已无所不用其极。拿地沟油来说,不知从何时起,成了一些人致富的捷径。

有资料说,中国每年约有300万吨地沟油流向餐桌,通过买卖地沟油,一年形成的利润近20亿元。这种劣质油,对人类健康有极大危害。佛陀曾说,若是欢欢喜喜地造业,未来必定悲悲戚戚地受报。

诚如《正法念处经》所云:“如是罪业,作时喜笑,得殃报时,号哭而受。”


别当衣食无忧的穷人

或许有人问:“钱不能带来幸福的话,那幸福到底是什么?”

马克思认为,幸福是“欲望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这跟佛教讲得很相似。佛教告诉人们,如果内心知足,一贫如洗也非常快乐;假如贪得无厌,富可敌国也不会有幸福可言。

《遗教经》云:“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幸福其实是一种内在的满足,跟外在物质的关系不大。爱因斯坦曾说:“单靠知识和技巧,不能使人类步入幸福和高尚的生活。”

苏格拉底也主张:“善就是知,知就是德,德就是福。”意思是要想获得幸福,方法是先求知,再行善修德。求知,需要求关乎心灵智慧的知识。

只有这种知识,才能带来幸福。实际上,汉地有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完全可以让人找到快乐。以佛教而言,如果懂得其中深义,对今生来世都有利。现在不少人对佛教感兴趣,这是很好的事。不然,把幸福完全寄托在钱财上,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苦。

为什么?

欲望是无有止境的,哪怕你一人占尽天下一切财富,也不一定心满意足。佛经中说:“世人求欲,不知厌足。假使一人得一切欲,无厌无足。”实际上,一个人拥有的再多,享用的也非常有限。常言道:“家有豪宅万千,夜寐仅需七尺;纵有良田千顷,日食不过三升。”因此,我们应将生活的目标降低点,没必要竭力追求自己用不上的东西。生命宝贵,何不用来追求智慧和德行。如果没有这两者,纵然拥有再了不起的权力、名气、财富、才华,也不会拥有快乐。金庸先生形容这种人,充其量只是“衣食无忧的穷人”。

让幸福自己来敲门

想真正幸福,在佛教中,其实是有路可循的:

1. 明白凡事皆有因果

今生中衣食无忧,按照佛教观点,这是源于前世的福报——假如前世造了善业,今生不需要太多努力,名利也会纷至沓来;若是前世没有积善业,如同沙子不能榨出油一样,今生再怎么勤奋,也很难达成心愿。这一点,无论你信不信都会如此。前世的行为对今生苦乐有直接作用,同理,我们下一世是什么样,也取决于今生造了什么业。所以,命运不是别人支配的,一切取决于自己,自己是自己的怙主。虽然现在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人并不是特别多,但这不妨碍它成为真理。以人数多寡来判断一件事是否正确,这本身就不能成为真实的根据。正如同,对科学高等理论一窍不通的人不在少数,而他们不知道、不认可,根本无法否认科学的合理性。

2.禅修调整身心

国外很多研究机构发现,将禅修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心离幸福更近。

1967年,哈佛大学的赫尔伯特·本森博士做过一项冥想实验,研究结果证明:禅修可缓解人体的压力。到了1997年,美国60%的医学院都在传授这种“放松疗法”,许多大医院也提供此疗法,而且效果非常好。美国某医疗中心,曾让实验者每天禅修27分钟。一个星期后,仪器检测发现,实验者的快乐指数远远超过禅修之前。

还有个研究中心,用仪器测试一些藏地的仁波切,实验显示:仁波切们在禅修后,幸福感增强了700%,以致科学家们差点以为机器坏了。他们同样又将一群对禅修完全没有概念的大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测试,结果是禅修与不禅修也有明显区别。目前,禅修已成为美国主流社会的风尚,多达一千万美国成年人经常打坐。他们觉得这种习惯很酷,并从中得到了真实受益。

这样的心理疗法,在西欧、新加坡等地也得到了广泛关注。现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钱财换不回内心的自在。所以,他们宁愿每天禅修5分钟以上,从佛教中寻找心灵的宁静、快乐。

3.思维佛教法义

如果学佛、禅修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内心没有多大改变,这是远远不够的。

当然,并不是说形式不重要。有些人比较极端,认为佛教中的念佛、参禅、皈依、出家都没有必要,完全是一种形式,这种想法不对。

在某些情况下,特定的形式还是需要。如果说所有形式都多此一举,世间男女只要心中有爱就可以,又何必大费周章地登记、结婚?不过,只是停留在形式的层面上,也不行。

作为佛教徒,还应该有一些内证功德;即使没有,也要对佛理有所了解。这样,烦恼和痛苦才会日益减少,就如无门禅师所形容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种快乐,是一种真实的快乐,是开豪车、穿名牌享受不到的。为什么许多修行人住在荒无人烟的山中,却依然自得其乐?就是因为他们通过长期修行,心得到了自在,明白万法如梦,不像世人一样处处执为实有。

看看每天的新闻,我们就知道世人活得特别苦。这些苦源于什么?就是执著。如果了解万法是无常、空性的,对很多事看明白了,不管是什么人,没钱也好、有钱也罢,心都会非常自在。

像著名慈善家李嘉诚,虽然家财万贯,却没有被金钱束缚,他的生活非常简朴,对衣服和鞋子的牌子并不讲究,一套西装穿十年八年是平常事。他母亲是位佛教徒,从小教他善恶必有报,要多行善举。后来李嘉诚教导子女时,也常用佛学启发他们做人的智慧,三分之二教如何做人,三分之一教如何做生意。他本人曾说:“是我的钱,一块钱掉在地上,我都会去捡;不是我的,一千万块钱送到家门口,我也不会要。我赚的每一毛钱都可公开。”

相比之下,有些人为赚钱而不择手段。如此,钱越多,自己越不快乐。

我们这个人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但不管是长是短,到我们死的那一天,回顾这一辈子,最好不要有太多对不起良心的事。

从心灵科学中找答案

人生几十年,若能认识到生命的真相,真的非常有意义。你们西安的兵马俑举世闻名,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在我看来,这不算最稀有的。最稀有的是什么?是2500多年前的佛陀智慧。它揭示了宇宙世界、人类本源、心灵世界的秘密,一直被保存在《大藏经》中。但遗憾的是,兵马俑这样的名胜古迹,每天参观者络绎不绝,而对一切生命真正有利的智慧,常常被束之高阁,愿意去研究的少之又少。

听说你们这里有不少人,对佛教比较感兴趣,有些人还在修学“心中心法”。这个法门,我认为非常好。之所以这样说,一是我读过元音老人的书,里面讲得相当不错;二是他的传承弟子中,很多人对三宝有信心,对上师懂得感恩,对众生也有大悲心,这是学修正法的验相。

现在有些大德,如本焕老和尚、噶玛巴,对“心中心法”也有正面的认可。判断一个法门是否可以接受,关键看它能否给我们带来真实利益。若是可以,不管哪一个法门,都值得去学习、修持。如今,人们在物质上不断地往前赶,可是在精神上,需要不断地往后退,退回到古人的智慧上。汤因比说:“拯救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我特别希望更多的人,今后不能只研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更重要的是,还应该从心灵科学中寻找幸福。

现场互动

问:有一道哲学考题是,请反驳你现在并非在梦中。大家讨论时很难找到答案,请给我们一些指示。

堪布:找不到答案就对了。我们确实在梦中,正如《金刚经》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藏地大德麦彭仁波切写过《醒与梦之辩论》,里面通过拟人的方法,把醒、梦各安立为一个人,然后互相辩论谁是真、谁是假。对一般人来说,醒者应该会赢,但结果没有。我刚到佛学院不久,上师如意宝传过这部法。当时,我感觉人生真的跟梦没什么差别,因为找不到任何理由可以推翻其中观点。比如,我认为自己不是在做梦,理由是醒时有些东西看得到、摸得着,可是在梦中,也会有这种情况;我觉得醒后的时间长,做梦的时间短,所以梦不真实,但在做梦时,有些经历也非常长,像南柯一梦、黄梁美梦就是如此。所以,从各方面观察,醒时的一切并不真实。当然,若想进一步证实这种观点,需要深入解读佛经,尤其要看《华严经》《三摩地王经》。


问:我从小就觉得佛法对人类有很大帮助,希望尽自己一点力量,影响周围的人。我该如何去做?

堪布:首先,自己不要故意伤害任何一个众生,小至蚂蚁。然后在此基础上,力所能及地利益周围的人,帮助社会。当然,每个人的因缘不同,利他的能力也有差别。但只要你有一颗想饶益别人的心,将来它一定会发光。


问:我对佛教了解不多,但对一些简单道理,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还是很相信。我想过朴素的生活,但在这个城市里,经常有地沟油、毒奶粉、豆腐渣工程......造恶业的现象实在太多,我是不是只能逃离这个城市?

堪布:你说的还是很实在。现在佛敦教徒与知识分子之间,需要一些沟通。其中,对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些知识分子是比较相信。但他们相信的,也仅限于今生,好多人今生做了善事,就希望很快成熟善果,至于来世,一般人从不考虑。要知道,轮回是个漫长的过程,有些善事你今生做了,果报也许在今生成熟,也许在很多世之后才成熟。但不管什么时候成熟,因果报应都丝毫不爽,所以—定要断恶行善。如今这个社会,造恶业的环境多,对此,我们不能一味地逃避,而应负起相应的责任,从自己做起。

当然,在工作中,有些事情的阴暗面不容易发现,你可能无意中做了一些错事。但如果并非故意,佛经中说,这不会有太大罪过,就像不小心踩死了小虫一样。


问:我是西安交通大学的老师,也是陕西省道德文化研究会的工作人员。佛法非常好,但藏传佛教、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大藏经》那么多,作为普通人,应该怎么样学习,才能使佛法入于心中?

堪布:佛经确实浩如烟海,在短短一生中,要想学尽恐怕很难。所幸许多前辈大德把《大藏经》的内容,以简短的窍诀归摄为一些论典,若能学习这些,极容易通达佛法精髓。那么,哪些论典便于我们学习呢?以我个人的体会,最好先学《入菩萨行论》和《大圆满前行》。《大圆满前行》里面,从最初观修“人身难得”,到最后往生净土,全部的修行次第讲得非常透彻。虽然它只有一本书,却涵摄了显宗、密宗一切教典的精要。这几年我详细地讲过一遍,整理成文字,也有八本书了。若能好好学一下,佛法的框架基本就理顺了——怎样皈依?怎样发菩提心?怎样行持十善、取舍因果?......诸如此类的关键问题,你会完全明白。系统学习一些佛典,真的非常有必要。否则,佛教会沦为一种表面形象。当然,有些形象也需要,但若不懂它背后的教义,就丧失了佛教的根本。


问:现在社会道德沦丧,我作为陕西省道德文化研究会的工作人员,很想尽力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并为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准做点工作。请问,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堪布:你们研究会的宗旨,包括一些运作方式,我不是很了解,所以无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总体来讲,做任何一件有意义的事,短时间都不一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若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并辅以—些现代的管理模式,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要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很多人在推广道德文化时,遭受几次白眼和质疑,就开始动摇了,这是不行的。要想真正拯救这个社会,除了有一种兴趣,更要有一颗勇敢、勇猛的心。只有这样,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问:您小时候是个经常打架的孩子,而现在,语言、仪态中却充满了梦幻般的温柔。这种变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堪布:我小时候是很爱打架。记得在中学,最高纪录是一天打过五次架,自己也挂了彩,老师还差点把我开除。读小学时,我也经常打架,现在回到母校,想不起自己学了什么知识,只记得在这里打过架、在那里打过架。有时候在学校打不方便,我就约别人“等会儿吃完饭,到某某地方去”,然后开始打......周围的山上、河边,都留下了我打架的身影。我的小学,就是这样度过的。但自从学了佛法,尤其是以《入菩萨行论》为主的大乘佛法,我的变化特别特别大。我相信,这是佛法的殊胜加持。不仅是我,我们佛学院也有不少这样的人。原来有个和尚,跟另一个人发生冲突时,我听到他恨恨地说:“不跟你一般见识。要不是学了大乘佛法,按我以前的脾气,肯定揍你!”所以,—个人的恶劣性格,通过修学大乘佛法,会有翻天覆地的改变。当然,学佛也要靠缘分,有些人特别契机,有些人则不一定。佛陀时代也是如此。没有缘分的人,就如

《现观庄严论》所说,天上虽然下雨,烧焦的种子却不能发芽,同样,诸佛虽然降临于世,但无缘之人很难获利。

所以,学佛能否改变自己,跟各人的缘分和善根有密切关系。

本章为索达吉堪布在西安交通大学的演讲 2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