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幸福的根本是心

幸福的根本,不在于你拥有了多少东西,在于你减轻了多少欲望。

苏格拉底曾站在百货市场里开怀大笑:

“看哪,天底下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我真幸福!”

前不久,央视记者在各地采访,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你幸福吗”,得到的回答可谓千奇百怪。趁着这阵风,也有记者问莫言:“你幸福吗?”莫言干脆回答“不知道”,随后解释:“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在一般人看来,诺贝尔奖让一个人有钱、有名、有地位,肯定非常幸福。然而,莫言却说不知道。对此反思,自然就触及了今天的主题——“幸福的根本是心”。换言之,幸福不在外境上。当然,幸福也并非与外境完全无关,而是主要取决于心。

有财富就幸福吗

对没钱的人来说,得到一定的财富,确实可以带来幸福。

然而,当基本生活得到满足后,财富的增长不会带来幸福的增上。

比如,从没有房子到拥有一套房子,你会有强烈的幸福感;可如果继续买第二套、第三套,甚至不满足于在国内,还要去加拿大、美国购房......房子带来的幸福感就越来越不明显。不少人常想:“如果我有一大笔钱,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绝对会幸福。”

实际上没有这么简单。伊丽莎白·泰勒曾说:“我这一生,拥有财富、名声、成功、容貌,但从来没拥有过幸福。”有了财富,有时候非但不会幸福,还会招来痛苦。打个比方,原来住平房,现在搬进高楼,物业费就增加了;以前开桑塔纳,现在换成宝马,保养费也水涨船高......各种额外的负担,会让额外的烦恼随之而来。

佛教认为,财富与痛苦形影不离:最初辛苦操劳,有积财之苦;中间担心财富贬值,有守财之苦;最后财富被无常呑没,有散财之苦。所以,有句话说得好:人世间80%的幸福与金钱无关,80%的痛苦与金钱息息相关。

奥地利有一位百万富翁,因感到财富没有带来预期的快乐,反令自己痛苦不堪,于是把所有钱都捐给慈善机构。自己搬进一幢小木屋,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

对我们而言,一分钱都没有,生存下去确实困难;但钱太多了,也不一定就幸福。可惜的是,好多人不明白这一点,只是一心想賺更多的钱,结果,迷失了人生方向。

这种现象,其实与现代教育有很大关系。现代教育过于强调物质,很少提及心灵。事实上,不论是个人成功,还是社会发展,绝不只是物质增长。假如以心灵堕落为代价,实在得不偿失。


有权位就幸福吗?

权位,也同样没什么可信赖的。把幸福寄托在这上面,相当不明智。历史上有过无数地位显赫的人。当他们身居高位时,一呼百应,身边的人络绎不绝;一旦下台,连亲朋好友都会远离。就像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时百鸟来集,枝叶凋零时全部飞走。世态炎凉一再上演,又有几人愿意看破?

在明眼人看来,地位越高,压力其实越大。顺治皇帝在《出家偈》中曾感叹:“我本西方一衲子,缘何落在帝皇家?千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

然而,对于虚幻的地位,世人总是特别执著,生怕一不小心被人抢走。庄子有个幼时好友叫惠施,在梁国高居相位。一次,庄子去探望他。他以为庄子是来要官做的,担心庄子智慧德行高过自己,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庄子知道了他的心思,嘲笑说,自己视官位如“腐鼠”,连看都不会看一眼,根本不可能产生兴趣。

如今像惠施这样迷恋权位的人,太多了。以佛法的智慧来看,想凭借高位赢得幸福,完全是行不通的。为什么?因为轮回本性是痛苦,身陷其中的我们再折腾,得到的也仍是痛苦。

这个道理,古印度的圣天论师在《四百论》中讲得很清楚:“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胜者”就是有地位、名声、钱财的人。他们的身体无须吃苦,内心却苦不堪言,每天有各种担忧。

有人甚至为此辗转难眠,不得不服药维持生活。“劣者”是指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没有地位、名声、钱财。他们的痛苦多是身体上的饥饿、疲累等,经常为维持生计而挣扎。因权位而痛苦,就属于“胜者”之苦。

其实反思一下:权位再高,最多只是几十年,有必要为此付出一生吗?佛教说“得失从缘,心无增减”,所以,我们对权位应该看开点,没必要因为一点得失,就让心起起伏伏。


有爱情就幸福吗

还有人把幸福建立在爱情上,这更是错的。自己的心应由自己主宰,把幸福寄托在他人身上,注定会大失所望。

有时候,爱情不但不会让你幸福,还是痛苦的源头。有了贪执,就会患得患失,就有担忧、害怕。

诚如《涅槃经》所说:“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现在许多年轻人的痛苦,都是源于爱情。他们认为,来人间走一遭,最重要的大事,就是找个对的人轰轰烈烈爱一场。假如爱情以种种原因夭折了,他们甚至没有活下去的勇气,极端者会选择自杀。

当然,人们对爱情的过分执著,与媒体引导也息息相关。时下无论电影、电视、文学,情节都离不开爱情,天天宣传爱情至上。浸染在这种氛围中,如何让人不在情感的漩渦中越陷越深?

其实,爱情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远非全部,对此不必看得太重。否则,把幸福系在所爱的人身上,对方稍有一点变化,自己的幸福指数就大幅下跌,这样的生活太苦、太累、太不值得。

幸福在哪里?

从小到大,我们了解的幸福,全部来自于外在,而这一切并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佛教所揭示的幸福,唯一建立在内心上,一旦认识了它,才知道何为不变的幸福。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一点,由于没有认清幸福的方向,追求的越多,痛苦就越大。据调查显示,中国上班族的压力高居全球第一,过劳死的人数也是世界第一。还有资料说,中国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患精神障碍疾病。

为什么会这样?

说到底,就是因为人们的心没有得以调伏。总是不满足,看别人有什么,自己马上也想要。这并不是因为缺什么,只是一味地想占有。每次到了大城市,触目所及,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无数人在盲目地奔波,此时我就不禁心想:这样的生活,真能带来快乐吗?

美国摇滚巨星“猫王”曾绝望地哭喊:“尽管什么都尝试过,可是我还得不到满足。”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

佛经中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多求不遂,发生热恼。”所以,痛苦的大小与贪欲成正比。若想远离痛苦,就必须减少贪欲。

欲望越小,幸福感越大

前不久,有记者在微博上问我:“你幸福吗?”我说:“幸福。”他追问:“为什么?”

我回答:“因为知足。”若想获得幸福,关键不是天天口说幸福,让大家关注幸福,而是要懂得怎样才能幸福。如同一个病人,光知道自己有病还不行,还应该到一个好医生那里去,找出病因,然后按时服药。

知足,就是获得幸福的药方。有了它,哪怕人生过得平淡无奇,照样可以品味幸福。

我看过一本书,《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书中描述了塔莎奶奶住在乡间的农庄,精心种植花草,慈爱地饲养小动物,自己纺线、织布、缝衣,过着朴素的田园生活,她的幸福令无数人羡慕不已。

我家乡有一位修行人,他在深山里盖了间茅屋,每天以诵经、禅修度日,身边只有点干粮和几套换洗的衣服。因无须担心被盗,二十多年不用锁门。

有一次我去探访他,刚到门口就陶醉了:头顶是蓝天白云,四周的树林郁郁葱葱,旁边有小溪潺潺流淌,到处是鸟语花香,令人感觉置身世外桃源,一切烦恼了无踪迹。

这种幸福,看似让我们望尘莫及,可若懂得知足少欲,当下就能拥有。

莲池大师说过:“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佛经中也说:“少欲无为,身心自在。”相反,如果你不满足现状,自己月薪2000元,看别人涨到3000元,就开始不平衡:“他挣的凭什么比我多?不行,我要超过他!”攀比心一起,痛苦马上就与你形影不离。


有信仰,就会离幸福近一点

想活得幸福,方法其实有很多。从宗教中寻求答案,说实话,是一条不错的途径。

国外报告表明,笃信宗教的人比无宗教信仰的人幸福指数更高。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盖洛普公司在全美国进行了67.6万次电话采访,调查幸福与宗教信仰的关系,结果显示,笃信宗教者幸福得分为69.2,无宗教信仰者为65.3。

当我们面对挫折时,信仰宗教者更易走出困境。

一位佛教徒曾向我坦言:“因为种种不幸,我一度痛苦万分,好几次想去自杀。幸亏遇到佛法,才摆脱了那段阴影,否则,真不敢想象我还在不在人世。”

我无意为佛教做广告,但就事实来讲,佛教在增上幸福方面,确实表现得极为出色。

以全民信奉藏传佛教的不丹而言,它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2008年,有位美国记者通过环球考察,写了一本《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书中提到十个最幸福的国家,不丹就是其中之一。

不丹人的生活,我也有所接触。1990年,法王晋美彭措应不丹国王邀请,前往该国弘法,我随行在那里待了半个月。印象中,不丹并不太富裕,全国的车辆不多,飞机也不过几架,可每个人都少欲知足,身上洋溢着快乐的气息。

我还记得,在不丹,随处可见意味深长的小诗。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当最后一棵树被砍倒,当最后一条河被榨干,当最后一尾鱼被捞出,人类这才意识到:原来,钱不能吃。”简短的诗句,说出了不丹人对生活的态度,对破坏自然的反对,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在藏传佛教盛行的青藏高原,人们的幸福感也很高,如果有人去调查,会发现他们的幸福指数应该不低于不丹。在这块最偏僻也最接近天空的土地上,不管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内心的满足都挂在脸上。

相反,现在城市里的很多人,物质上虽然极大丰富,心中却有说不出的愁苦。对于他们,我建议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调心之道。有空的话,试着出去走走,看看修行者的生活,感受另一种人生态度。人若不跳出狭隘的圈子,一直重复过去的思维、生活方式,到一定时候,就会感觉极度乏味,甚至彻底迷失。如果换个角度体验,或许会有一些新的感悟。

调心的方法在佛教中数不胜数。譬如禅修,目前已得到了广泛关注,美国有上万人依此提高了生活质量,很多大学和企业都有禅修中心。

你们有压力、痛苦的话,不妨也试试,若能每天打坐几分钟,肯定有不一样的感受。作为现代人,不忙是不可能的,但光顾着忙,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甚至累出一身病,就得不偿失了。

我非常推崇古人的生活:该吃饭就吃饭,该工作就工作,该休息就休息,生活简单而有规律。不像有些人,所有时间都被占满,就算有点空闲,也全贡献给了手机。走路、坐车、上班、聚会......随时随地在低头看手机,忙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早上醒来,第一件事马上去开手机;晚上睡前,最后一件事就是关手机。也许在临终前,最放不下的还是手机。


生从何来,死向何去

人并非只有一世,相较于眼前的安逸,我们更应该追求永久的幸福。

很多人认为:人死如灯灭,死后什么都没有。这种想法是错的。死亡只是此生的结束,却是漫长来世的开始。然而,今天的大多数人,对此并不知晓,他们从未思考过生从何来,死向何去。

佛陀告诉过我们:在无尽的生死轮回中,每一世的身体终会消失,但心识不会。只有懂得这个道理,我们才会为自己的未来打算。

否则,认为人生不过几十年,那最后得到的,充其量只是几十年的安乐。

现场互动

问:一个人若能做到“无所住而生其心”,还需要重视因果码?

堪布:“无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刚经》,意思是,不住一切而住于心性光明中。

六祖就是听到这句话开悟的。虽然万法本性皆空,但世俗显现是不灭的,就像做梦,梦境固然虚幻,可梦里照样有苦有乐。

所以,我们还是要重视因果、断恶行善。否则,坏事做多了,阿赖耶识就会积累恶的种子。这些种子也许今生成熟,也许来世成熟,迟早会让自己感受痛苦的果报。

在现实中,有些人遇到治不了的病,或者改不了的命运,这都与宿世的业力有关。

问:福报大的人拥有财富、地位,可往往不幸福,反倒是一些普通人感觉更幸福。如此说来,财富和地位岂非无用?

堪布:财富、地位只是暂时的福报,它是否有用,取决于自己如何运用。

运用得当,福报大的人会比普通人更有机会接近幸福。比如,假如我有财富和地位,用这些资源去帮助他人,就会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但若用来做不如法之事,注定会带来不幸,那还不如没有这种福报。

所以,有些福报是否有用,要从它的结果来分析。

问:如何让众生相信轮回?

堪布:如果不相信,最好能举出可靠的理由。

若只说“因为我不相信,所以不承认”,这种理由不充分。假如死后真的什么都没有,不信也罢。但万一有来世呢?现在有不少关于前后世的书籍,多看看就会明白轮回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轮回并非佛教一家之言,许多宗教都承认,甚至非宗教人士也承认——世界上能回忆前世的人中,相当一部分就没有宗教信仰。

有些人可能会问:“如果前世存在,为什么我记不起来?”因为众生入胎时有胎障,让前世的记忆隐没,只有个别人例外。且不说前世,我们小时候的经历,现在也多已淡忘,但是,不能因为忘了就说它不存在。

否认前后世,必须要有依据。我关注这个问题已有二十多年,通过翻阅古今中外的资料,确信前后世必定存在,不存在的依据绝对找不到。这是生命的真相,并不是相信就有、不信就没有。


问:轮回与心是什么关系?

堪布:按照佛教的观点,轮回有六趣,其中天、人、阿修罗是三善趣,地狱、饿鬼、畜生是三恶趣。今生造恶,来世会堕入恶趣;今生行善,来世会转生善趣;行持出世间善法,就可以超离轮回。

轮回的主体就是心。这颗心从无始以来,被业力所牵引,在六道中起起落落,转生为不同形态的生命。因为前世的经历不同,众生今生的习气也不相同。比如双胞胎,先天的父精母血一样,后天所受的教育也一样,但由于宿世业缘不同,可能一个善良,一个邪恶,习气、特长、能力有天壤之别。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根据佛教第三转法轮的教义,这颗心有光明的一分,它在成佛后会转为佛的智慧,但在凡夫阶段,这种光明被各种烦恼覆盖。就好比金矿中的黄金,起初它与泥沙相杂,通过反复提炼,才能成为无垢的纯金。

对我们来说,通达心的奥秘十分重要。若能认识心的本来面目,对外在的一切就不会那么执著,遇到问题容易想得开,很多事情该怎么做,自己也会明白。


问:您怎么看《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文化?

堪布:我是一个藏族人,从小接受的是藏地的佛学教育,对汉地的国学文化没有学过。但后来我看到这方面的典籍,很吃惊,觉得这些道理非常殊胜,年轻人一定要学。

学了以后,社会的未来才有希望,否则,人心彻底变坏了,物质再发展也没有意义。

像《弟子规》《三字经》《论语》《道德经》等,不学的话,太可惜。十年“文革”是一场浩劫,它断了传统文化的根,现在一代代都是受害者。那如何才能恢复传统文化?一方面需要教育部门大力呼吁,同时,每个人也有责任学习并弘扬。

只有这样,有些现象才能得以扭转,社会风气也会从根本上改善。当然,这个不是说说就行,必须有实际行动。哪怕你做不了什么,也可以从弘扬《弟子规》入手。《弟子规》的内容化较简单,假如你实在找不到“弟子”听,也可给自己的孩子讲。

问:当今是商业时代,影视、网络、艺术都鼓励贪欲,在这种大环境,佛教所起的作用会不会非常有限?

堪布:佛教不是禁欲主义。对大多数人来说,佛教并不是让你完全断除贪欲,而是告诫你不要贪得无厌。

这种提醒相当重要,就像学开车,一旦自己刹不住车,旁边有个教练可以帮你把控。现在的媒体宣传,确实有一些不良导向,对人们的价值观有极大影响。

此时此刻,大家更需要提醒的声音,不然,就会陷在欲望的泥坑里爬不出来。所以,作为佛教徒,我只要有机会,就特别愿意出来讲课,哪怕人数极少也可。

为什么?因为佛教的教义,当今社会非常需要,很多人心里很空虚,欲望特别大,必须有人在一旁提醒:“你的欲望不能太过分,否则,很可能带来痛苦。”

当然,佛教也不是让你不要赚钱,统统辞亲割爱,去山里出家。包括释迦牟尼佛,也没有这样强调过。佛陀只是告诉我们,在家人有在家人的行为,出家人有出家人的行为,但不管你是什么身份,精神层面都需要一种很好的指引。


问:我特别喜欢吃肉,但肉又会涉及杀生,我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饮食习惯?

堪布:从健康的角度讲,吃素对身体是很好的。

专家也发现,人类的生理结构,天生适合吃素。

如果吃肉,不说别的,动物身上携带有许多病菌,很可能会传染给人类。哪怕你不能吃素,最好也不要点杀活物。不幸的是,在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下,许多人认为动物本就该给人吃,却没有意识到动物跟人一样害怕死亡,渴望生存。

其实,吃肉就是杀生,这辈子你大口吃肉,似乎很满足,下辈子就不好说了。不懂因果的人,也许觉得这种说法很可笑。但在因果面前,可笑之事却往往成为残酷的现实。

问:您怎么看待爱情?

堪布:爱情不一定是幸福,把幸福寄托在爱情上,肯定是错的。但它能给人们带来一些快乐,这也不可否认。

佛法不离世间,对于世间感情,佛陀也会承认。可是它存在的方式和相关理念,我们有时候需要反思。

有些人,爱情一旦出问题,就想不开、放不下,把自己弄得特别苦恼。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执著真正用智慧去观察,你、你所爱的人、你们之间的爱情,本体都是空的。

有了这种境界,对于如梦如幻的爱情,你可以拥有,但不会当真。

问:很多人喜欢算命,现在流行测八字、改姓名、补五行,据说有助于改变运势,您怎么看这些现象?

堪布:算命、打卦、观风水等,在佛教中也有。通过特定的方法观察一些缘起,这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现在世上各种算命方法,可说真真假假,有原汁原味的,也有后人假造的,关键看你选择的对不对。

当然,就算你选对了,也不能沉迷于此。因为命运虽有规律可循,但并非一成不变。若把精力用于培养自己的智慧、慈悲、信心,即使不用算命,命运也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更应该追求这些。

问:南怀瑾先生刚刚仙逝,您如何看待他的弘法事业?

堪布:南老一生弘扬释道儒等传统文化,我发自内心地随喜和尊重。我几次有机会可拜访他,可惜因缘不凑巧,都错过了。那天得知南老圆寂,我特意带人为他念了经。我看过南老的书,他确实是一位博通古今、学贯中西的大师。尤为难得的是,直至九十多岁高龄,他还在不懈地传道授业。今天,这样的大师非常罕见。

在复兴传统文化方面,南老可以说居功至伟。上世纪90年代,传统文化在内地刚刚升温,南老的《金刚经说什么》等著作风靡全国,许多人依此重新认识了佛教。现在南老虽已离开我们,可他的著作依然留存于世,所以大家也不必过于伤心。当然,也有个别人对南老持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自古以来,当一个人有名望时,旁边总会有人议论纷纷,这不足为奇。

问:如果想学修中观,应该从何入手?您能否介绍一下学修次第?

堪布:可以从《中论》《入中论》《四百论》这三部论典入手。学修中观要经历四步境界:首先万法抉择为空性,再将空性抉择为双运,之后双运抉择为离戏,最后离戏抉择为等性。

若想达到这种境界,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安住空性,就像《六祖坛经》所讲的那样;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反复观察,抉择万法皆空,然后安住于此。


问:我有个朋友笃信佛教,但在现实中,苦难一个接一个,把他打击得差点崩溃。后来他对佛法的信心没那么强,反倒没什么灾难了。这是什么原因?

堪布:你这位朋友的不顺,并非是源于对佛法的信心。

现实生活中常有看似矛盾的现象:造恶时,一切都顺利;行善时,则违缘重重。这并非因果错乱。一般而言,人在精进行善时,将来的恶报会提前成熟,此时往往会出现不顺;而从善法中退失后,生活虽重归平静,不过这不值得庆幸,因为恶业并未消失,依然在前面等着他。

因果非常复杂,只有系统学习佛法,才会明白这些道理。

问:您的人生使命是什么?

堪布:我原来认为自己的使命是看书,因为从小学、初中到师范,我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书。

但出家之后,我的想法变了,觉得只要有一点点能力,就应将多年看书和修行的点滴收获分享给他人。

所谓“堪布”,有把知识传给他人的意思。既然自己是堪布,就要将掌握的真理传递给众生,哪怕只剩一口气,哪怕只有一个众生,也要尽心尽力。这应该就是我的使命。

其实,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使命。哪怕做不了太多,若能不害众生,尽量饶益身边的人,或者一天做一件好事,这也非常有意义。

当然,这要由自己选择,只是说,你不一定听。

本章为索达吉堪布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演讲 201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