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减轻压力的智慧

发明机器,本想有更多休息时间,结果人越来越累;发明手机,本想交流越来越多,结果人越来越孤单;发明网络,本想让人更有智慧,结果智慧日益迟钝。人们猜到了开始,却猜不到结果,这是因为忽略了什么?

一进校园,在最醒目的地方,我看到了孔子雕像,也看到你们的校训“尊师重道,敬业乐群”,可见你们是个重视传统文化的学校。这个时代,人心浮躁、混乱、复杂,非常需要传统文化知识。尤其是如今科技太发达,有用的知识都在电脑里、手机中,存在大脑里的非常少。人们看到珍贵的教言,经常根本不记,只是把它拍下来存好,最关键的时候又用不上。曾在一次世界性的研讨会上,几乎所有发言者都在用PPT。中途突然停电,一位很有名的教授由于PPT放不了,在他拥有的时间里,也没有讲出该讲的内容。

科技能给我们带来方便,但太过依赖于此,只能让人心浮躁,有种非常危险的趋势。所以,传统文化也不能放弃。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有儒释道三家,今天我用佛教的观点和大家谈谈,现代人应以什么方式减轻压力。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现在的大多数学生,除了考试、学习,感受不到什么压力。但毕业后,到了社会上,压力就会纷至杳来。

首先到来的,是就业压力。找到工作不够,还要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在工作中,要处理上上下下的各种关系,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接下来,是成家,供孩子、供老人、供房子、供车子......佛教中讲供养三宝,世人却要用一辈子“供养”这些,始终处于压力和不安中。这些压力,能不能听一次讲座就荡然无存呢?不可能。

那学了佛教等传统文化,对减轻压力有没有帮助呢?的确有。因为我们的压力,有些必须要面对,有些则是自己添加的,在某种意义上,不一定要去承受。

认识到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传统文化对自己的意义。现在很多年轻人,外表光鲜靓丽、神采奕奕,身上有各种高科技装备,似乎一副坚不可摧的样子。可在他们的内心中,承受力比较弱,面对痛苦和问题时,经常会显得力不从心。这种现象,其实是可改变的。虽然现在是21世纪,但最适合他们的方法是,往前追溯,向古代先哲们学习。你们校园里有孔子的像,他就是古圣先贤的代表之一。孔子是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人物,那一阶段,是整个人类文明崛起的时期。在中国,除了孔子,还出现了老子、孟子、荀子等一大批思想家。在西方,涌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诸多智者。当时的印度,诞生了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他们的思想主张,都有文字可查,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在物质和科技方面,古人肯定无法与现代人相比,但心灵方面,我们越向前行,越需要往回看,学习古人在做人、做事方面的智慧。当然,通过一个讲座或一本书,不一定能让你变化很大,但至少,也许会改变你对生命的某些看法,人生由此发生变。

你不会因为美景而少了压力

最近,很多城市的发言人说,自己所在的地方是“最具幸福感城市”。事实上,真要去住在那里,幸福指数也不一定很高。就你们而言,桂林山水甲天下,外人会觉得生活在这么美的地方很幸福,可长期住在这里的人,也许并没有特别的感觉,不会因为美景而少了压力。有资料显示,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压力最大的国家。前不久十一假期时,大概有七亿多人出门旅行。但因为人太多,有人长时间堵在路上,有人到了地方找不到住处,本想借假期放松一下,结果反而更疲惫。这就是佛教说的“有漏皆苦”,很多东西看似快乐,本质上却是痛苦。就像一些有钱、有地位的人,外表看起来令人羡慕,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自己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苦。佛教中讲“苦”,并不是逃避,认真思维会发现,它所揭示的智慧符合人心,是一切万法的真相。即使不信佛,若能以此对待人生,也会活得自在、洒脱。否则,不懂这些的话,即便是不值一提的压力,也可能会把你压跨。所以,缓解压力需要一定的见识和方法。

当然,缓解压力的方法有很多,世间有世间的方法,出世间有出世间的方法。

世间的方法是什么呢?

有些人在压力非常大时,会找个善解人意的朋友或亲人,打电话倾诉一下;有些人干脆挑一本好书,沉浸其中,忘却烦恼;有些人则会听听音乐,用快乐的节奏驱除烦躁;也有人把事情放下,出去旅游,散散心。

还有一些不太好的方法。比如拼命喝酒,想一醉解千愁,或者去些不清净的场合,赌博、找刺激,用非法的方式让自己忘掉忧恼。

这些方法,其实只是在暂时转移压力,没有真正消除它。假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也许会出现一些不明智的举动。曾有一则新闻说,有位大学教授,非常宠爱自己的女儿,但给她的压力也特别大,经常跟她讲,你一定要为我们家争光。女儿学习很努力,从小学到中学,成绩都名列前茅,高三的时候,稍微有点下降。高考时,她本想选个喜欢的专业,但这样可能考不上一类院校,二类院校完全没问题。父亲坚决不同意,说:“我一个大学教授,女儿考不上一流大学,我岂不很没面子?”在这样的压力下,女儿闷闷不乐,话也越来越少。临近高考时,一天早上,父亲发现女儿吃安眠药自杀了。枕边放着一封遗书,上面写道:“不孝的女儿离开了!我实在达不到你们的要求,没办法面对你们。感谢你们18年的养育之恩......”这样的结果,给家人带来的痛苦可想而知。现在有些年轻人,不管是在感情上,还是在其他事情上,遭到一些不公平和挫折时,经常会想到自杀,或者做一些伤害自己的行为,这是很不理智的。要知道,获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假如没有好好运用,动不动就轻生,这实在是最糟糕的选择。压力,是谁都必须面对的,对此没有必要逃避,而应用正确的方式解决。尤其是年轻人,工作后,会遇到更多让自己承受不了的事,这时一定要懂得如何调心。否则,心不受控制的话,很可能一直与痛苦相伴,甚至会得抑郁症。或者即使没生病,做的事情也非常过分,最终不但自己受苦,周围的人也跟着你一起痛苦。

压力让我与这个时代不脱节

其实,有压力不一定就是坏事。正常的压力,还是需要的,否则,一点压力也没有,每天过得浑浑噩噩,人生不一定有什么收获。毕竟人的潜能和智慧,25%可依靠自力开发,75%则要靠压力挖掘。就像有些老师,如果没有讲课的压力,不一定会看很多书。有些学生,没有考试的压力、将来就业的压力,也不一定去认真学习。所以,适当的压力需要具足。压力越大,有智慧的人收获越多,这叫“拍球效应”——皮球压力越大,弹得越高。对此我就深有体会。我为什么经常出来讲课?如果不愿意,谁也无法强迫我。但我觉得,与各种人见面的过程中,可以学到一些东西,对我而言,稍微有一点压力会让我与这个时代不脱节。因此,在压力当中成长,是非常有必要的。人生就像钉子,若没有任何东西对它锤打,钉子不可能自己钻进墙里。同样,没有压力的话,人也激发不出潜在的智慧。当然,压力如同气球,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转化为动力,就像气越多、球越大。但气球容量是有限的,人对压力的承受也是,超过了这个限度,气球会爆炸,人也会倒下。

如果是一棵树倒下了,没把它扶起来,它会一直躺着,不像人那样有灵魂。而人在生命的旅途中,如果倒下去,这时候一定要自己爬起来,心要坚强,要有抗压能力。

人死并不如灯灭

面对压力的方法,在佛教中有很多。

一提起佛教,有人也许会想到迷信,这是认知上的一个误区。你们都有独立思考能力,佛教讲的是否有道理,可用自己的智慧观察。

有些人认为,佛教承认前世后世、业因果等,这不符合科学。我要说的是,佛教的这些道理,一部分科学已经论证过,一部分正在论证中。比如前世后世的问题,佛教中讲,我们今生的福报,一部分源于前世积善,一部分则是即生努力而得到的。前世的“因”怎么在今生成熟“果”,就牵涉到人有前世后世。这个问题我经常讲。因为现在很多人,对生命中如此重大的事情,完全是迷糊的。我虽然没有神通直接看到,但通过推理和很多现象,相信人一定有前世后世。有些人认为,这一点只有佛教徒承认,科学家不会认可。那么,我们先来谈谈科学。所谓科学,至今有600年左右的时间。这600年要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科学家并没有否认前世后世存在;后一阶段由于某些思想的流行,有些科学家对这一结论有所反叛。

然而,到了20世纪后期,很多科学家对此又予以否认,他们通过医学、心理学、量子力学等论证,人死后并不是什么都没了。比如,1963年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的约翰·艾克尔斯爵士,他在一本书中写道,人身体里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的心识,它就像人控制电脑一样,会控制我们的大脑。当大脑死亡后,这种心识或“自我”永生不灭。他经过分析认定,人死并非如灯灭、水枯般毫无延续。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史柏理博士,是1981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得主。他认为,所谓的“自我”,是超越身体等物质以外的一种非物质,它可控制大脑等复杂的结构。科学起源于西方,西方智者们对前后世的真正看法,非常值得我们研究。比如,近代科学的奠基人牛顿,也承认后世的存在。还有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晚年开始对佛教理论感兴趣——前些天,海外佛友送给我几本书,里面提到,爱因斯坦晚年时讲到释迦牟尼佛的功德以及佛陀如何看待世界。

一些不承认前世后世的人,其实既不懂传统文化,也不懂现代科学的来龙去脉。他们认为,人是突然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来了以后死了,死了什么都没了。这样推论下去,就是自己今生中遭受的压力、痛苦,全都来自无缘无故。

尤其多数人认为,人的心识是大脑产生的。其实,很多诺贝尔奖得主不承认这种说法,科学领域也没有对此进行认定。科学界发现,世界上有许多没有大脑的人、没有大脑的鸡、没有大脑的其他动物,但也有感受、意识和心态。所以,在大脑之外,还有一种心识存在。

否认前后世的人,需要学习一下传统文化,包括多看看西方哲学家、古希腊哲学家的论述。中国的儒家思想里,虽然没有着重强调前世后世的存在,但是也有文字记载。我在其他书中引用过部分公案。

不同时期,人们对幸福的定义不同

知道前世后世存在,就会明白一切皆有因果,有些事情无法强求。佛教说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因缘具足时,不管怎样都会发生;因缘不具足时,无论如何也挽留不住。懂得这一点,很多痛苦就不会有。

有些年轻人在恋爱时,根本不讲因缘,只是一味追求。结果越是执著,失去越快,就像手捏沙子,抓得越紧,流失越多,最后可能什么也得不到。若能明白凡事都有前因,那在面对有些问题时,心态和处理方法,会跟没有这种概念的人完全不同。你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以后在人生中能用上的不一定多,据统计只有15%左右。关于如何调心,教科书里也讲得比较少,但这些是最基础、也是最需要的知识。年轻人一定要补充这部分内容,若能掌握其中的窍诀,就会减轻很多压力,而且是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缓解压力的效果,是看书、听音乐等其他方式所达不到的。此外,还有一种减轻压力的方法,就是要常有满足感。

现在许多人喜欢攀比,其实,很多东西并不是你真正需要的,攀比和虚荣导致了过高的需求压力。比如,普通的房子、车子就够用了,但多数人认为这些要越贵越好,为了满足虚荣心,给自己造成巨大的压力。相比之下,也许农民更快乐。虽然他们物质上可能不如城市里的人,但也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城里人住豪宅、开好车、穿名牌,内心却没有安全感,他们的幸福不一定真的多。

当然,不同时期的人,对幸福的定义也不同。有人曾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刚开始写作的原因是什么。莫言说,当年他听说济南的一个作家比较“腐败”,一天竟然吃三顿饺子——那是1957年的中国,多数人一年吃不上一次饺子。他想,作家的生活这么幸福,如果自己能写本小说,是不是也能一天吃上三顿饺子。这就是他写作的起因,也是当时对幸福的理解。

几十年前,物资匮乏的时候,人们觉得最幸福的事就是随时可以吃上东西,各种食物唾手可得。但物质所带来的幸福,一旦得到就会变淡,甚至慢慢消失。这种幸福,是相对且不恒定的。1993年我去美国时,50%以上的美国人有私家车,去哪儿都自己开车,我觉得他们很幸福。但后来跟更富有的人聊天时,发现这些人也有苦恼,因为没有买私人飞机的能力。人的物质生活水平越高,对自己的要求就越高,这时候,压力会越来越重。或许对有些人来说,只有到死的时候,所有希求才能真正放下。当然,佛教讲“放下”,不是让你什么都不做,而是让你别太执著。

有一则寓言说,有只狐狸看见一个院子里有葡萄,很想进去美餐一顿,可是因为太胖,钻不进栅栏,就三天三夜不吃东西,最后终于钻了进去。到了里面,它大吃特吃,可当要离开时,又钻不出来。只好故伎重施,三天三夜不吃东西。结果,出来的时候,肚子跟进去时一样。人何尝不是如此,赤条条地来到人间,又两手空空地前往后世,没有人能带走一生苦苦经营的名与利。所以,适当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学会放下,让自己有一种随缘的心理——“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得到了,是自己的幸运;得不到,要么是今生能力不行,要么是前世业力所致,有因才有果,也没必要特别痛苦。

让人生不那么苦的第一步,是看破放下

我们的痛苦大多来自压力,而压力,往往是自己制造的。有一个大学生,对自己要求非常高。他的目标是,毕业后,一定要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月薪八千至一万;三年内,一定要事业有成;三年后,一定要买辆好车......他给自己设定了很多的“一定”。事实是,毕业后好长时间,他连份工作都找不到。朋友劝他:“要求先别太高,从月薪两千做起。等有了基础,慢慢才能越来越好。”现实让他明白了理想和现状之间的距离,如果没有一颗随缘心,这个距离中间存在着的,就是巨大的压力。

人生这几十年,压力无处不在。因为学业压力,学生想尽快毕业;毕业进入社会后,工作、感情、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压力接踵而至,又开始怀念学生时期的生活......如此心态反反复复,压力起起伏伏,确实正如佛教所说,人生皆苦。让人生不那么苦的第一步,是看破放下,这时,压力才可能减小。若再深入,生起了佛教中的出离心,自我解脱也不会困难。减压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要经常帮助别人。有个成语叫“助人为乐”,这种表达很到位。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发现,人在利他的过程中,痛苦能够明显减轻。或许有人说:“我又没钱,怎么帮助他人呢?”其实,帮人不一定非要钱,哪怕只说几句关爱的话,或者用表情鼓励,也能够帮到人。

美国有本畅销书《29件礼物:一个月的布施如何改变你的人生》,故事大意是,一个女士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患上了神经系统疾病,多方求医不见起色。后来遇到一位非洲医生,医生给她开了个奇怪的“药方”——29天内捐赠29件礼物。她感觉很为难:“我连床都下不了,怎么给别人送东西?”医生告诉她:“礼物不需要是物质的,说一些关爱的话语也算。”她抱着试试的想法,开始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布施,当然,你们肯定也猜到了,她的身体慢慢好了起来。

所以,当你不只关心自己的得失时,压力和痛苦会越来越少。

人类最大的痛苦源于自私

人类最大的痛苦源于自私。有些女孩特别爱哭,但有多少眼泪是为悲悯他人而流的?是为非洲儿童的饥饿哭泣吗?是为遭受飓风的灾民难过吗?恐怕不是,绝大多数人的眼泪都是为了“我”。某人对“我”态度不好、对“我”不公平......“我”字当前,很难不痛苦。因此,佛教极其珍视无私的慈悲心。这种心,不管是西方人、东方人、非洲人都需要。世间上的绝大多数理念,往往只能盛极一时,但有一种理念,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它就是慈悲。慈悲是人类最珍贵的宝物。没有慈悲心的人,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群体中,都是大家想要远离的。

有慈悲心的人,且不说能给别人带来利益,自己的压力也会减轻。比如,当你身体不好、心情不好时,如果忙于帮助别人,自然会忘记烦恼和痛苦。还有一种减轻压力的方法,是具有无我空性的智慧。佛教讲“万法皆空”,现代物理学将量子力学与空性对比后,也证明了2500多年前佛陀宣讲的这个道理是正确的。当然,这并不是说量子力学所推断的物质的终极属性,与佛教讲的空性完全相同。事实上,物理学家只抉择了空性的一部分理论,并非全部。但对于只接受科学的人来说,这种对比,或许可帮你们找到一个了解佛法的入口。若真懂得空性之理,对减轻压力有很大帮助。地位也好、名声也好、财产也好......当我们用智慧观察、抉择后,会发现全是假象,包括“我”也并非真实,万法就像虚空一样。有了这种心态,一切痛苦自然会消失。

所以,现在西方,包括日本,很多人喜欢修行佛法来减轻压力。他们的修行有两种:一是学习空性法门,通过理论认识到万法不真实,如《黑客帝国》里的虚幻世界。还有一种就是通过禅修,让心安住。一切痛苦从心上解决,这个方法特别管用。很多人常会感到身心疲惫不堪,这时,依靠禅修就可以调节。平常,我们每天早晚可以抽出点时间打坐,或者,一年中抽出几天参加禅修。不少高校都有禅学社,禅修对修心养性有很明显的效果。若能懂得调整心态,不仅自己身心安乐,也会给周围的人带去温暖。下面给大家讲两种禅修方法:一是有缘的禅修,即观佛像的方法。在面前摆上释迦牟尼佛的画像或塑像,身体端坐,两手结成释迦牟尼佛的手印,或者结定印,专注凝视佛的身相。凝视一会儿后,闭目观想佛像。当印象模糊或心散乱时,睁开眼睛继续看,再闭眼观修......如是三四天后,原来烦躁的心态,就会慢慢改变。

二是无缘的禅修。当你感到痛苦时,当下观察它的本体,寻找这颗痛苦的心在哪里——在身外还是身内?如果在身内,又在哪个部位......最后,心也找不到,痛苦也找不到,在这样的境界中安住。经常这样修,到一定时候心态就能恢复。调心对现代人来讲非常重要。心态摆好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压力,都不会痛苦、崩溃、受折磨。

心静下来时,想法会自然呈现

许多人希望事业成功,若懂得佛法,成功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就是非常虔诚的佛教徒。一个日本禅师曾跟他讲,千百年前,有两个僧人针对风吹幡动进行辩论。一个僧人说,是风在动;另一个说,是幡在动。六祖听了他们的争论后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心在动。如果没有佛教基础,会很难接受这种说法。事实上,六祖讲得很有深义,这就是“万法唯心”的道理。简单说,当你讨厌一个人时,他做什么都让你看不惯,而当你对他的看法改善了,他做的一切又会让你觉得顺眼。再比如,当你心情烦躁时,看桂林山水也没什么感觉,心情好了,看到一般景致也会觉得很美。所以,外境上没有绝对的好坏。禅师的提醒让乔布斯了解到,一切都是心在作怪。此后,在工作和做决策时,他尝试用一颗禅心去完成,结果收获了许多天才的创意,创造了与众不同的“苹果”帝国。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也是一名学佛的商人。他在95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像我这种才能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比比皆是,我之所以能成功,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对禅的领悟。”

有位日本禅学家听到他的言论后,总结成了两句话:“不通禅理,生活乏味;不明禅机,难成大业。”意思是,生活中一定要有禅的妙味,否则,每天忙碌、盲目、苦闷,这会活得非常乏味;若能通达禅的智慧,用禅来调整心态,可以成就广大的事业。依靠这些道理,希望你们能够减轻压力和痛苦,获得真正的快乐。

现场互动

问:我是一名研究生。每种文化要不断变化,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在21世纪的今天,佛教需要哪些新的变化?

堪布:佛教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我认为,它的内容不需要任何改革。因为佛法完全是人类的思想精华,并非因为我是佛教徒就赞叹,包括荣格、鲁迅等东西方智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不少人应该比较清楚。此外,历代高僧大德通过自己的修证,也证明了佛法所讲真实不虚。当然,随着时代变迁,弘扬佛法的形式可改变。像以前,佛教传入汉地后,与汉文化融合形成汉传佛教;传入藏地后,与藏文化融合形成藏传佛教。这些形式都很好,是随顺时代因缘的一种产物。但佛教的内容,不管在什么时候,都经得起历史的考察,也经得起后代智者们的剖析。


问:我也是本校的研究生,听了您的讲座受益匪浅。请问,佛法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堪布:佛教分小乘和大乘。小乘的核心价值是追求自己从烦恼中解脱;大乘对自己的解脱不是特别重视,核心价值是利他,虽然也希求佛果,但成佛是为利益一切众生。现在的社会比较缺少利他精神。不管是提倡马克思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价值观,都应该让每个人减少一点自私心,增上一点利他心,这样,社会才能真正和谐。所以,佛教与这个时代不相违,不但不相违,而且是当今非常需要的。


问:佛教的精髓,您能否归纳为三到五个字?

堪布:烦恼即菩提。

问:以前我去云南松赞林寺,看到一个卖香的佛堂旁边,是个卖烤香肠的小商店。佛家本应倡导吃素,僧人们却没有制止这种行为,这是不是对佛祖的亵读?

堪布:前我去普陀山,看到有个饭店外面写着“佛光普照”,一进去,他们却在杀鱼。对此你怎么看?

问:在公共场合而不是寺院的话,可能没办法吧,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信佛。

堪布:不是公共场合,是一座寺院的门口。

问:难道是要强调每个人都自律吗?

堪布:对,这个时候我们要知道,有些清净寺院的周围,可能也会有不清净的现象。现在的社会比较复杂,有些现象不一定是寺院的本意,主要是很多人把寺院当成赚钱的场所,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仅仅是在云南,如今汉地的四大佛教名山,都面临着这种问题,也发生了许多不太愉快的事情。这一点,有些佛教徒可能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无力制止。以卖门票来说,这种行为我们非常反对,但汉地这个传统也有历史原因。其实,在国外,寺院卖门票是很少见的。所以,现在许多佛教徒也在呼吁,希望商业与宗教分开,清除各种不合理现象。我所在的五明佛学院,是不允许这些的。


问:我是教育科学学院的研究生。刚才您讲“烦恼即菩提”,请问,菩提到底指的是什么?它来源于何处?它所表征的又是什么?

堪布:我今年在讲《六祖坛经》,对这个道理也做了一些分析。关于菩提的本质、来源,还有烦恼如何转为道用的方法,需要比较系统的学习,才能真正明白。

问:我发现,藏传佛教的仪轨比汉传佛教更多、更规范。佛在《金刚经》中说“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又说“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请问,仪轨是不是一种相?仪轨太多,是否违背不着相的精神?

堪布:佛陀说法,不是只针对一个众生、只讲一种境界。有些人对佛法了解得不是很深,看了《金刚经》《心经》里的一句话,就开始断章取义,否定佛法的其他内容。这显然不太合理。所谓“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就究竟实相而言的,站在世俗现相的角度,修行仪轨不可缺少。事实上,不仅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也有仪轨。比如,寺院每天有早晚课诵,出家人要受持比丘戒、比丘尼戒......虽然仪轨本身是一种相,但修行人还没达到最高境界之前,不能舍弃它。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吃饭也是一种相,但你若做不到不吃饭,那饭还是要吃。

问:我在寺院常看到有人在佛前许愿,您怎么看这种行为?

堪布:许愿最好是为了众生,不能光想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当然,若实在发不起这种心,也可以为自己许愿。只要心清净,依靠佛的加持,愿望会比较容易实现。

问:我是外国语学院的老师。虽然看佛书好多年,感觉自己还是比较愚钝,运气也不太好。请问怎样才能转运?

堪布:佛教认为,只要因缘具足了,命运就可以改变。如果你想转运,最好多看《了凡四训》,常怀善念、常行善事,命运就会逐渐好转。 当然,如果往昔造的恶业太重,想马上转运也有困难。就像一个人犯了法,已经被关到监狱里,想让他马上恢复自由,这也不太现实。但不管怎样,都不要对人生失望,也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


问:我母亲是佛弟子,她现在有一个困惑:每当看到亲友行为不如法,她就会去劝,如果对方不接受,还会严厉批评,结果让别人起嗔心;不劝的话,又会良心不安。请问有什么办法可帮她?

堪布:身为大乘佛子,理应尽力饶益众生。如果自己付出了,效果却不理想,也要有随缘的心态。我很喜欢“得失从缘,心无增减”这句话。什么事情都要看开一点,没必要因为一件小事,自己的心起起伏伏,苦恼半天。你可以用这个道理开导母亲。


问:这个时代比较浮躁,以后有时间,我想用禅修让心静下来。除了观佛像等方法,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堪布:如果你想禅修,不要等到“以后”。要知道,有些念头是不容易生起的。一旦生起了,就要把握当下,让自己尽量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有些人禅修、做慈善,非要找个专门时间,比如“明年放假我再修”“等退休后再学佛”,这样一直拖着,以后不一定还有机会。


问:佛说众生平等,但世上有许多不平等,佛教对此如何看待?

堪布:佛教所谓的平等,不是简单的一刀切——所有人个子一样高、皮肤颜色都一样......佛教的平等主要是指,众生本性是平等的,都有如来藏,具足成佛之因;众生感受也是平等的,包括动物在内,都喜欢快乐、不愿痛苦,所以要慈悲对待每一个生命。这种平等观,现在的人比较欠缺。许多人只管自己,不顾众生死活,结果自己也不会真正快乐。

问:面对一些不平等,我们怎样保持心态平和?

堪布:要想到这是前世的业力所感,或是自己福报、智慧、能力不够所致,不要将过错推在他人身上,应以感恩心来对待一切。

本章为索达吉堪布在广西师范大学的演讲 201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