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破烦恼的真面目

《不 离》 第二章 识破烦恼的真面目

第二章 识破烦恼的真面目

有些人只注重身、语方面是否清净,

只关心外在威仪是否得体,却忽略了内在的起心动念

这就如同一个人只会洗脸、洗澡,却从来不懂得清洗灵魂一样


都是分别念惹的祸


在这个世间,分别念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痛苦。

就拿贪心而言,一个男人若爱上一个女子,并与之结为夫妻,开始时会觉得她美丽不可方物,而过一段时间后,对她的兴趣就慢慢淡了,甚至还觉得她毫无可爱之处,于是又开始追求别的女人。

实际上,他以前钟爱的女人,与今天讨厌的妻子同为一人,之所以前后的态度迥然不同,完全是他自己的分别念在作怪。

但凡有了这种狂乱的分别念,人就像风中的棉絮一样飘忽不定,今天追求甲,明天喜欢乙……结果得到手的美人,最后又认为过于平凡。

试想,假如美丽真有稳固不变的自性,那这个人前后就不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对于喜欢的人,应该永远喜欢才对,并且还应得到全人类的一致认同。但事实并非如此,某人认为一个女人长得勾魂摄魄、无比迷人,但别的男人就不一定欣赏,甚至觉得也不过尔尔。这就是分别念的不同体现。

又比如,对于污秽的不净粪,人见后定会恶心,但在猪狗看来,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因此,对于美丑、好坏的判别,全是众生一时的分别念所致。事实上,外境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好或绝对的坏。

其实,世间一切的本性皆是无常、空性,没有一法是值得信赖的。然而,凡夫人以虚妄的分别念,把外境误以为实有,将不净视为清净、痛苦当作安乐、无常执为常有,就这样将自心捆缚了,并做出种种颠倒的行为。

比如,为了追求美丽的女子,无数人付出了惨痛代价,但这有什么必要呢?分别念给我们带来的是无穷祸患,骗我们做了许多毫无意义的事情。对此,我们每个人务必要及早认清,并运用佛法的智慧将其铲除。

要知道,一切颠倒分别念都像纸糊的屠刀,认识了它的本性,这把假屠刀就无法再伤害我们。否则,哪怕我们拥有的东西再多,也始终拥有不了快乐。


男女之爱也是贪


贪心,广义上指对色声香味触等一切法的贪执,狭义上则是男女之间的情爱执著。

按照藏地的说法,贪心是指青年男女对异性的贪染心。但实际上,并不只是青春少年才有贪心,不少风烛残年的老人,特别是早年习气严重者,其贪心也像烈火一样炽盛,诚如藏族谚语所说:“虽然已老态龙钟,可还是喜欢美丽的姑娘。’’

男人与女人之间彼此吸引,这种贪欲是许多痛苦的根本。其实,只要认真观察就会了知,不论男人、女人的身体,都是空性,是无常,有什么可贪的呢?

然而,正是这个贪心魔,迷惑了三界一切众生,使之无法获得解脱。无论是希求往生极乐世界,还是获得阿罗汉的果位,有贪心的人永远不可能接近,更不用说证悟了。

  打个比方、当一个男人苦恋着一个女人时,死魔突然降临了,这时他根本不会观想、祈祷阿弥陀佛,而是一直贪恋着对方,在痴迷不舍的心态中死亡,趋入中阴。之后又因贪心的驱使,在来事中他可能变成女友身上的小虫。

  众多经典中曾说,女人的贪心一般比较强烈,但有时男人的贪心也不可想象。他们可分为上、中、下三等,释迦牟尼佛就讲过,他的眷属中难陀的贪心尤为深重。

总之,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谁离不开贪心,谁就会背痛苦的镣铐束缚着,永远也不会拥有安静的生活。


贪心在得到满足之后会更增上

众生的贪欲始终无法满足,越享受,会越增上。

就像从未经历过男女之事的人,虽然也有贪欲,但还不会严重到不可抑制的程度。可如果享受过一次,就会越来越希求,以至于欲望不断增长,始终没有满足之时。

有些人天真地认为,自己只享受一次欲乐,就足够了。但若想以此令贪欲变淡,这无疑是异想天开口如同饮用盐水,只会越喝越渴,贪欲越享受就会越炽盛,永远也不可能让你心甘情愿地舍离。

试想,假如贪欲在满足之后真会减少,那很多人一生中已得过无数次的满足了,可时至今日,为什么我们的贪欲还在不断增长,并没有随时间流逝而减轻呢?

其实,男欢女爱乃至世上最诱人的妙欲,人们即使一生沉溺其中,也不会感到满足。贪心带给我们的快乐,少而短暂,而最后的苦果,却需要多生累劫去承受。

就像拉车的牲口,为了吃路边的一撮草,就要遭受不断的鞭挞。它得到的,只有一口草那么少,身心却蒙受了巨大苦痛。得利少,痛苦多,世间贪欲莫不如此。

既然贪欲如此害人,若想真正消除它,就不能靠满足它来淡化,而要依佛法的窍诀加以对治。

有嗔心之人连一个快乐的机会都没有

人如果怀有嗔心,则始终得不到自在,连一个快乐的机会也没有,别人更不会恭敬自己。

实际上,嗔恨是烧毁自心的猛火,一刹那能将所有善根摧毁无余,在这个世上,再也找不到比嗔心更严重的过患了。

若想消除嗔心,我们就要想方设法修持自他平等,要懂得:自己喜欢快乐,别人也是;自己不愿受苦,别人也是。如此推己及人,就会知道别人在伤害自己时,也是身不由己,有他的烦恼缠缚,如是便不至于斤斤计较,甚至还祝愿他尽早获得安乐。

这种自他平等的慈悲心,若能在内外心行中时时体现,并对任何众生都可以生起,此人就像如意宝一样,能对众生作广大的饶益。不仅如此,他的内心也会盈满欢喜,愿望自然成办,现在和将来的一切都顺利圆满,功德如上弦月一样日益增上,不会衰损……

毫无疑问,这种人正是一切世间的庄严。


越愚痴,前途越黑暗

有了无明愚痴,必然会遮覆我们暂时和长远的快乐。

为什么呢?因为从无明中可以产生烦恼,烦恼又能引发恶业,恶业又会牵扯出形形色色的痛苦。由此可知,无明是烦恼与痛苦的来源,更是一切过患的根本。

每个众生的心中,都潜藏着一个大魔王,这就是无明愚痴。

不知取舍善恶因果,不知闻思修行,这是一种愚痴;对远离戏论的空性并无点滴了解,这又是一种愚痴;对无欺因果的缘起性也丝毫不了达,这还是一种愚痴。

假如无明愚痴在一个人心中隐藏着,那他就如被魔咒蛊惑了一样,前途必定越来越黑暗。对此,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遣除呢?答案是唯一的:大慈大悲释迦牟尼佛的教言。

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佛陀断尽了一切无明愚痴。虽然弥勒菩萨、文殊菩萨等已证得极高的果位,但他们在度化众生时,也必须依靠佛的教言来成办。

譬如安住十地的弥勒菩萨,是未来的贤劫第五尊佛,但他所造的《现观庄严论》,其内容也都依于释迦牟尼佛的般若经——有的是依据《大般若经》,有的是《中般若经>,有的是《《般若摄颂》。只要详加查阅三藏,我们就会知道:《现观庄严论》的每一句,都能从佛经中找到来历和出处。《现观庄严论》诸多讲义中,也专门提到了弥勒菩萨如何依据佛经来开显佛陀密意。

同样,龙猛菩萨等很多登地菩萨,在宣讲佛法时,也都要依靠佛的教证。

可是,当今时代的一些凡夫,稍微知道一点佛理,就自以为是、眼高于顶,轻易对佛陀的观点提出质疑,这种愚痴的做法确实很可怜!

  对于佛陀的教言,我们作为后人,为了增上自己的智慧,进行详细观察分析,这是理所当然的,但若妄图去否定它,简直是异想天开。

  如今,各种邪说层出不穷,希望大家在宣讲佛法时,不要离开佛的教证,更不要跟随自己的分别念去诠释佛法。否则,不管是造论著书还是给人传法,这一切都只与无名愚痴相应,不可能成为无名愚痴的对治!

  

贪嗔痴是一切祸害的根源

  

作为居士和出家人,希望大家不要业际颠倒!

什么是业际颠倒呢?比如,不努力闻思修行,经常破坏戒律,失毁自己的誓言;又如,不愿好好学法,经常跑到各地化缘,营谋私利,或者返回故乡,协助家人搞世间法,这都属于业际颠倒。

我们一切的痛苦和快乐,其实是各自业力造成的。尤其痛苦的根本,就是贪嗔痴三毒。龙猛菩萨也说:“贪嗔痴及彼,所生业不善,无有贪嗔痴,及彼生业善。’’

要知道,我们日常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中,掺杂了贪嗔痴的都是恶业,断除了贪嗔痴的才是善法。因此,想方设法断除贪嗔痴,对每个人来讲至关重要。

只有远离了这三毒,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