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 才 是 得 到

命运是苦是乐,掌握在你自己手里,

做,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作 者 序 

愿大家以此得到点滴的利益

        今年因为偶然的机会,写了一本《苦才是人生》,得到不少人的 认可和支持,说看后多了一分坦然面对痛苦的力量,对生活、对工 作、对人生挺有帮助,这让我非常欣慰!

  不过,也有人问我:“这些道理虽好,我也都懂,但平常遇事还是 用不上,该怎么办呢?”其实,这就是知道与做到之间的差距。


        在唐朝,白居易曾去拜访⻦窠道林禅师,问:“什么是佛法大 意?”

        禅师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白居易听了十分失望:大名鼎鼎的⻦窠禅师,竟然会如此平常,毫无玄妙高超之处。于是不悦地说:“这个道理,三岁小孩也知道。”禅师答言:“三岁小孩虽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的确,道理再高妙,如果只停留在字面上,认为自己已经懂了, 却从来没有在现实中用过一次。那么,道理就是道理,你就是你,你 与道理之间的距离可以跑一匹⻢。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从佛法中寻求解脱之道。实际 上,就算有人告诉你最好的方法,可你从来不去做的话,到头来也于 事无补。就像医生给你治病,你若拿着药方却不吃药,这药再可以起 死回生,你的病也好不了。

陆游也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来 的,始终很表面,要想知道它对自己究竟有没有用,只有亲自做一做 才会明白。

        所以,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才是得到》。里面的很多殊胜窍诀, 只有当你真正去做了、尝试了,依靠佛法无形的加持,你的身体上、 心灵上,才会或多或少得到不同的利益。

     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不可能一口就吃成胖子;路要一步一步 走,不可能一步就跨过千里。同样,调心也要一点一点来,不可能修 了几天就想超凡入圣。只要你今天比昨天有一点进步,这就值得欢喜 了。如此日积月累,滴水才可以穿石。

     当然,书中的有些内容,也许超出了有些人的认知范畴,一下子 似乎很难接受。但不要因为跟自己的教育相反,就一概排斥、否 认,“我觉得这在忽悠人”、“我觉得这不可能”......

      要知道,我们的分别念并不可靠,佛陀也曾说:“慎勿信汝意,汝 意不可信。”尤其对于比较陌生的领域,最好是以理性智慧来抉择、观 察,而不能单凭“我觉得”来下定论。毕竟,我们已被自己的分别念欺 骗很多次了。

      如今在西方,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接受并认同佛教的理念,并 将之应用于临床治疗、临终关怀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果。以 前对佛教抱有成⻅的人,也不得不以全新的视⻆,对深奥的佛教理论 重新探讨。所以,佛教到底是迷信,还是智信?相信时间会慢慢给出 一个清晰的答案。

     其实,你信不信佛教,这个并不强求。然而,人生在世,你我都 难免生老病死,而佛教中,正好有面对这一切的殊胜窍诀。假如你用 了别的方法都于事无补,那么,试一试佛教又有何妨呢?

索达吉 于中秋月夜有感而发 2012年9月30日